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6篇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 学习贯彻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6篇,供大家参考。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加速集结,释放出磅礴力量。神州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诚然可视,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人才至关重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抓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核心要义,招才引育并举,用好“千里马”,激发发展新动能。
慧眼引才,绘制“政策图”。人才政策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人才政策好不好,吸引力强不强,既要看“新意”,也要看“诚意”。人才政策贵在“有效”。要围绕“人才”这个中心,“量身”制定灵活的政策,不能只片面注重“礼包”大小,要结合地方实际和特色优势,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保障配套体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避免与其他地方的政策“同质化”。同时,要积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大力倡导劳模、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从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激励保障方面着手,改善政策待遇及发展空间,让本土人才留下来、在外人才回得来。
精心育才,勾勒“发展线”。人才作为特殊的资源,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要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须抓紧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瞄准创新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在全
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要积极主动从影响人才活力的体制机制“破题”,转变管理方式,改革
评价方式,为人才“减负松绑”,把人才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树立凭实绩、凭贡献、凭能力的评价导向,让他们少一些“瞻前顾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上;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支持人才提升自己,推动人才合理流动;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不能把人才当“花瓶”摆设,尊重个性、用好特长、鼓励创新、包容失败,让人才有尽其所长的舞台,用良好的干事环境“栓心留人”。
务实用才,构筑“暖心房”。人才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悉心经营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关心关爱人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也要努力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要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强化跟踪服务,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了解人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纾解压力,解开心里“疙瘩”,在感情上“厚爱一分”,在工作上“高看一眼”、在解难上“多帮一把”,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用心构筑人才发挥的阵地和平台,给位子、压担子、定任务,让“千里马”在广阔的赛场上摸爬滚打、锤炼本领,切实催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新时代新征程路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让人才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让各级组织党员干部都具备“伯乐识马”的管理本领,期许挖掘
更多的“千里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推出3年培养50万新技师计划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劳动保障部研究提出八项措施,推出3年培养50万新技师计划。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制定和实施贯彻落实的工作措施。劳动保障部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劳动保障系统落实《决定》的重要任务,抓好贯彻落实。省级和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落实工作责任。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当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要将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建设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相结合,与推动职业培训的整体工作相结合,带动职工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青年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二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结合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全面推进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从2004年到2006年,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实施50万新技师(包括技师、高级技师和其他高等级职业资格人才)培养计划,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三是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要通过技能竞赛、练兵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在各行业和职业领域不断发现和选拔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才。2004年至2006年,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要组织生产一线职工,广泛开展拜师学艺、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等活动。大力推广一些企业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的做法,培育技能领头人并发挥其作用。
四是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实完善现有国家职业标准,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对新兴职业和复合技能岗位,抓紧制定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加快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广企业生产现场、学校教学过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范围。2004年至2006年,要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质量规模的双提高,在进一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鉴定数量递增20%,其中新技师数量要有较大幅度增长,质量要有切实保证。
五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依托大中城市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及企业集团、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工作站,开发技能人才、技能成果信息库,为技能人才的交流提供平台,并为高新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让,同业技术交流、绝招绝技展示以及创新创业等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技师在技术攻关、传授技艺、传播技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是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总结、交流和推行企业中推行的“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
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在企业薪酬中充分考虑发挥技能做出贡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大力推广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做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建立津贴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七是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大力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和有关企业、培训机构,并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扩大社会影响,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2004年至2006年,劳动保障部将组织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技能表彰活动,并将“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表彰奖励规模扩大一倍,同时授予培养技能人才成绩突出的企业和培训机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八是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队伍的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将企业各类人才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指导企业做好各类人才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工作,并注意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倾斜。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和接续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关心技能人才,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及其他保障福利问题.
确立人才优先进展战略布局,鲜亮揭示了人才在整个经济社会进展战略布局中处于优先进展的重要位置,对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我国进展战略目标,意义非常重大。
历史阅历证明,较之于优先积累物力资本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进展速度更快,而且进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能快速提升,就在于人才优先进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惟有在经济社会进展中确立人才优先进展战略布局,才能加快促进经济进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养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供应有力人才保证。
确立人才优先进展战略布局,最根本的是树立人才优先进展的价值理念。在人们的观念和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轻视人才资源开发。比较重视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其他结构调整,轻视人才结构调整。比较重视各个领域、行业、项目中的物质投入,轻视人才投入。比较重视一般管理创新、工作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轻视人才制度创新。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人才作用的发挥,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把人才优先进展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加快形成人才优先进展战略布局,关键就是坚持“四个优先”: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
第1页
度优先创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即是确立人才资源相对其他资源的优先开发地位,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养和力量。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即是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早谋划和抢先调整人才专业素养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即是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进展投入力度。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即是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展中,加快形成人才优先进展战略布局,必能使人才进展与经济社会进展需要相适应,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
第2页
昂首阔步人才强国新征程随着建国以来的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人才强国战略”被正式提升为一项新的国策。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明确目标要求。会后印发的中央《人才工作决定》,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政策措施,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人才成为一项国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力资也成为国家第一资;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优势,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大国,这一项国策的出台作为里程碑,在国内国外引起极大反响。一、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国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创新。用胡锦涛主席的话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三个必然的要求: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职能地位的必然要求。21世纪对于中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中国是人口大国,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对人才的投入,把这个包袱转变为人力资的优势,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优势,
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大国。这个战略不仅对国家层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我们社会中每一个具体的人才都有很现实的意义,鼓励每个人都成才,人人都做贡献。从20__1年开始,每年盛夏,美丽的北戴河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各条战线的300余位专家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到这里休假。他们中既有著名院士专家,也有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教师,还有工人技师、“土专家”和“田秀才”……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但他们都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党深切地关怀着他们。二、随着这一战略的提出,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
一是思想理论方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党全社会重视人才工作,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氛围;
二是在人才工作层面,创新了人才的政策、法规和机制,确实解决人才工作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我国人才工作理论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公务员法》相继颁布实施,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票决制等逐步在全国推广;企业人才市场化选聘力度进
一步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以全员聘用、岗位目标责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央陆续研究制定了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为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近85%的地(市)组织部门建立了专门人才工作机构,78.8%的县(市、区)组织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一个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已经形成。三是进一步认识到科学人才观的含义及与以往的人才观的不同。科学的人才观认为判断人才不是看重学历、资力,主要看实际能力和贡献的大小;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做出贡献的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讲的很好,人才评价不唯学历,要讲知识、能力、业绩、贡献。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紫金山天文台有一个小伙子特别聪
明,他打磨的镜片比计算机还好。但是评职称,他就没有优势了,学历只有高中,高中生一毕业就是工人,再高也是技工,他很着急。正好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江苏省人事厅请了院士、教授给他评职称。按照以往规定,他只能评个技工,高级技工到头了。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教授院士们解放思想,一举给他评上了高级技师。由此可见,落实中央精神必须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永远没办法发现人才,更别谈激励人才和用好人才了。因此,我们说调整人才结构战略是很正确的,但落实这个战略需要解放思想,拿起中央的武器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人才兴则国运隆”、“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中”、“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我国的人才观从以学历和职称为主要内涵,发展为坚持以人为本、主要看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的科学人才观。30年光辉历程,党和国家人才资开发和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昂首阔步人才强国新征程
随着建国以来的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人才强国战略”被正式提升为一项新的国策。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明确目标要求。会后印发的中央《人才工作决定》,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政策措施,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人
才工作的行动纲领。人才成为一项国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力资也成为国家第一资;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优势,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大国,这一项国策的出台作为里程碑,在国内国外引起极大反响。一、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国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创新。用胡锦涛主席的话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三个必然的要求: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职能地位的必然要求。21世纪对于中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中国是人口大国,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对人才的投入,把这个包袱转变为人力资的优势,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优势,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大国。这个战略不仅对国家层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我们社会中每一个具体的人才都有很现实的意义,鼓励每个人都成才,人人都做贡献。从20__1年开始,每年盛夏,美丽的北戴河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各条战线的300余位专家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到这里休假。他们中既有著名院士专家,也有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教师,还有工人技师、“土专家”和“田秀才”……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但他们都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党深切地关怀着他们。二、随着这一战略的提出,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
人才是强国之本。拥有怎样的人才资源,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xx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一重要论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为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惟有人力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早一天播种就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赢得主动。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保证人才投入优先创新人才制度,是构筑人才优势的必备条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各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放眼长远,培养造就青年英才任重道远。形成急需人才跟得上、后备人才后劲足的良好局面,需要统揽全局、细加谋划、奉力笃行。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良禽择木而栖”,才干的施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要靠创新体制机制去构建。只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立足实践锻炼培
1/2
养人才,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让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才能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才智是人的力量,品德是人的灵魂。培育、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时刻不可放松对人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爱国奉献、追求真理、脚踏实地、团结协作、锐意创新、勇攀高峰是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在素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是大势所趋。中国的迅速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我们有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完善的政策,定能迎来“揽得天下英才”的喜人局面。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快速发展、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所干的事业是前无古人、充满希望的开创性事业。伟大的时代是英才辈出的沃土,伟大的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去开创。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我们一定能够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2
今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正式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它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人才发展面临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贯彻党的某某大和某某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就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作出部署。
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某某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意义,对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战略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就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而奋斗提出了明确要求。
温--总理在讲话中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迫切要求,强调了发展人才事业、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关心和爱护人才提出了重要意见。
某某和温--总理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思考,体现了对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
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各类人才各尽所能、各展其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培养和集聚了宏大人才队伍,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
尤其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人才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人才素质不断增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些都为建设人才强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迫切要求我们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实践证明,只有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才能为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只有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不断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掌握主动。
只有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才能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党的组织,把各类人才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党的周围,才能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供坚实支撑。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纲领和指南。
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历史使命催人奋进。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随着人才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大大改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建设一支浩浩荡荡的亿万人才大军,有信心有能力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