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育实施方案优秀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德育教育实施方案优秀11篇,供大家参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促进我县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____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指针,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倾力打造“尚美健行大德玉乡”德育品牌,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常态,为镇平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大美镇平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具体目标
3、初中学段: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初中阶段行为习惯养成
思想情感:了解党史国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心时事政治。
文明礼仪:体谅父母辛苦,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人交往热情大方得体,平等宽容,尊重他人隐私。
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公共秩序和法规;爱护公共设施;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守时守信;文明上网。
学习求知:学会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有兴趣特长;乐于实践,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
生活卫生:合理饮食,科学安排作息,注意劳逸结合;穿戴整洁、得体;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能够管理好个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
健康安全:客观认识自己,懂得接纳、欣赏他人;形成自主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重视安全防范;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勤俭环保:消费适度,生活不攀比;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环境卫生;具有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志愿服务:勇于担当,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会诚实劳动;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三、实施途径及活动内容
目标是方向,落实见行动。为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体局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制定以下六方面实施途径,各学校要认真组织落实,保证做到“四有”,即:有时间(德育活动主要放在每天下午延长时间,严禁上文化课);有地点(利用学校教室、功能室、少年宫、实践基地等);有安排(选好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和课程表);有人教(学校教师或教师志愿者),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切实把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一)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1、认真落实德育课程。各学校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不得减少或挪作它用;教师要联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县教体局和中心学校定期不定期对教师教案、教学及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它课程的德育功能,学科考试中适当设置一定的德育试题和考分,检测学科中德育的运用情况。
2、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按照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安排上,小学一至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要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3、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各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诵读工作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中,优化“儒学养正,兵学相佑,道法自然,文化浸润”课程结构,做到进课堂、进课表、进教案、进考卷,引导学生利用晨读、午读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更好体现传统文化“良好行为规范,高雅审美情趣,质朴道德操守,深邃哲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学校要经常举办教师经典诵读课比赛活动,县教体局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课比赛活动。
4、开设书法写字课。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开设专题书法课,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指导学生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要足额保证书法课课时,组织学生学好练好书法。学校定期举行学生优秀作业展览及教师、学生书法比赛活动。
5、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县教研室、各级学校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开展县情教育、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编写地方读本,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二)文化育人: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营造校园育人环境。
1、优化校园环境。一是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二是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图书室、广播室、学校标志性景观。三是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及20XX年修订版《中小学生守则》。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四是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可悬挂革命领袖、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进行主题创作。
2、营造文化氛围。一是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二是鼓励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并进行教育展示。三是课间、饭后时间要播放经典音乐、经典歌曲和红色歌曲。
3、利用校报、校刊进行道德宣传教育。学校根据实际条件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报、校刊,刊发学生文章、读后感和教师作品。
4、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5、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深化市县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开展“文明校园”“文明教师”“文明学生”评选活动,推动校园文化育人及学校特色品牌建设。
6、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校园绿色网络,搭建校园网站、论坛、信箱、博客、微信群、QQ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开发网络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家长合理使用网络,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一是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二是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仪式感强烈的教育活动。一是严格中小学校升降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二是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开展共青团员入团和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增强学生的先进意识和团队归属感。三是自今年秋期开始,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学初要举办拜师礼,学期末要举办谢师礼活动,活动必须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让家长自觉尊师重教。四是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安全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团委、少先队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社团活动。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办学特色和学生情趣爱好等,积极筹建体育、棋类、艺术、科普、环保、发明、制作、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要求各社团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各学校要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要为学生社团活动健康顺利开展提供经费、场地、时间等方面的保障,让社团活动成为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兴趣爱好、启迪智体潜能、激发学习热情、凝聚团队意识、吸纳优秀学生参与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5、开展传统文化“五个一”进校园活动。一是在教师及教师志愿者的指导下,每周按照各学段推荐书目全员阅读一篇经典文章;二是每周学唱一首经典歌曲;三是每周会背诵一首中华好诗词;四是每周开展一次以《道德经》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学生书法练习;五是每周开展一次不同德育主题的演讲活动。上述活动时间主要放在中小学校学习日下午延长时段(第四节),各中小学校要针对活动排出课程表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心学校要跟踪督查,确保各项活动扎实开展,早见成效。
6、开展激情跑操和韵律操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利用大课间时间,广泛开展激情跑操和韵律操的教授工作。通过两操活动的引导,把师生潜在的热情激发出来,以激情跑操带动激情课堂,力争把每所学校建成激情燃烧的校园。
7、开展远足活动。今后每年秋季和春季,全县中小学都要各举行一次远足活动,锻炼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远足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加,学校制定安全预案,教师必须全程参与。每次远足保证高中30公里,初中20公里,小学10公里。
8、开展学生励志教育“三大步”活动。全县所有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必须两读励志信(认知)、填写成长记录(反思)、自我评价(行动),这“三大步”教育是学生认识自我、坚定目标,产生持续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各高中尤其要把“三大步”励志教育作为学生徳育的主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形成常态。
(四)实践育人: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开展各类主题实践。一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故居、烈士陵园(墓)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二是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三是利用科技类展馆(室)、美术展、高新企业、联欢晚会等开展文化艺术科普教育;四是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五是利用交通、消防、水利、气象等部门开展安全教育;六是利用敬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七是利用医院、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
2、加强劳动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等日常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3、组织研学旅行。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4、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
(五)管理育人: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1、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制定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二是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三是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四是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
2、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各学科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各学校要积极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把教师、教师志愿者参与德育工作的表现情况纳入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审、选拨聘用、评优奖励的主要标准。
4、细化学生行为规范。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守则》,鼓励结合实际制订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5、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六)协同育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一是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各学校要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建立家校联谊会,每月至少开展1次以上的家校联谊活动,一方面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及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另一方面聘请家长志愿服务者,参与护送学生、伴读陪餐、整理寝室等学校管理和服务事项,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二是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每学期各学校要评选“最美家长”并进行广泛宣传,力争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2、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三拒绝(拒绝零花钱,拒绝零食,拒绝家长无序接送)”活动,倡导学生不乱花钱、不吃零食,倡导家长在校门口200米或适当距离以外的地方有序接送。学校要主动联系本地综治、公安、交通、城管、市场、卫生等部门及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学校教育的人士,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中心校长是各乡镇(街道)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每年要与教体局签订德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负责对辖区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考评。各中小学校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德育处,自上而下形成德育工作网络。中小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做到三个“亲自”,即亲自拟定德育规划方案、亲自参与每一项活动的开展、亲自汇报由各级组织的考评检查;主抓德育工作的副职具体落实,发挥好德育机构在德育管理、研究、指导方面的职能。要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依据各学段德育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本校抓好落实的方法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二)强化队伍,倡导奉献。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探索推行教师志愿者无偿服务制度,并给予体制内教师志愿者在干部选聘、评先评优,晋级晋职等方面政治待遇,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研究,拓宽培训。各学校要强化对本校德育骨干的指导培训工作,适时组织学习观摩活动,借鉴先进经验和方法,加强德育工作实践。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从本学期起,县教体局将对校长、德育副校长、德育教师分层次多渠道进行培训,逐步提升德育工作者人文素养、师德修养、德育理论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和德育研究能力。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县各乡镇(街道)完小、中心小学、初中及各高中要及时搜集整理本单位德育活动素材,明确专人编印《徳育工作简报》,分别由各乡镇(街道)中心校(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直接将本单位德育活动素材报中心校)、各高中汇编后报县德育中心。定期评选和倡树各学段德育名师、名班主任,倡树德育精品课堂和德育活动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学校积极在省、市、县新闻媒体、刊物上发表文章,加强德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五)严格督导,双向考评。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双向考评制度。一是制定出台《镇平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奖惩办法(试行)》,每学期结束之前,要在学校自评、中心校考评的基础上进行县级评估,县级评估结果作为对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排名的依据并计入教体局年度目标考评。二是完善教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把教师参加德育社团活动作为绩效考评、晋级、评先的主要依据,把学生德育素质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切实增强学校及广大师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稳固性。
XX市XX路街道中心小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托“润玉教育”特色德育品牌,培养“如玉少年”。以玉的“五德”即仁、智、勇、洁、义对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修德启智、益美求真”的好少年,创新生命潜能,不断完成生命的飞跃与升化。
以“玉”为引,育才成珍
学校始建于1998年,占地45亩,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余人,专任教师120人。目前招生半径辐射周围9公里,辖15个自然村。学校虽地处农村,但全力打造更高品位、更优质量的新型现代化学校。20XX年,在上级支持下,学校投资400万元新建了一座面积2886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标准的教学楼。在校西新征地十余亩,投资200余万元先后建设了餐厅、伙房、运动场地及厕所等项目。20XX年,投资100多万元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XX年,投资900万元建成新的教学楼。20XX年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塑胶操场。目前,学校拥有高标准的微机室、创客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成为XX市首批拥有高标准教学配置、高品位教学理念、高效益教学质量的农村小学。
学校虽然地处农村,但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不再是闭塞的生存环境、落后的文化、自封的生活方式、简单的教育模式,随着农村面貌的改善,生活的富裕,眼界的开阔以及电子媒介的普及,学生的情况趋向多元化。
学校针对时代特点,深入挖掘文化基因,学校前身叫“玉皇小学”,寓意着学校里的每一名学生,就像一块天然的玉石,需要工匠们发挥创造力,经过精心雕琢,方可成形,成为玉中珍品——玉皇。同时,“玉石”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成长和演化。
依托学校自身文化基因,创立了“琢玉成器,育才成珍”的办学理念,构建起“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教师成功”的育人目标,明确了“培养如玉少年,雕琢修玉名师”的“玉文化”工作体系,琢玉成器,灵动生命本色。
以“玉”为魂,修德润心
学校教育理念: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琢玉成器,育才成珍。
解读:“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通常是指玉石成形的过程,用来比喻人的才能和品行修养如器物的制作过程一样,要时时修正,不断学习和反思,在不断艰苦的磨练中最终达到至善境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有用之才。
学校育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教师成功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培养如玉少年
(1)璞玉阶段:辨玉先辨石。关注学生差异,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2)琢玉阶段:比德如玉。以玉的“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对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美玉阶段:雕琢复雕琢,片玉万两金。在反复打磨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二、一切为了教师的成功——从匠人到大师
教师修养内容
(1)师德:修身如玉,以玉润德
(2)师能:循玉启智,独具匠心
(3)师艺:一专多能,风格迥异
七支队伍建设
(1)班主任——班级“琢玉”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学科教师——基于知识与素养并重的课堂教学打磨
(3)教研组长——提升个体与群体的科研创新能力
(4)级部主任——独特的管理方法与高效执行力
(5)老教师——以“结对子”发挥“传帮带”作用
(6)青年教师——在创新与超越中注入教育活力
(7)名师——从职业到专业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与提升
以“玉”为本,精雕细琢
开发“以玉为本”的特色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结合“如玉少年”的特质,学校重点从德育、智育、艺体、科技、劳动五个方面创新性地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01以德为先:四叶草德育“润玉”活动课程
(1)红色润责课程——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
红色引领:红色代表热情,以爱国、传统节日活动等为载体,重在文化育人。
学校地处XX市玉皇顶上,是掖县玉皇顶起义的旧址。学校因地制宜,以XX市烈士陵园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开启了一系列红色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先后开展了百名党员教师讲党史活动、四史联讲活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全国公祭日等都组织学生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每年七一、国庆节等节庆日都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唱响国歌“祖国在我心中”等主题活动,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队、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春节、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写春联、包粽子、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如玉少年的重要载体。书法社团学生屏气凝神,力透纸背,于笔墨之中传承千年文化,养成端方君子;蝉绕画社团将XX市地标和历史通过线条的裁剪,将历史风韵融入现代绘画,感受岁月变迁;舞蹈和音乐剧社团将XX民俗与音乐碰撞,感受现代气息中XX人的烟火生活;机器人社团立足未来,打造科技梦想;跳绳、踢毽社团轻舞飞扬,活力无限。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如玉少年,既传承历史又创新发展,既凝高洁玉色,又锻铮铮玉骨。
(2)绿色润心课程——家校联系和健康成长教育
绿色成长:绿色代表健康,以典礼、家校合作活动等为载体,重在活动育人。
学校建立三级家委会,形成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化,家长有序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工作,履行家庭教育监护责任,强化家校交流互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定期组织学校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家教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改进家校沟通、家教咨询方式;通过全国家校共育试点校线上学习、家教知识讲座等手段,教授家长家教知识;通过建立班级家长qq群,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学校还通过开展“幼小衔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建队节”“入队仪式”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黄色润体课程——热爱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
黄色底线:黄色代表活泼,以德育、学科学习活动等为载体,重在课程育人。
学校围绕“多彩劳动实践,涵养道德品性”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提升了学生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的实践能力。根据活动要求,各级部积极制作劳动方面的公众号,有效宣传学校的工作,同时也引发了家长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认同与支持。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组织开展“四叶草”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实现知行统一。并让学生走进自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坚持挖掘农村资源优势,还打造了鲜明的“科技教育”德育教育理念。老师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进行研究,积极参与科技节、科普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4)蓝色润行课程——行为规范和公共道德教育
蓝色基石:蓝色代表宽广,以守则、一日常规学习活动等为载体,重在管理育人。
每天晨会,学生背诵《城小如玉少年文明宣言》,一天学习从此开启。开学伊始,学生执拜师礼,老师回礼。学习日常,遇见师长,男生执躬身礼,女生执合身礼;学生之间执谦让礼,上下课行鞠躬礼。另外,升旗礼仪、活动礼仪、就餐礼仪、路队礼仪等在《如玉少年文明宣言》中都一一明确,每位学生恪守礼仪,期待成为如圭如璧的温润君子。
每周的班队活动课,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年3月,我们定为“学雷锋,文明礼貌月”,对学生集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每年9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开展“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得到培养。学校利用晨会、班队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契机,积极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和公共文明道德教育。如9月份开展了“学守则,懂规范,争做遵纪守法好少年”主题签名、“常规大比武”等活动。学校少先队成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对学生的遵纪守法进行监督检查,每周评选“优胜班级”。
02学科见长:“琢玉”智慧课程
围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具有中华智慧的学科课程,以知行统一、学思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提升。
(1)优化国家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中与如玉少年的品德、能力、素养等相关的学习内容为专题项目,如语文的书写、阅读、写作;数学的口算心算、思维训练等;英语的歌曲、情境表演等。以年级为阶段反复雕琢、循环上升,以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应美玉品质的提升。
(2)延伸地方课程:整合地方资源,参观XX石材、XX大理石雕刻厂,与XX玉雕大师共同开发地方课程等,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玉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3)开发校本课程:一是开发与玉相关的校本课程,即搜集与玉相关的经典名言、诗歌、散文、文章等,整理玉文化成语、玉文化诗集、编写《少儿识玉》校本教材,开发玉雕课程,设置专用教室组织实施;二是开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多样化课程,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个性特长,不埋没任何一个有天才特质的孩子,培养有个性特质和发展潜质的新时代少年。
03艺体均衡:新六艺“炼玉”素养课程
“新六艺”解读:《周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核心;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的当代少年儿童必备的六种核心素养能力,称为“新六艺”,内容为:唱、舞、美、剧、练、赛。
(1)唱:通过合唱、班班唱等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
(2)舞:通过创编与演绎儿童舞蹈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美:通过线描画、书法等培养学生欣赏与表达美的能力
(4)剧:通过创编课本剧、情景剧等提高学生感受与表演能力
(5)练:通过田径、篮球、足球等训练过程进行意志力的教育
(6)赛:通过各级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学校坚持“以师资的特色建设,推学校艺体特色”的艺教工作思路,以“新六艺”文化的艺术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学校的艺体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整体素质。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课堂,在保证开足艺体课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艺术教学的研究性空间,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如音乐学科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学科如何借助“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体育学科如何利用KDL教学模式增加学生锻炼的强度、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艺体课堂教学目标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并在课堂上初步取得成效。
聘请专家,加强社团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体特长。为了扩大、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大力开辟了课外艺体教育活动,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上课,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补充。学校组建了各艺术社团,如合唱、舞蹈、课本剧、线描禅绕画、陶艺、摄影、书法、篮球、足球、田径等。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到自己的小乐园,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使他们的技能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陶冶,特长得到了展示。
为进一步强化艺体教育育人功能,学校组织开展了全校艺术素质测评、体质测试运动会。通过“学、练、赛”一系列的测评测试,进一步了解掌握了学生艺体素养发展状况,为切实改进艺体教学,提高艺体教育的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04科技创新——“磨玉”创新课程
科技人才观:培养古今融合、中西贯通、传承与创新并行的如玉少年。实践途径:从普及到特长,变特长为特色。
(1)创意课程:重在思维创新。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深入观察与发现生活现象,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模式。
(2)创作课程:重在实践创新。在观察基础上大胆想象,形成思维创新,并能动手制作成品。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供学生与科学家亲密接触的机会,形成“手脑心”三者合一的创作实践课程。
(3)创客课程:重在技术创新。学校形成“人人讲创新、处处有创新、时时在创新”的氛围,引导每个学生参与机器人等课程的制作与研发。
学校以科学的眼光谋发展,牢固树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科技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德育工作成效。每年举行科技节,开展“三四五”活动。即班级完成“三个一”:一期科技板报,一次科技主题班会,办一期科技作品展览;学生完成“四个一”:讲一位科学家的故事,读一本科技书,做一件科技作品,画一张科技小报;学校开展“五个一”:举办一次科幻征文竞赛、一次科技展览、一届科技成果展览会、表彰一批“小发明家”、评选一批科技明星班级,营造了科技氛围,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先后有4000多人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比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十佳科技创新学校”、“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示范学校”、“XX省科普示范校”等90多项荣誉称号。
05劳动教育——“修玉”实践课程
(1)家庭:家务劳动天天做,让劳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学校:以耕正行,以读润心。班班有块实验田,班班都有劳动课,人人参与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3)社会:以“我是社会小公民”等为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劳动实践活动,出力出汗出智慧。
学校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引导全体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最终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和公益的事情抢着做”,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重点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3-5年级)学生重点围绕劳动习惯养成,做好个人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让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根据年级教育目标,学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主要做好以下劳动教育内容:一是开展劳动教育动员大会。利用升旗活动、班会分别进行学校、年级、班级的劳动周启动仪式,全体师生了解劳动在新时代的意义;二是编制学期学年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劳动周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落实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三是建立各年级学生劳动清单制度,对学生的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提出基本任务,定期完成;四是建立健全校园劳动值日制度,学校里教室清洁、卫生保洁、桌椅修理、花卉绿地养护等校内劳动,尽可能安排给相应年级、班级学生完成。我校具备餐厅炊事劳动条件,定期安排学生进行洗菜、择菜、制作、分餐等体验劳动;五是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劳动,参与社区治理。时刻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伟大号召。
以“玉”为形,润玉无声
一、创设“以玉为形”的教育环境
把“修德启智、益美求真”的教育追求转化为可见、可观、可思、可行的教育环境。
1、物质环境——美玉校园雕琢美玉少年
(1)山水意境,玉意入园
学校建玉皇园、玉峰园分列南院东西两侧,玉峰园中建假山,名玉士山,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象征男子意志坚定,不动如山;玉皇园中建水榭凉亭,名玉黛亭,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象征女子亭亭玉立,冰清玉润。每年新生入学,会在这里行拜师礼,男生双手垂放,女生两手交叠,躬身行礼。行礼完毕,师生诵读: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让学生明白,他们这块璞玉,只有经过玉匠的雕琢打磨,才会显露光华。
(2)文化连廊,采珠撷玉
沿玉峰园西壁从南到北联通教学楼四楼走廊为学校传统文化连廊,从经典的皮影、马勺、门神、旗袍、虎头鞋,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连廊让校园文化烙上传统文化的符号,注入传统文化的基因,让师生置身其中,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良金美玉,让中华美德、人文精神等在学生生命中扎根,在学生灵魂深处“安家”,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
(3)历史回廊,金玉本质
走过传统文化连廊,沿东壁折返至党员活动室,是学校百年历史回廊。学校地处XX市玉皇顶上,这里是玉皇顶起义的旧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从玉皇顶起义的领导人郑耀南烈士,到标志XX人民生活的朱桥大集、东海神庙,再到玉皇小学历年来涌现的优秀儿童、杰出少年,最后到教学楼后科技引领廊,XX百年历史发展的缩影在回廊中一一展现,既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代英烈,又有金昭玉粹、芝兰之姿的如玉少年,百年前XX人民有担当,百年后XX少年更自强。
2、精神环境——琢玉环境夯实琢玉理念
(1)办学目标:环境优美、校风优良、特色彰显、质量一流。
(2)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和谐共生、科学发展。
(3)发展愿景:让农村孩子享受一流的教育。
(4)校训校风:明理、诚信、厚德、博学;文明、创新、务实、和谐。
(5)教风学风:敬业、奉献、严谨、善诱;乐学、刻苦、活泼、善思。
二、打造“润玉无声”的教师队伍
1、修师德:修身如玉,以玉润德
师心如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初心如明月,亮如灯塔,坚定信仰。学校教师以玉润德,做无私奉献的如玉君子,他们中有骨折之后,拄着双拐上课的老师;有身患重病,仍奋斗在一线的老师;有正式退休,义无反顾听从学校召唤的老师;有产假未完,离开嗷嗷待哺的孩子重返讲台的老师……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青年教师积极报名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志愿服务队,踊跃参与全民检测、12周岁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志愿服务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教师节青年教师积极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奋勇开拓,冲锋在前。为了琢玉成器,他们先锻造出自己的钢筋铁骨,金相玉质。
2、强师能:循玉启智,独具匠心
启动“五级培养模式”,制定分层培养方案,帮助每位教师找准自己的位置,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目标,全校教师抱团成长。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学校班子成员重视自身建设,处处率先垂范,除出色完成自身管理和教学双重工作外,还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二是强化党员干部建设,倡导党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课堂改革的先锋,教科研的先锋,敬岗爱业的模范,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外,还带动各学科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3、提师艺:一专多能,风格迥异
学校成立了骨干教师队伍,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每周三是学校一个特别的日子,相约周三,是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美丽约定。这一天以骨干教师为引领的“蜘者读书社团”“紫薇花开——小语工作室”“青衿致远青年团”,都会伴随夕阳开启活动序幕。在这些团队活动中,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关注读书成长,交流学科教学,碰撞思维火花。经过几年风雨无阻地精心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先后有2名教师获“XX市教坛新秀”称号,28名教师获“XX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20XX年XX市教学大比武比赛中,23名教师冲入决赛,有5人获XX市级优质课,1人获省级示范课。
三、创建“以玉为标”的评价方法
1、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目标
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发展每个孩子的特长,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六个阶段的从低到高进行评价:
青玉——墨玉——碧玉——黄玉——白玉——红玉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天才少年)
(2)评价内容
以玉的品质对应学生的素养进行评价。
色泽:从思想品德的知与行制定具体评价标准。
质地:从学期、学期学科学习情况制定具体评价标准。
雕工:以特长发展的数量、级部、成果等制定评价标准。
通透度:从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提取具体的评价指标。
无裂纹:从家校两个空间制定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
(3)评价方法
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分别发动组织,将学生发展过程分阶段记录在成长记录袋中,激励学生达标及争标。
2、对教师的评价
(1)“如玉教师”评选及标准:每两年评选一次,教师节颁奖。
(2)首席班主任评选及标准:每两年评选一次,教师节颁奖。
(3)优秀教研组长评选及标准:每学年评选一次,计入教师评价。
(4)“感动人物”评选及标准:从学生、教师、家长、后勤人员中选拨,每三年评选一次,传播事迹,新年举行专题颁奖活动。
(5)“创新人物”评选及标准:分班主任、教师、管理者三个层次进行评选,以奖品或奖金等形式大力表扬。
琢“玉”成器,竞秀争辉
学校地处玉皇顶旧址,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学校开展“红色基因融血脉,红色精神代代传”一系列活动,激励党员教师和少先队员在复兴路上只争朝夕、砥砺奋进;英雄虽然卸甲,但他们的红色基因,会融入少先队员的血脉,英雄的红色精神会不断赓续,代代相传。
在培养“如玉少年”的路上,每一位城小人都是行走者、实践者、感悟者、思考者,以“玉”为引、以“玉”为形、以“玉”为魂、以“玉”为标,琢“玉”成器,灵动生命本色。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县《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的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逐步实现“德育管理制度化,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整体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评价规范化”。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__大和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使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构建的德育体系包括德育管理体系、德育目标体系、德育内容体系、德育途径体系、德育方法体系、德育评价体系等要素。
二、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管理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和协调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我校德育管理体系包括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队伍建设、德育网络建设、德育环境创设、德育督导检查等项内容。
健全德育体系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齐抓共管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把全员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首位;加强对全员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全员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政教主任、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为主体,整合学生、家长和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促进学校全员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2、优化德育工作队伍
建设好四支工作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科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家长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方法灵活”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导者,思想成长的培育者,心理健康的呵护者,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实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正是保证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1)重视班主任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组织班主任参加岗位培训,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推选优秀班主任参与上级举办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切实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2)规范班主任的管理和考核制度。继续实施《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着重对师德表现、常规指导、班务履行、教育成果等方面进行考评并与年度评优评先的相结合,积极调动广大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开展德育科研,提升德育实践能力。以“德育报”为载体,每周推荐好的文章供老师们阅读、品评,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反思,经常撰写教育随笔,不断提高素质和管理能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4)以中队活动记录依托,强化班级常规工作的落实。(对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的奖励)
关注学科教师队伍,营建全员育人氛围:A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品质的主渠道。全体教师要把握住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气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熏陶,真正形成人人关注德育,事事渗透德育,时时加强德育的良好氛围。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计划中将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有机整合,做到“四有”,即:在计划中有安排,在备课中有显示,在讲课中有体现,在效果上有收获。在课堂实践中完成教师“育人”的根本职责,从而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B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素养。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自主管理作用。
A: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各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助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明确小助手职责,规范小助手言行,让更多的学生走上自主管理的岗位,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B:各班推荐优秀学生干部充实校红领巾督察岗,发挥学生在维护校风校纪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多方面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政教处也定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律己律人、自主发展的能力。政教处还对校警队员值日情况加强了考核,考核结果与班级考核挂钩。为真正把优秀队员培养好、使用好,真正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家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年段、班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加学校的计划制定、过程管理、评价考核,真正参与学校的全程化管理。努力建设一支热心家庭教育工作、热心服务和参与学校管理,具有较高文化教育素养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家长委员会队伍。
3、完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
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包括《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德育活动制度》等。
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网络
进一步巩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强化其德育功能,进一步凸现全员德育特色。健全和落实班主任家访制度,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素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主动加强与派出所、共建单位、社区等联系,通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情况,共商学生教育对策。发挥法制校长、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建好社会实践基地。
5、德育环境建设
(1)建立德育社会实践基地:鼎鑫花园、博汇集团、马桥敬老院等单位是我校的共建单位,也是我校学生德育社会实践基地。
(2)确立校标、校训、校歌、校风,以正确的理念引领思想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建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
三、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段目标
小学低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小学中高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四、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一)理想信念教育。开展____、____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五、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途径体系
(一)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
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统筹安排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展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专题教育。
(二)文化育人
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图书馆(室)、广播室、学校标志性景观。
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小学生守则(20XX年修订)》。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可悬挂革命领袖、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进行主题创作。
营造文化氛围。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
鼓励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并进行教育展示。
创建校报、校刊进行宣传教育。可设计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服。
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1小时。
建设网络文化。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开发网络德育资源,搭建信箱、微信群、钉钉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开展主题班(队)会、家校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溺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
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入团、入队要举行仪式活动。
举办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
开展校园节(会)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自主开发校园节(会)活动,做好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开展团、队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发挥学生会作用,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体育、艺术、科普、环保、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社团提供经费、场地、活动时间等方面保障。
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四)实践育人
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墓)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
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文化艺术教育。
利用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设施等开展科普教育。
利用军事博物馆、国防设施等开展国防教育。
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利用交通队、消防队、地震台等开展安全教育。
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
利用体育科研院所、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劳动实践。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
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
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
(五)管理育人
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
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
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
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各学科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
细化学生行为规范。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XX年修订)》,鼓励结合实际制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践行每一项要求。
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六)协同育人
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构建社会共育机制。要主动联系本地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计委等部门、组织,注重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六、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体系包括:
1、班主任评价体系
(1)班主任考核制度:修订和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班主任表彰奖励制度: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鼓励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树立一批“优秀班主任”的典型,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定期对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学校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先进评选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使班主任工作成为广大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
2、班级评价体系:
(1)先进班集体考核制度:修订和完善先进班集体考核实施细则,把每一个班级建设成为井然有序、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优秀班集体。
(2)特色班集体评选制度:根据学校的常规管理项目,每个学期、每个班级选择一个项目,制定研究课题,建设学期班级发展特色。
(3)优秀班集体评选制度:根据《马桥实验小学班主任考核细则》,每学期表彰一批优秀班集体。
3、学生评价体系:
(1)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模式:“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主评、家长助评、社区参评”
(2)搭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载体:依托主题月教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好少年”年评选制度。
(3)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策略:设立《成长的足迹》,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
4、家长评价体系:
以激励家长促进学校全员育人工作的有效进行。每学期定期表彰书香家庭,优秀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家长,最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等形式,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参加活动(如:处室工作部署会议、教学开放日、主题班队会、学校运动会、班级评优等),与孩子共同成长,让家长感受孩子的进步,从而进一步促进全员育人工作的有效进行。
七、加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研究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科学性、政策性很强,有其自身规律性,要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学校组织骨干德育教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加大对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加强校际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德育研究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结合学校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把“德育体系建设”列为重要研究课题,开发校本德育资源。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进,学术研究与经验传播同行,不断提高德育研究质量与水平。
希望各处室、全体班主任、教职员工结合本处室、岗位具体情况,认真实施本方案,并在具体实施中不断丰富我校德育体系的内涵,优化实施方案,切实推进我校德育体系建构的实践与研究行为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XX市XX路街道中心小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托“润玉教育”特色德育品牌,培养“如玉少年”。以玉的“五德”即仁、智、勇、洁、义对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修德启智、益美求真”的好少年,创新生命潜能,不断完成生命的飞跃与升化。
以“玉”为引,育才成珍
学校始建于1998年,占地45亩,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余人,专任教师120人。目前招生半径辐射周围9公里,辖15个自然村。学校虽地处农村,但全力打造更高品位、更优质量的新型现代化学校。20XX年,在上级支持下,学校投资400万元新建了一座面积2886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标准的教学楼。在校西新征地十余亩,投资200余万元先后建设了餐厅、伙房、运动场地及厕所等项目。20XX年,投资100多万元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XX年,投资900万元建成新的教学楼。20XX年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塑胶操场。目前,学校拥有高标准的微机室、创客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成为XX市首批拥有高标准教学配置、高品位教学理念、高效益教学质量的农村小学。
学校虽然地处农村,但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不再是闭塞的生存环境、落后的文化、自封的生活方式、简单的教育模式,随着农村面貌的改善,生活的富裕,眼界的开阔以及电子媒介的普及,学生的情况趋向多元化。
学校针对时代特点,深入挖掘文化基因,学校前身叫“玉皇小学”,寓意着学校里的每一名学生,就像一块天然的玉石,需要工匠们发挥创造力,经过精心雕琢,方可成形,成为玉中珍品——玉皇。同时,“玉石”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成长和演化。
依托学校自身文化基因,创立了“琢玉成器,育才成珍”的办学理念,构建起“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教师成功”的育人目标,明确了“培养如玉少年,雕琢修玉名师”的“玉文化”工作体系,琢玉成器,灵动生命本色。
以“玉”为魂,修德润心
学校教育理念: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琢玉成器,育才成珍。
解读:“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通常是指玉石成形的过程,用来比喻人的才能和品行修养如器物的制作过程一样,要时时修正,不断学习和反思,在不断艰苦的磨练中最终达到至善境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有用之才。
学校育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教师成功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培养如玉少年
(1)璞玉阶段:辨玉先辨石。关注学生差异,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2)琢玉阶段:比德如玉。以玉的“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对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美玉阶段:雕琢复雕琢,片玉万两金。在反复打磨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二、一切为了教师的成功——从匠人到大师
教师修养内容
(1)师德:修身如玉,以玉润德
(2)师能:循玉启智,独具匠心
(3)师艺:一专多能,风格迥异
七支队伍建设
(1)班主任——班级“琢玉”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学科教师——基于知识与素养并重的课堂教学打磨
(3)教研组长——提升个体与群体的科研创新能力
(4)级部主任——独特的管理方法与高效执行力
(5)老教师——以“结对子”发挥“传帮带”作用
(6)青年教师——在创新与超越中注入教育活力
(7)名师——从职业到专业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与提升
以“玉”为本,精雕细琢
开发“以玉为本”的特色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结合“如玉少年”的特质,学校重点从德育、智育、艺体、科技、劳动五个方面创新性地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01以德为先:四叶草德育“润玉”活动课程
(1)红色润责课程——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
红色引领:红色代表热情,以爱国、传统节日活动等为载体,重在文化育人。
学校地处XX市玉皇顶上,是掖县玉皇顶起义的旧址。学校因地制宜,以XX市烈士陵园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开启了一系列红色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先后开展了百名党员教师讲党史活动、四史联讲活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全国公祭日等都组织学生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每年七一、国庆节等节庆日都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唱响国歌“祖国在我心中”等主题活动,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队、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春节、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写春联、包粽子、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如玉少年的重要载体。书法社团学生屏气凝神,力透纸背,于笔墨之中传承千年文化,养成端方君子;蝉绕画社团将XX市地标和历史通过线条的裁剪,将历史风韵融入现代绘画,感受岁月变迁;舞蹈和音乐剧社团将XX民俗与音乐碰撞,感受现代气息中XX人的烟火生活;机器人社团立足未来,打造科技梦想;跳绳、踢毽社团轻舞飞扬,活力无限。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如玉少年,既传承历史又创新发展,既凝高洁玉色,又锻铮铮玉骨。
(2)绿色润心课程——家校联系和健康成长教育
绿色成长:绿色代表健康,以典礼、家校合作活动等为载体,重在活动育人。
学校建立三级家委会,形成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化,家长有序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工作,履行家庭教育监护责任,强化家校交流互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定期组织学校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家教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改进家校沟通、家教咨询方式;通过全国家校共育试点校线上学习、家教知识讲座等手段,教授家长家教知识;通过建立班级家长qq群,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学校还通过开展“幼小衔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建队节”“入队仪式”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黄色润体课程——热爱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
黄色底线:黄色代表活泼,以德育、学科学习活动等为载体,重在课程育人。
学校围绕“多彩劳动实践,涵养道德品性”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提升了学生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的实践能力。根据活动要求,各级部积极制作劳动方面的公众号,有效宣传学校的工作,同时也引发了家长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认同与支持。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组织开展“四叶草”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实现知行统一。并让学生走进自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坚持挖掘农村资源优势,还打造了鲜明的“科技教育”德育教育理念。老师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进行研究,积极参与科技节、科普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4)蓝色润行课程——行为规范和公共道德教育
蓝色基石:蓝色代表宽广,以守则、一日常规学习活动等为载体,重在管理育人。
每天晨会,学生背诵《城小如玉少年文明宣言》,一天学习从此开启。开学伊始,学生执拜师礼,老师回礼。学习日常,遇见师长,男生执躬身礼,女生执合身礼;学生之间执谦让礼,上下课行鞠躬礼。另外,升旗礼仪、活动礼仪、就餐礼仪、路队礼仪等在《如玉少年文明宣言》中都一一明确,每位学生恪守礼仪,期待成为如圭如璧的温润君子。
每周的班队活动课,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年3月,我们定为“学雷锋,文明礼貌月”,对学生集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每年9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开展“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得到培养。学校利用晨会、班队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契机,积极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和公共文明道德教育。如9月份开展了“学守则,懂规范,争做遵纪守法好少年”主题签名、“常规大比武”等活动。学校少先队成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对学生的遵纪守法进行监督检查,每周评选“优胜班级”。
02学科见长:“琢玉”智慧课程
围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具有中华智慧的学科课程,以知行统一、学思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提升。
(1)优化国家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中与如玉少年的品德、能力、素养等相关的学习内容为专题项目,如语文的书写、阅读、写作;数学的口算心算、思维训练等;英语的歌曲、情境表演等。以年级为阶段反复雕琢、循环上升,以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应美玉品质的提升。
(2)延伸地方课程:整合地方资源,参观XX石材、XX大理石雕刻厂,与XX玉雕大师共同开发地方课程等,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玉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3)开发校本课程:一是开发与玉相关的校本课程,即搜集与玉相关的经典名言、诗歌、散文、文章等,整理玉文化成语、玉文化诗集、编写《少儿识玉》校本教材,开发玉雕课程,设置专用教室组织实施;二是开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多样化课程,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个性特长,不埋没任何一个有天才特质的孩子,培养有个性特质和发展潜质的新时代少年。
03艺体均衡:新六艺“炼玉”素养课程
“新六艺”解读:《周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核心;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的当代少年儿童必备的六种核心素养能力,称为“新六艺”,内容为:唱、舞、美、剧、练、赛。
(1)唱:通过合唱、班班唱等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
(2)舞:通过创编与演绎儿童舞蹈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美:通过线描画、书法等培养学生欣赏与表达美的能力
(4)剧:通过创编课本剧、情景剧等提高学生感受与表演能力
(5)练:通过田径、篮球、足球等训练过程进行意志力的教育
(6)赛:通过各级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学校坚持“以师资的特色建设,推学校艺体特色”的艺教工作思路,以“新六艺”文化的艺术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学校的艺体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整体素质。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课堂,在保证开足艺体课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艺术教学的研究性空间,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如音乐学科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学科如何借助“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体育学科如何利用KDL教学模式增加学生锻炼的强度、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艺体课堂教学目标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并在课堂上初步取得成效。
聘请专家,加强社团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体特长。为了扩大、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大力开辟了课外艺体教育活动,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上课,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补充。学校组建了各艺术社团,如合唱、舞蹈、课本剧、线描禅绕画、陶艺、摄影、书法、篮球、足球、田径等。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到自己的小乐园,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使他们的技能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陶冶,特长得到了展示。
为进一步强化艺体教育育人功能,学校组织开展了全校艺术素质测评、体质测试运动会。通过“学、练、赛”一系列的测评测试,进一步了解掌握了学生艺体素养发展状况,为切实改进艺体教学,提高艺体教育的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04科技创新——“磨玉”创新课程
科技人才观:培养古今融合、中西贯通、传承与创新并行的如玉少年。实践途径:从普及到特长,变特长为特色。
(1)创意课程:重在思维创新。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深入观察与发现生活现象,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模式。
(2)创作课程:重在实践创新。在观察基础上大胆想象,形成思维创新,并能动手制作成品。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供学生与科学家亲密接触的机会,形成“手脑心”三者合一的创作实践课程。
(3)创客课程:重在技术创新。学校形成“人人讲创新、处处有创新、时时在创新”的氛围,引导每个学生参与机器人等课程的制作与研发。
学校以科学的眼光谋发展,牢固树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科技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德育工作成效。每年举行科技节,开展“三四五”活动。即班级完成“三个一”:一期科技板报,一次科技主题班会,办一期科技作品展览;学生完成“四个一”:讲一位科学家的故事,读一本科技书,做一件科技作品,画一张科技小报;学校开展“五个一”:举办一次科幻征文竞赛、一次科技展览、一届科技成果展览会、表彰一批“小发明家”、评选一批科技明星班级,营造了科技氛围,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先后有4000多人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比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十佳科技创新学校”、“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示范学校”、“XX省科普示范校”等90多项荣誉称号。
05劳动教育——“修玉”实践课程
(1)家庭:家务劳动天天做,让劳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学校:以耕正行,以读润心。班班有块实验田,班班都有劳动课,人人参与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3)社会:以“我是社会小公民”等为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劳动实践活动,出力出汗出智慧。
学校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引导全体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最终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和公益的事情抢着做”,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重点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3-5年级)学生重点围绕劳动习惯养成,做好个人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让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根据年级教育目标,学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主要做好以下劳动教育内容:一是开展劳动教育动员大会。利用升旗活动、班会分别进行学校、年级、班级的劳动周启动仪式,全体师生了解劳动在新时代的意义;二是编制学期学年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劳动周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落实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三是建立各年级学生劳动清单制度,对学生的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提出基本任务,定期完成;四是建立健全校园劳动值日制度,学校里教室清洁、卫生保洁、桌椅修理、花卉绿地养护等校内劳动,尽可能安排给相应年级、班级学生完成。我校具备餐厅炊事劳动条件,定期安排学生进行洗菜、择菜、制作、分餐等体验劳动;五是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劳动,参与社区治理。时刻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伟大号召。
以“玉”为形,润玉无声
一、创设“以玉为形”的教育环境
把“修德启智、益美求真”的教育追求转化为可见、可观、可思、可行的教育环境。
1、物质环境——美玉校园雕琢美玉少年
(1)山水意境,玉意入园
学校建玉皇园、玉峰园分列南院东西两侧,玉峰园中建假山,名玉士山,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象征男子意志坚定,不动如山;玉皇园中建水榭凉亭,名玉黛亭,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象征女子亭亭玉立,冰清玉润。每年新生入学,会在这里行拜师礼,男生双手垂放,女生两手交叠,躬身行礼。行礼完毕,师生诵读: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让学生明白,他们这块璞玉,只有经过玉匠的雕琢打磨,才会显露光华。
(2)文化连廊,采珠撷玉
沿玉峰园西壁从南到北联通教学楼四楼走廊为学校传统文化连廊,从经典的皮影、马勺、门神、旗袍、虎头鞋,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连廊让校园文化烙上传统文化的符号,注入传统文化的基因,让师生置身其中,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良金美玉,让中华美德、人文精神等在学生生命中扎根,在学生灵魂深处“安家”,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
(3)历史回廊,金玉本质
走过传统文化连廊,沿东壁折返至党员活动室,是学校百年历史回廊。学校地处XX市玉皇顶上,这里是玉皇顶起义的旧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从玉皇顶起义的领导人郑耀南烈士,到标志XX人民生活的朱桥大集、东海神庙,再到玉皇小学历年来涌现的优秀儿童、杰出少年,最后到教学楼后科技引领廊,XX百年历史发展的缩影在回廊中一一展现,既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代英烈,又有金昭玉粹、芝兰之姿的如玉少年,百年前XX人民有担当,百年后XX少年更自强。
2、精神环境——琢玉环境夯实琢玉理念
(1)办学目标:环境优美、校风优良、特色彰显、质量一流。
(2)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和谐共生、科学发展。
(3)发展愿景:让农村孩子享受一流的教育。
(4)校训校风:明理、诚信、厚德、博学;文明、创新、务实、和谐。
(5)教风学风:敬业、奉献、严谨、善诱;乐学、刻苦、活泼、善思。
二、打造“润玉无声”的教师队伍
1、修师德:修身如玉,以玉润德
师心如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初心如明月,亮如灯塔,坚定信仰。学校教师以玉润德,做无私奉献的如玉君子,他们中有骨折之后,拄着双拐上课的老师;有身患重病,仍奋斗在一线的老师;有正式退休,义无反顾听从学校召唤的老师;有产假未完,离开嗷嗷待哺的孩子重返讲台的老师……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青年教师积极报名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志愿服务队,踊跃参与全民检测、12周岁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志愿服务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教师节青年教师积极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奋勇开拓,冲锋在前。为了琢玉成器,他们先锻造出自己的钢筋铁骨,金相玉质。
2、强师能:循玉启智,独具匠心
启动“五级培养模式”,制定分层培养方案,帮助每位教师找准自己的位置,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目标,全校教师抱团成长。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学校班子成员重视自身建设,处处率先垂范,除出色完成自身管理和教学双重工作外,还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二是强化党员干部建设,倡导党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课堂改革的先锋,教科研的先锋,敬岗爱业的模范,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外,还带动各学科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3、提师艺:一专多能,风格迥异
学校成立了骨干教师队伍,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每周三是学校一个特别的日子,相约周三,是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美丽约定。这一天以骨干教师为引领的“蜘者读书社团”“紫薇花开——小语工作室”“青衿致远青年团”,都会伴随夕阳开启活动序幕。在这些团队活动中,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关注读书成长,交流学科教学,碰撞思维火花。经过几年风雨无阻地精心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先后有2名教师获“XX市教坛新秀”称号,28名教师获“XX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20XX年XX市教学大比武比赛中,23名教师冲入决赛,有5人获XX市级优质课,1人获省级示范课。
三、创建“以玉为标”的评价方法
1、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目标
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发展每个孩子的特长,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六个阶段的从低到高进行评价:
青玉——墨玉——碧玉——黄玉——白玉——红玉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天才少年)
(2)评价内容
以玉的品质对应学生的素养进行评价。
色泽:从思想品德的知与行制定具体评价标准。
质地:从学期、学期学科学习情况制定具体评价标准。
雕工:以特长发展的数量、级部、成果等制定评价标准。
通透度:从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提取具体的评价指标。
无裂纹:从家校两个空间制定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
(3)评价方法
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分别发动组织,将学生发展过程分阶段记录在成长记录袋中,激励学生达标及争标。
2、对教师的评价
(1)“如玉教师”评选及标准:每两年评选一次,教师节颁奖。
(2)首席班主任评选及标准:每两年评选一次,教师节颁奖。
(3)优秀教研组长评选及标准:每学年评选一次,计入教师评价。
(4)“感动人物”评选及标准:从学生、教师、家长、后勤人员中选拨,每三年评选一次,传播事迹,新年举行专题颁奖活动。
(5)“创新人物”评选及标准:分班主任、教师、管理者三个层次进行评选,以奖品或奖金等形式大力表扬。
琢“玉”成器,竞秀争辉
学校地处玉皇顶旧址,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学校开展“红色基因融血脉,红色精神代代传”一系列活动,激励党员教师和少先队员在复兴路上只争朝夕、砥砺奋进;英雄虽然卸甲,但他们的红色基因,会融入少先队员的血脉,英雄的红色精神会不断赓续,代代相传。
在培养“如玉少年”的路上,每一位城小人都是行走者、实践者、感悟者、思考者,以“玉”为引、以“玉”为形、以“玉”为魂、以“玉”为标,琢“玉”成器,灵动生命本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促进我县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____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指针,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倾力打造“尚美健行大德玉乡”德育品牌,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常态,为镇平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大美镇平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具体目标
3、初中学段: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初中阶段行为习惯养成
思想情感:了解党史国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心时事政治。
文明礼仪:体谅父母辛苦,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人交往热情大方得体,平等宽容,尊重他人隐私。
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公共秩序和法规;爱护公共设施;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守时守信;文明上网。
学习求知:学会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有兴趣特长;乐于实践,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
生活卫生:合理饮食,科学安排作息,注意劳逸结合;穿戴整洁、得体;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能够管理好个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
健康安全:客观认识自己,懂得接纳、欣赏他人;形成自主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重视安全防范;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勤俭环保:消费适度,生活不攀比;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环境卫生;具有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志愿服务:勇于担当,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会诚实劳动;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三、实施途径及活动内容
目标是方向,落实见行动。为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体局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制定以下六方面实施途径,各学校要认真组织落实,保证做到“四有”,即:有时间(德育活动主要放在每天下午延长时间,严禁上文化课);有地点(利用学校教室、功能室、少年宫、实践基地等);有安排(选好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和课程表);有人教(学校教师或教师志愿者),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切实把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一)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1、认真落实德育课程。各学校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不得减少或挪作它用;教师要联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县教体局和中心学校定期不定期对教师教案、教学及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它课程的德育功能,学科考试中适当设置一定的德育试题和考分,检测学科中德育的运用情况。
2、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按照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安排上,小学一至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要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3、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各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诵读工作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中,优化“儒学养正,兵学相佑,道法自然,文化浸润”课程结构,做到进课堂、进课表、进教案、进考卷,引导学生利用晨读、午读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更好体现传统文化“良好行为规范,高雅审美情趣,质朴道德操守,深邃哲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学校要经常举办教师经典诵读课比赛活动,县教体局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课比赛活动。
4、开设书法写字课。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开设专题书法课,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指导学生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要足额保证书法课课时,组织学生学好练好书法。学校定期举行学生优秀作业展览及教师、学生书法比赛活动。
5、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县教研室、各级学校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开展县情教育、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编写地方读本,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二)文化育人: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营造校园育人环境。
1、优化校园环境。一是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二是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图书室、广播室、学校标志性景观。三是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及20XX年修订版《中小学生守则》。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四是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可悬挂革命领袖、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进行主题创作。
2、营造文化氛围。一是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二是鼓励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并进行教育展示。三是课间、饭后时间要播放经典音乐、经典歌曲和红色歌曲。
3、利用校报、校刊进行道德宣传教育。学校根据实际条件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报、校刊,刊发学生文章、读后感和教师作品。
4、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5、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深化市县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开展“文明校园”“文明教师”“文明学生”评选活动,推动校园文化育人及学校特色品牌建设。
6、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校园绿色网络,搭建校园网站、论坛、信箱、博客、微信群、QQ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开发网络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家长合理使用网络,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一是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二是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仪式感强烈的教育活动。一是严格中小学校升降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二是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开展共青团员入团和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增强学生的先进意识和团队归属感。三是自今年秋期开始,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学初要举办拜师礼,学期末要举办谢师礼活动,活动必须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让家长自觉尊师重教。四是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安全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团委、少先队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社团活动。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办学特色和学生情趣爱好等,积极筹建体育、棋类、艺术、科普、环保、发明、制作、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要求各社团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各学校要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要为学生社团活动健康顺利开展提供经费、场地、时间等方面的保障,让社团活动成为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兴趣爱好、启迪智体潜能、激发学习热情、凝聚团队意识、吸纳优秀学生参与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5、开展传统文化“五个一”进校园活动。一是在教师及教师志愿者的指导下,每周按照各学段推荐书目全员阅读一篇经典文章;二是每周学唱一首经典歌曲;三是每周会背诵一首中华好诗词;四是每周开展一次以《道德经》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学生书法练习;五是每周开展一次不同德育主题的演讲活动。上述活动时间主要放在中小学校学习日下午延长时段(第四节),各中小学校要针对活动排出课程表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心学校要跟踪督查,确保各项活动扎实开展,早见成效。
6、开展激情跑操和韵律操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利用大课间时间,广泛开展激情跑操和韵律操的教授工作。通过两操活动的引导,把师生潜在的热情激发出来,以激情跑操带动激情课堂,力争把每所学校建成激情燃烧的校园。
7、开展远足活动。今后每年秋季和春季,全县中小学都要各举行一次远足活动,锻炼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远足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加,学校制定安全预案,教师必须全程参与。每次远足保证高中30公里,初中20公里,小学10公里。
8、开展学生励志教育“三大步”活动。全县所有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必须两读励志信(认知)、填写成长记录(反思)、自我评价(行动),这“三大步”教育是学生认识自我、坚定目标,产生持续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各高中尤其要把“三大步”励志教育作为学生徳育的主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形成常态。
(四)实践育人: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开展各类主题实践。一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故居、烈士陵园(墓)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二是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三是利用科技类展馆(室)、美术展、高新企业、联欢晚会等开展文化艺术科普教育;四是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五是利用交通、消防、水利、气象等部门开展安全教育;六是利用敬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七是利用医院、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
2、加强劳动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等日常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3、组织研学旅行。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4、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
(五)管理育人: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1、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制定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二是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三是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四是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
2、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各学科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各学校要积极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把教师、教师志愿者参与德育工作的表现情况纳入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审、选拨聘用、评优奖励的主要标准。
4、细化学生行为规范。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守则》,鼓励结合实际制订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5、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六)协同育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一是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各学校要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建立家校联谊会,每月至少开展1次以上的家校联谊活动,一方面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及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另一方面聘请家长志愿服务者,参与护送学生、伴读陪餐、整理寝室等学校管理和服务事项,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二是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每学期各学校要评选“最美家长”并进行广泛宣传,力争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2、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三拒绝(拒绝零花钱,拒绝零食,拒绝家长无序接送)”活动,倡导学生不乱花钱、不吃零食,倡导家长在校门口200米或适当距离以外的地方有序接送。学校要主动联系本地综治、公安、交通、城管、市场、卫生等部门及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学校教育的人士,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中心校长是各乡镇(街道)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每年要与教体局签订德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负责对辖区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考评。各中小学校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德育处,自上而下形成德育工作网络。中小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做到三个“亲自”,即亲自拟定德育规划方案、亲自参与每一项活动的开展、亲自汇报由各级组织的考评检查;主抓德育工作的副职具体落实,发挥好德育机构在德育管理、研究、指导方面的职能。要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依据各学段德育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本校抓好落实的方法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二)强化队伍,倡导奉献。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探索推行教师志愿者无偿服务制度,并给予体制内教师志愿者在干部选聘、评先评优,晋级晋职等方面政治待遇,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研究,拓宽培训。各学校要强化对本校德育骨干的指导培训工作,适时组织学习观摩活动,借鉴先进经验和方法,加强德育工作实践。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从本学期起,县教体局将对校长、德育副校长、德育教师分层次多渠道进行培训,逐步提升德育工作者人文素养、师德修养、德育理论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和德育研究能力。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县各乡镇(街道)完小、中心小学、初中及各高中要及时搜集整理本单位德育活动素材,明确专人编印《徳育工作简报》,分别由各乡镇(街道)中心校(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直接将本单位德育活动素材报中心校)、各高中汇编后报县德育中心。定期评选和倡树各学段德育名师、名班主任,倡树德育精品课堂和德育活动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学校积极在省、市、县新闻媒体、刊物上发表文章,加强德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五)严格督导,双向考评。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双向考评制度。一是制定出台《镇平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奖惩办法(试行)》,每学期结束之前,要在学校自评、中心校考评的基础上进行县级评估,县级评估结果作为对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排名的依据并计入教体局年度目标考评。二是完善教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把教师参加德育社团活动作为绩效考评、晋级、评先的主要依据,把学生德育素质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切实增强学校及广大师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稳固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促进我县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____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指针,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倾力打造“尚美健行大德玉乡”德育品牌,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常态,为镇平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大美镇平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具体目标
3、初中学段: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初中阶段行为习惯养成
思想情感:了解党史国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心时事政治。
文明礼仪:体谅父母辛苦,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人交往热情大方得体,平等宽容,尊重他人隐私。
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公共秩序和法规;爱护公共设施;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守时守信;文明上网。
学习求知:学会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有兴趣特长;乐于实践,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
生活卫生:合理饮食,科学安排作息,注意劳逸结合;穿戴整洁、得体;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能够管理好个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
健康安全:客观认识自己,懂得接纳、欣赏他人;形成自主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重视安全防范;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勤俭环保:消费适度,生活不攀比;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环境卫生;具有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志愿服务:勇于担当,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会诚实劳动;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三、实施途径及活动内容
目标是方向,落实见行动。为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体局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制定以下六方面实施途径,各学校要认真组织落实,保证做到“四有”,即:有时间(德育活动主要放在每天下午延长时间,严禁上文化课);有地点(利用学校教室、功能室、少年宫、实践基地等);有安排(选好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和课程表);有人教(学校教师或教师志愿者),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切实把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一)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1、认真落实德育课程。各学校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不得减少或挪作它用;教师要联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县教体局和中心学校定期不定期对教师教案、教学及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它课程的德育功能,学科考试中适当设置一定的德育试题和考分,检测学科中德育的运用情况。
2、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按照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安排上,小学一至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要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3、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各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诵读工作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中,优化“儒学养正,兵学相佑,道法自然,文化浸润”课程结构,做到进课堂、进课表、进教案、进考卷,引导学生利用晨读、午读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更好体现传统文化“良好行为规范,高雅审美情趣,质朴道德操守,深邃哲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学校要经常举办教师经典诵读课比赛活动,县教体局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课比赛活动。
4、开设书法写字课。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开设专题书法课,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指导学生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要足额保证书法课课时,组织学生学好练好书法。学校定期举行学生优秀作业展览及教师、学生书法比赛活动。
5、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县教研室、各级学校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开展县情教育、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编写地方读本,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二)文化育人: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营造校园育人环境。
1、优化校园环境。一是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二是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图书室、广播室、学校标志性景观。三是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及20XX年修订版《中小学生守则》。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四是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可悬挂革命领袖、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进行主题创作。
2、营造文化氛围。一是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二是鼓励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并进行教育展示。三是课间、饭后时间要播放经典音乐、经典歌曲和红色歌曲。
3、利用校报、校刊进行道德宣传教育。学校根据实际条件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报、校刊,刊发学生文章、读后感和教师作品。
4、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5、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深化市县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开展“文明校园”“文明教师”“文明学生”评选活动,推动校园文化育人及学校特色品牌建设。
6、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校园绿色网络,搭建校园网站、论坛、信箱、博客、微信群、QQ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开发网络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家长合理使用网络,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一是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二是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仪式感强烈的教育活动。一是严格中小学校升降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二是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开展共青团员入团和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增强学生的先进意识和团队归属感。三是自今年秋期开始,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学初要举办拜师礼,学期末要举办谢师礼活动,活动必须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让家长自觉尊师重教。四是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安全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团委、少先队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社团活动。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办学特色和学生情趣爱好等,积极筹建体育、棋类、艺术、科普、环保、发明、制作、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要求各社团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各学校要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要为学生社团活动健康顺利开展提供经费、场地、时间等方面的保障,让社团活动成为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兴趣爱好、启迪智体潜能、激发学习热情、凝聚团队意识、吸纳优秀学生参与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5、开展传统文化“五个一”进校园活动。一是在教师及教师志愿者的指导下,每周按照各学段推荐书目全员阅读一篇经典文章;二是每周学唱一首经典歌曲;三是每周会背诵一首中华好诗词;四是每周开展一次以《道德经》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学生书法练习;五是每周开展一次不同德育主题的演讲活动。上述活动时间主要放在中小学校学习日下午延长时段(第四节),各中小学校要针对活动排出课程表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心学校要跟踪督查,确保各项活动扎实开展,早见成效。
6、开展激情跑操和韵律操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利用大课间时间,广泛开展激情跑操和韵律操的教授工作。通过两操活动的引导,把师生潜在的热情激发出来,以激情跑操带动激情课堂,力争把每所学校建成激情燃烧的校园。
7、开展远足活动。今后每年秋季和春季,全县中小学都要各举行一次远足活动,锻炼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远足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加,学校制定安全预案,教师必须全程参与。每次远足保证高中30公里,初中20公里,小学10公里。
8、开展学生励志教育“三大步”活动。全县所有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必须两读励志信(认知)、填写成长记录(反思)、自我评价(行动),这“三大步”教育是学生认识自我、坚定目标,产生持续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各高中尤其要把“三大步”励志教育作为学生徳育的主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形成常态。
(四)实践育人: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开展各类主题实践。一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故居、烈士陵园(墓)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二是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三是利用科技类展馆(室)、美术展、高新企业、联欢晚会等开展文化艺术科普教育;四是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五是利用交通、消防、水利、气象等部门开展安全教育;六是利用敬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七是利用医院、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
2、加强劳动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等日常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3、组织研学旅行。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4、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
(五)管理育人: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1、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制定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二是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三是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四是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
2、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各学科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各学校要积极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把教师、教师志愿者参与德育工作的表现情况纳入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审、选拨聘用、评优奖励的主要标准。
4、细化学生行为规范。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守则》,鼓励结合实际制订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5、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六)协同育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一是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各学校要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建立家校联谊会,每月至少开展1次以上的家校联谊活动,一方面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及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另一方面聘请家长志愿服务者,参与护送学生、伴读陪餐、整理寝室等学校管理和服务事项,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二是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每学期各学校要评选“最美家长”并进行广泛宣传,力争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2、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三拒绝(拒绝零花钱,拒绝零食,拒绝家长无序接送)”活动,倡导学生不乱花钱、不吃零食,倡导家长在校门口200米或适当距离以外的地方有序接送。学校要主动联系本地综治、公安、交通、城管、市场、卫生等部门及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学校教育的人士,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中心校长是各乡镇(街道)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每年要与教体局签订德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负责对辖区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考评。各中小学校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德育处,自上而下形成德育工作网络。中小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做到三个“亲自”,即亲自拟定德育规划方案、亲自参与每一项活动的开展、亲自汇报由各级组织的考评检查;主抓德育工作的副职具体落实,发挥好德育机构在德育管理、研究、指导方面的职能。要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依据各学段德育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本校抓好落实的方法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二)强化队伍,倡导奉献。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探索推行教师志愿者无偿服务制度,并给予体制内教师志愿者在干部选聘、评先评优,晋级晋职等方面政治待遇,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研究,拓宽培训。各学校要强化对本校德育骨干的指导培训工作,适时组织学习观摩活动,借鉴先进经验和方法,加强德育工作实践。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从本学期起,县教体局将对校长、德育副校长、德育教师分层次多渠道进行培训,逐步提升德育工作者人文素养、师德修养、德育理论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和德育研究能力。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县各乡镇(街道)完小、中心小学、初中及各高中要及时搜集整理本单位德育活动素材,明确专人编印《徳育工作简报》,分别由各乡镇(街道)中心校(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直接将本单位德育活动素材报中心校)、各高中汇编后报县德育中心。定期评选和倡树各学段德育名师、名班主任,倡树德育精品课堂和德育活动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学校积极在省、市、县新闻媒体、刊物上发表文章,加强德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五)严格督导,双向考评。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双向考评制度。一是制定出台《镇平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奖惩办法(试行)》,每学期结束之前,要在学校自评、中心校考评的基础上进行县级评估,县级评估结果作为对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排名的依据并计入教体局年度目标考评。二是完善教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把教师参加德育社团活动作为绩效考评、晋级、评先的主要依据,把学生德育素质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切实增强学校及广大师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稳固性。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县《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的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逐步实现“德育管理制度化,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整体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评价规范化”。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__大和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使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构建的德育体系包括德育管理体系、德育目标体系、德育内容体系、德育途径体系、德育方法体系、德育评价体系等要素。
二、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管理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和协调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我校德育管理体系包括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队伍建设、德育网络建设、德育环境创设、德育督导检查等项内容。
健全德育体系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齐抓共管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把全员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首位;加强对全员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全员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政教主任、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为主体,整合学生、家长和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促进学校全员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2、优化德育工作队伍
建设好四支工作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科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家长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方法灵活”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导者,思想成长的培育者,心理健康的呵护者,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实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正是保证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1)重视班主任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组织班主任参加岗位培训,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推选优秀班主任参与上级举办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切实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2)规范班主任的管理和考核制度。继续实施《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着重对师德表现、常规指导、班务履行、教育成果等方面进行考评并与年度评优评先的相结合,积极调动广大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开展德育科研,提升德育实践能力。以“德育报”为载体,每周推荐好的文章供老师们阅读、品评,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反思,经常撰写教育随笔,不断提高素质和管理能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4)以中队活动记录依托,强化班级常规工作的落实。(对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的奖励)
关注学科教师队伍,营建全员育人氛围:A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品质的主渠道。全体教师要把握住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气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熏陶,真正形成人人关注德育,事事渗透德育,时时加强德育的良好氛围。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计划中将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有机整合,做到“四有”,即:在计划中有安排,在备课中有显示,在讲课中有体现,在效果上有收获。在课堂实践中完成教师“育人”的根本职责,从而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B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素养。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自主管理作用。
A: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各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助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明确小助手职责,规范小助手言行,让更多的学生走上自主管理的岗位,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B:各班推荐优秀学生干部充实校红领巾督察岗,发挥学生在维护校风校纪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多方面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政教处也定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律己律人、自主发展的能力。政教处还对校警队员值日情况加强了考核,考核结果与班级考核挂钩。为真正把优秀队员培养好、使用好,真正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家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年段、班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加学校的计划制定、过程管理、评价考核,真正参与学校的全程化管理。努力建设一支热心家庭教育工作、热心服务和参与学校管理,具有较高文化教育素养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家长委员会队伍。
3、完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
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包括《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德育活动制度》等。
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网络
进一步巩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强化其德育功能,进一步凸现全员德育特色。健全和落实班主任家访制度,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素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主动加强与派出所、共建单位、社区等联系,通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情况,共商学生教育对策。发挥法制校长、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建好社会实践基地。
5、德育环境建设
(1)建立德育社会实践基地:鼎鑫花园、博汇集团、马桥敬老院等单位是我校的共建单位,也是我校学生德育社会实践基地。
(2)确立校标、校训、校歌、校风,以正确的理念引领思想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建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
三、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段目标
小学低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小学中高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四、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一)理想信念教育。开展____、____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五、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途径体系
(一)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
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统筹安排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展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专题教育。
(二)文化育人
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图书馆(室)、广播室、学校标志性景观。
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小学生守则(20XX年修订)》。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可悬挂革命领袖、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进行主题创作。
营造文化氛围。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
鼓励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并进行教育展示。
创建校报、校刊进行宣传教育。可设计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服。
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1小时。
建设网络文化。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开发网络德育资源,搭建信箱、微信群、钉钉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开展主题班(队)会、家校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溺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
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入团、入队要举行仪式活动。
举办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
开展校园节(会)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自主开发校园节(会)活动,做好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开展团、队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发挥学生会作用,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体育、艺术、科普、环保、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社团提供经费、场地、活动时间等方面保障。
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四)实践育人
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墓)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
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文化艺术教育。
利用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设施等开展科普教育。
利用军事博物馆、国防设施等开展国防教育。
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利用交通队、消防队、地震台等开展安全教育。
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
利用体育科研院所、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劳动实践。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
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
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
(五)管理育人
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
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
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
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各学科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
细化学生行为规范。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XX年修订)》,鼓励结合实际制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践行每一项要求。
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六)协同育人
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构建社会共育机制。要主动联系本地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计委等部门、组织,注重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六、整体构建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体系包括:
1、班主任评价体系
(1)班主任考核制度:修订和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班主任表彰奖励制度: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鼓励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树立一批“优秀班主任”的典型,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定期对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学校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先进评选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使班主任工作成为广大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
2、班级评价体系:
(1)先进班集体考核制度:修订和完善先进班集体考核实施细则,把每一个班级建设成为井然有序、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优秀班集体。
(2)特色班集体评选制度:根据学校的常规管理项目,每个学期、每个班级选择一个项目,制定研究课题,建设学期班级发展特色。
(3)优秀班集体评选制度:根据《马桥实验小学班主任考核细则》,每学期表彰一批优秀班集体。
3、学生评价体系:
(1)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模式:“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主评、家长助评、社区参评”
(2)搭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载体:依托主题月教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好少年”年评选制度。
(3)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策略:设立《成长的足迹》,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
4、家长评价体系:
以激励家长促进学校全员育人工作的有效进行。每学期定期表彰书香家庭,优秀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家长,最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等形式,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参加活动(如:处室工作部署会议、教学开放日、主题班队会、学校运动会、班级评优等),与孩子共同成长,让家长感受孩子的进步,从而进一步促进全员育人工作的有效进行。
七、加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研究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科学性、政策性很强,有其自身规律性,要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学校组织骨干德育教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加大对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加强校际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德育研究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结合学校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把“德育体系建设”列为重要研究课题,开发校本德育资源。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进,学术研究与经验传播同行,不断提高德育研究质量与水平。
希望各处室、全体班主任、教职员工结合本处室、岗位具体情况,认真实施本方案,并在具体实施中不断丰富我校德育体系的内涵,优化实施方案,切实推进我校德育体系建构的实践与研究行为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校立足校园、家园、田园、社园,着力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实施背景
(一)整合定位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则融合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二)校情分析
充分挖掘“自主”教育文化内涵,由自主学习延展到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家庭等多领域,既丰厚了自主教育底蕴,也为劳动教育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多年来,我校推行小组治班,学生自主认领班级事务、合作参与班级管理、校园劳动岗位体验,增强了自主劳动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劳动的良好氛围。
工作目标
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学习兴趣、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规范,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根据这一目标,确立了我校劳动课程育人总目标。
结合一至五年级学生年段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制订梯次化年段劳动教育目标。
实施路径
立足“四园劳动”,依托课程化建设,从管理、内容、活动三方面,推进劳动教育深入实施。
(一)加强课程管理
将劳动教育课程与综合实践、班会课有机整合,确保每周一节课。举办主题教育劳动周,开展活动体验和劳动成果展示。
(二)优化课程内容
开展劳动调研,将学生喜欢的、有研究价值的劳动资源纳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在真动手、真感动、真创造中实现有温度有故事的自然生长。
(三)构建课程项目
依托“校园劳动”课程,优化自主劳动能力
小组治班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劳动意识。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精细化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力,成为我校“校园劳动”的新要求。
为此,我校设立“我爱学习、美化教室、美化校园、小小管理员、DTY创意制作”五个板块,探索校园劳动教育实施。同时,将校园劳动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习惯养成等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2、依托“家园劳动”课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我校约67%的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工作繁忙,学生独自居家时间相对较多。这些都对学生劳动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形成劳动习惯势在必行。
结合学生年段特点,挖掘家庭劳动的兴趣点,围绕美食系列、日常技能系列、美化家庭系列、中外小点四个系列,设置多样化的劳动课程套餐。倡导学生制定“个人劳动计划书”,践行“每日家庭劳动作业、假期闲暇劳动作业”,将家务劳动做成常态,提升家庭责任感。
3、依托“田园劳动”课程,强化劳动探究能力
学校周边3公里处为里口山,以“山青、水秀、果美”闻名,是学校研学基地。我校学生多居住于周边社区,很少接触田园劳动。为此,我校开设“田园劳动”课程,低中年级侧重于亲子“收获类”劳作,高年级侧重于“种植模式”研究,实现在行走中劳动,在体验中育人。
(四)依托“社园劳动”课程,升华志愿服务意识
学校周边有两个对口社区(__社区、__社区),学校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结合精致社区建设理念,聚焦“校社合作劳动、社区环境保护、社区美化行动”三个维度,加强校社劳动共建。
校社合作劳动:依托节日文化、“社区小课堂”,开展校社劳动互动,拓宽学生视野。
社区环保行动:通过“走近身边的劳动者”,邀请社区劳动者走进课堂,讲述职业艰辛,培育劳动精神,成立“社区家庭环保志愿小队”,助力温馨小区建设。
社区美化行动:组织党员教师、学生及家长志愿者,为社区墙壁、配电箱等进行美化,打造优美宜居环境,提升社会责任担当。
评价保障
(一)加强专业引领培训。依托齐鲁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引领效能,提高教师劳动研究力。
(二)健全动态评价机制。一是增值性评价。完善“每周—每月—每学期”评价模式,加强全程评价。二是表现性评价,研制《小主人劳动存折》,设立劳动清单,关注学生劳动实际表现,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校立足校园、家园、田园、社园,着力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实施背景
(一)整合定位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则融合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二)校情分析
充分挖掘“自主”教育文化内涵,由自主学习延展到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家庭等多领域,既丰厚了自主教育底蕴,也为劳动教育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多年来,我校推行小组治班,学生自主认领班级事务、合作参与班级管理、校园劳动岗位体验,增强了自主劳动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劳动的良好氛围。
工作目标
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学习兴趣、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规范,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根据这一目标,确立了我校劳动课程育人总目标。
结合一至五年级学生年段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制订梯次化年段劳动教育目标。
实施路径
立足“四园劳动”,依托课程化建设,从管理、内容、活动三方面,推进劳动教育深入实施。
(一)加强课程管理
将劳动教育课程与综合实践、班会课有机整合,确保每周一节课。举办主题教育劳动周,开展活动体验和劳动成果展示。
(二)优化课程内容
开展劳动调研,将学生喜欢的、有研究价值的劳动资源纳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在真动手、真感动、真创造中实现有温度有故事的自然生长。
(三)构建课程项目
依托“校园劳动”课程,优化自主劳动能力
小组治班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劳动意识。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精细化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力,成为我校“校园劳动”的新要求。
为此,我校设立“我爱学习、美化教室、美化校园、小小管理员、DTY创意制作”五个板块,探索校园劳动教育实施。同时,将校园劳动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习惯养成等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2、依托“家园劳动”课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我校约67%的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工作繁忙,学生独自居家时间相对较多。这些都对学生劳动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形成劳动习惯势在必行。
结合学生年段特点,挖掘家庭劳动的兴趣点,围绕美食系列、日常技能系列、美化家庭系列、中外小点四个系列,设置多样化的劳动课程套餐。倡导学生制定“个人劳动计划书”,践行“每日家庭劳动作业、假期闲暇劳动作业”,将家务劳动做成常态,提升家庭责任感。
3、依托“田园劳动”课程,强化劳动探究能力
学校周边3公里处为里口山,以“山青、水秀、果美”闻名,是学校研学基地。我校学生多居住于周边社区,很少接触田园劳动。为此,我校开设“田园劳动”课程,低中年级侧重于亲子“收获类”劳作,高年级侧重于“种植模式”研究,实现在行走中劳动,在体验中育人。
(四)依托“社园劳动”课程,升华志愿服务意识
学校周边有两个对口社区(__社区、__社区),学校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结合精致社区建设理念,聚焦“校社合作劳动、社区环境保护、社区美化行动”三个维度,加强校社劳动共建。
校社合作劳动:依托节日文化、“社区小课堂”,开展校社劳动互动,拓宽学生视野。
社区环保行动:通过“走近身边的劳动者”,邀请社区劳动者走进课堂,讲述职业艰辛,培育劳动精神,成立“社区家庭环保志愿小队”,助力温馨小区建设。
社区美化行动:组织党员教师、学生及家长志愿者,为社区墙壁、配电箱等进行美化,打造优美宜居环境,提升社会责任担当。
评价保障
(一)加强专业引领培训。依托齐鲁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引领效能,提高教师劳动研究力。
(二)健全动态评价机制。一是增值性评价。完善“每周—每月—每学期”评价模式,加强全程评价。二是表现性评价,研制《小主人劳动存折》,设立劳动清单,关注学生劳动实际表现,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和谐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中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
二、工作目标:
在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简单的纪律约束性德育转变为引导发展性德育;由教师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活动;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德育转变;由学校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式转变。立足目标小一点,内容实一点,距离近一点,切入深一点,方法新一点,手段活一点,开展好德育工作。
三、工作内容:
1、养成教育。以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2、道德品质教育。即以明理、诚信、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家庭、爱学校、爱劳动、爱科学、爱祖国”的意识,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3、遵纪守法教育。即从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起,加强对学生的有关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
四、德育主题操练目标:
1、低年段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课内外相结合,说教与训练相结合,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2、中年段以学会学习,诚实守信为重点,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加强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报效家乡的远大理想。
3、高年段以挫折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磨练学生意志,正确面对各项挫折,结合关爱留守子女,教育学生不忘恩情,用满分作文网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社会,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立志成材。
五、具体措施:
1、构建关爱特殊生工作体系,成立特殊学生关爱委员会,认真做好贫困生、单亲、留守子女暨家庭教育滞后学生的关爱及疏导工作,让这些在家庭德育中不能正常受到教育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形成健全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德育中也享受公平教育,均衡发展。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作用,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活动,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教育家长做好子女的德育示范作用,树立家长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学习观。举办临时监护人职责培训班,让所有临时监护人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及正确的育人方法。
3、从对教师的评价上体现德育的首要位置,从根本上改变以分数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方法,把对学生德育及教师个人的师德表现纳入到业绩评价中,把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及本身言行示范作用作为常规考核及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意识深处提高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水平,从管理评价上把德育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
4、彻底改变师德考核以量化为主的作法,把职能部门量化考核,学生对教师示范作用的评价及师德督查三方面的考核作为师德月考核的主要内容。使师德评价主题及内容多元化,从教师思想深处转变观点,真正把学生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
5、针对目前社会德育的缺位,主要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及心理疏导教育。一方面利用德育基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及进行感恩操练;另一方面开展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历练和正确的心理疏导专项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勇对挫折的精神风貌。
XX市XX路街道中心小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托“润玉教育”特色德育品牌,培养“如玉少年”。以玉的“五德”即仁、智、勇、洁、义对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修德启智、益美求真”的好少年,创新生命潜能,不断完成生命的飞跃与升化。
以“玉”为引,育才成珍
学校始建于1998年,占地45亩,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余人,专任教师120人。目前招生半径辐射周围9公里,辖15个自然村。学校虽地处农村,但全力打造更高品位、更优质量的新型现代化学校。20XX年,在上级支持下,学校投资400万元新建了一座面积2886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标准的教学楼。在校西新征地十余亩,投资200余万元先后建设了餐厅、伙房、运动场地及厕所等项目。20XX年,投资100多万元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XX年,投资900万元建成新的教学楼。20XX年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塑胶操场。目前,学校拥有高标准的微机室、创客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成为XX市首批拥有高标准教学配置、高品位教学理念、高效益教学质量的农村小学。
学校虽然地处农村,但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不再是闭塞的生存环境、落后的文化、自封的生活方式、简单的教育模式,随着农村面貌的改善,生活的富裕,眼界的开阔以及电子媒介的普及,学生的情况趋向多元化。
学校针对时代特点,深入挖掘文化基因,学校前身叫“玉皇小学”,寓意着学校里的每一名学生,就像一块天然的玉石,需要工匠们发挥创造力,经过精心雕琢,方可成形,成为玉中珍品——玉皇。同时,“玉石”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成长和演化。
依托学校自身文化基因,创立了“琢玉成器,育才成珍”的办学理念,构建起“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教师成功”的育人目标,明确了“培养如玉少年,雕琢修玉名师”的“玉文化”工作体系,琢玉成器,灵动生命本色。
以“玉”为魂,修德润心
学校教育理念: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琢玉成器,育才成珍。
解读:“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通常是指玉石成形的过程,用来比喻人的才能和品行修养如器物的制作过程一样,要时时修正,不断学习和反思,在不断艰苦的磨练中最终达到至善境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有用之才。
学校育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教师成功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培养如玉少年
(1)璞玉阶段:辨玉先辨石。关注学生差异,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2)琢玉阶段:比德如玉。以玉的“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对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美玉阶段:雕琢复雕琢,片玉万两金。在反复打磨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二、一切为了教师的成功——从匠人到大师
教师修养内容
(1)师德:修身如玉,以玉润德
(2)师能:循玉启智,独具匠心
(3)师艺:一专多能,风格迥异
七支队伍建设
(1)班主任——班级“琢玉”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学科教师——基于知识与素养并重的课堂教学打磨
(3)教研组长——提升个体与群体的科研创新能力
(4)级部主任——独特的管理方法与高效执行力
(5)老教师——以“结对子”发挥“传帮带”作用
(6)青年教师——在创新与超越中注入教育活力
(7)名师——从职业到专业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与提升
以“玉”为本,精雕细琢
开发“以玉为本”的特色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结合“如玉少年”的特质,学校重点从德育、智育、艺体、科技、劳动五个方面创新性地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01以德为先:四叶草德育“润玉”活动课程
(1)红色润责课程——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
红色引领:红色代表热情,以爱国、传统节日活动等为载体,重在文化育人。
学校地处XX市玉皇顶上,是掖县玉皇顶起义的旧址。学校因地制宜,以XX市烈士陵园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开启了一系列红色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先后开展了百名党员教师讲党史活动、四史联讲活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全国公祭日等都组织学生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每年七一、国庆节等节庆日都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唱响国歌“祖国在我心中”等主题活动,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队、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春节、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写春联、包粽子、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如玉少年的重要载体。书法社团学生屏气凝神,力透纸背,于笔墨之中传承千年文化,养成端方君子;蝉绕画社团将XX市地标和历史通过线条的裁剪,将历史风韵融入现代绘画,感受岁月变迁;舞蹈和音乐剧社团将XX民俗与音乐碰撞,感受现代气息中XX人的烟火生活;机器人社团立足未来,打造科技梦想;跳绳、踢毽社团轻舞飞扬,活力无限。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如玉少年,既传承历史又创新发展,既凝高洁玉色,又锻铮铮玉骨。
(2)绿色润心课程——家校联系和健康成长教育
绿色成长:绿色代表健康,以典礼、家校合作活动等为载体,重在活动育人。
学校建立三级家委会,形成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化,家长有序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工作,履行家庭教育监护责任,强化家校交流互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定期组织学校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家教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改进家校沟通、家教咨询方式;通过全国家校共育试点校线上学习、家教知识讲座等手段,教授家长家教知识;通过建立班级家长qq群,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学校还通过开展“幼小衔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建队节”“入队仪式”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黄色润体课程——热爱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
黄色底线:黄色代表活泼,以德育、学科学习活动等为载体,重在课程育人。
学校围绕“多彩劳动实践,涵养道德品性”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提升了学生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的实践能力。根据活动要求,各级部积极制作劳动方面的公众号,有效宣传学校的工作,同时也引发了家长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认同与支持。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组织开展“四叶草”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实现知行统一。并让学生走进自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坚持挖掘农村资源优势,还打造了鲜明的“科技教育”德育教育理念。老师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进行研究,积极参与科技节、科普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4)蓝色润行课程——行为规范和公共道德教育
蓝色基石:蓝色代表宽广,以守则、一日常规学习活动等为载体,重在管理育人。
每天晨会,学生背诵《城小如玉少年文明宣言》,一天学习从此开启。开学伊始,学生执拜师礼,老师回礼。学习日常,遇见师长,男生执躬身礼,女生执合身礼;学生之间执谦让礼,上下课行鞠躬礼。另外,升旗礼仪、活动礼仪、就餐礼仪、路队礼仪等在《如玉少年文明宣言》中都一一明确,每位学生恪守礼仪,期待成为如圭如璧的温润君子。
每周的班队活动课,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年3月,我们定为“学雷锋,文明礼貌月”,对学生集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每年9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开展“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得到培养。学校利用晨会、班队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契机,积极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和公共文明道德教育。如9月份开展了“学守则,懂规范,争做遵纪守法好少年”主题签名、“常规大比武”等活动。学校少先队成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对学生的遵纪守法进行监督检查,每周评选“优胜班级”。
02学科见长:“琢玉”智慧课程
围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具有中华智慧的学科课程,以知行统一、学思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提升。
(1)优化国家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中与如玉少年的品德、能力、素养等相关的学习内容为专题项目,如语文的书写、阅读、写作;数学的口算心算、思维训练等;英语的歌曲、情境表演等。以年级为阶段反复雕琢、循环上升,以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应美玉品质的提升。
(2)延伸地方课程:整合地方资源,参观XX石材、XX大理石雕刻厂,与XX玉雕大师共同开发地方课程等,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玉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3)开发校本课程:一是开发与玉相关的校本课程,即搜集与玉相关的经典名言、诗歌、散文、文章等,整理玉文化成语、玉文化诗集、编写《少儿识玉》校本教材,开发玉雕课程,设置专用教室组织实施;二是开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多样化课程,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个性特长,不埋没任何一个有天才特质的孩子,培养有个性特质和发展潜质的新时代少年。
03艺体均衡:新六艺“炼玉”素养课程
“新六艺”解读:《周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核心;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的当代少年儿童必备的六种核心素养能力,称为“新六艺”,内容为:唱、舞、美、剧、练、赛。
(1)唱:通过合唱、班班唱等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
(2)舞:通过创编与演绎儿童舞蹈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美:通过线描画、书法等培养学生欣赏与表达美的能力
(4)剧:通过创编课本剧、情景剧等提高学生感受与表演能力
(5)练:通过田径、篮球、足球等训练过程进行意志力的教育
(6)赛:通过各级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学校坚持“以师资的特色建设,推学校艺体特色”的艺教工作思路,以“新六艺”文化的艺术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学校的艺体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整体素质。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课堂,在保证开足艺体课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艺术教学的研究性空间,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如音乐学科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学科如何借助“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体育学科如何利用KDL教学模式增加学生锻炼的强度、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艺体课堂教学目标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并在课堂上初步取得成效。
聘请专家,加强社团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体特长。为了扩大、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大力开辟了课外艺体教育活动,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上课,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补充。学校组建了各艺术社团,如合唱、舞蹈、课本剧、线描禅绕画、陶艺、摄影、书法、篮球、足球、田径等。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到自己的小乐园,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使他们的技能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陶冶,特长得到了展示。
为进一步强化艺体教育育人功能,学校组织开展了全校艺术素质测评、体质测试运动会。通过“学、练、赛”一系列的测评测试,进一步了解掌握了学生艺体素养发展状况,为切实改进艺体教学,提高艺体教育的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04科技创新——“磨玉”创新课程
科技人才观:培养古今融合、中西贯通、传承与创新并行的如玉少年。实践途径:从普及到特长,变特长为特色。
(1)创意课程:重在思维创新。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深入观察与发现生活现象,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模式。
(2)创作课程:重在实践创新。在观察基础上大胆想象,形成思维创新,并能动手制作成品。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供学生与科学家亲密接触的机会,形成“手脑心”三者合一的创作实践课程。
(3)创客课程:重在技术创新。学校形成“人人讲创新、处处有创新、时时在创新”的氛围,引导每个学生参与机器人等课程的制作与研发。
学校以科学的眼光谋发展,牢固树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科技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德育工作成效。每年举行科技节,开展“三四五”活动。即班级完成“三个一”:一期科技板报,一次科技主题班会,办一期科技作品展览;学生完成“四个一”:讲一位科学家的故事,读一本科技书,做一件科技作品,画一张科技小报;学校开展“五个一”:举办一次科幻征文竞赛、一次科技展览、一届科技成果展览会、表彰一批“小发明家”、评选一批科技明星班级,营造了科技氛围,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先后有4000多人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比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十佳科技创新学校”、“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示范学校”、“XX省科普示范校”等90多项荣誉称号。
05劳动教育——“修玉”实践课程
(1)家庭:家务劳动天天做,让劳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学校:以耕正行,以读润心。班班有块实验田,班班都有劳动课,人人参与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3)社会:以“我是社会小公民”等为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劳动实践活动,出力出汗出智慧。
学校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引导全体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最终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和公益的事情抢着做”,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重点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3-5年级)学生重点围绕劳动习惯养成,做好个人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让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根据年级教育目标,学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主要做好以下劳动教育内容:一是开展劳动教育动员大会。利用升旗活动、班会分别进行学校、年级、班级的劳动周启动仪式,全体师生了解劳动在新时代的意义;二是编制学期学年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劳动周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落实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三是建立各年级学生劳动清单制度,对学生的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提出基本任务,定期完成;四是建立健全校园劳动值日制度,学校里教室清洁、卫生保洁、桌椅修理、花卉绿地养护等校内劳动,尽可能安排给相应年级、班级学生完成。我校具备餐厅炊事劳动条件,定期安排学生进行洗菜、择菜、制作、分餐等体验劳动;五是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劳动,参与社区治理。时刻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伟大号召。
以“玉”为形,润玉无声
一、创设“以玉为形”的教育环境
把“修德启智、益美求真”的教育追求转化为可见、可观、可思、可行的教育环境。
1、物质环境——美玉校园雕琢美玉少年
(1)山水意境,玉意入园
学校建玉皇园、玉峰园分列南院东西两侧,玉峰园中建假山,名玉士山,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象征男子意志坚定,不动如山;玉皇园中建水榭凉亭,名玉黛亭,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象征女子亭亭玉立,冰清玉润。每年新生入学,会在这里行拜师礼,男生双手垂放,女生两手交叠,躬身行礼。行礼完毕,师生诵读: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让学生明白,他们这块璞玉,只有经过玉匠的雕琢打磨,才会显露光华。
(2)文化连廊,采珠撷玉
沿玉峰园西壁从南到北联通教学楼四楼走廊为学校传统文化连廊,从经典的皮影、马勺、门神、旗袍、虎头鞋,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连廊让校园文化烙上传统文化的符号,注入传统文化的基因,让师生置身其中,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良金美玉,让中华美德、人文精神等在学生生命中扎根,在学生灵魂深处“安家”,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
(3)历史回廊,金玉本质
走过传统文化连廊,沿东壁折返至党员活动室,是学校百年历史回廊。学校地处XX市玉皇顶上,这里是玉皇顶起义的旧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从玉皇顶起义的领导人郑耀南烈士,到标志XX人民生活的朱桥大集、东海神庙,再到玉皇小学历年来涌现的优秀儿童、杰出少年,最后到教学楼后科技引领廊,XX百年历史发展的缩影在回廊中一一展现,既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代英烈,又有金昭玉粹、芝兰之姿的如玉少年,百年前XX人民有担当,百年后XX少年更自强。
2、精神环境——琢玉环境夯实琢玉理念
(1)办学目标:环境优美、校风优良、特色彰显、质量一流。
(2)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和谐共生、科学发展。
(3)发展愿景:让农村孩子享受一流的教育。
(4)校训校风:明理、诚信、厚德、博学;文明、创新、务实、和谐。
(5)教风学风:敬业、奉献、严谨、善诱;乐学、刻苦、活泼、善思。
二、打造“润玉无声”的教师队伍
1、修师德:修身如玉,以玉润德
师心如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初心如明月,亮如灯塔,坚定信仰。学校教师以玉润德,做无私奉献的如玉君子,他们中有骨折之后,拄着双拐上课的老师;有身患重病,仍奋斗在一线的老师;有正式退休,义无反顾听从学校召唤的老师;有产假未完,离开嗷嗷待哺的孩子重返讲台的老师……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青年教师积极报名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志愿服务队,踊跃参与全民检测、12周岁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志愿服务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教师节青年教师积极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奋勇开拓,冲锋在前。为了琢玉成器,他们先锻造出自己的钢筋铁骨,金相玉质。
2、强师能:循玉启智,独具匠心
启动“五级培养模式”,制定分层培养方案,帮助每位教师找准自己的位置,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目标,全校教师抱团成长。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学校班子成员重视自身建设,处处率先垂范,除出色完成自身管理和教学双重工作外,还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二是强化党员干部建设,倡导党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课堂改革的先锋,教科研的先锋,敬岗爱业的模范,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外,还带动各学科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3、提师艺:一专多能,风格迥异
学校成立了骨干教师队伍,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每周三是学校一个特别的日子,相约周三,是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美丽约定。这一天以骨干教师为引领的“蜘者读书社团”“紫薇花开——小语工作室”“青衿致远青年团”,都会伴随夕阳开启活动序幕。在这些团队活动中,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关注读书成长,交流学科教学,碰撞思维火花。经过几年风雨无阻地精心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先后有2名教师获“XX市教坛新秀”称号,28名教师获“XX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20XX年XX市教学大比武比赛中,23名教师冲入决赛,有5人获XX市级优质课,1人获省级示范课。
三、创建“以玉为标”的评价方法
1、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目标
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发展每个孩子的特长,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六个阶段的从低到高进行评价:
青玉——墨玉——碧玉——黄玉——白玉——红玉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天才少年)
(2)评价内容
以玉的品质对应学生的素养进行评价。
色泽:从思想品德的知与行制定具体评价标准。
质地:从学期、学期学科学习情况制定具体评价标准。
雕工:以特长发展的数量、级部、成果等制定评价标准。
通透度:从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提取具体的评价指标。
无裂纹:从家校两个空间制定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
(3)评价方法
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分别发动组织,将学生发展过程分阶段记录在成长记录袋中,激励学生达标及争标。
2、对教师的评价
(1)“如玉教师”评选及标准:每两年评选一次,教师节颁奖。
(2)首席班主任评选及标准:每两年评选一次,教师节颁奖。
(3)优秀教研组长评选及标准:每学年评选一次,计入教师评价。
(4)“感动人物”评选及标准:从学生、教师、家长、后勤人员中选拨,每三年评选一次,传播事迹,新年举行专题颁奖活动。
(5)“创新人物”评选及标准:分班主任、教师、管理者三个层次进行评选,以奖品或奖金等形式大力表扬。
琢“玉”成器,竞秀争辉
学校地处玉皇顶旧址,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学校开展“红色基因融血脉,红色精神代代传”一系列活动,激励党员教师和少先队员在复兴路上只争朝夕、砥砺奋进;英雄虽然卸甲,但他们的红色基因,会融入少先队员的血脉,英雄的红色精神会不断赓续,代代相传。
在培养“如玉少年”的路上,每一位城小人都是行走者、实践者、感悟者、思考者,以“玉”为引、以“玉”为形、以“玉”为魂、以“玉”为标,琢“玉”成器,灵动生命本色。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