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度城关区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讲话【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元宵佳节,我们共聚在此,盘点收获、分析差距、表彰先进,共谋城关教育发展之路,赋予这个节日特殊的意义。首先,我代表教育局党组对各位领导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多年以来对城关教育的关心与厚爱。同时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单位、新成立的个教育集团、新更名的5所学校以及达成“手拉手协议的4所学校表示热烈的祝贺!祝福你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向光生长,再接再厉。刚才颜嘉逸同志所作的教育质量分析,我完全赞同。开学后,请徐江同志作进一步的安排部署,分析优势,补齐短板。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下面,我从“求变、不变、要变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我们走过的路,探索要走的路。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回望这五个年头,我们一起脚踏实地走出了属于城关教育发展的“变革时代”。
回望这五年,我们在传承与发展中“求变”。
扩容增量一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实施教育资源扩容增量攻坚行动,推进“八个一批学校扩容增量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新开办学校13所,改扩建校舍6所,新增办学面积31.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7万余个,教育资源总量实现大规模增长。
体育联盟一一2017年我们整区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主题为“热爱生命从热爱体育开始”体育,最美好的教育”相信体育的力量全国和全区学校体育“一校一品”现场展示活动,成为西北首个“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全国示范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公益普惠一一累计增加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48个,公益公办在园幼儿比例达50.67%,缓解“入园难问题;
推进小区配套园治理,12所高收费幼儿园降费转普,解决“入园贵问题;
持续加大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力度,新增普惠性幼儿园52所、学位近1万个,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08%
回望这五年,我们在开明与开放中“求变”。
招生改革一一推进招生改革,实行网上申报审核,严格按照“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公平公正、阳光公开、顺序招生”原则,让招生工作日趋规范。及时向社会公布房产信息,落实“一套房产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学位”的政策。这三年,我们严控起始年级班额,彻底消除超大班额,“大班额占比从2016年的43.87%下降到0.96%,今年随着六年级的毕业将全面消除。
引进民办一引进国内民办教育品牌海亮教育和天立教育,兰州海亮实验学校已经开办,今年天立学校也将全面招生。以开明开放的姿态引进优质民办教育,旨在解决区域内教育资源不足、发展模式单一的问题,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多元需求。
教师选聘一一建立教师引进机制,五年来,通过全省选调、公费师范生引进、事业单位招考、引进人才、同工同酬教师招聘等方式,累计引进教师1600余名,有效填补了教育资源扩容增量后面临的师资缺口。
回望这五年,我们在唤醒与点亮中“求变”。
精神成长一一2017年倡导全体教师“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2018年提出“以梦为马,不负芳华的誓言,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激励全体教育人践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2019年做出“让每一位师生都站在平安的中央”的承诺;
2020年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鞭策,全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步伐,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个孩子。
项目引领一一引进“新教育生本教育等课改实验项目,建立“吴正宪名师工作站”。依托“万物启蒙课程,开展“中国万物地图计划”,29所学校申报试点。邀请李镇西、钱锋老师走进城关教育,举办郎全发思政课名师工作站授牌仪式。五年来,教育课题累计立项70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级各类奖项近500项。全面建成33所现代化学校、20所精品学校和117个特色(项目)学校。
风清气正一一修改学校绩效评价,形成了以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让学校绩效评价变得更加客观与公正。坚持公平公正、阳光透明原则,在职称评定中向一线教师倾斜。修订完善学校、机关干部绩效评价办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发挥“两微一端”宣传主阵地作用,“兰州城关微教育公众号关注量达12万人,去年1月至今阅读量累计达308万人次。
回望这五年,我们在赋能与变革中“求变”。
集团化办学一一以“名校办分校模式挂牌水车园小学民勤街分校,推进一体化办学改革,三年来累计建成一体化办学体17个,涵盖学校54所。在成立十九中、水车园和一只船教育集团的基础上,今年1月区政府又批复了6个教育集团的成立,涉及学校已达60所,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近80%
职能重组一一优化整合涉及教师发展直属单位,成立教师发展中心,集中力量实现研训一体,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成全省首家集禁毒、司法、消防、反邪教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实践基地,并于2019年11月投入使用,累计接待已超2万余人次。
合作共享一一与西北民族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着力构建结构完善、特色鲜明、质量领先的环高校教育发展生态圈。与榆中县教育局签订帮扶合作协议,增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协议,成为西北首个“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区”,共同助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
盘点五年来我们一起走过的“人间正道”,实实在在看到了城关教育在“求变”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盘点的背后是城关教育人创造性开展工作留下的浓墨重彩。
当然,在看到这些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多维度看到城关教育发展中的“不变”。
去年,在调研学校与校长、老师们的座谈交流中我看到了大部分学校向上的团队力量,向善的使命担当,向好的灿烂精神而为之不懈努力的行动及实践。我还发现了:部分学校发展停滞不前有多方因素,但思维的固化和格局的局限也是重要因素。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时代业已成为发展的强大支撑。变革的时代,我们真的需要思变,中国情怀、世界眼光比任何年代都显得意义重大,更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现代化。而与之不适应的是我们固化的思维模式,传统的办学理念,单一的教学方法,低效的管理手段,不大的胸怀格局、亟待整合的教育资源等等,这些掣肘因素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这些都需要改变。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我们变了吗?
我始终坚信:在变革的浪潮中,不仅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壮士断腕、抓铁有痕的魄力,更要有“肯下笨功夫的学习精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只要我们共同改变,才能面向教育的未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优质均衡是“十四五”教育规划的战略重点,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正在发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模式转变。新的一年,全体城关教育人要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城关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下面,我从激活创新,面向未来,与大家一起来探索我们“要变的路。
激活“脚下有根,眼里有光的教育。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关系。孩子热爱生活,师生关系亲密,亲子关系和睦,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激活学生、教师、校长和学校的内生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脚下有根,眼里有光的教育。
激活“内生动力”,需要做好“四个减法”。
第一,给学生做减法。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作业也应该是不同的。作业做到十一二点,学生“不堪重负”,家长焦虑重重,我想这不应该是教育的样子,我始终相信:健康远比优秀更重要。好的教育要给孩子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精神,然后才会收获“真正的成绩”。刚刚过去的2月23日,教育部安排部署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强调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要求传达到每一个老师。今年,我们要切实给孩子做“减法”,向作业要质量,让作业布置有意义、有趣味、有目的,要从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有教无类、素质教育、因 么 材施教”三个理念,做到“五育融合,一育带全育。我也知道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但关乎孩子的健康、视力、睡眠以及学习的动力,在座的每一位校长都责无旁贷。开学后由徐江同志牵头,教育科负责,教师发展中心配合,学校作为主体,全力做好作业设计与质量提升,及时总结归纳经验,督导室将此项工作列为全年重点视导内容,切实把健康还给孩子,把学习的动力还给孩子。
第二,给教师做减法。去年12月底,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提出“教师减负20条”。1月底,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强调将加强对各地教师减负清单出台以后落实工作的持续督导。年前,区政府也印发了《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提出了为教师减负的具体举措。今年各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要做好协调统筹,认真落实文件精神,“非必要”的活动能不开展则不开展,所有干扰教学的活动实行分管领导报备制,切实把时间还给教师。教师要做思考者,能者为师,把所有的学生调动起来,让所有学生都精彩起来。教师要潜心研究,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生命活动,而是以教师的生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一起动起来。
第三,给校长做减法。从第三方教师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校长们主持课题研究、参与教师课题研究、进行公开课展示的少之又少,大量精力耗费在了教学研究之外。今年,也要给校长们多做“减法”,在充分“放权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校长,让校长们更多的去了解教育改革前沿,倾听学校发展的声音、教师成长的声音、孩子成长的声音和未来关于人才需求的声音等等。因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决定着校长应该成为未来教育的洞察者、探索者和引领者。教育局要主动当好“服务员”,让校长真正走到学校发展中去,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此项工作朱益民同志牵头,党办负责,抓好为校长“减负”的调及督办;
徐江同志牵头,督导室负责做好年底校长进课堂的调查问卷,并纳入考核。
第四,给学校做减法。《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精简、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从国家《意见》的出台到各地减负清单的制定,都对减少学校干扰作出明确要求。今年局级层面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好各类活动的组织,尽量减少各类“进校园活动,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切实要为学校把好关”、做好工作协调;
各科室、直属单位也要做好内部的协调衔接,减少对学校重复性、不必要的干扰。此项工作由朱益民同志牵头,两办负责,纪检监察室配合,综合统筹今年计划开展的各类活动,能整合的整合,切实把安静还给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生命场。
创新一一不远求。
我们要思考:能不能以“资源就在身边为前提去实现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创新“身边的资源”,需要做好“四个加法”。
第一,给“思维模式”做加法。思维模式分固定型、成长型和创新型,固定型思维模式相信能力和智力以及天赋都是固定不变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智力、天赋可以后天发展,创新型思维模式则认为能力、智力、天赋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不断的发展,并且产生更新、更好的想法。如何给思维模式做加法?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学习力,改变固定型思维,建立成长型、创新型思维。要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有“传帮带”的意识和匠人精神,不断的把学习与思考转化为行动与执行。身边有很多例子,金艳、鱼晓贤、王向晖等,学习创新意识强,对待工作总是精神饱满。在第七届教育创新年会期间,他们主动组织全体老师收看,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想,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动态。作为校长要拥有成长与创新思维,才能面对学校的发展,不断地“破局”。
第二,给“优质均衡做加法。如何给“优质均衡做加法,需要我们扩资源和促改革“两条腿”同时走路。要加快推进ㄍ城关区基础教育资源扩容增量专项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今年我们要新开工8个项目,建成投用9所校(园),全年累计新增学位6000个以上,相关任务已经通过《工作要点》下达,目标也很明确,甘永武同志、基建科以及相关涉及学校要认真研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打硬仗”的劲头全力以赴推进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还要确保“打得赢”,同时全系统要做好向上资金争取的文章。要加快推进办学模式变革,集团化办学就是给学校做“加法”,给集团校赋能和授权,激发办学活力,加快优质均衡。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素流动办好事,资源整合办实事,学校之间要达到合作共赢,抱团发展,共享众创,资源优化,优质均衡的目的。民勤街分校今年已进入教育质量前十名的梯队,十九中教育集团上沟小学、金塔路小学,通渭路小学中山分校、静宁路小学草场街分校、华侨实验学校华辰分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集团效应日益凸显。集团化办学让老百姓家门口都有“好学上”,是我们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给“区域共享做加法。去年1月,我们与西北民大建立了校地合作。一年来西北民大除了在“高参小师生美育方面、教师节共庆给予我们支持,还每年为十九中教育集团注入170万的资金支持。去年11月,我们与榆中县教育局签订帮扶合作协议,通过增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形成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的良好机制,互相学习、广泛合作,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孩子。这几年,我们一直与省中医药大学、兰州文理学院以及区域内的高中做积极的沟通与对接,将身边的优质资源连接起来,与城关教育共谋共赢,看似在解决别人的问题,实则在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今年,各校(园)要进一步打破思维模式,以开明开放的姿态,争取各方支持开门办教育。
第四,给“育人体系做加法。十九中教育集团成立以来,集团内部积极探索中小衔接的尝试,小学老师走进中学的课堂,中学老师走进小学课堂,对中小衔接问题开展集中教研,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校(园)长们要快速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周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职业院校做好幼小衔接、中小衔接、中高衔接、中职衔接,通过对学生每个学段心理、生理、学习等特点的了解,用科学、精细的设计,让每个孩子在不同学段顺利过渡。今天海亮教育和天立教育分别与一只船教育集团、华侨教育集团签订了“手拉手合作协议,其主要目的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实现互惠双赢,共同进步。希望我们在公民互促、幼小中高(职)衔接、五育融合方面创出新的经验,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育人体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基。
面向未来一一想,都是问题,干,才是答案。
面向未来,需想力与执行力做好“四个融合”,因为想都是问题,干才是答案。
第一个融合:变革学习方式——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自然融合。去年“新冠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暴露出传统学校在线学习组织、学习环境创设与管理、学习监控和评价方面的诸多不足。目前全区教育信息化正从国家1.0三通两平台向2.0三全两高一大跨越(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而各校(园)信息化应用基本上还处于“术嵌入“和少量“产品替代”阶段,严重依赖现有的教学管理方式、组织运行流程,远未涉足“模式变革”及其之后的发展阶段,我们了解的通渭路小学和中山分校的同步课堂、华侨的直播课堂还稍有些起色。2月1日,兰州市入选202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培育名单,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今年,我们要借助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线上与线下教育的融合,重点在建设、应用、拓展、数据等方面做足文章,要加大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打造人工智能、 steam课程等有一批特色课程,丰富智慧教育内容,同时加大对各校(园)信息化应用的大数据监测,形成数据分析并运用于年终考核中,切实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尤其以集团为单位,以集团为载体,要推进同步课堂和智慧校园建设。
第二个融合:完善评价体系——高激励与低竞争的创新融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增值评价,即: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而是以学生的进步幅度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去年,督导室和教师发展中心对国内一流评教育估机构一重庆教育评估院进行了考察,区政府付区长带队也进行了对接,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上个月,在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对我们将要开展的质量监测与学生评价进行了专门批复,设立了专项经费。今年我们将引进重庆教育评估院,突出增值评价,采取第三方横向评价和重庆教育评估院纵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同时今年还要推进集团化办学分类考核,捆绑考核试点,让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第三个融合:重塑家校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式提请全国人常会议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政府、学校、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促进家庭教育,必要时国家对家庭教育进行干预。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学校作为主体要以共性教育为主,同时要积极通过家长沙龙、家长课堂、微型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智慧父母课堂、建立家访制度等方式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和家长一起共同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家庭成为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型组织,让家庭成长成为孩子终身成长的生命场,从而达成合力育人的目的。
第四个融合:跨界改变教育一一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跨界融合。《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科技场馆重要育人作用。要探索建立行业专家驻校制度,教学的提供者不仅是教师,也可能是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工人、农民等,任何有专长的人都可以成为“教师”,把全社会的优质资源都引向学生,依托技术与机制的进化,构建无边界学习型场景,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让身边的资源“活”起来,真正实现跨界改变教育。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2021年,希望全体城关教育人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脚踏实地,向光生长。2021年,让我们一起:激活创新,面向未来!今天是元宵佳节,祝愿城关教育这个大家庭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也祝愿所有城关教育人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