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2012年工作计划2012年市教育局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牢固坚持“育人为本、安全优先、促进公平、强化服务、提高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局2012年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教育局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市教育局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牢固坚持“育人为本、安全优先、促进公平、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突出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深化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围绕“育人导师、学情会商、毕业生去向考核”等12项内容,逐项建立市、县(市区)和学校上下贯通、相互衔接能够监督制约的育人为本配套制度;组织开展育人制度样板学校评选和育人制度建设成果评选,确保在全市所有中等以下学校普遍达标运行。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职能作用,加强对“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教育,深化“五个一”成长工程和“名家进校园”等育人项目,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深化课程改革。小学重点做好课程整合、初中重点做好初高中衔接的引桥课程建设、高中重点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深化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四大课程体系建设。制定“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标准,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全员达标活动,确保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新推出一批课改名校和先进教师。
3.完善招生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全面推行中考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评先树优中的“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发挥中考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保障作用。完善对普通高中学校的星级评估制度,开展五星级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收特长学生试点工作,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4.大力开展质量监测。加快转变教研机构职能,切实发挥市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服务中心”的功能与作用,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等合作,制定《xx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发挥“绿色学业质量监测”的诊断、评价、反馈、指导作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引导每一所学校在“轻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育人的“高质量”。
5.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结合标准化学校建设,开展全市农村小学体育、艺术器材配备达标活动。发挥中考和高考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严格坚持中考录取中体育与物理、化学等值对待的组合录取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耐力,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切实降低学生近视率。实施体育活动特色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的质量。广泛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学生近视眼防治示范学校和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活动水平的提高。
6.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工作。年内实现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化,建立实验设施设备管理台账,对实验教学实现有效监控,确保全市中小学实验课开出率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为2013年将实验教学纳入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7.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明确规范办学行为的所有标准要求,并在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公开栏进行公示,通过媒体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监督。把规范办学行为“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纳入校长职级考核的必备内容,与所有校长签订规范办学责任书,违规者按照问责办法严肃处理。通过铁的纪律和严厉的措施彻底杜绝教育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违反规定加班加点和有偿家教等违规办学行为,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二、推进均衡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8.实施特殊群体学生重点关爱工程。重点关注孤残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加强对中职和特殊教育学校助学金和救助金发放的监管,切实做好学前教育资助的评审认定和发放工作,做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还款工作。整合社会救助力量,全面规范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救助政策,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救助机制,确保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10.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强化对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的督导落实,严格执行教育部门前置审核制度,确保每一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首先落实住户子女的就学学位。严格实施中心市区义务教育学校跨区择校经费补偿制度。制定中心市区和县市城区年度班额控制方案,按照“一校一策”原则,明确目标,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破解“大班额”问题。采取以奖代补办法,鼓励中心市区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学区机制探索,通过“择校热点校”和相关学校建立共同发展机制,实现市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一体化办学。加快推进县市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教育联盟等办学体制改革,确保各县市区的城区优质公、民办学校与农村镇街学校全面开展办学合作,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实现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12.实施“数字化教育应用”工程。以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为目标,制定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为每个农村小学培养1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带头人”和1名信息化设备维修“明白人”,确保“班班通”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建立全市城乡区域一体化“数字录播系统”,制作中小学各学科数字化网络系列公开课,建立10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1000个“城乡教师网络协助组”,形成具有xx特色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支撑体系。完成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二期工程,初步建立市级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虚拟实验室中心,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和现代化。
13.实施科普教育推进工程。探索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盘活全国科普教育专家资源,邀请中科院院士,推荐100名大学知名教授、专家走进全市中小学,开展“大家拉小手”、“科学家面对面”科普报告活动。举办中小学生网上科技节和“科普大篷车开进农村小学校园活动”,在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一批诺贝尔少年科学院分院,全面增强中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继续保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系列竞赛成绩在全国的领先水平,学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三、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14.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制定和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新的优惠政策,推进优质民办教育学校集团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民办普通高中建设步伐,促使高中补习学校按照规范的民办机制运行,实现每个县市都举办一所民办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严格规范民办教育学校招生秩序,严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进行纸笔测试和依据竞赛成绩录取学生,巩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推动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5.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普及率。建设10个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专业和公共实训竞赛基地。充分发挥连续3年建设30个特色品牌专业对人才培养、服务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影响力。创建3—5所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组织好国家和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优势。成立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特聘教师作用,打造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转变职业教育教研机构职能,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把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衔接起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内力争使学科专业与主导产业的符合率达到50%以上。
16.大力推进政务、校务信息公开。建立教育信息公开考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作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确保各级教育部门、所有学校把 “教育收费、作息时间、学生资助、招生考试”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政策信息全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加强xx教育信息港建设,将其打造成行政办公、审批备案、信息公开、互动交流、沟通民意的平台。加强教育舆情引导,牢牢把握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整合教育内部和外部宣传力量,打造推出“素质教育、校长职级制、中考、督导评估、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活动育人课程、育人为本基本制度、民办教育创新、转变部门职能”等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十大教育亮点和品牌。
17.做大做强教育惠民服务平台。深化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把“咨询投诉、社会培训、资助救助、信息服务、校企合作、出国留学、人才交流”等17个分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明确组织结构,赋予职能权限,建立起管理运行、考核评价机制,真正落实“一个电话、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到位”,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每年梳理出10大教育咨询热点问题,由科室分类整理按照时间要求主动公开;每年梳理出亟需规范的10类教育问题,实行局领导、科室包靠制度,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问题跟踪销号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从一个具体问题的投诉举报到一类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
四、落实安全优先,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8.开展安全标准化学校达标活动。按照《xx市校园安全建设标准》要求,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安全标准化学校达标活动,确保年内基本实现安全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建立全市统一的安全标准化学校信息库,实施“安全标准化学校”在市级以上评先树优中的前置审核制度,与校长职级硬挂钩。对不达标学校亮黄牌,向社会公布,限期整改达标。全面落实《全市学校安全稳定事故问责办法》,对每一起安全责任事故都要严肃问责,让“人人落实安全责任”有基本的制度保障。
19.突出抓好校车安全工作。出台校车配备、管理、使用办法,全面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年内配备标准校车2000辆,实现新型校车全覆盖,建立起学生安全无忧的上下学绿色通道。探索校车配备、运营奖补办法,推广先进县市区的校车配备、管理经验,实现校车安全有序运营。
20.狠抓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校园安全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2012年实现校方责任险在中等以下学校和幼儿园全覆盖,形成市、县、镇(街道)、村四级网格化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快速反应机制。切实抓好“校园安保体系、学生饮食卫生保障体系、校车管理体系、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形成校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
21.完善教育考试安全机制建设。逐步推进和完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国家教育考试全部考点的保密室、考务室、考场实现国家、省、市、县、考点联网监控,逐步完善考试网上巡查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身份验证系统,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平安顺利。充分发挥招生考试的资源优势,加强各类招生考试信息整合开发,以高考升学指导为重点,为考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2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对“三重一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教育、监督,把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人事、财务和具体从事人财物管理的岗位作为重点岗位,把人事、财务、招生、教辅资料征订、仪器图书配备、学生保险、评先树优等工作过程确定为关键环节。以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对每个科室和直属单位、学校梳理出廉政风险点,对每个风险点都制定出制度规则进行规范,为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全面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深化改革创新,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3.深化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建设。全面落实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启动“教育家成长辅导团”工程,评定新一轮校长职级,确定第一批懂教育、会管理、业绩公认的特级校长。扎实开展“学校安全常识、课程领导力、规范办学政策法规、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四项校长应知应会培训,全面提高校长自主办学能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岗位分级竞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作用。组建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小学校长管理办公室),不断巩固校长职级制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成果,建立校长职级制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机制,为专家办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
25.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机制,调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办学积极性。研究出台支持驻潍高校招收xx籍中职学生的政策,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探索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加强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充分发挥驻潍高校联席会议制度和鲁台职业院校长论坛机制,服务驻潍高校发展。开展“两院院士xx职教行”活动,引进高层智力促进xx高等教育发展。依托驻潍高校力量,组建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化与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合作,集中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驻潍高校的规模优势,打造山东半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6.进一步拓展教育综合督导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现有督导机制,充分发挥省、市教育督导评估的督促指导、改进提升功能,建立省督导“市政府决策、部门共同推进”的问题解决机制;建立市督导发现问题的领导与科室分工研究解决机制。召开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研究迎接省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确定市政府对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市属高校教育督导方案。加强督学的培训工作,提高履职的素质和能力。突出抓好县级督学责任区职责的落实,研究制定市级督学工作激励机制和问责连带机制。
27.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把资源配置与事业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级教育经费对事业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确保每一笔经费的管理、使用都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和预期效果。研究公用经费支出结构,确定不同类别学校、不同支出项目的支出比例并进行绩效评价,确保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偏远学校倾斜。建立审计报告制度,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建立每年向局常务会提报直属学校、单位审计报告制度,重点说明财务收支、贷款还贷、福利发放和基建投资等情况,实施严格的监控制度,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8.完善局机关运行机制。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保障所有政策运行指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指向维护群众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严格落实机关工作常规,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对科室涉及到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利益的政策运行事项全部梳理规范,流程运转,阳光操作。改革项目考核评价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让项目问题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确保项目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部实现。严格落实“会议接待、办班培训、检查评比、奖励用人、收费收支”等“五统一”规定,严格落实“失误诫勉制度”和有关评先树优中的“前置审核”制度。加强对重大教育改革事项落实督查,对“校长职级制、中考改革、师德考核、教学能手评选、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教育惠民机制建设”等七大改革事项建立专门督查台账,每一项改革都组建专门班子进行深化研究,建立探讨完善、改进提高、总结推广机制,确保各项重大教育改革扎实推进。
29.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按照“全国文明单位”和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标准要求,立足岗位实际,确定争创目标。人人制定年度成长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机关干部的身心健康。大力开展先进科室和最有成就感工作项目、金点子等评选,营造浓厚的以人为本、干事创业、崇尚简单、勇于创新、事争一流、风清气顺的机关文化,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