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white-space-collapsing:preserve;}.b2{margin:1.0in1.25in1.0in1.25in;}.s1{font-weight:bold;}.p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工作汇报,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以“六个聚焦”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升治理水平。实施乡村治理“党建引领、双基固本、四联齐发、六大行动”1246工程,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激活基层党组织末梢神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行“党小组+村民小组”乡村治理“双组共建”模式,发挥“党小组之家”议事机制作用,把党的领导嵌入到乡村治理全过程,经验做法获得全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
二是聚焦典型培育,发挥带动作用。首批精选了10个班子战斗力强、优势明显的村作为试点,以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三条乡村振兴线路的优先突破,带动全区乡村振兴“一片红”。组织重点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前往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区学习经验,培优发展思路。
三是聚焦功能提升,助力“民呼我行”。实施“民呼我行”服务阵地、服务平台、服务力量、服务质效、服务品牌等“五大提升工程”,不断推动力量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按照社区建设三年提升行动,推进社区建设奖补项目实施,对14个社区进行全面打造提升,激活了社区各项服务功能,加速宜居幸福社区建设步伐。
四是聚焦组织优化,建强战斗堡垒。健全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链条。结合社区小区党员、人口等实际,坚持分类施策,优化小区党组织设置,对符合条件的小区全部设立党组织,对暂不符合条件的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了全区327个小区党建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建强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五是聚焦问题破解,发挥协同优势。建立健全区级领导联系包抓社区、部门领导包抓小区制度,定期深入社区小区调研走访、解决问题。持续深化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活动,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服务居民群众。深入开展“敲门行动”“一把手下访”“一把手打电话”活动,各街道、部门“一把手”通过打电话、下访联系群众万余次,解决需求问题2194个。
六是聚焦载体创新,打造服务品牌。开展“零距离·同温37℃”民呼我行专项行动,打造形成了“8号流动办公桌”“先锋当家”“秦小邻”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党组织服务载体。其中“8号流动办公桌”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宣传报道,被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获得全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先锋当家”做法被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宣传报道。
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我们不断探索思考,发现有些方面还需要下力气加以改进。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积极主动到社区报到,明晰职责,参与和融入社区治理。二要着重提升品牌意识。聚焦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突出民生主题,进一步提升品牌意识,深入思考、精心设计,打造更多有特色、惠民生的品牌。三要下势破解治理难题。加快推进物业服务和物业企业党建全覆盖,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探索思考更加务实管用举措,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织密“一张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行”为民服务理念,下大力气推进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一是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推动村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化省级标准化示范村、美丽党建示范村创建。以“1246”工程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细化“六大筑基行动”,统领乡村振兴合力。制定村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211”计划,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二是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效能。深入推进“民有所呼、我有所行”,进一步健全五级党组织链条,全面推进区、街、社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四级联动,形成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深化“双报到双评议”机制,引导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推进物业党建联建,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务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治。
三是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水平。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拓展延伸区、街、社区(村)三级“综治网格中心”服务功能,推进将社区、城中村党组织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多网合一”,将涉及民生的各类事务统一整合纳入“一张网”,吸纳安全、消防、警务力量,打造“全科网格”,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工作力量,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做到联系服务群众精准化、精细化,做实治理微单元。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