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教学设计 > 最新《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8篇(优质)

最新《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8篇(优质)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4 08:00:06 点击: 推荐访问: 外国 外国人在职证明模板 外国人来华邀请函范文(精选17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8篇(优质),供大家参考。

最新《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8篇(优质)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

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

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步骤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别林斯基曾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这首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

二、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一)读准字音:

忧郁 向往 瞬息

(二)解词: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次呼吸的短时间。

三、学习本诗。

(一)思路:

第一节,开宗明义,否定了面对生活的欺骗而产生的消极态度:“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说明了正确的态度:“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第二节:说明要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从欺骗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要向前看,相信未来是光明的,是幸福、美好的;艰难困苦、痛苦悲伤带来的忧郁只是暂时的。

(二)思考:

1.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交流自己读诗的体会:

提示(总结时):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心急,不要悲伤,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应永保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善待生活,善待人生。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提示:

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己,做生活的主宰。

《未选择的路》

一、关于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二、先朗读本诗,熟悉全诗。

(一)读准加黑字的音。

伫立 涉足 萋萋 诱人 幽寂 人迹

(二)解词: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三、学习本诗。

思考:

1.“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句话象征了什么?为什么?

提示:

“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象征了如何抉择人生的道路;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魅力。

2.本诗能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哪些?

提示:

一片树林里分开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提示: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亲切。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4.反复朗读全诗,理解、体会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提示: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和探索,这在文学创作中用的是象征手法。

5.诗中的“路”、“荒草”、“足迹”、“落叶”等象征什么呢?

提示:

“路”象征着人生之路事业和前途,“荒草”可以理解为探索人生,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艰苦、曲折、坎坷。“足迹”可以理解为探索人生之路的不懈追求、不懈奋斗。“落叶”可理解为在探索和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失败、挫折、坎坷……

6.反复品读全诗,你从中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四、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习题。

2.反复朗读这两首诗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背诵下

《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篇三

教学札记:

《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是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全诗平实中见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蕴蓄着的是诗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

《黑人谈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成名诗作。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全诗在深邃中显自豪。

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如俄罗斯风情、黑人种族的文明史。教读过程中,要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则是教学的难点。教读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生平著述。

2、认真体会两首诗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感受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3、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

2、合作研讨法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诵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诗歌长河中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投影演示莱蒙托夫和休斯画像)(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莱蒙托夫简介、生平

2、休斯简介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

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3、多媒体演示俄罗斯风情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山川之美。

4、以俄罗斯抒情名曲《卡秋莎》为伴奏音乐,师生有感情诵读全诗。

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

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5、合作研讨:

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6、学生熟读全诗。

四、指导自读《黑人谈河流》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涛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宫商之声。

2、学生合作研讨: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

(1)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3)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3、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马选段阅读训练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平实中见真情的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是深邃中显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他们的心声是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皿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抒怀短文。

《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篇四

外国诗四首

教案示例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

《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篇五

《外国诗两首》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

《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篇六

一、二、三(1、2)与方案一同。三(3)可设计为对本诗的欣赏品味,着重从诗歌的意境、语言、主题(因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鉴赏、评价。课堂训练可采用课文中练习五,将本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作比较分析。

附:备教资料

卡片1: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也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以后英国最重要的诗人。其杰出成就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他和柯尔律共同开创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代,在诗艺上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二)他是20世纪欧美新诗理论的先驱,提出了一系列全新主张,把诗和诗人地位、使命和重要性提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三)他的代表作《序曲》、《廷腾寺》、《永生的信息》等诗,开了20世纪现代诗风的先河,因此而被称为“第一位现代诗人”。(四)在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生、自然与童年的关系上,他用诗歌表达了一整套新颖独特的哲理。(五)他首创了一种洗尽铅华的新型诗歌用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直至今日的诗人。(六)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描写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纯良品德和坚忍意志。(七)他热心关注国家命运和欧洲政治形势,为当时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反抗拿破仑帝国侵略压迫的各国人民写了不少激情洋溢的赞歌。(八)在诗歌体裁方面,他使素体诗和十四行诗获得了新的生命和力量。

令人遗憾的是他中年以后政治立场转向保守甚至反动,其诗才焕发、佳作迭出的鼎盛时期只持续了十年左右,此后即渐趋笔涩神枯,基本没有重要作品问世。

--节录自《华兹华斯诗歌精选・译者前记》

卡片2:录黄杲韵壬的译诗以备参考

孤 独 的 收 割 人

看哪,那孤独的高地姑娘--

形单影只地在那田野里!

她独自收割,她独自歌唱。

停下听,或悄悄离去!

她一个人割,她一个人捆,

唱的是一种哀怨的歌声;

听啊!这幽深的山谷里面。

已完全被她的歌声充满。

旅行在阿拉伯沙漠的人,

疲乏地歇息在荫凉地方;

夜莺的歌受他们的欢迎,

却比不上这种歌唱;

《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篇七

外国诗两首

教学建议

一、主旨分析

《帆》

全诗用象征手法写成,借孤舟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的迷惘,也坚定地表达了他渴求社会变革以获得新生,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萤火虫》

诗人赋予萤火虫这一生活中常见之物特定含义,它是世上一切微小但并不渺小事物的象征,通过这一意象,诗人歌颂了平凡中的伟大,奉献自我并由此获得人生的快乐的精神。

二、内容结构分析

《帆》

全诗三节,每节四行,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每节前两行写海景,由远及近;后两行则借孤帆抒发感情。

第一节,诗人描写了一片孤帆在蔚蓝的海雾中飘泊,以这一意象作为自己孤独感情的象征。诗人的孤独,是友人云散独在他乡的孤独,也是言论钳制的重压下无可诉说的孤独,更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孤帆的形象浮现于诗人的脑际,使其蕴蓄的感情急速发酵,诗人不禁发问:孤帆飘泊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什么呢?它又在故乡抛弃了什么呢?这些发问表现了诗人的另一种心态一一迷悯。他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在无目的地飘流;不知要寻找什么,但又总是在寻寻觅觅。同时。诗人也流露了对故乡的留恋和不得已而远走高飞的痛苦。

第二节,诗人描绘了海风呼啸。波浪翻卷、船桅欲倾的画面,象征形势的险恶。孤帆来到这里,是为寻求幸福吗?不,这里有的只是凶险的处境;那么,它是为了逃避幸福吗?也不,它还并没有对前途绝望。这似乎是对第一节问句“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的回答,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回答。既不是为了寻求幸福,也不是为了逃避幸福,在自相矛盾中表露出心理上的茫然。幸福究竟是什么?此刻诗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第三节,海面上又平静下来,碧流清澈,阳光海映,这意味着孤帆也有安逸的地方可以休憩。然而它却祈求着风暴的到来,仿佛只有风暴,才是它的安身之处,才是心灵的归宿。至此,才真正回答了第一节的提问,点出了孤帆的追求。在静海上没有安宁,只有在风暴中才有安宁,这似乎令人奇怪,却正是诗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有心态。诗人虽来自贵族社会,但他认清了贵族的腐朽和可憎,不愿意躲进避风港,拒绝平庸的宁静,他宁愿作上流社会的叛道者。诗人感觉到了他的叛道精神在躁动不安,在渴求着一场变动,他只有在激烈的变动中才能获得新生,获得精神的安宁。

《萤火虫》

诗歌共十五行,大致可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第1~5行),萤火虫是快乐的。虽然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它的确是快乐的。在这欢乐中,有萤火虫全心的付出。就对人们的奉献这点而言,小小的萤火虫并不逊色于日、月。

第二小节(第6~11行),萤火虫的奉献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它带给人们光亮,点燃的是自己的身躯,而这些,都是出于自身内在力量的驱使,也就是说,给人类带来光明,是它自觉自愿的行为,并非强迫。这种自愿的奉献、甘心的付出就更显得可贵。

第三小节(第12~15行),再次点明萤火虫的可贵精神。它发出的光亮虽然微小,但这点光明仍然能够冲破黑暗的束缚,光芒不在大小,就突破黑暗、带来光明这一点而言,它们都是平等的。所以萤火虫虽然微小,但绝不渺小,平凡中同样见出伟大。

三、重点语句分析

《帆》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有心态。正如孤帆不愿在风平浪静之地休憩,却祈求风暴到来一样。诗人虽出身贵族,却不愿在上流社会中享受那平庸的宁静生活,他认清了贵族的腐朽和可鄙,宁愿作上流社会的叛道者。他渴求一场社会变革,渴望变革能消除社会的不公,改变贵族的腐朽、没落趋势。这两句诗是诗人叛逆精神的体现,表达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社会变革、渴望高尚、自由的新生活的人生理想。

《萤火虫》

1.“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

这句诗表明萤火虫的奉献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萤火虫带给人们光亮,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目的,这仅仅是一种内在力量的驱使,是一种自愿的奉献、甘心的付出。

2.“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萤火虫的躯体是微小的,但它同样带给人们光和热,就对人类的贡献这点而言,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它的亲人,不论大小都是平等的。所以萤火虫的价值并不渺小。正如世间万物,有崇高的伟大,也有平凡的伟大。

四、写作待色

《帆》

1.全诗采用象征手法,寓意深刻。

帆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者却赋予它以深刻的含义,借孤帆在海上的飘泊来象征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2.借景抒情,语言含蓄精练。

全诗每节都是先写景,再抒情,这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有相似之处。语言含蓄精练,诗虽不长,但含义悠远,启发人们思考人生中的一些问题。

《萤火虫》

运用象征手法,在具体而平凡的物象中寄寓人生深刻的道理,以小见大。

作者抓住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物象――萤火虫,利用它身体上的特征,进行联想和想像,赋予其特定的含义,指示人生中一个精邃而深刻的道理:无私而自愿的奉献,出自平凡的伟大。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阅读两首诗,了解诗的表达方法。

2.了解诗歌中借助的意象实际是主客体的结合。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初步读懂诗歌,产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

(三)情感目标

1.生命无高低贵贱之分,认定目标,不懈追求,就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2.体会诗歌凝炼的语言美,丰富的内涵美。

二、学法引导

因为本文选录的两首诗都是外国诗,对于作者可课外阅读资料作充分了解,但诗歌短小,结合自读提示与课后练习反复朗读两首诗,自读自解,以解助读,读中加深对诗歌内涵 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重点在于品味两首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这一点可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点拨。

2.理解诗歌中所揭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启示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可指导学生展开想像与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背景音乐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文章,品味语言,展开联想与相象,体会诗句的含义。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完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文选取的两首诗中诗人抓住帆、萤火虫这些平常的事物,抒写心中的情志,揭示了人

生中的一些问题,本节课就在诵读中品味诗中的言外之意。

(二)整体感知

《帆》这首诗中诗人在凶猛的巨浪、呼啸的大海的背景上,塑造了一个飘浮

《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篇八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 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 体会诗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重点) 体会诗歌情感。(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诗歌体裁中有一类诗歌特别突出,就是边塞诗。提到这一体裁,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当然还有特别多。但是在写边塞诗歌中有这么一类的诗歌,通过写征妇的思念、离别的.痛苦来表现对战争的不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么一首诗《杂诗三首》(其三)(板书)

2.知识积累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沈佺期(约656年 — 约7),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世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擢进士第。神龙三年(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和宋之问二人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并且制定了格律规则,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从而完成了古体诗到唐代近体诗的革命性转变。

2.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征妇怨诗。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3.文本赏析

初读诗歌

(1)请大家把这首诗先认认真真地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生读)

(2)找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简要点评)

小结:读诗也是我们理解诗歌的一种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然,读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难,但是理解诗歌却是要更上一层楼

析意象,感意境

(1)我们学了这么多的诗歌,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些什么特点。

(2)对,意象在诗歌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意象去分析、感受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从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再读一遍诗歌,分析诗歌意象

黄龙戍:唐代东北要塞。塞外战事不绝,而且多年如此。战事如此,男丁的兵役自然一再延期,夫妻离别就成为必然。

月:月亮就自然成为思念的“信物”。属于妻子的月亮,常驻军营的上空。

少妇、良人:把夫妻当年欢聚和今朝离别作对比写出,形成时空并列,令读者更深感其中的悲苦之深。

龙城:匈奴名城,这里代指敌方要地。最后一句表达呼吁:谁能够率领大军,直捣龙城,消灭敌酋,平息战事,让夫妻团圆?这既可理解为夫妻二人的心愿,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眼见夫妻的离别之苦而发出的感慨。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具有一定意义的诗歌意象,体会理解诗人所表达的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4)再读诗歌,带着感情与自己的理解去读。

4.课程小结

师:诗歌和我们现在的音乐共通,都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对于理解诗歌十分必要。

5.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找《杂诗三首》的其他几首读一读。

《外国诗》教学设计方案篇九

杂诗三首

沈佺期

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⑴。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⑵。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⑶。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⑷。

[注释]

⑴黄龙戍:唐代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解兵:犹言停止战争。

⑵两句写明月之下,妻子在家里思念军营中的丈夫。汉家营:即唐时军营。唐人常常以汉代唐,如《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⑶两句互文,意谓夫妻欢聚之后分别时的思念。

⑷将:拿,举着。龙城:匈奴名城,这里代指敌方要地。

[解读]

第一联以作者的视角,写出背景,为下文做了铺垫:塞外战事不绝,而且多年如此。战事如此,男丁的兵役自然一再延期,夫妻离别就成为必然。于是第二联写闺中妻子对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妙在同一轮圆月下的思念,偏偏写作属于妻子的月亮,常驻军营的上空——月亮就自然成为思念的“信物”。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是这般奇妙。第三联是对上一联的进一步补足。把夫妻当年欢聚和今朝离别作对比写出,形成时空并列,令读者更深感其中的悲苦之深。最后一句表达呼吁:谁能够率领大军,直捣龙城,消灭敌酋,平息战事,让夫妻团圆?这既可理解为夫妻二人的心愿,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眼见夫妻的离别之苦而发出的感慨。

[作者简介]

沈佺期(约656年 — 约715年),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世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擢进士第。神龙三年(707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和宋之问二人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并且制定了格律规则,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从而完成了古体诗到唐代近体诗的革命性转变。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