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 常态化防控知识
主讲人:***
目录
一、前言
二、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知识点
三、社区(乡镇、村)如何做好新冠 疫情常态化防控?
一、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 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的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全国上下同舟共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目前,新冠疫情防控 工作进入常态化。
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在恢复正常学习、工 作、生活秩序的同时,还要对疫情时刻保持警惕,把疫 情防控意识和措施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二、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知识点
01 什么是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发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冠状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02 主要症状和表现
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 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 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
03 传 染 源
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在潜伏期即 有传染性( 1~14 天,多为 3~7 天),发病后 5 天内传染性较强。
04 传 播 途 径
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 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 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05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
06 控制传染病流行——新冠疫情的关键措施
早发现
A
早报告
B
早隔离
C
早治疗
D
做到"四早"—既可以控制传染源,又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07 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保护易感人群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避免过度疲劳。
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 戴口罩、公筷制 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 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 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接种疫苗:新冠疫苗接种能有效降低人群感染和发病风险,从 去年12月中旬开始,我国首批新冠疫苗在多地开始对重点人群进 行接种。目前国内已接种近4600万剂疫苗。
08 常态化的新冠疫情防控要点
09 国家防控策略——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
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
高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
不同风险等级对应不同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我们一定要及时关注 自己所在地区或即将前往地区的风险等级,对确保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出行非 常重要。
10 什么是"健康码"?
"健康码"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出的个人健康信息、 活动信息追踪研判系统。与疫情风险高低地区有关。
"健康码"作为个人在某一地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实现 一次申报,当地通用,是一个动态监测过程。
"健康码"的颜色会根据个人的健康信息变化及环境暴露史 等情况发生改变。分“红”、“黄”、“绿”。
进入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都需要提供绿色 的 "健康码"!
10 为什么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鼻腔、咽部、下呼吸道等处"定 居"并进行繁殖,通过采集鼻咽拭子、痰液等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 测,可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11 哪些人需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重点人群"应检尽检"。重点人群包括8类∶密切接触者、境外 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 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 构工作人员。
11
12 个人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
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 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 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任何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 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2
13 召开会议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持会议室通风,如外界气温允许,尽量选择开窗通风换气。
提倡自带水杯。共用水杯使用过后应及时消毒。
会议结束后,立即对会场进行清理,可采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 行擦拭。必要时采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或 擦拭。
14 在单位食堂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
错峰就餐,避免聚集;排队取餐保持1米距离;提倡自带 餐具;用餐时尽量同向间隔就坐,保持距离,减少交谈。
13
15 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遵守单位防疫措施和规定。进入工作场所要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码"出示、出入登记等措施。不 要带病上班,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在工作场所中,应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一米距离、 开窗通风、少聚集。乘坐电梯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钮。
14
16 做好手卫生——正确洗手方法
图1 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图2 手心对手背 沿指缝相互揉搓
图3 掌心相对,手 指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图4 弯曲手指关 节在掌心旋转揉搓
图5 大拇指在 掌心旋转揉搓
图6 五指并拢,指 尖在掌心旋转揉搓
1、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修改为以上步骤不 分先后)。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5、擦干宜使用纸巾。
15
17 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共 XX 县委办公室 关于实施“两纲”规划的总结
2011 年既是迎接国家、自治区“两纲”终期评估的迎检 年,又是实施下一个十年新“两纲”的开启年。县委办在县 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妇儿工委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具 体指导下,狠抓“两纲”各项职责目标的贯彻落实,并在今 年全面开展了对“两纲”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工作。现将一 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县委办高度重视贯彻实施“两纲”工作,把妇女儿童工 作纳入每年初的工作目标,统筹安排,规范运作。一是成 一是成 立领导机构。
立领导机构 。
成立了由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办公室分管副 主任为副组长,各代管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妇女儿童 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两纲”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领 导重视、小组统筹、部门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创新 二是创新 二是 载体。
载体。开展了“学两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多次采取印制宣传单、出动宣传车、挂过街横幅、张贴宣 传标语等形式,在所联系村(社区)集中宣传《妇女权益 保障法》及其《实施办法》 《母婴保健法》 《未成年人保 、 、 护法》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四是积极抽调业务精 、 湛的工作人员参加县上组织的系统培训。为全面实施“两 纲”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 三是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
坚持条块齐抓,把县妇儿工委办的统 一部署和纲要规划目标任务与自身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分 解,定期科学地对“两纲”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 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共谋发展。
二、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确保“两纲”顺利实施 县委办充分发挥服务全县大局、参谋建议的职能作用, 坚持把实施《两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加强部门协作,狠抓工作 落实。一是坚持齐抓共管。各代管局、各科室根据“两纲” 一是坚持齐抓共管。
一是坚持齐抓共管 的规划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与自身工作做好结合。
领导小组加强统筹,积极协调全办力量参与,从而构建起 上下贯通,左右配合,共同发展儿童事业的工作体系。二 二 加强调研工作。
是 加强调研工作。
围绕“两纲”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目 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县委办对全县各 乡镇、县级各部门落实“两纲”情况进行深入实地调研, 挖掘在“两纲”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切 实掌握涉及全县“两纲”工作的重大问题,总结“两纲” 工作的宝贵经验并提出有益建议,为县委做好工作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督促检查。在“两纲” 三是督促检查。
三是督促检查 贯彻实施过程中,针对妇女参政、就业、教育、妇幼保健、 妇女儿童合法维护权益等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督查工 作的责任、检查、通报、反馈、考核、专报等制度, “两纲” 工作督查机制日趋完善。按照机制强化措施,扎实开展了
常态督查、反复督查,特别针对“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震后残疾妇女儿童的康复工作、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工作进行了重点督查,使“两纲”得 以有效贯彻和落实,保证了县委决策的有效落实。
三、真抓实干,履行职责,贯彻“两纲”取得明显成效 进一步发挥县委办的综合协调、上传下达、沟通左右 等作用,全面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一是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女干部政治业务素 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 质的不断提高。
质的不断提高。女干部自身素质全面提高,妇女参政议政 的层次和比例均得到新的提高,在业务技能上,注重提高 她们的政治、业务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女干部学习培训、 更新知识,有组织地派她们分期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培训 学习。在工作上,认真听取她们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 女干部作用,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推荐了政治思想较 高、工作踏实、业务过硬的女同志到领导岗位,从基层抽 调女同志到机关进一步锻炼学习。
二是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 全县妇女儿童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和保 健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新法接生率、 农村住院分娩率等大幅提高。妇女儿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数量迅速提高。
是加大监督力度, 三 是加大监督力度 ,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措施逐步完 善 。
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为妇女增加就业岗位和 机会。按照《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组织 开展了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专项检查活动。加大 了检查力度,采取日常巡视检查、投诉举报专查、专项执 法检查和劳动保障资料审查等形式,督促用工单位落实女 职工及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规定,对违反法规政策规定,侵 害女职工及未成年工权益进行了查处。
妇女儿童法律保护网络全面加强。
四 是妇女儿童法律保护网络全面加强。
紧紧围绕“依 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切实解决侵害妇女儿 童权益的突出问题,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在政治、经济、社 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婚姻法》《妇 、 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学习,知识普及率达到 92% 。
中小学生普遍接受了法律知识教育,推动少年儿童法制教 育深入持续的发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犯罪成效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县委办始终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围绕“两纲” 贯彻落实,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但是,由于 县委办的工作职能特殊,存在着在具体落实“两纲”的工作 上举措不多,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在今后的工 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好桥梁作用,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扎实开展妇女儿童工作, 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动态,为组织决策提供保障,不断为妇 女发展和儿童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环境!
大城市气象服务工作情况 汇报
成都市气象局
目录
一、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升监测预报服务水平
二、强化监测预报服务,提高城乡气象防灾减灾成效
三、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提升环境气象服务能力
四、适应都市农业发展,增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五、贴近社会公众需求,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六、健全人影作业体系,提升作业能力和效益
七、工作体会及存在的不足
八、下一步工作思路
前言
近年来,在中国局、省局党组和成都市委、市政府领 导下,我市气象部门按照国务院3号文件、成都市政府下 发的《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抓 好成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加快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 系建设,大力提升气象业务服务现代化水平,城乡气象防 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取得较好成效。
一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升监测预报服务水平
1
城乡气象综合观测系统不断完善
全市建成了地面观测与垂直观测相结合、遥感遥测连续自动化的 综合气象观测站网。
区域自动站:建成各类地面自动观测站384个,城区密度达到5公 里、农区7公里。
专业监测站:2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1部固定式X波段数字化天 气雷达、1部移动式X波段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1套卫星遥感接 收站、1台气象应急车、6个GPS水汽站、12个负氧离子站、1个大 气成分站、17个能见度站、1个闪电定位仪、5个大气电场仪、24 个土壤湿度站等新型观测装备。
移动雷达车 负氧离子站
风廓线雷达 移动应急指挥车
2
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建设取得进展
建成市县一体化气象数据支撑环境、高性能计算机和海量存储系 统、高清视频预报会商系统、新一代卫星遥感应用系统、气象信息共 享系统等现代化业务系统。研究开发了精细化预报显示系统、城市内 涝预报预警系统、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森林火险监测服 务系统等。
建立了全市300多个乡镇的成都市 乡镇精细化预报显示平台。
成都市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 警平台,能完成对山洪地质灾害气 象风险短临、短期预警产品的制作。
成都市城市暴雨内涝预报预警 系统,实现城市暴雨内涝情况动 态、直观展示,可准确定位、发 布警示信息、网上实时查询。
3 加快建设环境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建设气象--环保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部门数据交换。
引进并开发建立了大气污染气象指数系统、遥感资料反演 污染物分布系统、大气污染气象监测服务系统、雾霾监测集 成显示平台,并联合市环保部门建设WRF-CMAQ数值预报系 统。
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系统
大气污染气象指数系统
深化新一代极轨卫星遥感资料在城乡环境监测上的应用。
卫星环境监测系统
卫星遥感监测
4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建成成都市公共气象服务平 台,实现市县服务产品制作 、分发流程一体化、自动化 、集约化。
开发“成都气象”移动客户 端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监 测预报预警信息实时查询。
建设了成都天气网、成都市气象局官网和14个区(市)县(含天府新 区)气象服务网站。
建成了wap手机版气 象网站。
建立了全市规范、统 一的气象科普知识库。
建立了面向乡镇、街 道、政府部门、专业大 户等气象信息“点对点” 服务通道,用户可获取 专属气象服务,同时可 直接上报相关信息。
wap手机版气象网站
二 强化监测预报服务,提高城乡气象防灾减灾成效
1 大城市气象预报预警更加精细化
按照省局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建立适合成都本地天气气候特 点和服务需求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流程规范、集约高效的天气预 报业务。
建立了乡镇预报业务、开展了乡镇预报质量评定。实现逐6小时大 城市精细化预报发布,预报时效提高到7天;灾害性天气预警实现分 县发布,预警时效达到30分钟。
全面开展山洪地灾、城乡渍涝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业 务,预警时效达到3小时,预警指导产品强度和范围订正到区(市) 县和主城区。
2 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不断健全
与政府应急、防汛、国土、环保等部门防灾减灾指挥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市县两级均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所有区(市)县均建立重 大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全 网发布机制。
实现全市221个乡镇气象服务站全覆盖,乡镇村信息员覆盖率100%,全市气 象信息员队伍共3793人,联动地质灾害、防汛责任人3.1万余人。
开展以村为单位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乡镇和重点行业气象灾害应急准 备认证覆盖率达70%以上;在双流城区和龙泉驿国家经开区、天府新区成都片 开展了城市防灾减灾示范社区试点建设,温江建成了全面覆盖114个城市社区 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机制。
双流永 福社区
气象灾 害应急 认证
3 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服务主动及时
在2010年“8·13”、“8·19”都江堰龙池特大山洪泥石流、 2011年“7.3” 城市内涝、“8.21”大邑山洪、2012年“8.17”彭州山洪泥石流、2013年 “7.10”都江堰特大山体滑坡等一系列重大气象服务中主动、及时,为有效避 免或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 “7.9”连续区域性大暴雨, 多项要素突破历史极值,为我市有记录 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暴雨过程。
都江堰石马村: 最大过程雨量 1108.6mm 最大日雨量 751.4mm 最大小时雨强 125.4mm
我局准确预报,协同国土、防汛 部门、应急办提前发布地灾预警,首 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及时启动 一级应急预案,指导多个区县局开展 跟踪服务。为各级政府指挥抗灾救灾 和转移11.6万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气 象信息,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2013年 “7.9”连续区 域性大暴雨过程造成我 市多地山体滑坡,滑坡、 山洪泥石流、中小河流 河道损毁、城镇大面积 内涝、道路塌方阻断、 农田被淹、房屋倒塌、 桥梁损毁等灾害,岷江、 沱江流域超警戒水位, 金堂老县城被淹。
按照市委要求,我局派出专家代表气象部门参加了国务院检查组对 “7.10”都江堰特大山体滑坡的灾害调查认定。
三
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提升环境气象服务能力
1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管理
市环保局和市气象局建立了重污染 天气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联合 会商、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的联动机制, 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 警。
清新区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四个清新发展总目标并强调四个清新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既是全体清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的战略决策
清新首提“四个清新”建设!8 个镇将这样发展……关注党代 会
“建设生态清新、活力清新、品质清新、幸福清新,让清新成为 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生态宜居的绿色标杆、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清新区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四个清新”发展总目标,并强 调“四个清新”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既是全体清新人民 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 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的战略决策。
“生态清新”位列“四个清新”之首,也是发展之基。报告明确, 建设“生态清新”,全力打造水秀山清、政通人和的美好家园。具体 来看,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 “一把手”带头作用,持续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持续整治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要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保政治责任,坚决打好大 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积极调 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和有效路径。要创造亲商、重商、稳商良好环境,把行政效率“提起 来”,持续深化“放管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服务口碑“做起 来”,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帮助企业“强起来”,不断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
“活力清新”是动力之源,其中以产业发展为关键。工业方面, 以“经开区”落地为契机,全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发展平台,在持续推 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加快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布局前 沿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农 业方面,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搭建起“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力争到 2025 年,全区农产 品加工产值超过 40 亿元。第三产业方面,加快构建“双核双区三带” 全域旅游格局,全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将 清新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游客的旅游优选目的地。此外,还
要着力补齐商贸服务行业短板,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 检测、法律服务等服务业,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品质清新”是内在要求,全力打造宜居兴业、文明向善的美好 家园。其中具体到清新各镇,报告也逐一提出具体目标:太和镇要稳 步推进“镇改街”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当好全区“首善之 镇”。太平镇要突出抓好清远西部产业新城建设,持续优化生产生活 配套,全力打造“工业强镇”。山塘镇要做大做强“船”“鱼”“米” 三篇文章,打造产业链条深度融合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样板”。三 坑镇要发挥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优势,加快打造“特色温泉康养+”全 域旅游特色小镇。龙颈镇要依托当地历史文化等优势,聚焦产业融合, 走好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禾云镇要突出抓好“经开区”禾云片 区规划建设,优存量、扩增量,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浸潭镇要推 广农村“三块地”改革经验,擦亮桃花湖品牌,打造特色山水康养小 镇。石潭镇要围绕“生态农业研学小镇”新定位,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城乡融合,致力打造清新亮丽的生态“北大门”。
“幸福清新”是目标追求,全力打造民生普惠、人民满意的美好 家园。要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底数”,落实民生实事办理制度,逐 步探索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深化“网格化+信息化” 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深化法治清新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 律服务体系。要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指数”,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 减,发展更公平优质的教育事业,提供更全面周到的卫生健康服务, 持续完善基本养老、未成年人、残疾人、孤儿帮扶等保障体系,逐步 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同时积极探索更有 效的共同富裕路径,有效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重点增加中低收入 群体收入,力争到 2025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3 万元,城 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社区工作人员新冠疫情防控防护指南
1. 应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2. 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 须及时就医。
3. 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掌握基本防控知识和应急处置流 程。
4.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 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5. 工作期间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 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 时更换。
6. 保持工作服干净整洁,及时对工作证、门把手、键盘鼠 标、文具、固定电话和办公桌椅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
7. 尽量减少纸质文件传递,减少人员接触;确需传递文件 的, 交接后注意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8. 接待来访人员时,应要求对方必须佩戴口罩。
9. 上门服务前,应提前与社区居民电话沟通上门时间;上 门 服务时需做好个人防护,科学合理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10. 上门服务期间,应减少使用厢式电梯,乘坐厢式电梯时 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1. 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群体性聚集活动。
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基层社区治理
李培林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首席专家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基层社会的社会关系、交往方式和治理体制发生了极 其深刻的变化。社会学界涌现出一大批关于基层社区的研究成果,也形成了很多研究的结 论。这次疫情防控和治理的实践,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和验证这些结论。
◆ 在这次疫情防控的基层社会治理中,从实施的系列实践证明“管用”和“有效”的措施 中,单位社区、街居社区和商品房社区、熟人社区和陌生人社区,并没有显示出根本性的 差别,而是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各种治理主体共同参与、传统和现代治理机制共同发挥 作用、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治理成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 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社会治理经验,以下四点非常重要。一是快速有效深入到千家万户的社 会动员机制,二是形成严格防控的集体意识和社会共识,三是科学、动态的基层社区治理 分级防控体制,四是数字社区网络和服务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
1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 二 〇 三 五 年 远 景 目 标 的 建 议》(以 下 简 称 《建议》) 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 “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 目 标 , 突 出 强 调 “ 特 别 是 基 层 社 会 治 理 ”, 意 味着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在未来加强和创新社会 治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位置。
这次仍在全球肆虐泛滥的新冠肺炎疫情, 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之深、波及之广、 持续时间之长,可能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所未有的社会突发事件,已经远远超出公共卫 生事件的范畴。
我国作为较早发现和应对这一疫情的国 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但在一些西 方国家很难实行也备受争议的举措: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统一调控、在疫情爆发中心封城、 禁止疫情期间人群聚集、全民公共场所戴口 罩、全民健康码验证、病毒携带人密切接触者 全面追踪隔离、阻断境外来华人员传染源、基 层社区防控科学分级,等等。特别是基层社区 治理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让 世人对不起眼的基层社区治理刮目相看,留下 极为深刻的印象。
长期以来,基层社区治理一直是我国社会 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基层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是社会巨大变迁的 组成部分,从农村到城市,基层社会的社会关 系、交往方式和治理体制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 变化。社会学涌现出一大批关于基层社区的研 究成果,也形成了很多研究的结论。这次疫情 防控和治理的实践,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和 验证这些结论。
居制为辅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随着所有制 体制的改革,大量非国有单位产生,社会流动 也大大加强,单位制、身份制、档案制等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位制”向“社区制” 转变,人们也逐渐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 人 ”。
在 很 多 研 究 中 , 这 个 变 化 过 程 也 被 概 括 为基层社区治理从行政性向社会性的转变或从 垂直型管理向扁平化治理的转变。而且,这种 转变既适应了现代化社会流动加快的要求,也 是一种返璞归真,即回归社区的自治本义。
二、从熟人社区到陌生人社区
根据现代化的经典理论,传统的乡村社 区,是一个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 会,而现代化的过程,是从乡村熟人社会向以 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城市陌生人社会转变的过 程。众多社会学家的研究关注了在城市化过程 中,在新生的陌生人社会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 题;也有不少学者,用半是无奈、半是伤感的 笔触描述了熟人社会的衰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乡村社区人数规模快速缩小,而城市社区的人 数规模在不断扩大,由于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 城打工,乡村原有的社会关系纽带出现了一些 断裂现象,但基本还保持着熟人社会的特征。
而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基本形成了四种社 区类型:即单位半熟人社区、街居半熟人社 区、城中村半陌生人社区和商品房陌生人社 区。社会学的研究取向认为,应当在陌生人社 会中构建新型社会关系网络,增强社区的社会 交往、社会互助和凝聚力。
一、从单位管理到社区治理
三、网格化社区管理和网络化社区治理
我们已有的研究曾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
网格化社区管理,是根据一定标准将城市
前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为主、街 空间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依托统一的数字化
1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平台,实现城市基层治理过程的动态性和即时 性监控与管理,满足城市居民的服务需求。
2004 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万米单元格+城 市部件管理法”治理模式,经过 10 多年的发 展,网格化社区管理在全国推广并成为城市基 层治理的重要手段。有的学者也提出以“网络 化社区治理”加以补充。所谓“网络化社区治 理 ”, 就 是 注 重 社 会 关 系 网 络 与 互 联 网 网 络 的 融合,强调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注重构建新 型社会关系网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然而,在这次疫情防控的基层社会治理 中,在实施一系列实践证明“管用”和“有 效”的措施中,我们所说的那些单位社区、街 居社区和商品房社区、熟人社区和陌生人社 区,实际上并没有显示出根本性差别,而是形 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各种治理主体共同参与、 各种传统和现代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社会 成员共同享有治理成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 治理新格局。特别是把责任落实到基层的网格 化管理,在社区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原来思考的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与有效 防控疫情的社区治理实践逻辑,似乎并不一 致,需要重新思考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方向。
如果对新阶段的社会治理、特别是疫情防 控中的社会治理总结经验,以下四点非常 重要。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