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向省委巡视组工作汇报材料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区几个班子对省委巡视组各位领导到xx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分三个部份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委向省委巡视组工作汇报材料4篇,供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区几个班子对省委巡视组各位领导到xx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分三个部份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概况
我区位于鹤岗、伊春、佳木斯三市交汇处,是鹤岗市的南大门。面积为16.5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6公里,独立城区,地理位置独特,尤其是鹤岗--伊春、鹤岗--大连公路的贯穿,以及丰富的资源,形成了明显的“金三角”区位优势,区域经济相得益彰,具有雄厚经济技术和实力的xx、峻德煤矿驻在我区,融城乡经济一体的红旗乡坐落在xx版图,这些都是xx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经济单元,构成了xx的板块经济、区域经济、多元经济结构,推动着xx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区是一个民营经济城区。民营企业共有62户,主要是以煤炭生产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加工、食品酿造、陶粒生产加工五大产业为主。辖区有5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总人口9.7万人,事业单位有5家,其中有2所小学、区医院、保健院、环卫站。全区共有党员733名,直属党组织28个,其中5个街道党工委,1个公安党支部,22个直属党支部。区机关共有行政事业编制109人,现有人员108人,科级干部122名,处级干部20名。
几年来,我们xx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知难而进,在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过程中,做出了一些贡献。信访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市信访目标评比中获得第一名;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年我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2001年、~两次被省委授予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区委称号。~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
二、今年以来经济工作情况
年初,区委在纵观发展形势,审视xx区情的基础上,制定了“构建金三角,再造新xx”的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是到~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134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3,11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70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15%,比~年翻一番。战略措施是坚持走工业立区,民营富区,开发强区,开放活区的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富裕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提高原煤产量,加强煤矿安全,加快煤炭转化。实施多业并举,区域联合,携手发展,构建金三角,打造新xx战略,为努力实现富民强区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矗
按照这一发展战略,全区上下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各项经济指标继续攀升,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到现在为止,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700万元,同比增长21%;工业总产值完成14,687万元,同比增长46.6%;工业企业利税完成989万元,同比增长117.1%;工业增加值完成5982万元,同比增长32.6%。完成财政收入1300万元,同比增长60%,创历史最好水平。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动主导产业战略升级,在壮大五大产业群体上实现新的突破。
我们坚持“工业立区”的思想不动摇,针对煤炭行业比重大、制约性强的实际,实施稳定煤炭、做强木业、整合粮业、优化酿造、开发陶粒的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工业,改变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受制于煤炭的状况,克服资源依赖症,跳出煤炭求发展。稳定煤炭就是在保持现有产量100万吨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洗煤和焦炭项目,搞好煤炭深加工。做强木业,就是充分发挥华盛木业和兴达木业两个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打造名牌产品,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整合粮业,就是以人和粮业为龙头组建米业集团。目前,人和粮业与浙江温州正德粮食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其中温方3000万元,人和2000万元,组建一户股份制企业,年加工水稻20万吨,成为黑龙江最大的单体大米精加工企业,企业达产后,年可上缴税金300万元,安置300余人就业。优化酿造,就是发挥“好日子”、“红金穗”等绿标品牌优势,不断拓展同类产品市常开发陶粒,发掘上亿吨的陶粒岩资源优势,加快陶粒生产,把陶粒生产加工培植成新兴支柱产业。在巩固壮大五个传统产业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扶持冶金铸造、机械加工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重点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构筑多元发展、多元拉动、多元支撑的工业新格局,实现工业结构的战略升级。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力招商引资上项目,强化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
当前,政策优势对招商引资的影响力在减弱,土地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也成为项目建设的最现实载体。为了解决有凤无巢,有项目没土地的问题,我们与市二砖厂合作,将其60万公顷备用地建成工业园区,将华盛木业、30万吨焦炭、45万吨合成氨、钢铁厂等项目摆放在园区,并承接大型工业项目。目前,共有3户企业落户园区。
我们把招商引资做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体措施,按照年初市委提出的“创新招商理念,完善招商方式,注重招商实效”的指导思想,狠抓四个到位,在硬化以人为本的工作措施上搞突破。一是加强领导到位,几大班子步调一致,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时间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时间跑项目、搞招商,三分之一时间搞服务。二是专人推进到位,重点项目特别是大项目,要有区级领导专人推进,全程负责。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实行“硬约束”,第一年带职招商;未完成任务,第二年离职招商;仍未完成任务,第三年免职。三是全民发动到位,实施“四个一”,发动全区群众,每人提供一条信息、联系一个客户、引进一个企业、开发一个项目,变招商引资上热下冷为上下联动,变部门招商为全员招商,变少数人招商为全民招商。全区上下大力推进“12510工程”。“1”就是谋划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突破1个;“2”就是谋划5000万元项目2个;“5”就是谋划1000万元项目5个,“10”就是谋划100万元项目10个。到目前为止,全区共上项目13个。投资亿元的钢铁项目正在洽谈中,投资5000万元的60万吨洗煤、人和粮业扩产已经基本竣工,10月份就可投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5个(广志洗煤厂2000万元、均源洗煤厂投资1500万元、永盛洗煤厂1500万元、现代建材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中药饮片项目2000万元);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6个(铁精粉加工项目投资300万元、陶粒及化工项目投资200万元、经纬型煤厂投资150万元、投资300万元的槽钢精密有限公司)还有两个各投资1000万元的煤矿项目正在建设中,正在等待省验收。
(三)加快城区开发和建设步伐,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坚持“开发强区”的思想,按照“超前规划、基础先行、房路并举、激活市潮的思路,以市场运作的手段全面加快城区改造和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区的品位,增强城区的功能。一是大力推进沿河开发。按照“综合开发沿河、打造人居福地、繁荣xx经济”的方针,全面实施沿河开发战略,规划建设长1720米、宽30米的沿河大道作为启动点和突破口,拉动沿河小区的开发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前期的规划、论证、审批等工作已完成。二是实施住宅建设工程。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今年我区规划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已经完成5万平方米,其中xx商贸大棚,预计12月份竣工。三是积极开展城区绿化工作。今年春季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共义务植树6万株。在休闲广尝中心广场共植各类花草树木1万多株,美化了xx,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四是继续解决群众行路难、入厕难问题。加大城区基础设施投入,协调各方面关系,维修街巷道路12条;新建公厕2座,维修10座。通过城市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今年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情况
(一)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做到三抓:
一抓正面教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的传统教育开展的富有成效。我们开展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演讲活动,受到盛市关工委的表彰。我们还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教育,机关干部实行了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对社会待业人员进行各种劳动技能培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抓基层活动。我们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社区为阵地,建立集劳动就业、医疗保舰兴办实体、法律服务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抓稳定。我们深刻认识到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在这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一帮一”扶贫和劳动就业。帮助扶贫对子上小项目,搞种养殖业,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认真抓好社会低保。前一时期,我们区几个班子的领导分别深入社区走访特困家庭,对上不起学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帮助找扶贫对子,采取各种措施帮助筹集学费7万多元,解决了35名经济困难大学生入学问题。二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主体作用和信访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今年1-8月份,来信来访来电517人次,其中集体访39批(次),395人(次),个人访1079人(次),电话访15件(次),全部办结,把大量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无进省进京上访案件。上半年,国家信访局领导来到我区就xx《信访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我区信访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适时开展“严打”活动。我们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工作,有3个社区被评为市级平安社区;狠抓“qqq”人员教育转化工作,我区《关于切实抓好接荐帮教工作巩固扩大教育转化成果》和三个延伸的做法先后两次到省
向省委巡视组汇报材料 尊敬的宣组长,巡视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委巡视组亲临建水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鼓舞与鞭策,是对全县干部的真正关爱与帮助,在此,我代表县级四套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向巡视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按照巡视组的要求,结合建水县工作实际,我重点汇报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建水基本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基本县情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总面积3789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1个社区,农业人口42.7万,占总人口的83.24%。世居汉、彝、回、哈尼、傣、苗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7%。
建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资源富集。早在汉唐时期,建水就是云南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道,明清两朝设临安府,元代以来成为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原汉文化与边地民族文化交流融汇、多元并存,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县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融合了历史、人文、自然、民族多种特征的重点文物及景观有120余处。建水文庙、朱家花园、团山古民居、纳楼司署、朝阳楼、双龙桥等众多文物古迹至今保存完好。多样性的物候和矿藏构成了建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适宜种植温、热、亚热带
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是有名的“中国果品之乡”,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生猪出栏、外调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境内分布着锰、铁、铜、铅锌、钛等20余种矿藏,锰储量居云南第二位,铅锌储量居第四位,是我国主要放电锰产地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奇的自然景观构成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以亚洲最大的溶洞4a级景区“燕子洞”为代表的溶洞奇观与临安古城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交相辉映。1994年,建水县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团山古民居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县城所在地临安镇被评为“云南十大名镇”之一。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建水县紧紧围绕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文化旅游、开放带动”四大战略,培植“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国际型旅游业”三大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跨越、人力资源大县向县域经济强县跨越”两大目标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困境中突破奋进,在发展中赢得主动,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建水新发展。2009年全县完成县域生产总值55.71亿元,比2007年增长23%,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4∶39∶37调整为24.2∶36.1∶39.7,其中:第一产业13.4亿元、比2007年增长45.6%;第二产业20.15亿元、—1—
比2007年增长24.8%;第三产业22.06亿元、比2007年增长43.9%。完成财政总收入6.18亿元,比 2007年增长27.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8亿元,比2007年增长4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17亿元,比2007年增长134.3%。接待国内外游客183.7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32.1%,旅游业总收入实现6.67亿元,比2007年增长53.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645元,比2007年增长31.7%。今年1—8月份,实现县域生产总值39.38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财政总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3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4亿元,同比增长16.1%。
一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建设。按照“依托大资源、引进大企业、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新型工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2008年12月18日,由云南冶金集团投资的产业集群(建水)基地奠基,并启动了60万吨/年炭素、30万吨/年铝资源加工、20万吨/年锰系合金项目。截止今年8月,总投资7.2亿元的20万吨/年锰系合金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5.19亿元,进入了设备安装阶段,即将投产;总投资31.49亿元的60万吨/年炭素阳极项目已完成投资4.89亿元,争取在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30亿元的30万吨/年铝板带加工项目已完成投资5.82亿元,争取2012年建成投产。由昆钢集团投资4.2亿元的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这些重大工业项
—2—
目建设,为建水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解决好园区水、电、交通等问题,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长13.16公里、预计总投资3.45亿的建水工业大道一期路段已基本完成路基建设,近期就可投入使用;铁路专线建设已进入评审程序。输电工程墨红线500kv建水串补站及220kv临安变电项目顺利竣工,新建500kv惠历变电项目已在5月开工建设。
在抓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大力整顿矿山秩序,稳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加快实施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收购、合并、股份制等多种方式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抓好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的落实,列入州级能源审计的8户企业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其中5户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已通过审核,7户企业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待上级组织评审验收。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巩固稳定粮食、烟草、蔬菜等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以“30万亩蔬菜、30万亩石榴、20万亩脐橙、50万亩核桃、50万亩桉树和100万头生猪出栏”为目标,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全县农业产业不断朝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石榴、核桃、油茶、葡萄等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与效益不断扩大,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红河邦格、建水维国、华成、福
—3—
康等一批规模生猪养殖场陆续建成,预计今年可实现生猪出栏百万头目标,生猪生产跨入全国生猪外调大县行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2007年以来,启动实施了一批“五小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异龙湖恢复珠江水系“西水东调”建水段整治工程建设。面对去年入秋以来百年不遇大旱的严峻考验,县委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抗旱救灾攻坚战。抗旱期间全县共计投入各级抗旱资金2725万元,动员社会力量及干部职工捐资712万元用于抗旱救灾;利用中央、省、州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累计投资9406万元完成了12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1.64亿完成了各类水利建设工程5787件;实施了一批农村“通达”、“畅达”工程,累计投资2.09亿修建农村道路107条893公里,80%的村委会实现了路面硬化,农村交通条件得到大力改善。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中低产林改造工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工程有序推进,家电下乡、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三是大力加强市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际型旅游业。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型旅游业”发展目标,按照“古城古典化,新区特色化”和“一城四区,三湖三河,北拓南展、东西优化、中心提升,构建大临安”的城市建设思路(一城:建水古城;四区:西部发展区、青山生态园片区、泸江河片区、工业园区;三
—4—
湖:广慈湖、临安湖、小桂湖;三河:泸江河、沙拉河、象冲河),大力推进古城保护与开发建设,完善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产权不变、政府补贴、谁建谁有、限时完成”的原则,继续实施古城风貌保护与恢复工程,先后完成了临安路、翰林路、北正街立面改造工程,正在进行迎晖路街面改造;完成了西城楼、学政考棚修复工程及广慈湖生态公园、团山古村、双龙桥保护工程建设;体育运动中心、文博馆等公益设施建设已基本建成;制定出台了《建水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法》,启动实施了青山路、仁和路等21条市政道路及零公里片区、小桂湖公园、临安府衙、沙拉河、泸江烟柳景观区等项目改造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厂已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城市天然气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青山生态园等项目完成了规划编制,进入招商引资阶段。全县城镇化率达35.2%,城市建成区面积11.83平方公里。
近年来,建水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建水紫陶申报“中国名陶之乡”顺利通过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组评审;成功举办了六届建水孔子文化节和2009年全国汽车、摩托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建水文化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50大旅游胜地”、“年度最具活力旅游省市”和“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截止8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1.49万人(次)、同比增长12.4%,旅游业总收入实现6.33亿元,同比增长16.9%。
—5—
四是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工作,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以国家投资和重点扶持产业为导向,强化争取项目、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2007年以来,全县引进签约招商项目46个,协议投资152.2亿元,签约项目到位州外资金44.32亿元;累计申报中央投资补助项目590项,涉及总投资130亿元。共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181个、涉及总投资181.4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12亿元,竣工项目123个。争取到2008至2010年扩大内需新增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58个,涉及总投资3.1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7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3亿元,竣工项目25个。全面实施“十大工程”、“五大项目”,涉及工业建设、市政和旅游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等领域,预计总投资96.72亿元。其中红园山饮水隧洞工程、临安府衙恢复与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通过项目的引进和投资,进一步拉动了全县经济增长。
五是关注民生,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关注民生问题,认真抓好教育、卫生、文化及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水一中高考各项指标多年来保持着在全州的领先地位,“红烟园丁奖”及上线率均位列全州第一;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计划生育“奖优免补”
—6—
政策兑现工作,完成了14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建成125所村卫生室,有效改善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坚持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9.05%和96.31%;积极开展“全国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县”、“平安建水”等创建活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七连冠”;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开展了网上信访、领导接访、大下访活动,成功调处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信访问题。三年来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3270件(批)次,26654(人)次,全县信访量同比分别下降19.6%和21.5%;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及惠民工程得到全面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5%内,维护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县委五项工作情况
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努力营造谋事、干事、成事的发展氛围。
(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倡导和发扬干事进取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为推动建水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始终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
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作为中心组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树立“学习就是生活,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责任,学习就是追求”的理念,强化领导干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对民尽责、为民奉献意识。始终坚持和改进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研讨,统一思想,分析形势,解决问题。始终坚持站在解放思想的前列,强化发展意识、进取意识、开放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始终坚持和完善行政问责、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四项制度”,加强对机关作风的督查,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
(二)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为实现建水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以党务公开为先导,着力保障广大党员知情权。严格执行党务公开程序,将党务公开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坚持把党务、政务公开作为党委、政府与党员、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不断拓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使阳光工程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着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规范化。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议事和决策程序。建立县委领导挂钩联系乡镇、信访日接待、县委领导联系县管专家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三是以民主决策为目标,着力提高贯彻基层
—8—
党内民主建设的水平。县委班子以身作则,在坚持集体领导上给各级领导班子作出了表率,建立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常委分工负责制,强调每个常委既要独挡一面,又要当好参谋;既当主将挂帅出征,又当队员搞好配合。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县委都要组织专题调研,围绕决策事项,通过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座谈会和下发征求意见稿、公示决策事项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为县委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凡属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人事安排,凡属重大项目决策,县委始终按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从而在班子中营造出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政治局面,保证了决策质量。四是以强化监督为保证,确保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落到实处。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同时,抓好各级党组织自身监督,进一步严格组织生活。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以执行《廉政准则》为切入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全县廉政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全县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把《廉政准则》落实执行情况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教育不放松,制度不落空,监督不弱化,惩治不手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9—
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家庭、进军营等“八进”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大以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转让、重大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力度,坚决惩治腐败,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
(四)强化作风建设,塑造领导干部队伍良好形象。县委始终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目标,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健全和完善民情恳谈、领导干部接访日、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倾听群众呼声,保证民情反映、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坚持把好“三个环节”关,确保县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充分做好会前准备,广泛征求成员意见,找准问题;认真总结,制定措施,畅通监督渠道,抓好整改落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把主要精力用在本职工作上,用在建水经济社会发展上,反对弄虚作假,反对推诿扯皮,反对懒散拖拉,反对延期误时,并进一步加强目标绩效管理,对全县各级各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通报、定期督察和随时抽查,动态修订考核目标和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效能考核长效机制。
(五)落实四项制度,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持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的质量。按照“领导干部熟—10—
知、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的要求,县委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纳入中心组学习范畴。同时,把对干部监督四项制度的学习贯彻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将四项监督制度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并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同时,向县处级领导干部及各党委下发了“四项监督制度”学习读本,并组织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及人事、纪检部门干部722人参加四项监督制度测试,2257名干部职工参加全省知识竞赛。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抓好考察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在继2007年对5个县级机关副科级职务进行公开选拔之后,于2009年11月,以盘江乡为试点,采用公推直选的方式,通过召开全乡党员大会顺利选举产生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今年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乡镇党委书记预推优选”三大板块入手,选拔出副科级领导5名,系统内竞争上岗16名(其中正科级岗位6个,副科级岗位9个,股级岗位1个),预推出乡镇党委书记预备人选4名。进一步加大了对贿选和拉票行为治理的宣传、受理和查处力度,切实做好乡村换届选举工作。完善监督举报平台,拓宽和畅通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严格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
—11—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破难题、解民忧、求实效的目标,坚持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重基层、打基础,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一是按照“选优配强”的目标,组建强有力的基层村级班子。2009年8月,县委、县政府组织调研组,深入14个乡(镇)进行村“两委”换届工作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在今年上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县委严把换届选举程序关,严肃换届纪律,坚决打击贿选行为,对涉嫌贿选人员给予了严肃处理。为加强村“两委”最基层力量,我县将村民小组长选举纳入换届选举全过程,选出了群众信得过、有能力、有威信的新一届“两委”班子。二是加大村三职干部的培训力度,在圆满完成全县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任务后,投入100多万元组织村党支书记和主任集中学习培训。继续加强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圆满完成34个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其中2009年新建2个、重建16个,2010年重建16个)。三是建立健全关爱机制。相继开通了农村党员旅游绿色通道、学习绿色通道、健康绿色通道,向14176名农村党员发放了“建水县农村党员爱心卡”,农村党员可持卡到县内旅游景点免费旅游,到县人民医院“健康关爱义诊室”就诊并免费参加县级各类学习培训。农村老党员定补发放、困难党员慰问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四是建—12—
立健全规范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强化工作测评,形成了具有建水特色的“4+2+1”模式。全面启动农民服务站建设,向群众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五是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创新村干部考核体系,对村干部的考核采取组织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建乡土人才超市,兴产业支部,促“三农”发展。建立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管理台帐,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检查验收及评审奖励。六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工程”联动机制。紧扣“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建水新发展”这个主题,以“保增长、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保落实”为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和“为政以正、造福于民”等主题实践活动。全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重点突出、特点鲜明、成效明显,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建水实践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宣传报道,并被人民网、新华网、云南网、红河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按照党员教育培训“一盘棋”的要求,党建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强化培训实效,远程教育工作纵深发展,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三年来,全县共建远程教育站点158个,其中采用电信模式建设站点72个,采用中小学远程教育模式建设站点86个,对因宽带信号不覆盖等原因无法建设的村党总支,每月下载3部电教片制成vcd光盘,主动送学上门。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村党员,2009年集中培训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178人次,并积极开展“送学员上门”、“送资料上门”、“送辅导上门”、“送讲座上门”四上门服务活动。
—13—
全县共举办会议培训502场次,参学28140人次;远程教育站点学习697场次,参学27550人次;举办培训班140期,参学11969人次;其他方式培训68场次,参学4568人次。14个乡镇举办培训班172期,参训2713人次。县、乡两级累计投入教育培训经费123.98万元。
(二)重思想、定主题,全面掀起争创活动热潮。我县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县委及时召开动员大会,作了工作部署,统一了思想,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建水实际,通过建立“六项机制”(领导机制、交流机制、帮带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宣传机制),用好“五项抓手”(分类指导、活动创新、宣传报道、示范创建、公开承诺),实施“四项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党员关爱”工程、“固本强基”工程、“跨越发展”工程),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当先锋,推动建水新发展”的主题和“五好”、“五带头”的标准,制定了全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在机关、农村、社区、教育、卫生、旅游、两新组织7个行业党组织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先争优活动的范围对象、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方法步骤,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载体鲜明,切实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创先争优活动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全县各基层党组织也相应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14—
工作格局,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县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党组织涉及30个党委,202个党总支,955个党支部,参加活动的党员数23395名。全县共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389个,制定实施方案389个,创建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41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个,州级示范点12个,县级示范点28个)。各位领导,建水的发展,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益于全县有一支干事创业、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虽然近几年来建水的产业发展、市政建设都有明显的改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持续的发展,城市面貌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建水总体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仍较落后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有信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建水。
—15—
今天,省委巡视组亲临建水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鼓舞与鞭策,是对全县干部的真正关爱与帮助,在此,我代表县级四套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向巡视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按照巡视组的要求,结合建水县工作实际,我重点汇报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建水基本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基本县情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总面积3789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1个社区,农业人口42.7万,占总人口的83.24%。世居汉、彝、回、哈尼、傣、苗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7%。
建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资源富集。早在汉唐时期,建水就是云南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道,明清两朝设临安府,元代以来成为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原汉文化与边地民族文化交流融汇、多元并存,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县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融合了历史、人文、自然、民族多种特征的重点文物及景观有120余处。建水文庙、朱家花园、团山古民居、纳楼司署、朝阳楼、双龙桥等众多文物古迹至今保存完好。多样性的物候和矿藏构成了建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适宜种植温、热、亚热带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是有名的“中国果品之乡”,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生猪出栏、外调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境内分布着锰、铁、铜、铅锌、钛等20余种矿藏,锰储量居云南第二位,铅锌储量居第四位,是我国主要放电锰产地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奇的自然景观构成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以亚洲最大的溶洞4a级景区“燕子洞”为代表的溶洞奇观与临安古城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交相辉映。1994年,建水县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团山古民居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县城所在地临安镇被评为“云南十大名镇”之一。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建水县紧紧围绕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文化旅游、开放带动”四大战略,培植“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国际型旅游业”三大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跨越、人力资源大县向县域经济强县跨越”两大目标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困境中突破奋进,在发展中赢得主动,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建水新发展。2009年全县完成县域生产总值55.71亿元,比2007年增长23%,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4∶39∶37调整为24.2∶36.1∶39.7,其中:第一产业13.4亿元、比2007年增长45.6%;第二产业20.15亿元、—1—比2007年增长24.8%;第三产业22.06亿元、比2007年增长43.9%。完成财政总收入6.18亿元,比 2007年增长27.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8亿元,比2007年增长4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17亿元,比2007年增长134.3%。接待国内外游客183.7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32.1%,旅游业总收入实现6.67亿元,比2007年增长53.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645元,比2007年增长31.7%。今年1—8月份,实现县域生产总值39.38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财政总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3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4亿元,同比增长16.1%。
一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建设。按照“依托大资源、引进大企业、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新型工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2008年12月18日,由云南冶金集团投资的产业集群(建水)基地奠基,并启动了60万吨/年炭素、30万吨/年铝资源加工、20万吨/年锰系合金项目。截止今年8月,总投资7.2亿元的20万吨/年锰系合金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5.19亿元,进入了设备安装阶段,即将投产;总投资31.49亿元的60万吨/年炭素阳极项目已完成投资4.89亿元,争取在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30亿元的30万吨/年铝板带加工项目已完成投资5.82亿元,争取2012年建成投产。由昆钢集团投资4.2亿元的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这些重大工业项
—2—目建设,为建水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解决好园区水、电、交通等问题,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长13.16公里、预计总投资3.45亿的建水工业大道一期路段已基本完成路基建设,近期就可投入使用;铁路专线建设已进入评审程序。输电工程墨红线500kv建水串补站及220kv临安变电项目顺利竣工,新建500kv惠历变电项目已在5月开工建设。
在抓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大力整顿矿山秩序,稳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加快实施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收购、合并、股份制等多种方式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抓好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的落实,列入州级能源审计的8户企业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其中5户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已通过审核,7户企业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待上级组织评审验收。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巩固稳定粮食、烟草、蔬菜等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以“30万亩蔬菜、30万亩石榴、20万亩脐橙、50万亩核桃、50万亩桉树和100万头生猪出栏”为目标,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全县农业产业不断朝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石榴、核桃、油茶、葡萄等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与效益不断扩大,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红河邦格、建水维国、华成、福
—3—康等一批规模生猪养殖场陆续建成,预计今年可实现生猪出栏百万头目标,生猪生产跨入全国生猪外调大县行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2007年以来,启动实施了一批“五小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异龙湖恢复珠江水系“西水东调”建水段整治工程建设。面对去年入秋以来百年不遇大旱的严峻考验,县委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抗旱救灾攻坚战。抗旱期间全县共计投入各级抗旱资金2725万元,动员社会力量及干部职工捐资712万元用于抗旱救灾;利用中央、省、州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累计投资9406万元完成了12座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1.64亿完成了各类水利建设工程5787件;实施了一批农村“通达”、“畅达”工程,累计投资2.09亿修建农村道路107条893公里,80%的村委会实现了路面硬化,农村交通条件得到大力改善。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中低产林改造工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工程有序推进,家电下乡、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三是大力加强市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际型旅游业。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型旅游业”发展目标,按照“古城古典化,新区特色化”和“一城四区,三湖三河,北拓南展、东西优化、中心提升,构建大临安”的城市建设思路(一城:建水古城;四区:西部发展区、青山生态园片区、泸江河片区、工业园区;三
—4—湖:广慈湖、临安湖、小桂湖;三河:泸江河、沙拉河、象冲河),大力推进古城保护与开发建设,完善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产权不变、政府补贴、谁建谁有、限时完成”的原则,继续实施古城风貌保护与恢复工程,先后完成了临安路、翰林路、北正街立面改造工程,正在进行迎晖路街面改造;完成了西城楼、学政考棚修复工程及广慈湖生态公园、团山古村、双龙桥保护工程建设;体育运动中心、文博馆等公益设施建设已基本建成;制定出台了《建水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法》,启动实施了青山路、仁和路等21条市政道路及零公里片区、小桂湖公园、临安府衙、沙拉河、泸江烟柳景观区等项目改造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厂已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城市天然气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青山生态园等项目完成了规划编制,进入招商引资阶段。全县城镇化率达35.2%,城市建成区面积11.83平方公里。
近年来,建水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建水紫陶申报“中国名陶之乡”顺利通过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组评审;成功举办了六届建水孔子文化节和2009年全国汽车、摩托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建水文化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50大旅游胜地”、“年度最具活力旅游省市”和“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截止8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1.49万人(次)、同比增长12.4%,旅游业总收入实现6.33亿元,同比增长16.9%。
—5—四是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工作,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以国家投资和重点扶持产业为导向,强化争取项目、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2007年以来,全县引进签约招商项目46个,协议投资152.2亿元,签约项目到位州外资金44.32亿元;累计申报中央投资补助项目590项,涉及总投资130亿元。共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181个、涉及总投资181.4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12亿元,竣工项目123个。争取到2008至2010年扩大内需新增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58个,涉及总投资3.1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7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3亿元,竣工项目25个。全面实施“十大工程”、“五大项目”,涉及工业建设、市政和旅游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等领域,预计总投资96.72亿元。其中红园山饮水隧洞工程、临安府衙恢复与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通过项目的引进和投资,进一步拉动了全县经济增长。
五是关注民生,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关注民生问题,认真抓好教育、卫生、文化及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水一中高考各项指标多年来保持着在全州的领先地位,“红烟园丁奖”及上线率均位列全州第一;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计划生育“奖优免补”
—6—政策兑现工作,完成了14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建成125所村卫生室,有效改善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坚持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9.05%和96.31%;积极开展“全国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县”、“平安建水”等创建活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七连冠”;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开展了网上信访、领导接访、大下访活动,成功调处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信访问题。三年来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3270件(批)次,26654(人)次,全县信访量同比分别下降19.6%和21.5%;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及惠民工程得到全面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5%内,维护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县委五项工作情况
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努力营造谋事、干事、成事的发展氛围。
(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倡导和发扬干事进取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为推动建水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始终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作为中心组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树立“学习就是生活,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责任,学习就是追求”的理念,强化领导干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对民尽责、为民奉献意识。始终坚持和改进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研讨,统一思想,分析形势,解决问题。始终坚持站在解放思想的前列,强化发展意识、进取意识、开放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始终坚持和完善行政问责、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四项制度”,加强对机关作风的督查,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
(二)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为实现建水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以党务公开为先导,着力保障广大党员知情权。严格执行党务公开程序,将党务公开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坚持把党务、政务公开作为党委、政府与党员、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不断拓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使阳光工程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着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规范化。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议事和决策程序。建立县委领导挂钩联系乡镇、信访日接待、县委领导联系县管专家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三是以民主决策为目标,着力提高贯彻基层
—8—党内民主建设的水平。县委班子以身作则,在坚持集体领导上给各级领导班子作出了表率,建立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常委分工负责制,强调每个常委既要独挡一面,又要当好参谋;既当主将挂帅出征,又当队员搞好配合。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县委都要组织专题调研,围绕决策事项,通过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座谈会和下发征求意见稿、公示决策事项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为县委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凡属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人事安排,凡属重大项目决策,县委始终按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从而在班子中营造出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政治局面,保证了决策质量。四是以强化监督为保证,确保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落到实处。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同时,抓好各级党组织自身监督,进一步严格组织生活。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以执行《廉政准则》为切入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全县廉政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全县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把《廉政准则》落实执行情况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教育不放松,制度不落空,监督不弱化,惩治不手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9—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家庭、进军营等“八进”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大以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转让、重大资产处臵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力度,坚决惩治腐败,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
(四)强化作风建设,塑造领导干部队伍良好形象。县委始终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目标,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健全和完善民情恳谈、领导干部接访日、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倾听群众呼声,保证民情反映、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坚持把好“三个环节”关,确保县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充分做好会前准备,广泛征求成员意见,找准问题;认真总结,制定措施,畅通监督渠道,抓好整改落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把主要精力用在本职工作上,用在建水经济社会发展上,反对弄虚作假,反对推诿扯皮,反对懒散拖拉,反对延期误时,并进一步加强目标绩效管理,对全县各级各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通报、定期督察和随时抽查,动态修订考核目标和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效能考核长效机制。
(五)落实四项制度,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持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的质量。按照“领导干部熟—10—知、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的要求,县委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纳入中心组学习范畴。同时,把对干部监督四项制度的学习贯彻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将四项监督制度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并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同时,向县处级领导干部及各党委下发了“四项监督制度”学习读本,并组织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及人事、纪检部门干部722人参加四项监督制度测试,2257名干部职工参加全省知识竞赛。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抓好考察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在继2007年对5个县级机关副科级职务进行公开选拔之后,于2009年11月,以盘江乡为试点,采用公推直选的方式,通过召开全乡党员大会顺利选举产生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今年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乡镇党委书记预推优选”三大板块入手,选拔出副科级领导5名,系统内竞争上岗16名(其中正科级岗位6个,副科级岗位9个,股级岗位1个),预推出乡镇党委书记预备人选4名。进一步加大了对贿选和拉票行为治理的宣传、受理和查处力度,切实做好乡村换届选举工作。完善监督举报平台,拓宽和畅通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严格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
—11—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破难题、解民忧、求实效的目标,坚持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重基层、打基础,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一是按照“选优配强”的目标,组建强有力的基层村级班子。2009年8月,县委、县政府组织调研组,深入14个乡(镇)进行村“两委”换届工作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在今年上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县委严把换届选举程序关,严肃换届纪律,坚决打击贿选行为,对涉嫌贿选人员给予了严肃处理。为加强村“两委”最基层力量,我县将村民小组长选举纳入换届选举全过程,选出了群众信得过、有能力、有威信的新一届“两委”班子。二是加大村三职干部的培训力度,在圆满完成全县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任务后,投入100多万元组织村党支书记和主任集中学习培训。继续加强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圆满完成34个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其中2009年新建2个、重建16个,2010年重建16个)。三是建立健全关爱机制。相继开通了农村党员旅游绿色通道、学习绿色通道、健康绿色通道,向14176名农村党员发放了“建水县农村党员爱心卡”,农村党员可持卡到县内旅游景点免费旅游,到县人民医院“健康关爱义诊室”就诊并免费参加县级各类学习培训。农村老党员定补发放、困难党员慰问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四是建—12—立健全规范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强化工作测评,形成了具有建水特色的“4+2+1”模式。全面启动农民服务站建设,向群众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五是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创新村干部考核体系,对村干部的考核采取组织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建乡土人才超市,兴产业支部,促“三农”发展。建立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管理台帐,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检查验收及评审奖励。六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工程”联动机制。紧扣“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建水新发展”这个主题,以“保增长、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保落实”为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和“为政以正、造福于民”等主题实践活动。全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重点突出、特点鲜明、成效明显,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建水实践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宣传报道,并被人民网、新华网、云南网、红河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按照党员教育培训“一盘棋”的要求,党建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强化培训实效,远程教育工作纵深发展,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三年来,全县共建远程教育站点158个,其中采用电信模式建设站点72个,采用中小学远程教育模式建设站点86个,对因宽带信号不覆盖等原因无法建设的村党总支,每月下载3部电教片制成vcd光盘,主动送学上门。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村党员,2009年集中培训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178人次,并积极开展“送学员上门”、“送资料上门”、“送辅导上门”、“送讲座上门”四上门服务活动。全
—13—县共举办会议培训502场次,参学28140人次;远程教育站点学习697场次,参学27550人次;举办培训班140期,参学11969人次;其他方式培训68场次,参学4568人次。14个乡镇举办培训班172期,参训2713人次。县、乡两级累计投入教育培训经费123.98万元。
(二)重思想、定主题,全面掀起争创活动热潮。我县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县委及时召开动员大会,作了工作部署,统一了思想,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建水实际,通过建立“六项机制”(领导机制、交流机制、帮带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宣传机制),用好“五项抓手”(分类指导、活动创新、宣传报道、示范创建、公开承诺),实施“四项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党员关爱”工程、“固本强基”工程、“跨越发展”工程),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当先锋,推动建水新发展”的主题和“五好”、“五带头”的标准,制定了全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在机关、农村、社区、教育、卫生、旅游、两新组织7个行业党组织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先争优活动的范围对象、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方法步骤,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载体鲜明,切实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创先争优活动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全县各基层党组织也相应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14—工作格局,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县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党组织涉及30个党委,202个党总支,955个党支部,参加活动的党员数23395名。全县共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389个,制定实施方案389个,创建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41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个,州级示范点12个,县级示范点28个)。各位领导,建水的发展,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益于全县有一支干事创业、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虽然近几年来建水的产业发展、市政建设都有明显的改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持续的发展,城市面貌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建水总体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仍较落后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有信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建水。
—15—
向省委巡视组汇报提纲
向省委巡视组汇报提纲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区几个班子对省委巡视组各位领导到**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分三个部份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概况
我区位于鹤岗、伊春、佳木斯三市交汇处,是鹤岗市的南大门。面积为16.5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6公里,独立城区,地理位置独特,尤其是鹤岗--伊春、鹤岗--大连公路的贯穿,以及丰富的资源,形成了明显的“金三角”区位优势,区域经济相得益彰,具有雄厚经济技术和实力的**、峻德煤矿驻在我区,融城乡经济一体的红旗乡坐落在**版图,这些都是**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经济单元,构成了**的板块经济、区域经济、多元经济结构,推动着**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区是一个民营经济城区。民营企业共有62户,主要是以煤炭生产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加工、食品酿造、陶粒生产加工五大产业为主。辖区有5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总人口9.7万人,事业单位有5家,其中有2所小学、区医院、保健院、环卫站。全区共有党员733名,直属党组织28个,其中5个街道党工委,1个公安党支部,22个直属党支部。区机关共有行政事业编制109人,现有人员108人,科级干部122名,处级干部20名。
几年来,我们**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知难而进,在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过程中,做出了一些贡献。信访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市信访目标评比中获得第一名;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目标管理优胜单位;2003年我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2001年、2003两次被省委授予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区委称号。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
二、今年以来经济工作情况
年初,区委在纵观发展形势,审视**区情的基础上,制定了“构建金三角,再造新**”的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是到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134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3,11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70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15,比2004年翻一番。战略措施是坚持走工业立区,民营富区,开发强区,开放活区的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富裕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提高原煤产量,加强煤矿安全,加快煤炭转化。实施多业并举,区域联合,携手发展,构建金三角,打造新**战略,为努力实现富民强区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照这一发展战略,全区上下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各项经济指标继续攀升,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到现在为止,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700万元,同比增长21%;工业总产值完成14,687万元,同比增长46.6%;工业企业利税完成989万元,同比增长117.1%;工业增加值完成5982万元,同比增长32.6%。完成财政收入1300万元,同比增长60%,创历史最好水平。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动主导产业战略升级,在壮大五大产业群体上实现新的突破。
我们坚持“工业立区”的思想不动摇,针对煤炭行业比重大、制约性强的实际,实施稳定煤炭、做强木业、整合粮业、优化酿造、开发陶粒的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工业,改变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受制于煤炭的状况,克服资源依赖症,跳出煤炭求发展。稳定煤炭就是在保持现有产量100万吨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洗煤和焦炭项目,搞好煤炭深加工。做强木业,就是充分发挥华盛木业和兴达木业两个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打造名牌产品,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整合粮业,就是以人和粮业为龙头组建米业集团。目前,人和粮业与浙江温州正德粮食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其中温方3000万元,人和2000万元,组建一户股份制企业,年加工水稻20万吨,成为黑龙江最大的单体大米精加工企业,企业达产后,年可上缴税金300万元,安置300余人就业。优化酿造,就是发挥“好日子”、“红金穗”等绿标品牌优势,不断拓展同类产品市场。开发陶粒,发掘上亿吨的陶粒岩资源优势,加快陶粒生产,把陶粒生产加工培植成新兴支柱产业。在巩固壮大五个传统产业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扶持冶金铸造、机械加工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重点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构筑多元发展、多元拉动、多元支撑的工业新格局,实现工业结构的战略升级。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力招商引资上项目,强化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
当前,政策优势对招商引资的影响力在减弱,土地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也成为项目建设的最现实载体。为了解决有凤无巢,有项目没土地的问题,我们与市二砖厂合作,将其60万公顷备用地建成工业园区,将华盛木业、30万吨焦炭、45万吨合成氨、钢铁厂等项目摆放在园区,并承接大型工业项目。目前,共有3户企业落户园区。
我们把招商引资做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体措施,按照年初
市委提出的“创新招商理念,完善招商方式,注重招商实效”的指导思想,狠抓四个到位,在硬化以人为本的工作措施上搞突破。一是加强领导到位,几大班子步调一致,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时间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时间跑项目、搞招商,三分之一时间搞服务。二是专人推进到位,重点项目特别是大项目,要有区级领导专人推进,全程负责。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实行“硬约束”,第一年带职招商;未完成任务,第二年离职招商;仍未完成任务,第三年免职。三是全民发动到位,实施“四个一”,发动全区群众,每人提供一条信息、联系一个客户、引进一个企业、开发一个项目,变招商引资上热下冷为上下联动,变部门招商为全员招商,变少数人招商为全民招商。全区上下大力推进“12510工程”。“1”就是谋划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突破1个;“2”就是谋划5000万元项目2个;“5”就是谋划1000万元项目5个,“10”就是谋划100万元项目10个。到目前为止,全区共上项目13个。投资亿元的钢铁项目正在洽谈中,投资5000万元的60万吨洗煤、人和粮业扩产已经基本竣工,10月份就可投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5个(广志洗煤厂2000万元、均源洗煤厂投资1500万元、永盛洗煤厂1500万元、现代建材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中药饮片项目2000万元);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6个(铁精粉加工项目投资300万元、陶粒及化工项目投资200万元、经纬型煤厂投资150万元、投资300万元的槽钢精密有限公司)还有两个各投资1000万元的煤矿项目正在建设中,正在等待省验收。
(三)加快城区开发和建设步伐,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坚持“开发强区”的思想,按照“超前规划、基础先行、房路并举、激活市场”的思路,以市场运作的手段全面加快城区改造和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区的品位,增强城区的功能。一是大力推进沿河开发。按照“综合开发沿河、打造人居福地、繁荣**经济”的方针,全面实施沿河开发战略,规划建设长1720米、宽30米的沿河大道作为启动点和突破口,拉动沿河小区的开发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前期的规划、论证、审批等工作已完成。二是实施住宅建设工程。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今年我区规划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已经完成5万平方米,其中**商贸大棚,预计12月份竣工。三是积极开展城区绿化工作。今年春季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共义务植树6万株。在休闲广场、中心广场共植各类花草树木1万多株,美化了**,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四是继续解决群众行路难、入厕难问题。加大城区基础设施投入,协调各方面关系,维修街巷道路12条;新建公厕2座,维修10座。通过城市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今年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情况
(一)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做到三抓:
一抓正面教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的传统教育开展的富有成效。我们开展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演讲活动,受到省、市关工委的表彰。我们还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教育,机关干部实行了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对社会待业人员进行各种劳动技能培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抓基层活动。我们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社区为阵地,建立集劳动就业、医疗保健、兴办实体、法律服务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抓稳定。我们深刻认识到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在这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一帮一”扶贫和劳动就业。帮助扶贫对子上小项目,搞种养殖业,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认真抓好社会低保。前一时期,我们区几个班子的领导分别深入社区走访特困家庭,对上不起学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帮助找扶贫对子,采取各种措施帮助筹集学费7万多元,解决了35名经济困难大学生入学问题。二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主体作用和信访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今年1-8月份,来信来访来电517人次,其中集体访39批(次),395人(次),个人访1079人(次),电话访15件(次),全部办结,把大量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无进省进京上访案件。上半年,国家信访局领导来到我区就国务院《信访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我区信访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适时开展“严打”活动。我们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工作,有3个社区被评为市级平安社区;狠抓“法轮功”人员教育转化工作,我区《关于切实抓好接荐帮教工作巩固扩大教育转化成果》和三个延伸的做法先后两次到省里介绍了经验。四是狠抓企业安全生产和防火工作。我们抓煤矿安全的观点是宁可不出煤也要保安全。严肃认真,不留情面地搞好监督。同时,对居民区的占道小棚子,集中组织力量进行拆除,打通消防通道,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
(二)党的建设工作
1.在思想建设上。我们主要是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上半年,有党政机关、**公安分局、检察院和法院4个单位8个总支、支部,206名党员参加了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经过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特别是以“百名党员进社区”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和以解决群众就业难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也引起了省市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教育活动,达到了提高素质,服务群众,促进工作,加快发展的目的。目前,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已转入分析评议阶段,活动效果良好。
2、在班子建设上。我们注重抓区委班子和中层班子建设工作。区委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工作制度,重大问题坚持民主决策,具体工作分工负责。同时,我们在重大决策和落实上注意发挥人大、政协几个班子的作用,使几个班子形成共识和合力。对中层班子搭配上重点选好班长,管好“一把手”,对工作不力,缺乏创新,即使没有大问题,又没有大起色的班子,坚决进行调整。年初以来我们共调整了7名干部,各项工作都呈现了新的起色,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3、在组织建设上。我们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开展了“百名党员进社区”、“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愁”、“争做群众贴心人”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也涌现出一大批党员就业、致富的典型。在发展新党员工作中,按照“十六字”方针,严把“入口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盲目追求数量,确保发展质量。
4.在廉政工作上。我们重点抓制度,抓源头,关口前移,提前预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两个条例”,联系实际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干部使用上,我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贤任能,积极推行推荐公开、政绩公议、考核公布、廉政公告等“五公开”制度。一些工作有能力,埋头工作的干部自己都没有想到被提拔重用。
5.在作风建设上。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发挥表率。在包扶重点企业、税收会战、抢险救灾、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上,区几个班子的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深入一线,敢于负责,解决难点。我们领导干部节假日不休息,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把发展**,为民造福为已任,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勤奋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体验工作的快乐。此外,我们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开展了“百名党员进社区”和创建“五个群体”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为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尽责尽职做出贡献。
总之,目前我们全区上下精神振奋,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决心在市委的领导下,再创新业绩。事求是地讲,尽管过去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并为全市争得了一些荣誉,但是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诸如经济发展较快,但质量水平还不够高,非煤产业份额比较小;财政收入增幅虽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强,面对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我们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还远不适应。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坚持实际,勇于创新,脚踏实地,争创一流,不辜负市委领导的期望,地区百姓的期盼,为“构建金三角,再造新**”的宏伟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