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创新工作方法锻造干部队伍实践与思考,供大家参考。
2022以来,*区委坚决贯彻执行市委的工作部署,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破解“不严不实”问题。在活动中,我们结合*干部少、项目多、任务重的实际,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在深化提升“双九十”一线工作法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为干部队伍开展各项具体工作鼓舞了斗志、明确了责任、指明了方向、厘清了准绳。
一、*区干部职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区作为*市的新城区,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有着较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①人员较少,在编的工作人员只有150人左右,但负责的具体工作却不少于其他县市区,在重大项目方面甚至要超过其他县市区。②地盘较小,约相当于一个镇的面积,但肩负的责任重大,是全市多项改革任务的试点区。③位置复杂,属于城市和乡村交接的边缘地带,协调梳理各方面的职责权限较为困难。④有很多苦干实干者,也有少数懒汉闲人。
因为以上这些特殊性的存在,我们在“先试先行”的大步前进过程中,锻炼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但也暴露出了个别干部职工上班迟到早退、组织观念不强、违反政治纪律、无视政治规矩、阳奉阴违、搪塞推责等一些问题,甚至有些党员干部经不住利益诱惑,以权谋私、胡作非为,将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置于大局之上,无视财经纪律,随意经手现金、坐支挪用。个别干部还充当“保护伞”,中饱私囊、违法乱纪,严重败坏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区作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示范区,必然要肩负起过河开山趟路的重任,因此日常工作较为繁重,工作压力较大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但是一些干部畏难怕苦、推诿扯皮,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魄力,满足于当“太平官”、“平庸官”、“超脱官”。
二、对于*区干部作风建设面临问题的分析
虽然*区成立以来,绝大部分的干部职工都勤勤恳恳,扎实做事,为*区的飞速崛起无怨无悔地付出才智和汗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不可否认,以上暴露出的种种突出问题,已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调研中,我结合*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出现以上这些干部作风问题总结了几点思考:
1.思想作风建设还没有落到实处
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思想作风建设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过去的工作并没有让思想作风建设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紧迫感还不强,对思想作风建设“软实力”激发干部队伍“硬实力”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也就导致了思想作风建设往往流于表面。开几次学习会,做一些宣传展板,对个别现象批评教育,这样的思想作风建设过于单薄,也缺乏常态化的推动力,往往会造成“三分钟热度”、“忽冷忽热”的情况。
对此我认为,思想作风建设应该力戒只说不做、只宣不管、只号召不践行的传统方式,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工作,由领导干部带头,将转变思想作风体现在真抓实干的干劲上,体现在迎难而上的勇气上,体现在义无反顾的魄力上。
2.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目前我们对于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很多经验和做法仍然是停留在十年、二十年前,重视人治、忽视机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让当前的干部队伍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也对我们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方面,我们需要更为科学、有效、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而不仅仅是思想教育。
我们要立足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大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促使各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树立起勤勤恳恳、扎实肯干的工作风气。不能片面地把作风建设的检验只摆在学了多少文章、写了多少心得、做了多少资料上。更重要的是要把“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检验我们推进作风建设的标准。
3.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和实践相结合
干部作风建设没有万用灵药,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套路,必须时刻直面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深入学习体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进步。这是*区成立以来通过一次次实践摸索出的道理。
成区来,*区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作为*“先试先行”的主阵地,遇到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正是通过这样的实践锻炼,让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作风建设活动,出台新的办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让实践成为锤炼干部队伍的熔炉,也让干部作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思考,我们认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干部。必须充分认清干部纪律作风整顿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必须走在经济社会发展前面,要用最先进、最科学的理念来开展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
为此,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措施。
三、*区整顿干部纪律作风的一些具体措施
为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管理和监督,严明纪律,转变作风,营造新区良好的干事氛围,2022年年初开始,我们在辖区各机关单位创新性地推行了“双九十”一线工作法,把90%的人员下沉一线,90%的时间精力投入一线。要求全体领导、干部在保留约10%的人员保证部门日常性业务工作正常运转之余,将其余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全部投入到招商引资一线、项目建设一线、征地拆迁一线、服务基层一线中去,以全员参与、集中攻坚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全区的各项工作。
6月份,我们出台“两办法一制度”,建章立制,严把干部的管理关、问责关,进一步完善“以制度管人”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两办法一制度”即《*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和《*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问责办法》,主要针对*区机关事业单位(含二层机构)的干部职工及编外聘用工作人员,从干部作风建设、单位内部管理,编外聘用工作人员的聘用原则和条件、聘用方式、管理考核,以及全区干部职工问责方式、问责办法等多个方面,建立起科学的、细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监督管理体系。
按照“两办法一制度”的有关要求,*区对全体干部职工加强管理和监督,对违规违纪人员将按照规定严肃查处,并根据违规违纪、决策失误、工作失误等三十三种不同情况启动相应的问责机制,予以责任人诫勉谈话、停职、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和降职等不同的问责处理。
8月份,我们再次针对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具体情况,开展“把办公室搬到重点项目现场”活动,以扩大项目投资为目标,以项目建设现场为阵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把工作地点由办公室搬到重点项目现场,全区上下全力以赴破难题、攻难关、促开工、抢进度,坚决打赢重点项目攻坚战。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区以雷厉风行之势有效遏止了干部队伍中的歪风邪气,进一步激发了工作动力,凝聚了战斗力,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也创造性地梳理提炼出一整套新的工作模式,即“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
四、“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锻造优质干部队伍
“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具体是指“五干作风”,即快干、猛干、苦干、巧干、净干;
“六定机制”,即定单位、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定奖惩;
“七现场”,即力量在现场配置、情况在现场了解、感情在现场融合、问题在现场解决、干部在现场培养、形象在现场树立、成效在现场体现;
“八不准”,即不准插手项目招投标、不准损害群众利益、不准参与“两违”、不准曲解政策乱发言论表态、不准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利益、不准在工作现场打扑克麻将等娱乐活动、不准迟到早退旷工或擅离职守、不准态度蛮横对待群众。
打造一支优质的干部队伍,主旨在于方向要明了,机制要完善,规范要细致,纪律要严格。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区才在逐步地摸索过程中,搭建起“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的体系。实践证明,这是一套完善、科学、具有创造性的管理体系。
1.“五干”转作风,增强干部队伍战斗力
我们开设了“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等专题党课,先后3次集体约谈了新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各社区“两委”支书、主任和各单位财会人员,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赴井冈山等地参加党性教育等,从思想根源上抓好党员干部的作风整顿,把好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信念动摇,党性不强”、“精神不振,干劲不足”等问题,我们继续发扬“五干作风”,即快干、猛干、苦干、巧干、净干,处级领导带头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通过“五干”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干部“严”和“实”的自觉性、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2.“六定”明责任,激发干部队伍行动力
在两次专题研讨中,我们对照正反典型,通过查找、分析问题,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中存在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不愿作为等现象,并且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为此,我区明确了“六定”,即定单位、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定奖惩的工作机制,对总投资238亿元的39个重大项目,分别成立项目推进攻坚小组,并由处级领导担任组长,把办公室搬到重点项目现场,成立临时党支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我们把任务分解、细化到各个工作组,明确带队领导和组员的具体任务、完成时间节点,要求各组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零距离、保姆式的服务,同时运用考核奖惩办法,科学评定每位成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3.“七现场”促落实,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在活动中,党员干部通过换位沉底,深入调研,发现由于基层一线力量不足,导致服务群众的效果不够明显、项目建设推进不力,于是,我们在开展“把办公室搬到重点项目现场”活动时,明确了“七现场”,即是力量在现场配置、情况在现场了解、感情在现场融合、问题在现场解决、干部在现场培养、形象在现场树立、成效在现场体现。由于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向项目建设现场倾斜,各个项目工作组工作热情高涨,纷纷进企业、入工地、访农家,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特别是与征地拆迁群众零距离面对面,认真宣传政策法规,倾听群众合理诉求,耐心释疑解惑,努力争取群众大力支持。同时,尽力帮助项目业主解决“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等问题。
4.“八不准”严要求,强化干部队伍约束力
在深入调研、听取群众意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党员干部工作纪律不严,有损害群众利益的传闻,存在一些违法违纪行为,为防范和杜绝党员干部在项目工作中存在“贪、庸、懒、散、软、混”等不良现象,我们出台了“八不准”,即不准插手项目招投标、不准损害群众利益、不准参与“两违”、不准曲解政策乱发言论表态、不准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利益、不准在工作现场打扑克麻将等娱乐活动、不准迟到早退旷工或擅离职守、不准态度蛮横对待群众的纪律要求,同时完善了《*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问责办法》等4个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整顿处罚工作,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约束力。
目前,我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党员干部对“不严不实”问题的整改力度还不够大,成效不够明显;
个别干部还存在着不敢作为、不敢担当的思想等。确立“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是我们下一步干部工作作风整顿的新起点,使我区能够继续抓好“不严不实”问题的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卓有成效的常态化机制。
五、对*区开展干部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些思考
在长时间的调研过程中,我时常为*区干部职工的拼劲、干劲和聪明才智所感动,是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区建设的重任,他们是实现“*速度”和“*奇迹”最强有力的支撑。
但是客观地讲,一些害群之马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使我感到触目惊心。他们或是无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或是好逸恶劳、推诿卸责,或是思想懈怠、盲目蛮干,或是擅离职守、脱离群众,无论是哪一样,都严重败坏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不仅仅是给*区抹灰,也是给党的干部队伍抹灰。除此之外,他们的行径也在不同程度上伤害了我们的事业。由于他们的“庸、懒、散、浮、软、奢”以及不按政策、法规办事,吃拿卡要,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使得许多原本有着广阔前景的项目卡死在一两个环节上,致使许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或者顺利铺开却难以为继。
*区创造性地提炼出“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首先从干部的思想、作风入手,领导干部带头自觉行动,然后明确干部的具体岗位、职责范畴和奖惩办法,再通过将机关干部换位沉底,抵近现场办公,“零距离”解决基层难题,最终以八项具体的纪律要求和“两办法一制度”拉起“高压线”,通过严抓严管,强力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事实证明,“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作风管理模式。
通过开展“五干作风”活动,目前在*,“周六正常不休息、周日休息不正常”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在*项目建设中,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农业高科技展示馆项目从开工到建成开园仅用了139天,创造了项目建设的“*速度”。上级领导这样评价:*以一个乡镇的面积和人口,创造了一个中等县市的业绩。
通过明确“六定”,干部在项目建设中的职责明确了,项目推进的时间节点明确了,形成了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39个重点项目中已有11个项目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并进场开工建设。
通过落实“七现场”,党员干部抵近一线,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对于干部队伍起到了极大的锻炼作用。我们坚持把项目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战场”,2022以来,对在现场工作中表现优秀的5名干部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使活动尽快出成效,我们对照项目交地时间、取得施工许可证时间、开工时间、竣工时间等关键时间节点,列出具体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定期在现场检查工作成效。执行“七现场”,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加快开(竣)工。1—9月,我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95亿元,同比增长39.9%。
通过严格执行“八不准”,强化了对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使作风建设有了强大的纪律保障。2022以来,针对发现的问题,我区纪委下发《督办函》6份,责令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深刻检讨和整改。纪律上的严抓严管,为党员干部营造了干净的干事创业环境。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实际上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管理闭环,是符合科学原理的,事实也证明,“五干六定七现场八不准”工作法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能,让干部队伍涤秽荡瑕,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
以上实践证明,*区在干部作风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次专题党课,也不仅仅是一两次集中学习,我们更需要的是建章立制,需要从严规范的科学长效机制,用机制来管理人,用机制来约束人,用机制来磨炼人,用机制来推动人,用机制来考核人。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