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7篇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7篇

来源:疫情防控 时间:2022-02-22 21:13:40 点击: 推荐访问: 事迹 事迹介绍 事迹介绍500字左右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7篇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篇1

抗“疫”英雄吴红卫

新冠病毒,体积虽小,影响却一点也不小。它如一块巨石坠入水中,把我们平静的生活打破了。而此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不畏生死,逆流而上,冲在了一线。吴红卫就是其中的一位。

吴红卫,晋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主治医生,主动请缨加入了我市的援鄂队伍。在他刚到湖北开始加入急救工作时,身体极度不适,压抑的工作氛围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密不透气的工作服压得他几乎要趴下。因为每天至少要工作六个小时,而且在这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再加上严实的防护服使得他都感到呼吸困难,护目镜也相应地因这样的高温而被蒙上了一层薄雾,视线模糊,这样导致平常简单的操作都变得异常困难。但这些都没有把他吓倒,吴红卫坚持了下来,并为自己能在国家危难时机而尽力感到无比欣慰。

经过几天的适应,吴红卫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但他又面临新的考验。医院重症患者90%都需要呼吸机的支持,而大多数患者又都是老年患者,他们精神萎靡,求生欲望极低,这既影响了医生的情绪,也不利于他们病情的早日康复。所以吴红卫不仅要监护病人的治疗工作,还得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他在日记中写道“进入病区的前几天,我整个人都是崩溃的”,但是,他心中有信念,他把救死扶伤看作是一种高尚的事业,看作是自己应履行的职责。他始终工作在一线,他的誓言是“不胜不归”。

这就是今天我要称赞的抗“疫”英雄吴红卫。他大爱无疆、他医德高尚,他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隔离病毒,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恪尽职守。他是新冠病毒的克星,他是我们晋城人的骄傲。我们等着你的早日归来!

#183501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篇2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护佑生命的主旋律之中,逆行者唱响了战“疫”的精神赞歌。他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坐上去武汉的动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召必战,战必胜”……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举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不放弃,正是无数个平凡成就了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有些是宝贵的生命,深刻的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追求和风骨,谱写着不同的精神和独特的优秀。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地追求心中的那份职业初心。他们那执着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这些平凡的“迹”录和举动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倍增信心去战胜疫情。

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统中,一线干部筑就了战“疫”的铜墙铁壁。“我负责的网格共有989户居民,每一户我们都进行了排查了解了具体情况……”“高兄弟,你要买的东西,我们帮你采购回来了,这是按照你的需要采购的……”这些简单的话语温暖人心,给人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线干部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达,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们没有一丝埋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们耐心仔细地进行疏导和沟通。一线干部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对防控薄弱环节越是加强力量,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一线干部勇做防疫工作的一颗“螺丝钉”,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加强群众的防控意识,构筑起严密的防疫红线,实现全覆盖,无盲区,严防疫情入侵。夜深了,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下雨了,他们还行走在路上……这些战“疫”场上的先进“符号”和职业“元素”,怎能叫我们不感动,不为之震撼,让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动力倍增。

在团结鼓劲的凝聚力之中,中华儿女书写了战“疫”的壮丽诗篇。“抗疫心连心,武汉不孤单”“隔离病毒,但不隔绝爱”……这些感人的话语总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战“疫”的生动写照。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的激情、善良、坚强……都一一展现,他们自发捐赠蔬菜给武汉,他们主动捐款给武汉……他们的崇高,他们的真诚,他们的纯粹,让我们感动。疫情面前,中华儿女跨越了年龄和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用一个个平凡的举动相互感动,相互鼓励。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把感动的命题书写的这样的气势磅礴,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感悟感动的真谛和内涵,彰显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精神脊梁怎叫我们不感动,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将帮助亿万中华儿女增强责任感去战胜疫情。

这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点,让我们串联平凡,铸造合力,增强信心,汲取战“疫”路上的“感动因子”,释放正能量,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篇3

我叫鱼腥草,有的人又喜欢叫我折耳根,我生长在祖国的云贵川一带。目前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横行,我成了网红,许多网友都拿我在茶余饭后进行调侃,说贵州疫情蔓延得慢,是有折耳根护体。其实我那有那么大的能耐,只是有很多“冒充”折耳根之名的人戴着为人民服务的胸徽,时时刻刻的守护着大家罢了。

白色“折耳根”,最美的逆行者。当疫情来临,他们直奔抗“疫”一线。身上的防护用具已经看不出他们是谁,只能在防护用具上写下自己的“代号”及鼓励的话语;他们不能张口说话,只能通过纸条来传递“敌”情,防止“敌人”乘虚而入;为节约战备物资及时间,能够从生死线上拉回更多的人,他们只能通过尿不湿解决三急之需。战“疫”面前他们没有退缩,他们也不能退缩,身后是全国的人民群众等着他们去守护,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但无论他们包裹得多么严实,胸前的为人民服务的胸徽却在闪闪发光,我认得他,他的真名叫共产党员。

黑色“折耳根”,人民的守护神。“闲时保平安,战时勇当前”,他们是人民的守护神。你看那各个交通要道路口、大街小巷,他们着一身亮丽的反光背心、一个口罩,拿着一支体温计、一个喇叭对过往车辆逐一排查,凭的努力将疫情拒之门外,守护着每个城市的安全,他们知道自己是人民心中的守护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是他们的本职。其实他们并不是神,他们也是人。我看见当他蹲着吃盒饭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哭了,我看见了当几岁的儿子叫他回家时候他眼里的心酸,我看见了那张为了防止把病毒带回家摆放在家门口的小餐桌,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那胸前为人民服务的胸徽在闪闪发亮,我认得他,他的真名叫共产党员。

红色“折耳根”群众的定心丸。“你不是本村人,请回去吧”,你看全国各地硬核的红色“折耳根”遍地都是,他们奔走于基层的个个村寨,他们奔走于乡间的田间小路,一面党旗、一件红色马甲、一个口罩、一张宣传单、一个小喇叭、一个菜篮子成了他们的标配。拿上小喇叭,他们每天奋战在每个村寨路口,奋战在乡间小道,只为把最新的“敌情”防控知识宣传给广大群众,防止“敌人”入侵;提上菜篮子,只为让不能外出的父老乡亲每天不为自己的生活物资而犯愁;杜绝外来人员,只为让群众能够安心的等到春暖花开,一起欣赏这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是人民群众的定心丸,尽管他们戴上口罩,尽管泥泞的泥巴让我看不出他是谁的谁,但那面旗子、那闪亮的胸徽,我认得他,他的真名叫共产党员。

哪里真的会有折耳根护体,只是有那么一群人顶着折耳根的名号在负重前行守护着大家罢了,我相信在全国那么多得“折耳根”的守护下,战“疫”必胜。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篇4

面对阻击疫情这场重大斗争,一个个最美的“逆行者”努力成为群众危难时刻的贴心人主心骨,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想方设法克难攻坚,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给党旗增辉添彩,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了一道又一道靓丽色彩。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疫情,冲锋在前的广大医护人员与各行各业“逆行者”,留下了一道道“最美逆行者”最帅的背影。各紧急集结进军武汉的医疗队、热心援助的社会各界力量,那些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手术室外席地而眠、疲惫不堪的身影,日夜兼程的援助物资……他们拼尽了全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在疫情面前筑起了一道道健康防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纷纷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谱写着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那一份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努力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

“你是谁,为了谁,一直在。”他们本可以陪着家人度过一个祥和幸福的佳节,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份温暖的“蜜月”规划。只因他们心中装着别人,无数夫妻、情侣、家人、朋友因为这次突来的“命令”分隔两地,短暂的眼泪与离别后,他们更多的给我们留下了擦干眼泪后众志成城和不甘服输的那股韧劲。“最能吃苦、最能奉献、最能付出”,他们不求回报、不计报酬,一份份“请战书”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大家”的挚爱。多少年来,这种“逆行精神”与我们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一脉相承间无声传承,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为了人民利益和福祉,牺牲局部、牺牲个人,舍身取义,坚决斗争,力挽狂澜。也正是这种“逆行精神”,“一家人”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今天,也将因为这份“逆行精神”,我们定会拨开云雾见月明。

“一盘棋,一条心,一股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最需要凝心聚力,合力攻关。作为一名普通的“小我”,此时最需要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朝着同一个方向出发,不偏不倚,不松不懈,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让我们携起手来,同舟共济,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斗争,在“奇迹”中创造“奇迹”,在“逆行”中奋写“奇迹”,合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篇5

抗"疫"英雄——申书平

在春节来临之际,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病毒无情,我们看见同胞承受病痛,我们看见昔日小城,变得安静孤独,可我们也看见有一群逆行者成为我们的英雄。但是她不是人们口中,心中的白衣天使,她也不是电视媒体报道的抗疫英雄,她只是泽医感染科保洁员——申书平。

春节前夕,疫情逐渐蔓延扩大,医院便指定两人轮岗,如果出现病例,吃睡便与医护人员同步。接到这一指令,申书平以及王戍桃毫不犹豫,主动请战,她说:“本来就没人愿意来这里,现在又有疫情,还是让我们上吧!这几句简短的话语,没有过多的想法,却彰显出她们的担当与勇气,她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疫情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每天卫生打扫的比往常更仔细,更干净。

就这样,在满怀希望的“晋城守住,武汉加油”声中,她们站上了前沿阵地,可是怕什么来什么。在一天下午,有一位确诊病人住院治疗,正好当时是申书平值班,所以只能被一起隔离,原本以为她会焦躁,会抱怨,可是,她却平静的说:“遇上了,那就不回了,没事!"申书平义无反顾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不退缩。不仅如此,还每天与患者近距离的接触,她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辛苦繁重的工作,而是有可能被感染病毒的恐惧和焦虑,虽然,每天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她依然毫无动摇地坚守岗位,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她就是多日奋战在抗“疫",诊疗一线,身着防护服,护目镜,手握拖把,拿着毛巾的英雄——申书平。像申书平默默无闻的人有很多,他们与常人无异,但他们有一个异于常人的心,一颗坚强,善良心系他人的纯洁之心。她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她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我们由衷的向她们致敬。隔山,隔水,不隔爱,封城,封路,不封心。虽然我每天在家里上课,可我时刻关注着疫情,憧憬着未来,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攻克疫情,迎来美好的春天。

#183502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篇6

抗“疫”英雄张定宇

在2020年1月份,在本应家家团圆的春节,在辞旧岁迎新年的中国,一场储蓄已久的疫情爆发了,它像一只贪婪的大手,把幸福与快乐挥散,把人类拉向痛苦的深渊,它以飞快的速度在全国蔓延,它吞噬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它让一个又一个人陷入了绝望。它就是形式SARS,但却比SARS更加恐怖,残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白衣天使迎难而上,抗疫英雄层出不穷,在可怕的新冠肺炎面前,中国人如同觉醒的雄狮,咆哮着,奔跑着与疫情战斗。

张定宇,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伟大或许是司马迁口中的“重于泰山”吧。张定宇,1963年12月出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

在忙碌的金银潭医院中,总有一个佝偻的背影,他就是张定宇院长,年过五旬的他身患渐冻症,妻子在好几十公里外的医院因感染新冠病毒隔离治疗。每天凌晨两点入睡,凌晨四点有起床工作,在急诊楼中,他穿着白大褂穿梭于各个病房之间,眼镜上沾着水珠,混着雾气。他那已经发病的双腿,走路颤颤巍巍地;脱下口罩,脸上的勒痕清晰可见;他那被消毒水浸的一块一块往下掉皮的双手;他坚守抗疫一线的背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默默无闻工作后的汗水,是人民幸福与快乐的源泉。

张定宇院长在记者采访中笑着说:“我为什么不歇?我以后有的是时候歇,那么为什么不现在多做一些呢?我看着你们做,我会很难受的。”身患绝症的张定宇院长跟记者打趣。

张定宇,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名字!

他,是疫情克星,他,是抗疫先锋!

#183500

疫情中抗疫英雄的事迹材篇7

在基层,有一群人,他们身穿白大褂,忙碌在各个卫生室间,看病拿药、打针输液、包扎伤口,偶尔也会背着医药箱进组入户。疾病面前,他们能给群众吃下“定心丸”;疫情防控,他们成了守护群众健康的“战斗员”。群众足不出户,街道格外冷清,他们却踏上了战“疫”征程,村医“大白”成了最靓丽的风景。

一枚党徽的担当

小小的一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志和象征,带上它,意味着亮明了身份,严于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当前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防控物资尤其是口罩至关重要,安徽金寨县桃岭乡赵院村村医吴章学深深明白这一点。村干部说这个村医有点“倔”,卫生室防控物资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一天送出去几个口罩、几瓶消毒液,他都详细记录在登记簿上了,亲戚来找他多拿几个口罩,他绝对不会多给一个,但是一听说有武汉返乡人员被隔离观察出不了门,他却主动为他们送去口罩、体温计、洗手液等防护物资,并引导他们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他说:“目前防控物资比较紧缺,大家绝对不能浪费,要先给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后,这位56岁的老党员、老村医,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随时上门为外出返乡人员和村民量体温,一有空闲,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个党员的职责。

一辆三轮车的轨迹

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身影,骑着三轮车,一路向前,他是群众心中最可敬的村医。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医师鄢德江,家住在高湾村,在复杂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每天天刚亮,他就从家出发,骑着那辆三轮车,向卫生室赶,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骑得更快。由于身有残疾,他看病拿药、测量体温的动作可能没有那么利索,但他总是耐心的嘱咐看病群众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还要骑着三轮车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送去防控物资,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用微波炉加热从家里自带的盒饭,这个春节里,他放弃和家人的团聚,靠着一辆三轮车,坚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一盏白炽灯的情怀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天晚上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的卫生室总是亮着一盏白炽灯,村民们既感到暖心,又觉得很安心,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默默守护。村干部张忠洋说:“每次我值完班回去,吴孔胜医生还在加班加点,我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非常感动,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本来还觉得一身疲惫,看到那盏白炽灯,我顿时又充满了动力。”一个50岁的村医,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积极履行村医职责,白天深入武汉返乡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交代隔离事项,同时,还积极参与防疫宣传,每家每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及明白纸,晚上在村服务群里,普及防疫健康知识,接诊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无怨。他说“既然选择当一名医生,就得担负起我的责任。我是桐岗村的村医,我就得对桐岗村群众的健康负责”。

一支体温计的温暖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进出村路口有7个,卫生室有2个,防疫任务较重。由于廖荣贵医生对村民情况熟悉了解,工作经验丰富,他就主动承担了给群众量体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带上体温计,奔走于武汉返乡的重点人员家里,他仔细询问、掌握情况,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为他们测量体温,细心登记造册,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天下午他在两个卫生室之间来回奔波,为一般群众量体温,发放防控物资。对于廖医生的工作,乡村干部高度认可,但大家在夸赞他时,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的本分工作,关键时刻,村医不能当逃兵”。

一条朋友圈的思念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按照金寨县桃岭乡当地习俗要在故去的亲人坟前“上灯”。今年的元宵节对桃岭乡桃岭村卫生室的村医汪有云来说,意义深重,因为这是她大儿子故去的第一个元宵节。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给去世的儿子“上灯”,在元宵节仍坚守岗位的她,只能发一条朋友圈来寄托哀思。汪有云的长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30多年,另外她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和90多岁的婆婆,本来家庭负担就重,2019年10月,大儿子又突然离世,这对汪有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发后,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门随访、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工作连轴转的她连家都顾不上。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不仅要为移风易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护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眼圈红了。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和一份丧子的伤痛,还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用行动诠释仁者爱人,实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群村医“大白”,凭着一个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个村庄卫生室,参与一线防控,他们愿意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在基层,除了村医,还有冲锋在前的党员、默默奉献的群众、不辞辛苦的乡村干部,平凡人物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共同迎接属于2020年的春天。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