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教案12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0-11 13:10:02 点击: 推荐访问: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内容【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2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每小组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每小组各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纸模型;一条红领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请大家拿出信封内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听好了,既然是游戏当然就有游戏规则,请想一想,如何在每个图形上折一次,使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先思考或讨论有几种折法,再开始折,并用彩色笔画出折痕。

2、小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操作结果。

3、师根据汇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贴出以下四种折法:

4、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师: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

生: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如果我们知道长方形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1:长方形的面积是30×20=600(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0÷2=300(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们知道正方形边长为3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为什么?

生2:正方形的面积是30×30=900(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00÷2=450(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0厘米,高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呢?为什么?

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20=800(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00÷2=4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即做到复习旧知,又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

5、引出课题。

师:看来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很乐意表现自己,老师真为你们而高兴。如果我们从桌子上任意取一个三角形,(师拿起任意一个三角形模型)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不会计算的面积图形中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6、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玩游戏,小组内交流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玩了一次折一折的游戏,想不想再继续玩?(想)好,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请听好要求:拿出信封里面的学具,从中找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同时在拼时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B、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

C、拼成的图形与原来每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拼一拼,并相互交流以上问题)

相关文章推荐:

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分桃子》

2.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4.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5.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6.小学数学《克和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

7.优秀的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8.人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9.《图形中的规律》教学预设教案

10.《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2

《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预习作业:1.剪一剪,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我把学生分为四组,一组的同学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二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三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四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拼一拼,将剪好的两个三角形拼一拼,能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怎样表示?

课的开始,我先检查学生的预学情况,提问:谁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生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你是怎知道的?多数学生脸上一片茫然,于是带着疑问,学生走进了课堂。

课堂中,我开展了学生动手活动,活动一:我让学生分组展示课前剪拼的图形,一组同学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二组同学也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三组同学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四组同学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通过学生展示,不难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而且,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的,因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接着我进行第二个活动:我让一组和三组,二组和四组的同学,每人交换自己手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看看,交换后的两个三角形能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很快发现,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原因很简单,两个形状不同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说,必须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我进行第三活动:我让一组的同学拿出一个三角形和二组的同学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作比较,三组的同学拿出你的一个三角形和四组同学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作比较,看看你的三角形面积是不是他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很快做出正确判断,不是。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很纳闷,于是,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共同探讨,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就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我的三角形和他那个平行四边形不是等底等高的,所以我的三角形的面积不是他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于是,同学们得出结论:等底等高(或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强调:等底等高。

这节课下来,我觉得我教的很轻松,学生学的很愉快。回顾整个堂课,我发觉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地,而不是被动的。猛然间,我意识到这样的精彩课堂来源于我将课前预习落到了实处,学生从课前预学到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经历了对新知识的发现,对问题的思考,对结论的概括。同时,教师精心指导,生生交流,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课堂中适时点拨,梳理学生预学中的的盲点。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课堂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学生课前预学至关重要,课前预学为落实学生成为课堂的的主人提供了保障。学生课前预学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参与课前预学不但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好奇心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思考、探究、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带着疑惑走进课堂。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何乐而不为?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3

【活动目标】

1、在讨论、操作等活动中,帮助幼儿认识三角形。

2、诱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

【活动准备】

六幅三角形的图案,若干长短不一的纸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教师出示三角形图片)(幼:三角形)

师: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三角形?(幼:屋顶、积木……)

师:我们小二班里有没有三角形宝宝的?

二、感知三角形:

师:三角形宝宝十分的调皮,它很喜欢和小朋友捉迷藏,你们看看它躲在哪里?(教师出示六幅有三角形的图案,与幼儿一同寻出隐藏的三角形)

师:这里有这么多的三角形宝宝,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出一个三角形出来。小朋友们看纸上有什么?(三个点)

师:现在老师要用这三个点变出一个三角形出来。三个小点是好朋友,它们要手拉手。(教师将三点连接)

师:你们看到老师是怎么把三个点变出一个三角形的?(用线将三点连起来)

师:那小朋友们猜猜看如果三个小点排成一条直线能不能变出三角形宝宝的呀?(教师将点一直线排列)教师根据幼儿猜测进行实验证明。

师:小朋友看看这些图案里的三角形和老师变出来的三角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共同特点:三角形宝宝都有三条边,三个角,而且如果小朋友也想和老师一样想用三个小圆点变出三角形宝宝,就不能让小圆点宝宝们站在一条直线上。

三、幼儿操作: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做魔术师,老师这里有长短不一样的小木棒,请小朋友们来帮助这个三角形宝宝变出另外一个三角形宝宝出来。

师:小朋友们给三角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它可开心了。三角形宝宝说:我有这么多的三角形朋友,可我也想和小二班的小朋友做朋友,小二班的小朋友可不要忘记“我”。

师:小朋友们会不会忘记三角形宝宝呀?来给三角形宝宝说说看它是长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再次记忆三角形的特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基本完成,幼儿对于三角形的认识更加深刻。动手操作环节幼儿积极性高,三角形形状也完整。本次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1、在幼儿指出图片中三角形时,教师应该及使用笔标记出来,并可做一些语言引导,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三角形。

2、用点画三角形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先动手,在进行活动,不同的操作环节有助于帮助幼儿提高兴趣,加深印象。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复习题:

1、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2、用方程解下列各题。

3、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课件出示。

二、新授

1、教学例1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

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

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水分28千克,水分占体重的4/5。体重?千克水分28千克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

先在小组内独立解答。

课件演示计算的算式。

(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

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4/5=小明的体重)。

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课件出示线段图)

爸爸:

小明:

根据数量关系式: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

小明的体重÷7/15=爸爸的体重

①解方程:解:设爸爸的体重是χ千克。

7/15χ=35

χ=35÷7/15

χ=75

②算术解:35÷7/15=75(千克)

课件演示计算的算式。

3、用方程解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弄清题里有哪些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找出题中数量间

的等量关系,再确定设哪个量为χ,并列出方程。

4、巩固练习:P38“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校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的2/5,科普读物相当于故事书的4/3,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三、巩固应用

1、小明看一本课外读物,周末看了35页,正好是这本书的5/7,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

2、一杯约250ml的鲜牛奶大约含有3/10g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3/8。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

3、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是8千米/秒,相当于宇宙飞船的40/57,宇宙飞船的速度是多少?

(引导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4、小军家爸爸每月工资是1500元,妈妈每月工资是1000元,家里每月开支大约要占爸爸妈妈两人工资的3/5,小军家每月开支大约是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5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了准备。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到20,对11~20各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创设情境,在乐中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抽象的数,单凭老师讲,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在教学中设计了用摆小棒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学习11~20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课件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2.注重动手操作,在玩中学。

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时,把12根小棒作为研究材料,借助小棒,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围绕中心问题“你认为哪一种摆法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小棒”,学生进行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一边摆10根,另一边摆2根;把10根捆成一捆和另外的2根等5种摆法。学生各抒己见,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感知到理解,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运用转化理解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经历10个一是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2个十是20。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73页主题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分别数出来吗?

(1)苹果有几个?(2)石榴有几个?(3)桃子有几个?(4)梨有几个?

橘子、香蕉这些比较少。但是,小棒、球、正方体比较多,我们要细心数一数。(学生分别数出小棒、球、正方体的个数,并汇报)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稍大一些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数物体的个数,引入11~20各数的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师:以前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同学们都习惯用小手指来帮忙,可是今天学习比10稍大一些的数,小手指不够用了,老师请来了小棒来帮助同学们学习。

1.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1根1根地数,数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让大家一眼看出你摆的是10根小棒。(学生操作,可以捆成一捆)

(2)提问:这一捆是几个1根呀?是多少根?(是10个1根,是10根)

教师说明:1个十里有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

2.合作探究。

师:你认为哪一种摆法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小棒?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做法。

预设生1:1根1根地摆。

生2:2根2根地摆。

生3:5根5根地摆。

生4:一边摆10根,另一边摆2根。

生5:把10根捆成一捆和另外的2根。

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捆成一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

3.拓展延伸。

(1)让学生根据12的摆法,快速摆出11、13、18、19各数。

(2)学生动手操作。

(3)你觉得20应该怎么摆?为什么?

预设生1:在刚摆完的19根后面再放1根。

生2:20根就是2个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放2捆,这样就能很快地看出来。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6

这一节课有以下三个亮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本课教学中,李老师恰当的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由七巧板拼成的守株待兔的情境,通过声情并茂的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主探究,活动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李老师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七巧板的特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在积极动脑、动手活动中,自主探究拼出图形,从而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发挥想像,独立拼出不同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下位置去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让他们充分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评比,促使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三、关注情感,评价多元。

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李老师多次让学生将各种拼法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通过学生自评、他评和老师的评价,(评价多以鼓励与表扬为主)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多媒体出示七巧板的有关知识介绍。是放在课前,还是放在课后呢?我个人觉得向学生介绍七巧板的有关知识,可以放在课前,即揭示了七巧板的名称之后进行。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玩七巧板的愿望,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2、动手实践,体验七巧板这一个过程需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这一个过程应该是逐步深入的过程。可以这样开展教学:用两块板拼图形→用三块板拼图形→用四、五、六块板拼图形→用七块拼图形。

3、如何体现小组的有效合作。这样合作不是老师要求的,而是在活动中学生自发需要的。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7

个有生命的课堂,应该是思维灵动的课堂,既要通过精心的预设,激发思维的灵动,更应巧用生成的教学资源,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应情境而变,提升课堂思维的灵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我们预设得如何的充分,都无可避免地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因素:

记得我在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在预设中,我认为这样的判断在前面的探究基础上让学生判断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当我让学生用手势判断时,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判断是错误的。于是我有意引导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来一场辩论。

我首先请一名判断错误的学生起来说理由。

生1: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就有可能存在形状不同的情况,那就有可能面积不同。

这时持反方意见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让我来问问他。

生2:你先说说求三角形的面积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1:要知道三角形相对应的底和高。

生2: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

生1:用底乘高除以2呀!

这时很多判断错误的学生开始反思了。

生2:那底和高相等,用公式来计算面积会不相等吗?

生1也在反思,但仍坚持:但它们的形状……

生3:老师,我来画图给他看。

于是,学生上讲台先用直尺在黑板上画了一组平行线,并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了几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生1:哦,我懂了。

这个本来在教学预设中学生应该在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打乱了我按部就班的教学,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灵活的利用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多角度地去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生成。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成的美丽。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8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在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设计意图: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

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特征”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器计算既能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作铺垫。)

3、启发学生把21.6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作准备。)

三、竖式计算

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促进知识的。迁移。)

2、提出:“竖式计算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在竖式直接画去小数点后,按整数除法计算。最后,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讨论形成计算的方法,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联系。)

四、尝试运用

1、提出“按每千克2.5元计算,21.6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要求。请一名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2、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关注商8以后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丰富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3、提出“每千克小米2.5元,30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先讨论:把2.5扩大10倍后,30怎么办?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除数是一位小数的计算知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式发展的过程。)

五、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的例14及“做一做”题目,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商末尾补“0”的意义。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540÷6072÷18140÷2560÷8

720÷9303÷3217÷7320÷4

2、不用计算,讲出商是几位数。

3、改正下列各题中的错误。

先让学生讨论,找出各题的错误原因,再由三位同学板演订正,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重算。

二、新接。

1、引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

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同样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况。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4。7820÷23

(1)审题: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2)学生试做。两人板演。

(3)教师巡视,将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写在黑板上。

(4)结合竖式提问:

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个位上商“0”为什么一定要写?

教师指出:在计算过程中,除到破除数的十位商“4”,能除尽,被除数个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3、改题。如果例3的被除数是7830,该怎么办?

(1)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

(2)结合竖式讲评提问:

①当十位上商“4”,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余数1与个位上的0移下来?(当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数十位上还有数,因此要把1移下来,再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10除以23,个位仍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时余数为10。)

②商的末尾不补“0”行吗?为什么?(不补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验算的结果也就不对。)

③怎样进行验算?(看除数与商的积、加上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巩固。完成第63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9180÷543749÷3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由学生独立练习。

四、。

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带0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两点:

1、试商前要先确定商是几位数。

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写0。

五、作业。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10

教材简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见的课,一般的做法是在由学生拼组后直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本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改革了这一常见的做法,在拼组后,通过对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的探究,指导学生直接利用这种关系尝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教学内容:

苏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5~P16的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计算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红领巾、每个小组准备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师:(出示一条红领巾)同学们,这是一条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的?那你们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

2、揭示课题。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操作“转化”,推导公式

1、寻找思路。

师:是的,我们还不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那同学们想一想,开始我们同样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来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板书: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师:大家想想,怎样“转化”呢?可不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呢?

[应变预设: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经验,一般会认为可以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种方法实际“割补”,让学生明白这种方法不好,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法。]

2、动手“转化”。

师:看来用“割补”方法很难“转化”。那我们可不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来“转化”呢?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请大家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开始吧。

小组合作拼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应变预设:可能有些同学不会拼组,教师可指导他们用旋转、平移等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

师:拼好了吗?用这种拼一拼的方法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呢?谁来说一说,你们用这种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应变预设: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形状,老师选择其中三个图形贴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为什么有些小组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却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呢?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评析: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不同类别,弄清拼成不同形状的原因。]

3、尝试计算。

师:同学们真棒,大家都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现在请同学们看图1。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就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那么,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又分别是多少呢?

[评析:引导学生说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等底等高,为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作铺垫。]

师: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你们能求出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算一算吧。

师:算完了吗?它的面积是多大?

师:我们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这个绿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大呢?想一想,小组同学商量商量吧。

[应变预设:在设法求三角形的面积时,可能有部分同学不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不会计算。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得出。]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开动脑筋,已经算出了这个绿色三角形的面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你们会计算屏幕上这个蓝色三角形(底3cm,高2cm)的面积吗?算一算。

[应变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虚线三角形,和蓝色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它们也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明确3×2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还得除以2。]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又计算出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看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你们还能计算这个三角形(底6cm,高4cm)的面积吗?

[评析:由清晰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到由一实一虚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再到一个独立的三角形,面积计算逐步深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思维含量非常丰富。]

4、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尝试着求出了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大家都算得很好。那么现在你们能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下来吗?先写一写,同桌同学再商量商量吧。

[应变预设:大多数的学生可能会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教师应给以充分的肯定:你们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引导学生说出推导的过程。]

5、理解公式。

师:同学们,老师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你们写这个公式时用三角形的底乘高呢?“底×高”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还要“÷2”呢?

[评析:通过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困惑,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含义的理解:“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难点,更加深了

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6、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你们会不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写一写吧。

[评析:拼一拼、算一算、说一说、写一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自己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自然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动手起推导出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课本P85页的数学常识。)

[评析:这样表面是介绍数学常识,但实际渗透了爱国思想教育。]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是刚才看到的那条红领巾,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求出做一条这样的红领巾要用多少红布吗?

师:对,要求做一条红领巾要用多少红布,实际是求这条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而要求这条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必须了解哪些数据呢?

师:那就请大家动手量一量它的底和高吧。

[评析:这里并没有直接给出红领巾的底和高,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实际测量,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量完了吗?请大家算一算,看看做这样一条红领巾到底需要多少红布?

[应变预设:指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展示学生的算式,集体订正。]

四、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课件出示下面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知道它们的具体含义吗?

师:交通标志对于维护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学们,这些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

师:对,它们都是三角形的。(课件出示其中一个三角形标志的底和高,如下图)请大家算一算,这个标志牌(底9dm,高7dm)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应变预设:指导运用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你们还能算出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吗?(课件出示如下图1:底3厘米,高4厘米;图2:底4厘米,高1。5厘米;图3:底2。5厘米,高2。8厘米)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全课总结,反思体验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总评:这节课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并引导学生将“转化”的思想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动手操作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整一节课,教师尽量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组织他们动手实践,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参与他们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11

一年级组教师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选择《观察物体》同课异构。纵观一年级的这3节比武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倾听的习惯这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听课的感想。

一、 学习材料的选择

观察物体一课,教材编写者帮学生选择的学习材料是小朋友的存钱罐。从该玩具的前后面与侧面观察到的样子不一样。有的老师建议用规则的长方体的粉笔箱,这样就地取材,便于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其特殊性,平视的时候,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相同的。选用不同的学习材料,观察到的结论是不相同的。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做到数学知识的科学准确呢?我们不妨这样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平视观察(只观察一个面),看到的样子可能不一样。

二、 学生能力的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力的发展与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需要所有科任教师通力合作。不分年级,不分科目,朝夕努力。倾听是低年级培养孩子的重要学习习惯之一,而本课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今天我着重说说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在本课中的体现。

首先说观察能力。本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现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要做到如下四点:

①观察的角度——平视。视平线与物体的最高点保持一致,学生只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这样观察的目的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的特点,尽量让观察结果简单可述。一(1)班的李老师,把放学具的板凳托起来,与孩子的视线等高,这样保证观察方法的示范性。

②这节课应该让孩子在观察时,有意识的渗透有序观察。在一(3)班的课堂中,当孩子观察本班同学的照片时,孩子观察到的结果是零零散散的。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我们学习方位前后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按方位有序观察,有序陈述。

③如何引导学生小结观察结论,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把前面与后面观察到的结果比较有什么不同;左右面观察的结果又有什么区别?

④观察物体的目的最终是发展学生的空间感。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向空间感提升,要发挥想象的作用。李老师就是这样做得,在例题学习时先观察说结果。在练习时反之,先猜想,再模拟观察验证结论。这样让观察插上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只有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再来说说倾听习惯形成的5个标志:

①眼睛注视发言人;

②能择关键词做倾听笔记;

③能复述别人的发言内容;

④能补充发言或提出建议;

⑤能对别人的发言做简要评价。倾听是学习的起始行为,更是人类交往的基本礼仪,所以我们应把倾听作为学习习惯的头一个重点培养。

三、 学习方式的使用

现在常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像观察物体这样的以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合作。合作学习必须合作目的清楚,分工明确,有合作的必要。以观察物体为例,如果是2人小组。那么每人观察两个面,剩下的方向要观察,孩子要转动起来。如果是4人小组合作,那么每人观察1个面。观察完毕,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并和其他小组成员比较观察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因为是小学1年级,活动之前,老师应该给学生示范;示范之后,再小组内观察。小组活动完毕,最后全班选小组汇报展示。只有这样清晰的活动步骤,明确的合作安排。合作学习才不流于形式。

四、 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方面做了具体的描述。北师版教材在编写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系列的情景串。教师应该用好情景串,把活动做出实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习得知识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经验,学会数学的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有效的落实四基。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1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册75~7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重难点突破: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及教师多媒体演示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概括、归纳出面积计算公式,从而掌握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发挥想象任意拼摆。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提出任务,能否拼出平行四边形。 学生动手拼摆,与同桌交流。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经验。 引导学生发现并板书: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用课件演示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3.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讨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提示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引导。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   右边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5厘米,高是6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5.出示:       右边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4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右边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5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集体评价。 6.小组讨论,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7.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教师板书。 8.多媒体出示问题: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00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要求学生用公式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集体订正并强调解题的完整过程。 三、反思总结,质疑问难。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判断。(1)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三角形面积大。  (  ) (4)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三角形的2倍。 (  ) 2.相信你能行。

推荐内容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