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讲话(全文),供大家参考。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主题,专门安排一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旨的是强化抓基层、抓基础、抓落实的鲜明导向,突出县一级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和主阵地,夯实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基础。刚才,10位县(市、区)委书记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有实践案例、有问题剖析、有思路举措,听了深受启发。总的感到,大家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在深化、思路在拓展、举措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下面,我围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怎样保证高质量发展”三个问题、谈一些想法,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总要求,明确了具体安排。我们要从把握规律的角度,加深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必然规律。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成功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经济总量增长超过100倍,去年达到8.6万亿元,但支撑高速增长的生产要素成本低、中外技术落差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等比较优势已经大大减弱,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华山一条路”。
从社会发展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民心所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我省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匹配,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够平衡,生态环境方面的短板仍比较突出,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十分复杂。解决好这些问题,防范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陷阱,必须顺应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科技变革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潮流所向。16世纪以来,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当今时代,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多点突破,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从先导性技术成为普适性技术,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来有的创新活跃期,很多原来根本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变成现实。江苏虽然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创新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产业总体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我们唯有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好高质量发展举措,才能更好地适应科技的新变化,更好地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羸得发展的主动权。
从需求变化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落点所在。改革开放40年,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商品短缺状态,现在已经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特点。过去几年,老百姓将大把钞票花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要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平衡,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同时,供给变革也会不断催生新的需求,这些需求又将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正是这种循环往复、相互促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定意义上说,推动高质量发展,同40年前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江苏应该走在全国前列,这是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盼;
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江苏必须走在前列,否则必将落后于周边、落伍于时代;
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江苏也完全有可能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要把实体经济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活力较强、县域实力雄厚的优势发挥好。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自觉和使命担当,与时俱进、扬长补短,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二、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委全会已经作出“六个高质量”部署,方向、要求是明确的,各地各部门要集中力量、心无旁骛地抓好落实。推进过程中,要做到“五个突出”:
一要突出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推进。从大的方面讲,“六个高质量”本身是一个系统,要把握内在联系,遵循发展规律,统筹任务安排、工作推进、成果考核,形成整体推进格局。具体到实际工作,要摆到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来考量,综合评估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内部情况要分析透,外部因素要考虑全,动力机制、反馈机制要设计好,尽量作出科学、周密、前瞻的安排。比如我们谋划一个地方发展,首先要考虑要素的集聚能力,资金流、信息流可以通过互联网汇聚,而人流、物流必须通过具体线路来实现,每个地方在具体线路建设中的支撑条件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运用系统化思维进行通盘考虑。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地如何定位、重点是什么、突破口在哪里,必须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维。从苏北来看,连云港有条件发展成大海港,要考虑港口、产业、城镇与北面的青岛、日照,南边的盐城、南通乃至上海错位发展;
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铁路枢纽作用,支撑向东向西开放;
淮安可以考虑建设东部沿海货运机场,与徐州、连云港形成三角支撑,实现铁路、港口、航空互相补充、互相支撑,同时对盐城的大数据产业和宿迁的电子商务形成聚合发展。从苏南来看,随着上海虹桥机场的国际航线全部放到浦东,做大做强硕放机场刻不容缓,通过强化服务业的发展,支持苏南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比如“1+3”重点功能区建设,省里正在制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进一步明晰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选择和主攻方向,各地要在这一总框架下制定具体行动方案,谋划重大功能性、支撑性项目。
二要突出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重点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科技创新,要在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上用功发力。我省科教资源丰富,科研实力强,上个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有54个项目获奖,总数居全国省份第一。要全面梳理科技资源状况,对产业化前景好的领先科技,就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
要系统分析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现状,对技术约束明显的领城和环节,就围绕产业链部暑创新链;
要科学把握产业科技变革趋势,对有前途的前沿科技领域,要敢于超前加大投入,作出战略布局。要持续加大“中字头”“国字号”重大科创载体争取力度,力争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上取得较大进展,更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提升我省原始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要在关键领域改革上用功发力。“放管服”改革要向纵深推进,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制定“不见面审批”标准,推动“3550”改革实现常态化、普遍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率先发力,聚焦制约科研人员创造力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制定改革方案,安排改革试点,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县级集成改革要加紧试点,及时总结,条件成熟时向面上推开。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要在探索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招、硬招上用功发力。要跳出过去的老套路、旧框框,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路数创新,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惠化手段,以高水平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要突出重点领城,着力补齐短板。要把握协调发展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着力补缺补短补软,提高发展的协调性。要着力补生态短板,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以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为契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统等各方力量,落实好治水、治气、治土任务,确保环境改善取得明显成效。要着力补民生短板,对省委全会列出的就业、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项研究,逐一拿出方案,采取具体行动,力求尽快见到变化、见到效果。最近中央作出“扫黑除恶”专项部署,要迅速行动,果敢出手,坚决打击,形成压倒性态势。要着力补基础设施短板,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发展,推动高速公路、高铁、机换、港口等资源整合利用,抓好既定项目的开工和建设,探索高铁自主规划建设运营模式,不断强化基础设施文撑作用。
四要突出因地制宜,创造发展特色。各地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实际,研究确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主攻方向和关键举措,努力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比如经济发展高质量,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但各地产业基础、环境条件不同,哪些产业要重点培育、哪些产业要逐步退出、哪些产业要改造提升,重点打适的特色产业是什么,怎样集聚高端要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怎样推动“两化融合”加快智能化步伐,都需要深入研究,作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回答。比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对一些房屋更新时间不长、活力较强的村庄,重点是完普配套设施,优化公共服务;
对一些房屋破旧、衰败已成必然趋势的村庄,要因势利导,通过以土地换保障等方式,促进人口向县城和重点中心镇集聚。比如城市建设,要努力彰显城市的特色魅力,防止千城一面;
要积极回应本地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城市服务和治理的个性化方案。再比如区域文化标识打造,要深入挖掘本地最有内涵、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精雕细琢、久久为功,打造出像昆山昆曲、苏州园林、扬州工艺这样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高的文化品牌。
五要突出务实操作,实行项目化推进。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全会部暑,加强调查研究,拿出具体方案,把“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细化成一项项具体举措,排出时序进度,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比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多谋划一些实践抓手、实在招数,创新内容表达、宣传方式、传播途径、教育渠道,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形式,多树立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比如产业绿色化改造,应从哪儿入手,改到什么程度,每个园区的改造重点是什么、哪些产业得要调整、哪些企业必须关停等,都要有清单,有具体的责任人。再比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以及实施“厕所革命”,要列出具体计划和实施项目,确保如期见效,有效改善农村群众生活。
三、怎样保证高质量发展?
主要是“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考核导向。要根据中央要求,按照省委全会明确的“六个高质置”基本框架,抓紧研究制定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从今年开始,省里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内容,对设区市开展目标考核。省里将成立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委组织部。各设区市也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完善对所辖县(市、区)的考核。同时,要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抓紧建立完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提振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六个高质量”涉及方方面面,省级机关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任务,对现行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出台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比如,财政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完善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机制,在评估的基础上完善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
国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质量项目的用地保障,积极推广苏州市对工业企业实施的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探索建立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与地方工业亩均税收水平挂钩制度。这项工作,各部门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各地也要紧扣高质量发展,推出政策举措,加强政策协调,狠抓政策落实。
三是强化标准引领。发挥标准“温柔法制”作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地方标准,鼓励行业、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相关标准,不失时机地提高污染排放、能耗、水耗标准,明确达标期限。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协会、企业率先制定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要着力提高各级干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干部培训教育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干部考核评价要突出推动高质量的成效,干部选拔任用要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要充分调动企业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要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支持科技人员以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高技能人才受尊重、得实惠,增强职业荣誉感、获得感。
五是强化环境营造。要树立鲜明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质量而非总量;
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息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要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
要守住发展底线,确保社会稳定、确保公共安全、确保生态质量、确保风清气正,把高质量发展建立在严守底线的基础之上。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