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区2023年乡村生态振兴实施方案参考范文(含:任务清单),供大家参考。
- 1 -
XX 区 2023 年乡村生态振兴实施方案参考范文(含:任务清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根据 XX 市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制定的《XX 市乡村生态振兴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 xx 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先行、久久为功,分类试点、重点推进,系统修复、减污降碳原则,以“农村三大革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利用、养殖污染防治等为重点领域,强化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减污降碳和生态修复,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宜业,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老百姓留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以乡村生态振兴为崛起赶超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提供有力支撑。
- 2 -
二、工作目标 到 2025 年,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机制基本建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初步形成,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分类建设生态振兴试点镇、试点村,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全区每年建设生态振兴试点镇 x 个、试点村 x 个,到2025 年,x 个镇 x 个试点村建设全覆盖。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生态振兴试点工作 。
对标沪苏浙,立足本地实际,启动并分类推进生态振兴试点镇、试点村建设。
一是生态环境美好宜人型。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群众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五小园”“微景观”等,注重乡村风貌引导和历史文化传承。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完备,道路硬化亮化。
二是生态整治规范有序型。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农村河塘沟渠水系畅通、水清岸绿。
三是生态价值有效转化型。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结合“六业千亿”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乡村
- 3 -
旅游、农产品加工、乡村特色服务业等,发展各具特色的富民强村支柱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四是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型。打造以生态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乡村文化品牌,将乡村生态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加以固化;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注重以文化人、以文养德,引导人们讲生态道德、守生态道德。
五是生态治理体系健全型。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将生态振兴纳入乡村治理体系。增强群众生态环境守法意识,确保不发生环境违法行为。实行村务公开,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发挥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人才、乡贤等群体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作用。
区直有关成员单位对纳入试点的镇、村将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区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 推进农村 “ 厕所革命 ”。
。注重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规划、有效衔接,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科学编制改厕方案,坚持自下而上确定农村户厕改造总体目标与分年度任务。加强改厕质量监管,严把技术模式关、群众发动关、标准执行关、产品施工质量关、首厕验收关。因地制宜选择厕所粪污分散、集中或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等方式,鼓励联户、联
- 4 -
村、村镇一体处理;鼓励支持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或统筹使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推动厕所粪污就地就近就农消纳、综合利用。坚持建管并重,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与农户参与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总结推广农村公益性岗位厕所管护员设施试点经营模式。到 2025 年,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95%以上,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区卫生健康委、区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离城镇较近的村庄或城镇污水管网能够覆盖的村庄,优先通过城镇污水管网延伸覆盖,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处理;人口密集、污水产生规模大的中心村采用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其余村庄按不同条件可因地制宜采用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处理、以户或联户为单位建设小型设施处理。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化运行维护。以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和河湖管护等多项措施,开展农村水系连通及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到 2025 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 60%。(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生
- 5 -
活垃圾分类方法,推广生态美垃圾兑换超市的经验及做法,建立以各镇为基础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开展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建设一批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与畜禽粪污、厕所粪污、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同步推进。以镇为单元,合理设置一批农村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管理机制,强化各镇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督查考核体系,明确 PPP 公司运营职责,落实一线保洁人员网格化责任,推进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治理、信息化管理、群众化参与。(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实施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结合市、区、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坚持区域一盘棋,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布局优化和自然村分类工作;扎实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做到应编尽变。以农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绣花”功夫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村庄风貌引导,推进景区村庄创建,打造不同场景的“新安山居图”。到 2025 年,建设 15 个美丽乡村中心村,结合“千村整治”建设 86 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服务功能向周边村庄延伸。(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
- 6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禁止污染向农村地区非法转移
1.。
禁止落后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加强产业转移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认定工作。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坚持高标准承接产业转移,禁止违法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产业、企业向农村转移。(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经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
依法打击污染非法转移行为。建立健全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探索建立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压紧压实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化监管职责,及时发现、严厉打击将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未经达标处理的城镇污水等向河道、路边、池塘转移、倾倒、填埋等违法行为。(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城管执法局、XX 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1. 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前提下,化
- 7 -
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实施全域茶园绿色防控和水稻、玉米、蔬菜全程绿色防控行动,加强科学用药培训。统筹做好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示范创建、施肥调查、地力与墒情监测等基础性工作;推广化肥施用定额制,制定主要作物化肥施用定额标准;优化施肥结构,继续推广高效化、轻简化的施肥方式和缓释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利用绿肥、秸秆等有机资源,推广不同模式的有机肥替代技术;加快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设。至 2025 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 43%,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 6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 90%以上。(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2.。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沿江环湖”工程,编制《XX 区“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开展畜禽养殖环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推行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加快整区推进项目和商品有机肥推广补贴项目建设,打造秸秆发酵床整村推进示范村。加大容宇五金和瑞能生物秸秆产业化利用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合理规划完善秸秆收储体系。至 2025 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98.5%,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 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5%。(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3. 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回收利用。按照农户收集、基
- 8 -
层网点回收、配送主体转运、资质企业无害化处理模式,分类有序推进,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贮存——处理体系机制。加快我区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区试点建设。至 2025 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 95%以上,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 85%。(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4. 做好禁捕退捕。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持续推进新安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行动,强化禁捕执法宣传和管理,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河域“三禁”工作。开展“中国渔政亮剑 2023”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确保长江“十年禁渔”开好局、起好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5.。
推动系统保护和修复。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积极争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1.。
加强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持续开展涉镉
- 9 -
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区级行政区开展污染溯源,制定并实施安全利用方案,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
禁止污染农用地行为。禁止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造田和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拟开垦为耕地的,应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不符合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严禁复垦为耕地。(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进优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1.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在市内先行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供需精准对接、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价
- 10 -
值评估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同时,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探索开展我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并积极探索“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稳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区农委办、区发展改革委、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体局、区林业局、区统计局、区国投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打造高质量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的生态优势,深入挖掘特色动植物资源,鼓励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积极支持绿色食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3.。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挥我区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合法合规开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研学体验、生态康养、特色加工业和特色服务业等活动,培育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产业链,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特色旅游示范点、试点村,创建一批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区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
4.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森林、湿地、渔业资源、耕地、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新安江流域生
- 11 -
态补偿三轮试点示范基础上,按照自愿协商原则,统筹考虑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生态保护效益等因素,研究提出新的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方法,使补偿有价可询、有据可依。积极参与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区农委办、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提升生态文明理念 1. 培育乡村生态文化。加强生态阵地建设,全面推广“生态美超市”经验做法,打造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文化品牌。将生态文化培育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积极孵化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鼓励各镇争创美丽乡村景观带、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提升等项目。开展美丽宜居村庄、最美庭院创建,讲好美好家风家训故事。(区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
2.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依托新时代实践所站阵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新媒体平...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