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乡镇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总结,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乡按照组织强、队伍优、产业特、农民富、村庄美、乡风好的最终目标要求,持续推动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组织建设构建新格局
**乡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使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一是打造雁阵示范群引领新“建设”。11个村党组织均能按要求高质量开展党组织生活,积极推行“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工作,发展水岸休闲产业,成功打造了党建+水里渔—搅动“水”、党建+岸边蔬—盘活“地”、党建+山上果—做靓“山”的水岸党建示范群;
跟踪联系近一年的**乡水岸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在东盟博览会上正式签约(签约金额7亿元),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二是组织服务跟进城探索新“路子”。在**乡集镇新建渡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移民群众“7*24小时不打烊”公共服务制度;
在原渡口场坪设立渡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处,每周三安排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到办事处集中办公,零距离不间断为移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三是红旗村引领农村党建新“格局”。积极引导各村党组织树立“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选树先进,以先进带动全乡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提升。2022年,**村荣获生态宜居红旗村、百安村荣获治理有效红旗村、百安村和渡口村荣获生活富裕红旗村。
二、乡土能人燃出新活力
只有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才能为乡村振兴全面实施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注重队伍优化,把好政治准入关。完善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培养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老党员和优秀党员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壮大党的力量。2022年积极动员本乡114名农村党员参与“千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活动”,1名农村党员参加百色市2022年农村党员骨干创业富民专题培训示范班;
11个村146名乡土能人纳入全乡绿领人才库,切实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二是注重培养教育,把好素质培养关。创新培养手段,灵活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开展日常教育培训;
每季度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进行拉练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2022年组织11名村党支部书记和45名村“两委”干部参与县、市、区等乡村振兴能力提升班。三是注重学历提升,把好能力提升关。推动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激励村干部在广阔农村担当作为、奋力拼搏,让传统农村焕发时代活力,早日实现振兴发展的美好梦想。2022年选送1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参加成人高考和1名村“两委”干部提升中专学历。
三、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乡紧紧围绕富民增收产业体系,着力强弱项、补短板,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种植。一是夯实产业发展根基。立足全乡11个村资源禀赋,选准优势产业,开发新型农业模式,发动群众种植砂糖橘11000多亩、油茶4250亩、板栗204305亩、高山芒果4350亩、猕猴桃269.3亩、刺梨1352.8亩、反季节果蔬1250亩等特色农作物,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探索推行“支部+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村级公司+农户”等模式,形成“发展特色产业致富一批、能人大户带动一批、企业帮扶带动一批”的产业发展新途径,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三是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多元化发展本乡村级集体经济,各村“自主造血”,与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广辟增收渠道,突出盘活资产、项目带动、资源开发。2022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任务10个村,已完成10个,收入达20万以上任务4个村,已完成4个。四是拓宽产业销售门路。发挥网络媒体力量,积极撰写有关产业报道帮助群众宣传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增加产品热度,提高群众收入,让全村农产品焕发新活力。
四、保障民生彰显新作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新冠肺炎疫情当前,**乡凝聚强大红色力量,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一是上下联动实现防疫“精准化”。按照“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的原则,构建“乡党委-村党支部-村党小组-网格员”网格责任体系,划分责任网格区135个,配备219名村级网格员和15名专属网格员,落实推进一户一网格工作,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督办、实时跟踪和指导。二是从严从实织密防疫“安全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上级机关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保持定力、众志成城,坚决果断、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是稳步推进疫苗接种“加速度”。以拉网式、网格式精准摸排核实应接种人员信息,每日对接种情况进行调度分析,全方位发动辖区适宜人群积极接种,并通过打电话、走访入户、在微信群发送信息等方式对辖区群众进行全覆盖提醒,做到“应接尽接”、“应种尽种”,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五、基层治理呈现新成效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稳,则大局稳;
基层安,则社会安。一是推行政务服务“一”模式。主动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形势,将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办理,推行“不见面”“网上办”“掌上办”等服务,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更多与群众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从“一堆事”变为“一件事”,由“多次跑”变为“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8%,群众办事从“线下”转向“线上”,拓宽群众掌上办便利化范畴。二是迈出乡风文明新步伐。11个村立足实际,修改制定了符合本村发展的村规民约,与党群服务形成“1+1”协作模式,激发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形成群干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三是促进人居环境新风貌。建立“包村领导+村‘两委’+党员+村民”的工作机制;
以“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区域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模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坚持一对一动员、一对一监督,发动群众主动对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并持续做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组织11个村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保洁员等落实环境整治,已开展236次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出动3950余人次,清理垃圾1.3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