面对日益严峻的银行安保形势,我行组织我们队近年来的一些典型案件进行了学习,让我们提高了警惕和对银行案件的防范意识。
通过学习,特别是对案件的深入剖析,我认为,要在银行系统减少案件的发生,使防控机制行之有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虽然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制度不可或缺的。我们更要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堵塞管理漏洞,促使制度覆盖到业务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是十分重要的。一切要用制度落实责任,用制度说话。第一,每位员工首先要强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不再是凭“经验”操作。要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不再是惟命是从。要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己不劳心。有了良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批执行制度的人予以落实,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各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和监督工作,对于严重违反内控制度的要严厉予以处理,要让每一位违章违纪的员工付出沉重的代价,让其有切身之痛,严重的更应清理出银行队伍。
其次要加强防范机制。机制漏洞是各项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件有内部员工参与的案件背后,无不有作案人长期处心积虑的身影,他们正是利用了工作机制上存在的一些漏洞,精心准备,伺机作案。我们要通过工作机制的转变,来防范案件的发生。做到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将各种诱发案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比如,在工作机制方面,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进行岗位轮换,以制度化的形式做好稽核监察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员工的培训工作等等,避免员工在同一岗位长期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避免因熟知了监管漏洞而产生的犯罪诱惑。要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第三,要加强风险教育管理。要树立全员风险意识,突出防范重点。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职工都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稍有不慎就会形成损失,酿成风险。所以要把案件防控治理和完成业务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把风险案件专项案件治理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第四,要加强防控意识教育。进一步提高防控意识。要加大学习教育力度,通过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来增强学习效果,让制度规定等合规文化在员工中熟记于脑,烂记于心,不断提高防控意识。要让员工在教育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居安思危,善于从平静中发现暗潮潜流,将案件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始阶段,做到自我警觉,自我防堵,自我保护,自我提高。进一步提高内控执行力。要从案例教育、制度学习、业务操作、检查和被检查及问题的发现、整改等过程中,全面加强内控执行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员内控执行能力。要高度重视抓好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发现苗头性问题和隐患,对查出的违规问题强力整改、从重追究、从严惩处,时刻保持高压态势,要达到使每一个微小的违规都能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从根本上消除违规现象。银行安全是银行业务迅猛发展的基石,共同筑牢我行安全防范屏障,是为我行业务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身为一名金融从业人员我深刻认识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也深刻感受到自己身上任务的艰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警惕,防范金融安全,把案件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提高对安全保卫工作的认识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前提
安全保卫工作说起来容易,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干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以前总认为不出问题,不出事件,安全保卫工作就做好了,但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真正认识了安全保卫工作的内容很丰实,任务很艰巨,责任很重大。
二、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保证安全保卫工作不是哪个人或者哪个部门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任务。任何一个岗位的员工,对本岗位和本单位的安全负有天然的责任。可以说,安全隐患有可能发生在任何角落、任何时间,我们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成为自觉防范安全事故、案件的坚强堡垒。
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要“防患于未然”,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真正建立起预防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的长效防御机制,使防范工作走在各项工作的前面。
树立防险控案的自警意识。必须将安全防范教育贯穿于日常业务工作之中,坚持抓好“三个正确引导”:一要加强形势教育,正确引导大家从金融行业固有的特性中看加强防险控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加强警示教育,正确引导大家从现阶段犯罪分子作案的针对性、猖獗性以及自身防范的脆弱性中看加强防险控案工作的紧迫性;三要加强启示教
育,正确引导大家从成功防范的经验中看做好防险控案工作的可行性.从而增强广大信合员工做好防险控案工作的责任感。
筑牢防险控案的基础。安全防范既要坚持以人为本,更需必要的投入作保证。改建安全不达标网点,安装防弹玻璃柜台,连接110报警器,购置移动金库,配备防暴防抢专用箱,全面整合防范体系,为有效防险控案奠定坚实基础。完善防险控案的制度约控体系。为规范全员安保行为,强化责任、纪律和行为约束,要注重发挥制度的制衡作用,要逐步制定、完善和配套制度办法,强制休假制,对相关岗位人员实行强制休假、顶岗监督。岗位轮换制,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岗。预防控案制,联社建立特别档案。
强化防控,努力实现全面安全。首要之一是要强化“重点人”管理,因为人的风险是农行面临的首要风险。各级管理机关要在广泛了解,深入调查,掌握具体事例的基础上,采取分类建档,落实帮教责任人;分层谈心,及时化解其心中症结;定期走访,随时掌握其心行动态;解困济难,彰显集体和党组织的温暖;促其自警自控意识的增强,变“重点人”为“放心人”,有效防范人员风险隐患。既要注重安检的经常性和全面性,又注重安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重查印押密证管理、防卫器械使用、安检制度落实及违规处罚执行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
农行安全保卫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真正做到防抢劫,防盗窃,防破坏,防电脑案件,防涉枪案件(事故),防自然灾害事故,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和集体财产资金安全为基本任务。1、提高认识,狠抓制度落实。2、加强管理,树立信心。结合自查、普查、抽查等手段对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及时整改,充分做到定岗定责,责任到人。3、奖惩分明,加大奖惩力度。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激励员工的积极因素,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全行上下时时紧绷安全弦,人人着力保平安。实事求是肯定成绩、客观公正暴露问题、切合情理分析原因、宽严有度依规处理,以促内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确保农行经营的全面安全。
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保证幼儿生命安全,5月4日,步行街幼儿园组织全院教职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在幼儿园大二班举行,首先,医生为大家讲解了何为心肺复苏抢救以及它的作用和专门针对的对象和实施者的要求。关注到教师们教育的对象――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医生又另外重点讲解了幼儿心肺复苏术和成人心肺复苏术的不同之处及应重点注意的方面。最后,为了让广大教职工们对心肺复苏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医生指导大家相互配合练习,使大家更深入的掌握急救要点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急救步骤:检查意识,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一人时→先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再打电话呼救。心肺复苏要点:A.通畅气道(头略后仰、清除异物、解开衣领) B.人工呼吸(口对口或简易气囊)C.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1、人工呼吸是采取人工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复呼吸功能的急救技术。人工呼吸不仅在麻醉时使用,对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战地急救等往往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2、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不需任何器械,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异物痰液,取出假牙,拉出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操作者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捏紧鼻孔,术者先深吸一口气,再对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此反复施行。如病人胸壁能随每次吹气而举起,吹气停止后于病人口部能感到气流呼出时,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人工呼吸每分钟进行16次。如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口对口呼吸则可行口对鼻呼吸。如同时有心跳停止,则可人工呼吸同时作胸外心脏按摩。一般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比率为1∶4,即作一次人工呼吸,需作4次人工胸外心脏按摩。
#644337
新到美丰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二天(7月2日)公司就组织我们新来的八名员工参加了为时24学时的入职安全培训。本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尿素、复合肥等,其原料有氨、硫酸等,生产环境存在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腐蚀这些安全隐患,所以我认为这次安全培训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这次培训的地点是在科技楼二楼的会议室,培训人是安全环保部的周老师,周老师语言幽默、知识丰富,对公司的安全状况可谓了如指掌,首先他给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即“生命第一,安全第一,尊重生命,共创平安”以及公司往年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让我们明白安全问题就在我们身边。然后介绍了复合肥生产的基本流程,主要说明其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再然后解读了生产操作的一些禁止条令和安全守则。最后就是消防措施的讲解:火灾爆炸事故是如何发生的,遇到了该怎么处理等等。
通过这次安全培训,我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化肥公司的安全更是重要。同时我还学到了很多的安全知识,比如进入生产区一定要穿防腐工作服,戴防毒面具等等。生产离不开安全,安全在任何生产单位都是第一位的,安全问题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关于怎样做到安全,我觉得首先一定要有安全意识,时刻不忘安全才能有效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另外就是预防为主,明确岗位所有操作可能存在的隐患,做好防范措施,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我们要严格遵守公司劳动纪律及有关安全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然后推及他人,争做美丰劳动模范。
#41935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