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互相批评意见(46条)【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互相批评意见(46条)
第一部分、对班子的批评意见
1、班子成员之间,因忙于各自工作,相互交流意见和建议较少,在很多问题上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进而达成共识。各班子成员因分工不同,对职责分工之外的工作或因不熟悉,或因不关心,导致党组会出现“议而不决”的现象,会议召开的成效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2、没有借助“四访”这个平台,真正深入群众,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行为。侧重于抓招商引资、北部新城建设、城中村改造,对农民工工资清欠、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等民生问题关注不够,投入精力不足。
3、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弱化,勤俭节约意识不强,存在公文印刷等办公资源浪费现象。在招待客商时,虽然认真贯彻执行公务接待规定,但是仍然会有接待应该体面一些、标准高一点,应该展现出热情好客的一面的错误思想。
第二部分、对班子成员的批评意见
一、对XXX的批评意见
1、和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同志们谈心较少。平时多忙于事务性工作,拿出专门时间与同志们谈心交流少。不能全面掌握每一名同志的思想生活状况,多是谈工作,对干部职工生活关心还太少。
2、工作主动汇报沟通欠缺。平时工作重实干轻汇报,主动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公司全面工作较少,和部门横向交流少,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少,导致公司承担的大量工作领导和部门掌握不全面,争取领导和部门支持和政策不充分。
3、碍于面子、碍于人情,在人情消费上盲目从众,没有带头狠刹人情消费的不正之风。依然把婚丧嫁娶等人际交往作为工作关系来对待,碍于面子,碍于人情,存在庸俗化、随大流的现象。
二、对XXX的批评意见
1、平时忙于业务和中心工作,深入农村和企业一线相对较少,对基层工作指导不力。以忙于工作为借口,没有将走访活动经常性的开展下去,存在应付心理,有任务观点。在解决群众反应的一些问题时,不积极,不主动。
2、不注重和同志们谈心交流,牢骚较多,脾气较急,批评人较多。由于长期在新城工作,回单位的时间少,与同志沟通少,交流少,对同志了解、关心、帮助不多,工作一有阻碍,缺乏耐心,批评人太过。
3、不能严于律己,有时在公务接待中,有饮酒行为。自律意识差,自我要求降低,不能主动抵制人情消费。工作出远发时,有在基层吃饭现象,按照规定工作日中午禁酒,但在公务接待中偶尔仍有饮酒行为。
三、对XXX的批评意见
1、工作方法要进一步改进,抓落实的力度再加强,对城镇建设工作研究不深不透。有时在工作中执着于上级的指示,而对工作实际情况研究考虑不周全,为了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和指标,重数据,轻实效,既无法达到工作的真正目的,又无法很好地兼顾群众的利益。
2、因工作繁忙、时间紧、难度大,会有对工作人员发脾气的情形。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越来越大,办事情急躁、没有耐心,什么事情一布置便急于看到结果,在听取同志意见上不充分,拒绝别人批评帮助。
3、奢靡之风方面,不能主动抵制人情消费,碍于人情、碍于面子,在人情消费方面随大流。在人情消费方面随大流,很难堵住清正廉洁上的漏洞。例如同学升迁、同事结婚等还存在随礼现象,这也是廉洁自律意识弱的表现。
四、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作风不够务实,对分管工作顶层设计、总体谋划不足,在目标、任务、措施上不能形成明确的思路,有工作推着走的现象,局面比较被动。
二是工作中存在好人主义,对分管部门要求不高,过于放手,具体指导不到位;
办公室作为机关中枢,关系机关的运行效率和示范作用,虽然人少活多很紧张,加班加点是常态,但要保证运行效率和工作严谨性。
五、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作风不够深入,角色转换还不完全到位,对行政机关的运行规律不够适应,有时候有急躁情绪,耐心和定力不够,对下传导责任传递压力方式方法不够丰富。
二是工作中存在好人主义,在理顺业务处室与基层单位工作关系和工作机制上下的功夫不够,还有不少不协调的地方,有的是上下业务流程问题,有的是个别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该调整的要调整,该拍板的要拍板,该批评的要批评。
六、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作风不够深入,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加强XX建设方面招法不多,上上下下不够重视是客观情况,但是一味抱怨不解决问题,一般性的分派任务、梳理总结、协调推动也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要谋求工作创新,真正借势发力,改变当前的平淡局面。
二是对分管部门、分管业务缺乏斗争精神,总体看分管领域发展不够平衡,对下指导监督不够,不能因为人手少、工作多就迁就、就宽容,降低工作标准,放松工作要求。
七、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作风不够务实,对分管的XX板块长远发展谋划不到位,对XX业的发展指导不够,要引导、督促分管部门善于提出发展目标、业务需求、工作措施,,在处理“管”和“服”的关系上,“管”得力度有余,“服”的力度不足。
二是全局观念需要强化,促进XX业务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上重视不够,目前XX和XX基本是两张皮状态,要指导部门主动对接XX发展,形成XX和XX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八、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够强,抓党建工作用力不足,对XX没有机关党委、纪委,机构设置不合理、党建工作人员少的问题关注不够;
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存在表面化现象,形式单一,理论学习与指导业务工作不紧密,没有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深入企业调研少,创新解决港区历史遗留问题的魄力不足,对如何引领推动XX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不到位。
九、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对分管干部在教育管理监督上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做凝聚人心的思想引领工作不及时,以致XX管理领域机关与管理处相互配合不够好。
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实情不全面,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难题的创新招法不多,XX与各XX处的职责分工还没有理顺,还没形成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
十、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意识不强,与分管部门干部谈心沟通少,批评教育和工作指导不到位,在凝聚团队力量方面功夫下的不够深。
二是推动XX建设的研究思考不深入,落实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意识不够强,统筹推进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十一、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有经验主义的思想,凭老经验老办法做事的时候多,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行业发展工作不够紧密,对推进和引领XXXX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不深入,创新招法不多。
二是在统筹组织协调分管部门和单位形成工作合力上还有欠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如,对XX成立后和将来XX改革后划转到XX局的职责分工和管理问题缺乏超前思考与研究。
十二、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有好人主义倾向,对处级以上干部管理不严格,抓关键少数不到位,树立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清正廉洁的XX政治生态用力不足。
二是对XX发展主要矛盾抓的不紧,紧盯制约XX发展的营商环境问题不放做得不充分,组织推动研究拿出硬招实招管用的招法、改变被动局面有差距。
十二、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到位,对全局的后勤保障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在协调各方、克服困难、加大保障力度、提升保障服务水平上用力不足,广大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信任感还不高。
二是工作作风不深入,对全局人员“总开关”的培树重视程度不够,在广集民智、内挖潜力、外请高师,加大教育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凝聚力战斗力上招法不新、抓得不实。
十三、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履行“一岗双责”不充分,对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抓好分管领域、尤其是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培树安全意识、确保生产安全上持续用力不足。
二是对分管的法制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在不断提升XX法制工作水平、提高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主动用力有欠缺。
十四、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长远战略。统筹干部选育上不能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干部的选用不及时,能上能下激励政策制度上还不到位。
二是新发展理念树立不牢,比如在打基础、利长远的行业发展规划上用力不足,疲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十五、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工作作风墨守成规。如在配合推进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如何调动干部队伍干事创业上发挥作用不够,重视程度不高,指导力度需加强。
二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在推进党建与XX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上创新不足、招法不多,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
十六、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深入调查研究、着力破解安全应急保障上还有差距,专业素养、组织推进上有待提高。
二是对干部管理不够严格。反对好人主义方面存在宽松软现象,对分管部门及管理执法队伍上有时过于考虑人员不足、不懂情况的客观因素,不严管、不及时提醒。
十七、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落实改革工作任务不彻底,指导力度有待加强。如XX、XX职责调整后,如何做好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融合性工作做得不够。
二是思想有滑坡。有时以经验代替科学管理,以年龄大了而放松对工作和分管部门的管理。
十八、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统筹能力不够强,在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好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关系上有短板,XX业务知识学习用力不足。
二是工作作风不严实,抓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凝聚人心上招法不多、形式不活,干部教育培训系统性不强,成效还不够好。
十九、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一是转变观念不到位,从XX到XX的角色转变还不够充分,XX专业知识的学习还不到位,推动工作的招法、思路还不够新,依法行政、服务企业的本领还不突出。
二是履行主体责任还不充分,对分管领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用力不够,指导监督不够,在管理上还缺乏斗争精神。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