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问题及对策基于若干地市调查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目前该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信用构建难题始终制约着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加之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和需求主体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长期缺位。近年来,金融科技因能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解决金融服务地理可及性等问题,被视为是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排斥、提升农村生产水平、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若干地市的调研情况,梳理了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证明了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支持。同时,本文也针对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仍面临的诸多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
(一)银行业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20*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同年,乡村振兴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农村发展进入新纪元。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人民银行牵头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和主要举措。
随着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全国乡镇基本实现银行全覆盖,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0*年末,全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达*%,较上年进一步提升;
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个,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国累计*亿农户开展信用评定;
收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万个;
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和创建,评定信用户*亿户,信用村*万个,信用乡(镇)*万个。此外,金融机构积极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对于信用评价良好的农村经济主体,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贷款手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带动更多农村经济主体主动守信,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信用环境。
2022年上半年,*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
*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长*%,比各项贷款增速高*%;
*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长*%。②*农商行推行“金融村官”机制,优选派驻金融村官到辖内行政村,累计走访客户约*万户,完成个人建档约*万户,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农商行创新提出“金融副镇长+乡村振兴特派员”模式,向*市辖内*个乡镇、*个村委会共派出*名金融副镇长和*名乡村振兴特派员;
与*个乡镇建签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战略协议;
在所有乡镇装备政务一体机(当地政府+农商行金融服务),切实解决村民出门办事不方便的问题,半年中,通过一体机完成的业务交易超过*万笔,全省第一。*农商行紧密围绕当地政府乡村振兴规划、优势产业布局、特色小镇建设、重大民生等项目,建立了政银、银农合作机制;
深入乡村、社区、企业,摸清金融服务需求,确保金融支持措施接地气、见实效;
推进信用村建设工作,确保户户有信用。
(二)农村金融供给不充分且不平衡
尽管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助力农村金融发展,但主要以银行为主,非银金融机构的缺位致使农村金融业态单一。同时,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限,尤其是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类贷款,对普通农户的消费金融需求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此外,银行“嫌贫爱富”的特点也使得农村金融存在供给不平衡问题。
1.非银金融机构依旧难下乡,农村金融业态单一。
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谈论金融服务总是以银行为首要切入点。但是金融机构按照业务类型可以大致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金融机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非银金融机构也应该积极响应。截至2022年*月末,*、汕头和*3市实现银行网点支付清算系统乡镇*%覆盖,农户在村里即可享受基本的银行金融服务。但非银金融机构依旧游离在县乡区域以外。上述*市共有非金融机构及类金融机构*家,设在县域地区的机构数量为*家,其中保险机构*家,小贷和汽车金融公司共*家,③鲜有证券机构在县域地区开设营业网点。
2.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农村金融供给不充足。虽然银行网点覆盖了全国所有乡镇,但所涉及的业务主要以个人储蓄为主,并没有覆盖农户的消费需求。20*年末,全国农村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亿户,占全国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总量的*%,城乡拥有活跃使用账户④的比例仍存在差距,农村地区比城镇受访者低*个百分点;
全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万亿元,其中农户消费贷款余额*万亿元;
农村地区累计发行银行卡数量*亿张,同比增长*%,其中借记卡、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的数量分别为*亿张、*亿张。⑤据调查,*%的农村受访者最近两年有过办理或使用信用卡的行为,比城镇地区低*个百分点。此外,农村地区购买银行理财、国债、基金、股票等金融资产,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以上。
3.县域农商行贷款增速放缓,存贷比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农信社在20*年完成改制化险工作之后,贷款平均增幅一度超过*%,此后逐渐回落,2022年上半年,*市县域*家农商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约为*%,远低于全省银行业*%的增长水平。存贷比方面,*县域农商行平均存贷比约为*%,其中*农商行的存贷比仅有*%;
*农商行的存贷比约为*%,同*地区银行业整体存贷比接近*%相比,仍然属于落后的一方;
*农商行改制之后存贷比不足*%,只能依靠资产业务实现保值,未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有效的金融支持。
4.农贷“精英俘获”现象加剧,信贷配给成农村金融主要问题。早期农村金融服务为寻求低成本,而委托以乡绅和村支书为代表的乡村精英完成贷款资质的审核和推荐,甚至资金发放。农贷“精英俘获”指的是描述乡村精英在上述过程中利用自身信息优势侵占银行贷款的问题。随着乡村建设的推进和“三农”问题研究的深入,“精英俘获”也从早期的精英主动占有,延伸出外生资源对精英的俘获。
具体而言,银行现有贷款业务可以按照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划分。其中,零售业务一方面会依托银行派遣的驻村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另一方面则是依靠当地精英对村民进行信用评级。这为乡村精英主动占有信贷提供了机会。公司业务方面则存在显著的被动型“精英俘获”现象。由于县乡区域成规模的企业数量稀有,加之当下金融机构大规模下沉,农贷资金全部向仅有的几家成规模企业聚集。银行所谓的产品创新也都是针对园区企业展开的,对于园外企业和自主经营的农户依然有着抵押担保的要求,亦或者是提供额度有限的信用贷款。
正是由于大量“精英俘获”现象的存在,“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缺位”等问题仍旧是农村金融讨论的热点。
(三)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户自身需求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的一大原因。
1.农户金融认知有限,杠杆使用比例不高。我国农村居民对金融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银行储蓄和汇款业务,即使银行为其建立了授信档案,其对于杠杆的使用也十分谨慎,甚至不了解自己有向银行借贷的能力。
*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千村调查(20*)”数据显示,*、*和*市下辖乡镇拥有股票账户的农村家庭占比为*%,使用过手机银行转账的受访者为*%,使用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受访者为*%,有向亲戚朋友借钱或者银行借贷历史的家庭占比为*%。近*年有借钱行为的家庭有*户,其中仅*户向正规金融机构借款,*户通过互联网借贷,其余*户均向亲朋或好友借款。
此外,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调研发现,农户用信占授信比不高。以翁源农商行为例,该行预授信客户覆盖全县*个乡镇,授信规模达*亿元,但是实际用信客户大约为*户,用信规模为*亿元,用信额度仅占授信额度的*%。这是*县域地区*家农商行中表现最好的,其余农商行的实际用信授信比例在*%-*%之间。此外,产业园用信情况也不乐观。新丰农商行对县内茶产业园有*万元的授信额度,园内的企业可以直接用信,但是几年过去,前来咨询相关贷款业务的企业很少。*农商行开发的*鸡产业贷,自2021年*月推出后,截至2022年*月末,仅发放两笔贷款,合计金额*万元。
2.原因分析。农村居民金融需求弱可以从其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分析。
(1)农户的自身原因。在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透支消费”“借贷享受”都被视作陋习,只有走投无路时才会被迫借贷。虽然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借助金融工具实现资金的跨时空调配,可以有效支持个人或企业发展,但是这样的认知并没有影响朴素的中国农民。在“*千村调查(20*)”中,受访者存款目的涵盖生产经营、医疗和日常生活开销等。但是仅有*%的家庭近*年有借款行为,近*%的家庭通过银行获取贷款。此外,农村居民不能正确认识现代金融对生产和生活的积极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农村受访者中仅有*%在近两年有使用过银行自主设备。
(2)外部性问题。一是农村人口结构空心化,主力用信人员缺失。据*市第*次人口普查统计,城镇常住人口有*万人,占*%,居住在县域的人口为*万人,占*%。与*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万人,县域人口减少*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大量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人口性别年龄结构恶化,留乡人员除了老年人与儿童少年外,大都是缺乏知识和文化的农民。金融机构很难对这部分留守人员进行风险识别,更难防范道德风险。二是银行贷款提供的贷款项目与农民需求有错配。“*千村调查(20*)”数据显示,在近*年里有贷款的*户家庭中,借款用途多用于看病,有*户,用于农业生产或个体户经营的一共有*户。反观银行开发的贷款产品,主要集中在经营贷和部分购买商品房的客户,对于农村居民需求更为频繁的医疗和日常消费领域存在缺位。三是正规金融合约复杂,农户更愿意以口头形式向亲朋好友借钱。由于正规的金融合约涉及期限、利息、年化利率等对农民并不熟悉的金融知识,加之*地区家族和宗族文化盛行,亲朋好友间的借贷行为通常以口头约定为主,大多没有明确的还款日期及确切的借贷利息。⑦两相权衡之下,使得农民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概率并不高。
三、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与面临的问题
(一)机制分析
1.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搜寻和运营成本,使得金融机构降低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迫使需求主体提供更多抵质押物或信息,增大了金融服务的获取难度。金融科技则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前沿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挖掘、传递与处理改善交易双方信息非对称结构,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扩大金融服务可及性,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1)降低信息不对称,帮助村民突破传统信贷约束。金融科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首先,在信息搜集方面可以做到更加广泛和全面。相较于传统贷前调查搜集的信息,利用贷款申请人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数字足迹可以为银行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信息,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其次,随着数据量的提升,银行的风控算法借助人工智能可以不断迭代,进而使银行具有更强的信息硬化能力。最后,银行可以利用前端感应设备,对包括土地和农作物在内的抵押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潜在的道德风险进行管控。
(2)优化信贷管理,降低运行成本。传统银行信贷管理流程冗长,对信贷专员要求较高,同时还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使得传统信贷业务运营成本较高。金融科技的运用,降低了银行的搜寻成本,减轻了一线信贷专员的工作压力,使需求主体可以事先通过手机App了解借贷过程以及必要的申请材料。同时,金融科技的使用减少了信贷专员对业务的干预度,可以有效防范委托代理问题。
(3)扩大金融机构覆盖率,增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金融科技有效控制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上的运营成本,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将金融服务的触角深入乡村,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普惠,让村民在“村口”就能获得金融支持。
2.实际应用分析。正如上文理论分析所述,金融机构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缓解金融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地改善金融服务乡村面临的难点。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可知,银行借助金融科技缓解了农村空心化问题,解决了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
(1)利用大数据网络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授信评估,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由于农村主要劳动力,也是信用主力军,大多在城市里务工,银行很难对留守农村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进行授信评估。但是借由大数据,通过对家庭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将其授信结果赋予家庭里的其他留守人员,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授信工作。*市农商行、*农商行、*县域农商行借助省联社统一数据平台,已完成各自辖内乡镇*%授信覆盖。
(2)打造数字供应链金融,丰富中小农户软硬信息。各地政府积极建设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园区,引导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入园。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打造数字供应链金融,对产业园整体授信——只要是入园名单上的企业都能直接用信。此外,针对没有入园,但是属于供应链上的个体农户,金融机构依然可以为其发放信用贷款。对于产业园内企业的职工,金融机构也为其开通了信用账户。这个信用账户类似于支付宝的“花呗”,在授信额度内可随时用于支付。
(二)面临问题
1.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金融科技应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支撑农村数字经济增长,但会对数字基础设施、金融生态和客体认知禀赋等提出更高要求。第*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虽然互联网覆盖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但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仍未完全打通。区域间数字化发展的异质性催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地域分化、服务深度不足、数字金融排斥、潜在金融风险升高等问题。
2.数据质量与整合不佳,弱化金融科技效果。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金融市场时很难高效获取有用的数据。由于金融科技在移动化和便利化等特征上优于传统金融,在移动支付普及的同时构建了尽可能多的金融场景,覆盖了线上借贷、信用卡还款、理财、社交关系等用户行为,而这类场景目前在农村数据积累不足,尚不能完全刻画农村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就调研情况而言,*地方农商行主要依托省联社统一数据平台,其他的数据来源十分有限。
除了数据获取低效以外,数据质量是影响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另一大原因,尤其是数据颗粒度问题。以农商行推广的“户户通”为例,该产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授信评估,数据来源一是省联社的统一平台,二是乡村信贷员入户采集。要想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力量,信贷员采集的数据要尽可能细致、全面、准确。这对于信贷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在人才紧缺的农村金融机构,该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3.产业化程度有限,供应链金融惠及范围有限。当前农村产业化发展刚刚起步,存在产业化水平低、结构单一等问题,无法为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中的运用提供有力支撑。金融科技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在于将链上的企业各自拥有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再通过风险识别模型对企业进行估值。这一过程具有规模效应,当链上企业达到一定数量后,模型识别能力才能达到合理阈值。此外,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链上企业会过于集中在一两个行业,可以提供的数据维度可能不及模型需要的维度,这也意味着银行必须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综上,由于产业化程度有限,相关企业数量少,且行业集中度高,一方面降低了金融科技的有效性,限制了数字供应链金融可以惠及的企业和农户范围,另一方面则使得银行面临信贷行业集中度过大的风险。
4.传统农业生产不确定性高,金融科技无法规避贷后风险。金融科技可以将软信息硬化,识别传统金融模式下较为隐性的信用能力。但是识别信息不等于规避风险或者消除风险。传统农业生产容易受到气候、极端天气、市场偏好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加之“谷贱伤农”的特点,农产品价值波动极大,防范道德风险的难度较大。即使拥有大数据风控系统的银行能在第一时间作出风险提示,但如何将风险化解对金融机构而言仍非易事。此外,考虑到农村金融市场尚处在发展阶段,相关的风险转移机制并不完善,且随着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对应的监管要求也随之提升。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尽管有技术支持,针对传统农业生产的贷款还是会让农村金融机构望而生畏。
5.农村居民金融素养不足,制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金融科技的应用建立在海量金融交易场景的基础上,但是近年来“空心村”现象越发严重,加之农村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偏低,对金融的认识较为局限。此外,正规金融服务需要签订标准合约,相比之下,亲朋间的口头借贷协议更易被村民接受。再者,由于金融科技更多使用场景是在手机端上的,而村民对于手机的运用远低于城镇居民,因此,在城镇看似便捷的操作到了农村反而成为新的“拦路虎”。
四、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效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村数字化转型,首先要加大基础配套设施投资,发展智慧农业,充分利用遥感、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收集农村“空、天、地”数据,建设互联网数据库。其次,加速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和深度融合运用,推进大数据技术赋能乡村实体店,有效推动乡村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再次,完善老年人支付便利化程度,银行和支付机构要做好线上、线下服务的适老化改造。最后,要培养和引进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数据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村民的信息化技能培训,使之成为真正具有信息和数据素养的“新农民”。
(二)整合现有数据资源,改善数据质量数据是新时代的生产要素,是推动金融科技发
展的“基石”。乡村数据零散、质量不高是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难题。近年来,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的数字政务系统,即使是县域政府也在水电缴费、税务系统等场景积累了一定的元数据。因此,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必须深化合作,将政府现有的数据库和金融机构自身的数据打通,打破数据孤岛。此外,引入第三方数据平台,加入尽可能多的数据资源以解决数据制约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难题。最后,藉由多方数据整合,可以对信贷员采集的数据进行交叉检验,从而提升数据质量。
(三)积极引导乡村产业发展,丰富数据维度
一个结构合理且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既可以促进乡村发展,又可以为金融科技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撑,进而发挥金融的放大效应。积极引导乡村产业发展。首先,要让乡村产业链横向融合发展,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将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互联网等元素注入到乡村产业发展中,以传统种养殖业为基础,形成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多业态多产业融合的模式。其次,乡村产业链要纵向深入发展。需要深入拓展乡村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做好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产业兴旺和高质量发展。要提升农业产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保证产品质量可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开拓多渠道的销售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深入挖掘农业产业的纵向融合。
(四)构建乡村多元金融体系,多业态协同防范风险
传统农业生产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即使有金融科技的支持,也依然存在较大的贷后风险。因此,要加大非银金融机构下沉力度,在乡村大地上构建多元金融体系。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不断拓宽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为普惠群体提供与其风险程度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更多普惠群体获得正规金融服务。
(五)引导村民正确认识金融杠杆,提高用信授信比
金融资本属于农户的一种关键生产因素,对农户增收起到积极作用。引导村民正确认识金融杠杆,高质量、持续性、系统性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高质量强调有效性,要先弄懂村民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活动;
持续性要求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制定工作计划,持续向村民传递基础的必要的金融知识,将宣传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开展;
系统性则是要以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渐进式地将金融知识普及给农民,让村民认识到合理使用金融杠杆有益于增加收入。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