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用鲜活案例生动讲述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对权力的监督。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进行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
扩大覆盖范围,消除权力监督“真空地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一些掌管着公共资源、行使着公权力却不属于行政监察范畴人员,以及不在纪委管辖范围的非党员,都不能受到党和国家的有效监督,导致各种腐败问题频繁显现,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国家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制定国家监察法,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了监察范围,扩大了监察范围,消除了过去党规党纪和行政监察之间的“真空地带”,扎紧了制度的笼子,把腐败曝光于阳光之下。
培育监察人才,填补监察队伍“空白地带”。“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我们国家长治久安,对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制度执行人才是关键,队伍是根本,目前一些地区监察队伍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建设,缺乏出色的纪检监察人才,产生监察队伍“空白地带”,因此要培育能禁得住诱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监察人才,建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的监察队伍,牢固树立监察形象。只有秉持着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窗效应”的工作素养,坚持专业、专一、专干的工作姿态,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履职尽责,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发光发热。
坚守廉洁底线,远离经济利益“灰色地带”。“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不能做“吃人”的“老虎”,更不能做乱飞的“苍蝇”。用“规矩”的“枷锁”套住违纪之心,守住廉洁底线,严于律己,心存敬畏。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不能只盯着经济利益,要做到有权不辱崇高使命、做官不失公仆之心,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不断增强抵御歪风邪气侵蚀的勇气,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提醒领导干部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而纵观这些落马的年轻干部,他们大多“少年得志”“年轻有为”,正处于事业的起步上升期,却因为缺乏长期的党性历练、基层锻炼、社会磨练,在物欲横流中放松了思想警惕,迷失了自我方向,膨胀了私心贪欲,最终一步步滑向职务犯罪的深渊。因此,年轻干部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自觉树立起廉洁从政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要勤自警,筑守拒腐的“防线”。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党纪党规,不断提高党性认识和纪律意识,以时代楷模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常思自身不足、常敲自警之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要常自省,严守廉政的“红线”。要以“钉钉子精神”强化自省意识,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检查自己的言行,反思自我要求严不严,反省自己在廉政方面是否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懈怠思想。三要严自律,坚守纪律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年轻干部就应该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带头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此外,作为组织部门要侧重从对年轻干部的选拨、培育、管理、使用等各环节入手,扎牢年轻干部管理的体制机制笼子,以“三个突出”督促年轻干部“干成事”“不出事”。一是突出选人用人是关键。要始终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要在干部考察过程中注重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综合考察干部的现实表现和综合素质,考察组万万不能被一些年轻干部“两面人”的“伎俩”所蒙蔽。二是突出德才兼备是标准。要坚决克服重才轻德现象,在干部考察中不能单一强调干部的年轻化、高学历化标准,而是要全面考量研判,特别是要着重考察年轻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行。三是突出完善机制是保障。建立健全淘汰机制,及时把那些政治不过硬、廉洁不过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干部”坚决调整出干部队伍;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及监管机制,并结合平时(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及时对有问题的年轻干部进行纠错纠偏;进一步健全提醒督促机制,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等工作,并用好谈心谈话机制,对有苗头性问题的年轻干部及时开展提醒谈话。
总之,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长盛不衰的坚实基础和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多维度、全方位地去提高年轻干部自身的反腐“免疫力”,坚持严管厚爱并重,抓早抓小、惩前毖后,让“青年”才俊们都能成为堂堂正正、干干净净的“清廉”才俊。
曾经有一位落马官员在悔过书中这样写道:“廉洁是1,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都是0。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等于0。”之于经济发展的大局而言,同样如此。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干部的廉洁就是这个1,如果没有这个1,再好的政策、再大的支持、再优的机遇,都不可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这正是必须建设廉洁政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根源所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吃透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算好经济发展背后的“廉洁账”,慎用手中的权力、淬炼担当的作风、践行勤俭的美德,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头脑要“清”,慎用手中的权力。古人说,“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公器不是用来以权谋私的,公权力只能用来为老百姓谋利益、为国家谋发展。当下,面对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政府出台了大量减税降费的重大政策,向市场释放出了利好消息,此时若有干部将其中的资金视为“唐僧肉”,当作巨额利益来追逐,势必会大大损害政府公信力,严重干扰市场向好的预期,阻滞经济发展。对此,广大干部必须肩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远离腐败寻租,防范廉政风险,不贪占减税资金、不打乱收费的小算盘、不靠长期沉淀资金“以金生金”、不挤占挪用社保基金,把权力运行放在上下左右有界的法纪范围内,让权力更多地服务于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肩膀要“宽”,淬炼担当的作风。“莅官之要,曰廉与勤”。为政不廉是腐败,占着位子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做事,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同样也是腐败。算好“廉洁账”,广大干部必须及时摈弃当“太平官”“清闲官”的想法,自觉淬炼担当的宽肩膀,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工作。既要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坚决做到“两个不得、一个务必”,切实把各项税费政策落到实处,为企业明显减负;也要动存量、动真格,认真清点“家底”,挖潜盘活各类资金资产,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确保民生等重点支出;还要进一步念好“简”字诀,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搭公正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日子要“紧”,践行勤俭的美德。“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倡议,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纪律保证。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要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自觉践行勤俭节约的美德,主动过精打细算的日子。要做好预算的“加法”,严格财经纪律,全部收入都要纳入预算,应公开尽公开,任何部门都不能违反预算规定乱开口子,坚决杜绝几本账、“账外账”。要做好开支的“减法”,大力压减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开支,所有的办公运行、后勤保障、会议差旅、公务接待、出国出境等都要行简约、倡俭朴、戒奢华。
“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劳后悔。”只有算好经济发展背后的“廉洁账”,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才能干干净净、踏踏实实干事创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创造新的业绩,否则只会挨纪法的板子,最后追悔莫及。
1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在谈及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一战略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首次出现在总书记重要公开讲话中,也解锁了“不想腐”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制度”三个方面的“廉政文化密码”。
解锁“思想密码”,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从精神层面筑起一道反腐败的思想防线。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零容忍》中孙立军、王富玉等官员落马,归根到底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或从未树立过理想信念,致使在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进入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党员干部受到的诱惑腐败更多更繁杂,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干部,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筑牢思想防线。
解锁“教育密码”,浓厚“不想腐”的文化氛围。“鱼吞饵,蛾扑火,未得而丧其身;猩醉醴,蚊饱血,已得而亡其躯。”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要通过长期、深入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浓厚文化氛围,让贪污腐败在“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之下无处遁形。近年来,全国各地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结合地方红色资源,探索了建立廉政教育基地、开设廉政节目、诵读廉洁家书、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等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多名官员选择了自首。进入新时期,要进一步加大廉洁从政教育,帮助领导干部认清腐败的危害,强化自律意识;运用勤廉兼优先进典型开展正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先进、见贤思齐;加大典型腐败案件的警示、剖析和通报力度,教育领导干部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解锁“制度密码”,扎紧“不想腐”的制度笼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十年磨一剑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扎紧了制度的笼子。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廉洁制度建设,在正定工作时,他主持制定了《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在宁德地区,他推动出台了“宁德廉政12条”;在浙江工作期间,他谆谆告诫领导干部,努力做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营造者。2021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制度规范出台,为持续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了坚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永远在路上,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地执行好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制度规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向纵深发展。
正风反腐要落到实处就得从基层这个“底盘”抓起,不断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让反腐工作推进更为铿锵有力。
紧抓关键少数,自上而下筑牢抗腐“压舱石”。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促使基层反腐落到实处且成效稳固,需先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起,推动形成上行下效、层层联动的良好局面。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多在理论素养提升方面下“狠劲”,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学会以政治的、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谋“一隅”而通观全局,不图私利而仅为公心,自觉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思想根源处筑起抗腐“防火墙”;要善以“正面榜样”为“旗帜”时时鞭笞,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对照反思,督促自己始终做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厚道的老实人,绝不做政治上的“两面派”“两面人”。
夯实制度之基,由内到外校准行动“方向标”。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要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使基层反腐稳步推进,就得打好制度“组合拳”,由内到外为广大党员干部行为准则和作风规范校准“方向标”,划出“硬杠杠”。要在制度搭建上下功夫,结合中央、省、市、县最新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谋划相关反腐制度,让制度更“接地气”,具备易于贯彻实施的“前提条件”;要在制度执行上抓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一旦制定就得不折不扣严抓落实,切莫让好制度因长期“束之高阁”而变为“形式主义”;要在制度完善上求实效,及时根据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和现实情况变化进行调整完善,让好制度不断焕发新生机。
用好民声钥匙,以“小”见“大”绘就干部“标准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小意见”既是“照妖镜”,也是“清醒剂”,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干部“真实面貌”。要推动基层反腐掷地有声,党员干部需有闻“骂”则省、闻“声”而动的责任担当,多听听群众的真心话、“扎心话”,并对照检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走出“文件扎堆”的办公室,多到泥泞满地的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急难愁盼”,在与民同作中用心感悟民生疾苦、劳作不易,在与民共情中克俭几身,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价值观;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多上网听听网友的“槽言槽语”,在网友的“呼声”和“批评”中“提炼”出合格党员干部的“标准像”,对标对表“剔除杂质”、完善自我,始终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从1921年到2021年,百年来我们走过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年代,掀起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建设热潮,沐浴过“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的改革春风,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我们青年干部更应做到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气、“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骨气、“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底气,赓续百年党史精神血脉,不负人民重托,不愧历史选择。
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底气,赓续坚定信仰以传佳话。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是根基,让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从风雨飘摇的岁月昂然踏步到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信仰是精神之“钙”,坚定信仰才不会得“软骨病”。回首百年历史长河,从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从新中国成立到屹立于世界东方,都是党员干部坚定信仰的体现。现如今,作为一个拥有9500多万党员、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执政大党,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自信和底气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赓续信仰的力量,在关键时刻站得住、顶得上。
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气,赓续创新精神以开新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纵观百年党史,从“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蛟龙入海”“嫦娥揽月”“北斗组网”等,这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的背后,正是一代代中国青年胸怀志气,不断增强创新本领,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迈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干部要赓续先辈精神血脉,始终发扬创新精神,勇于打破旧思想,争当“拓荒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气在新时代闯出一片天地。
怀“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骨气,赓续实干作风以谱华章。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深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具体“实干”上来。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更加光荣的使命,基层青年干部要怀骨气秉承实干作风,在实干中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用坚定信念、过硬本领和务实作风,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新时期面对新任务、新挑战,青年一代要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经风雨、见世面;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监督方式应该跳出“等米下锅”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不能坐在办公室“等米下锅”,要迈开步子、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深入调查研究,听群众的心声、听真实的声音,这样才能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主动介入监督,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正风反腐要落到实处就得从基层这个“底盘”抓起,不断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让反腐工作推进更为铿锵有力。
紧抓关键少数,自上而下筑牢抗腐“压舱石”。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促使基层反腐落到实处且成效稳固,需先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起,推动形成上行下效、层层联动的良好局面。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多在理论素养提升方面下“狠劲”,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学会以政治的、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谋“一隅”而通观全局,不图私利而仅为公心,自觉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思想根源处筑起抗腐“防火墙”;要善以“正面榜样”为“旗帜”时时鞭笞,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对照反思,督促自己始终做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厚道的老实人,绝不做政治上的“两面派”“两面人”。
夯实制度之基,由内到外校准行动“方向标”。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要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使基层反腐稳步推进,就得打好制度“组合拳”,由内到外为广大党员干部行为准则和作风规范校准“方向标”,划出“硬杠杠”。要在制度搭建上下功夫,结合中央、省、市、县最新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谋划相关反腐制度,让制度更“接地气”,具备易于贯彻实施的“前提条件”;要在制度执行上抓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一旦制定就得不折不扣严抓落实,切莫让好制度因长期“束之高阁”而变为“形式主义”;要在制度完善上求实效,及时根据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和现实情况变化进行调整完善,让好制度不断焕发新生机。
用好民声钥匙,以“小”见“大”绘就干部“标准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小意见”既是“照妖镜”,也是“清醒剂”,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干部“真实面貌”。要推动基层反腐掷地有声,党员干部需有闻“骂”则省、闻“声”而动的责任担当,多听听群众的真心话、“扎心话”,并对照检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走出“文件扎堆”的办公室,多到泥泞满地的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急难愁盼”,在与民同作中用心感悟民生疾苦、劳作不易,在与民共情中克俭几身,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价值观;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多上网听听网友的“槽言槽语”,在网友的“呼声”和“批评”中“提炼”出合格党员干部的“标准像”,对标对表“剔除杂质”、完善自我,始终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五集专题片《零容忍》,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惩治腐败的坚决支持和衷心拥护。”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前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更加坚定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诚然,作风建设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更是党的政治生态“晴雨表”,我们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三个一”奏响作风建设“主题曲”。
始终保持“一心为民”的政治立场,绷紧“思想之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的确,“人民”是监督执纪的出发点、落脚点,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保持“一心为民”的政治立场,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聚焦“监督”主要职责,围绕群众所思所盼,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把“民心”这道政治题答好,绷紧作风建设“思想之弦”。
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执纪力度,弹奏“制度之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战略举措。“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是口号,更不是空话,只有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切实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执纪力度,坚持严的主基调,对照党中央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把监督执纪职责落实到位。同时,要积极弹奏“制度之音”,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以事实为依据、纪律为准绳,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助推全面从严治党。
始终保持“一如既往”的干事激情,写好“自律之谱”。“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把作风建设长期抓下去,必须聚焦“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头羊”“火车头”的作用,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神经末梢”。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规党纪,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一如既往”的干事激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廉洁自律作为终生“必修课”,守好“廉政关”,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奏响作风建设“主题曲”。
进入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自觉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好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切实扛起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用实际行动画好“同心圆”。
要深刻认识党的根基在人民。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坚定信念,到“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为美好生活奋斗”的铮铮誓言,我们党始终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人民当中,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奋斗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站稳人民立场,坚定为民初心,兑现为民承诺,苦干实干加油干,自觉将务实的工作作风转化到为民谋幸福的行动上,以裤管带泥、眼角含泪、心怀感恩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厚积好“向下”之力,才能不断转换成为民谋福的“磅礴伟力”,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深刻认识党的血脉在人民。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到全面规范办公用房管理、治理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一个个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既充分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为民情怀,也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鱼水情深,诠释了为什么能领导人民创造伟大历史、铸就伟大精神、实现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制胜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棒接着一棒传,一茬接着一茬干,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精神血脉,化作自觉行动。
要深刻认识党的力量在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创造,是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中华文明,是人民创造了光辉历史伟业,是人民创造和书写了这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来自于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端正心态,摆正姿态,始终坚持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矢志不渝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从人民群众中获得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明明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时刻牢记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初心,真正做到人民群众满意。
要学习纪律。明白严格的纪律是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建立坚实的思想底线、纪律底线,提高思想政治意识,避免走弯路。
要敬畏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心有所惧,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让纪律成为永远悬在党员干部头上的利剑。
要遵守纪律。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根源处筑起反腐“防火墙”,以正面榜样为旗帜,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廉洁自律。督促自己始终做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厚道的老实人,绝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作为企业普通一员,要按照公司部署要求,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实业立国、复兴中华”的价值理念,紧密围绕新一年目标任务,以踏实肯干、拼搏奉献的作风和态度投入本职工作,为新天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操守。党员干部要坚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对照标准看一看,反思工作想一想,彻底自查找一找,万不可在廉洁自律问题上心存侥幸,“缺钙”导致“骨质疏松”,最终在功名利禄前弯下了腰,屈下了膝,“踩红线”“踏雷区”,变成被党和人民唾弃的“苍蝇”。
增加“高钙饮食”,补精神之“钙”,坚定“不能腐”的信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员干部要多在理论素养提升方面下“功夫”,认真学习廉洁从政的法律法规,坚定信念的同时,做到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党员干部要学会从理论中汲取智慧、提升修养,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和廉洁敬业的工作作风,时时事事以自身廉洁自律的行为带动党员和影响群众,用廉洁回报人民的信任。
补充“含钙保健品”,增强“骨密度”,强化“不敢腐”的警觉。“小病不医,大病难治。”作风建设正是如此,不注重小细节,就会在大问题上出现“软骨”现象,站不稳脚。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党员干部要时常回看那些翻船落马、身败名裂者,要经常学习典型反面案例,用他们的惨痛教训来警醒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要经得住人情关的考验,面对不义之财要坚持操守,面对亲朋求情要增强定力,面对低俗场所要加强自律,时刻牢记“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耐住寂寞、经住诱感、守住小节,保持党员干部的一身正气。
加强“户外运动”,晒“正道的光”,保持“不想腐”的自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党员干部要走出“文件扎堆”的办公室,走下“冬暖夏凉”的小轿车,多到泥泞的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多到远离繁华的郊区看民生疾苦,多到百姓家中听意见建议,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自己的功名利禄抛在脑后。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真正做到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奢靡享受面前不失原则,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廉洁操守,永远维护党的肌体健康。“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不沾染丝毫“四风”,只带走“两袖清风”。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