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五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的时候少不了的就是教学的案例,尤其是物流,下面就是为各位老师真理观的物理教育教学案例,请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一、课程背景材料
2006年11月,我市教研室在新塘大敦中学进行调研活动,一节题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公开课让我印象深刻,授课班级为初三(5)班,授课为人教版2006年三月第三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摩擦力》这一节的内容,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多、抽象,而且学生探究时课堂秩序不易把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摩擦力大小,然后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接着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继续同样的演示,最后将结论说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并练习,对学生而言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就是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学生分组实验,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将传统上法中老师的演示做出来,并获得结论,然而,我以前听过的以这节为内容的课却事与愿违,探究在一片嘈杂声中结束,很少学生有结论,不少学生茫茫然一节课。究其原因,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背景,试想,科学家在没有认识到这个结论之前,经过了多少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要学生一节课有结论,太难;其次为了学生探究的活动的正常进行,老师应该事先设计合理有趣情境,让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与大致做法;最后是老师应该考虑安排课堂的进程,不能由学生天马行空。基于这样的想法,该老师在设计教案时,以与探究紧密联系的实验和问题引导课堂,效果很好。
二、教学片断
上课时,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演示两个实验
实验(1):将长木板一端抬高30厘米左右,形成斜面,如图1,将火柴盒及长木块同时放在其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火柴和木块都不下滑)。 师:木块和火柴受到摩擦力没有?生:受到摩擦力。 师:朝哪个方向? 生:沿斜面向上。
实验(2):将长木板抬高到40厘米左右,将同样的火柴盒和长木块同时平放在斜面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这时火柴盒下滑,木块不下滑)。 师: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生:争论,多数同学说受摩擦力,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 师:建议学生让橡皮从他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 师:为什么火柴盒有时不下滑,有时下滑? 生:火柴盒倾斜大,压长木板轻一些。 师:为什么有的下滑,有的不下滑?
生:互相讨论,有的同学说火柴盒受摩擦力小。
然后将木块侧放(面积减少),观察(还是不下滑);火柴盒侧放,观察(不下滑了) 师: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生:受到摩擦力。
师: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 生:互相讨论。有学生提出要看一看实验器材。 师:你觉得这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气氛热烈,大致的几种结果是:
①、接触面的大小;②、物体的运动速度; ③、压力大小;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⑤物重的大小;
接下来,老师成了旁观者和导师,学生开始为了验证自己猜想而进行实验操作,秩序井然。最终虽然由于时间紧凑,没有将在设计中的巩固练习完成,但大部分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知道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且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意犹未尽。
[1] [2] 下一页
三、反思与评价
这一堂课的导入有两个非常巧妙的地方,第一个是巧设实验情景,冥冥之中将探究的目标,探究的操作过程告诉了学生,学生变得“心中有数”。如:让学生把橡皮从手臂上滑下——感受摩擦力,火柴盒与木块比较——压力不同,平放与侧放比较——接触面积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控制变量法潜移默化掌握,成就感油然而生,第二是巧设问题情景,循循善诱,扫清学生实验探究中的困惑,老师没给结论,都是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关于木块与火柴盒静止在倾斜的长木板受不受摩擦力,关于火柴盒平面与侧面的差别。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有利于课堂的情境,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本次公开课的导入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实验情境、问题情景的重要性。
1、实验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以下两点原则: (1)、身边的课程资源是创设实验情境的源泉
学生最熟悉的现象莫过于身边的物理,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经验,这样创设出来的实验情境才有亲切感,才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木块、长木板、火柴盒等器材容易找,将木板抬高、将火柴盒平放与侧放等容易操作。
(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
由于各个学校条件有不同,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在选择实验器材的时候应依据教材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灵活变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巧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情景
由于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活动找到一条最佳的入题“路径”。
(2)问题情境应与“焦点问题”相配合
焦点问题就是所研究的事物或对象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焦点问题就等于确定了探究活动的主攻方向,便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被研究的问题上。因为问题情境是为“焦点问题”服务的,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与“焦点问题”相脱节,不能把问题作 “花”作“难”,应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长木板抬高30厘米与抬高40厘米时,火柴盒由静止到运动,老师问:为什么火柴盒有时不下滑,有时下滑?为什么有的下滑,有的不下滑?接着将火柴盒侧放又问: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每个问题都是探究时操作的关键。
(3)问题情境应为“焦点问题”而铺垫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能让教师更好地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等情况,设置一些子问题,为学生“铺垫”好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焦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焦点问题的目的。如:开始就问,木块和火柴受到摩擦力没有?在概念的基础上体会。
(4)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体现师生共同参与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即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考虑将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与学生一道共同参与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引起共鸣,产生良好的“入题”效果。如: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老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建议学生让橡皮从他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
(5)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领悟自然的和谐与奇妙。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研究还是起步阶段,没有谁是绝对的权威,我们都有机会,只要认真去思考,大胆去探索,紧密围绕学生的学开展工作,一定会有收获,教育的路绝不止一
物理教学案例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生活中的物理是我们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
课例1:“电功率的计算”教学片段
师:上周我们要求大家统计了每个家庭一天少用电半小时后少用电能的数量。现在我们报一下数。
生:我们家少用0.5度电。我们家少用0.8度电。我们家少用0.6度电?? 师:现在分别统计一下一天少用0.5度电、0.6度电、0.8度电、1度电的家庭数字。 师:好,少用0.5度电的家庭数是10个;少用??按照一天少用电能的计算,估算一下一个月每个家庭少用的数量;全班同学所有家庭一个月少用的数量;一年少用的数量。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想如果每个家庭每天不必要的用电多半小时.那全国所有家庭一天浪费电能的数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
生:我觉得节约电应从现在做起,回家跟家长讲,尽量做到人走灯灭。 ??
教师首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一天节约电的数量.这就是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统计一天内每个家庭节约电的数量,来估计整个班级所有家庭一个月或一年节约电的数量。教师创设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体验物理,学生从中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服务于生活的,物理是生活的物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估算意识,节能意识。通过感受和体验,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更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世界。可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收集和积累的好习惯,是物理学习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 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
2 知道声速,初步认识声音的传播形式。
3 探究身边的声现象。
重点突破: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条件和声音的传播形式。
教 具:音叉、小锤。
教学过程:引入: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曲非常动听,男女主角的最后对白催人泪下,但是假如没有声音,把男女主角的真情对白改为手语,打手势来表达,那感情表达的还能那么准确吗?还能那么催人泪下吗?由此可见,声音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基础,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有密切关系。自然界也有许多声音,既美妙又神秘。 问:自然界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
答:狮吼、虎啸、鸟鸣、青蛙叫、流水潺潺、呼呼的风声?? 问:那这些美妙的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探究并举例:让全班同学都摸正在发声的音叉然后讨论回答,讨论后再举出其他声音产生的例子。注:让同学自己探究,比如摸自己发声的喉咙??最后看书上的图片并填空。
总 结: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出:声源的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sound source )。 过渡:有声源,有物体正在发声,但是有声源你就能听见声音吗?你是怎么听见声音的?钓鱼的时候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为什么?
学生发言: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到人耳中,反映到人脑中我们就听见了声音。鱼之所以会被吓跑,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中传入水中把鱼吓跑了。
提示引导: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呢?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大家看课本 31 页后讨论。
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声源振动,引起空气振动,最后传到人耳。由于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就像水波波纹一样有高有低。
结论: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 注:半数以上学生能说出此过程。
总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实验探究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呢?请同学们讨论后举例回答。
学生讨论后小组发言:
a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例:钓鱼时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把一根管子伸进海水下,可以听见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海豚在海中的叫声能被人听见。)
b: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例:在某一间教室敲暖气管,一座楼的每个教室都能听到敲击声;古代人打仗,先锋官把耳朵贴地听一下,就能听到远处敌军行进的声音;在课桌一端很轻的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桌面就可以清楚的听见敲击声,而不贴桌面就听不见。)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要靠无线电。)
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如水),固体(如钢铁、木头、土壤)等物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们把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
引出:介质的定义: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讨论:百米赛跑时,小明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听到枪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若给你一个秒表,采用什么做法你能估测出枪声从百米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的时间?通过这种做法你能估测出声每秒传播的距离吗?与同学交流合作进行回答。(见课本 33 页)
学生讨论结果:有同学可以说出 s=100m,t是从看见冒烟到听见枪响的时间,则声速 v=s/t。但有同学对未计算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提出质疑,也有同学说光传播速度极快,所以短距离内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讨论总结:声速比光速慢的多,所以光速在短距离内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不计。故 v=s/t 此计算方法可行。
过 渡:声音既然是传播的,那就涉及到一个快慢问题,也就是声音有速度。介质有很多种,各种介质性质都不一样,所以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一样。大家首先看课本上声速的定义,然后看一下表格中列出的声音在各种介质中常温下的传播速度。大家看表格后得出什么结论?
声速的定义:声每秒钟传播的速度为声速。
影响声速的两个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
学生看表格后,得出结论: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注:有半数学生得出了此结论。
本节总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声的传播形式以及声速。本节内容与生活非常贴近同学们家庭作业 探究声是否有能量。(见课本 34 页) 板 书 设 计
§ 1 什么是声音
一 声音的产生。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水源 、声源
二 声的传播 1 、水波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 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3 声速: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 声速的两个决定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
4 、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
自我点评: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探究声除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固体等物质中传播。探究完声的传播形式、声的介质以后,讨论了页的讨论:声传播有多快。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声的产生原因、传播形式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速等知识。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案例
课 题 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难点: 力的概念(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教 具: 弹簧、乒乓球、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
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
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 什么是力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4、鼓励学生由体验提出疑问:一个物体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主观感觉出发,有碍概念的理解,例如:紧握拳头时,手没接触别的物体而肌手也紧张,认为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处理方法,让学生握拳体会手指与手掌的相互挤压。手指、手掌为两个物体)。 学生总结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观察和体验:(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提出问题,再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一个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来的?
1、学生实验:
①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
②学生用双手拉弹簧
2、(多媒体投影)
① 站在滑板上的学生推墙后的场面;
②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前进?
③ 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况,引导学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运用:划船时船浆向哪个方向划?为什么船能前进?(多媒体投影)
5、质疑讨论:
没有?
6
此你获得什么启示?(多媒体投影——火箭)
甲乙两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脸,脸痛手不痛,是脸受到了力而手、做 一 做: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 原因:气球向后压出气体,反过来气体向前推气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问题:物体间力的作用看不见,
摸不着,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受到了力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由学生的实验概括出结论(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1、学生演示:两名学生传接排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学生演示:
(1)轻压气球
(2)轻拉压弹簧
(3)使锯片变弯
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形状
3、质疑讨论: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压桌面,桌面看不出变化,从而提出: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都是能产生效果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多媒体投影帮助释疑。)
四、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激活学生思维,并使学生获的成就感(穿插于过程)
1、马拉车时车,车随马前进,可见车受力而马不受力对吗?
2、脚踢球时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时受到球作用的物体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动,人就不受力吗?
4、磁铁能够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为什么会碎?
6、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探讨总结(多媒体投影)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
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运用这个知识
解释生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教师结束语:
有的力很小:小蚂蚁搬着面包屑,细雨纷飞飘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风巨浪,轰然巨响,火箭腾飞,斗转星移,宇宙奇观,力真美妙!关于力还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学现象,同学们回去后按探究问题探究,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大家再来共同探讨!
七、探究问题
1、力的大小如何比较?
2、怎样对力进行测量?
3、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
摩擦力》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对话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篇二: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对摩擦现象, 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篇三: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一、 分析归纳中学物理实验设计思想的基本要求
要进行中学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疑难的研究,首先要善于分析、归纳这些实验的设计思想,找出实验中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其解决的方法。有可能的话,还可探究设计者完成这些实验的可 能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不仅要分析整个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而且还特别要注意分析实验中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的设计思想。设计思想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思维的结果。因此,分析设计思想首先要分析、判断设计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评价设计思想的优缺点,进而为评价物理实验实施方案的优缺点提供有实际意义的根据。
【实验教学案例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演示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实验一定要作好。其作法,一般是采用拆开原电池法。如图4.l所示只是其中之一种方法。
研究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
为什么要拆开原电池呢?拆开原电池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样作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在接受这个实验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孔夫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要了解一个人应该这样,要了解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也应该首先从外表上观察它怎么做、起什么作用,然后分析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后检查它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内容、效果与原理是否一致。
大家都很清楚,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实验需要使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当外电路电阻变化时,(1)内、外电压之和为一常数,(2)内、外电压有明显的变化(具体实验中要使其变化幅度尽可能大些)。
为满足以上两个要求中的第(1)个实验要求应作到:①电源的电动势较稳定;②电池的极化现象要小——电流不能太大,所以内阻不能太小;③测内电压用的探针的极化电动势要小——选合适的材料做探针;为满足第(2)个实验要求应作到:④需加大电池内阻,内阻与外阻的大小关系恰当;⑤演示电表的量程及内阻恰当。这里,增大电源(电池)内电阻是实验方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一实验疑难所在。
测定凸透镜焦距实验
一般情况下,增大电源内阻有两种常用的方法:①在两个内阻很小的电源中串一个电阻,作为模拟电源内电阻,以此来增大内阻;②拆开原电池,控制电池内离子通道,如减小其截面积、增大其长度,以此来增大内阻。图4.l所示的是一个拆开的原电池,在两个半电池之间用盐桥连接以增大内电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实验教学案例2】几何光学实验演示
在几何光学实验中,关键的问题是光路的显示。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光盘(白屏)的漫反射原理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也可以用烟箱中烟尘微粒对光的散射原理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还可以用混入少量的悬浊质的水箱中悬浊质微粒对光的散射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利于抓住实验关键和自制实验装置。其中,用混入少量的悬浊质的水箱中悬浊质微粒对光的散射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疑难是,制作水箱的箱壁的材料、水中悬浊质及其浓度的选择。它们应该满足,箱壁的透过率高,悬浊质对所用光源发出的光的散射较强。用氦氖激光器光源时,由于它发出的激光是波长为632.8nm的红光,所以,制作水箱的箱壁是无色平板薄玻璃,水中滴入少量的淡茶水。也有在水箱中装硫酸铜水溶液的,但是效果不如悬浊液。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物理教学案例评析 姜艳玲 导读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亮点来自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超重与失重是不是惯性?体检时站在台秤上看到指针摆来摆去是不是超重和失重?从过山车上下滑感觉到身体轻飘飘的,是不是失重?也许还会有学生提出:直升机竖直下落人会不会飘起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诸如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捕获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正确引导,不断鼓励,最终总结出要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二)设计思路 1.概念理解
情景引入: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开场白:同学们也看过神舟五号升空的实况,都听说过超重和失重这两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
概念提出: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物体放在静止的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该读数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值,称为视重,此时的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电梯起动的过程,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如果是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挂一个重物,电梯开始起动的过程,同样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也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就此提出概念“这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实验观察
( 1)让学生手托自己的词典,上下运动体验词典对手的压力,先缓慢上下运动体验压力再突然上下运动体验压力(2)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交流“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老师在众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探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3.理论探究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假设运动(向上或向下、加速或减速),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支持力的表达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压力的变化进行判断。探究结果:“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 思考:“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组织学生交流,同时屏幕打出以下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投影归纳出来的规律: 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4.结果外推 演示实验: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自由下落过程中上面的水对孔口的水没有产生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失重现象。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下落过程考虑到空气的阻力,只是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微重力状态。
学生体验: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屏幕打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的思考问题。瓶子抛出,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知识应用: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5.方法求新
引言:我们用弹簧秤来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示数变化不定,且瞬间即逝,难于观察,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力传感器”就是这种仪器,它能够帮助你解决观察瞬间受力这个难题。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力传感器把受力大小转换成电信号,数据采集器把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力随时间的变化就永久记录下来了。根据 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根据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取g=10m/s 2 ) 解: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F′得:最大拉力T m =3.5 N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得:最大加速度为a m =(T m -G)/m=1.4(m/s 2 ) 6.总结提高
课堂小结,让学生以“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为话题进行评价性总结,同时在屏幕上打出“ (1)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产生失重,当向下的a=g时,产生完全失重。(2)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重力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3)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杨利伟说:“当飞船升空时,感到有载荷,就是感到胸部受到压力,平时训练时这种压力可达到 8个G”。他说的这段话你现在能理解吗?杨利伟又说:“在船箭分离的时候,感到身体突然被抛了一下,就飘了起来,船里的小尘埃也飘起来了”。也就是说,这时船内的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吗?请以“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或设计一种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方案”为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寒假时间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屏幕打出:研究性课题:“有关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的研究”,同时打出作业布置:“作业布置:P78页实践与拓展第1题,练习第1、3两题。”
(三)前期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电梯中的录像;钻了孔的矿泉水瓶; 杨利伟的一段话;弹簧秤挂钩码;投影等。
2、学生准备:收集并观看宇航员有关太空航行的资料
二、教学设计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标《物理》的课程总目标强调“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为了着力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教参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补充了内容。在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补充了“能够对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超重与失重的 F-t图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等三条。把对超重与失重的F-t图象的分析作为目标,是受到华师出给省实的终结性测评试卷的启发,在该卷中就出了一道根据传感器得到的F-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的试题。把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作为目标,是因为,超重与失重的问题实质上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通过超重与失重现象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的能力。
过程→www..com←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去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设计多次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并产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正确价值观;设计理论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产生探究的成就感,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设计观看有关杨利伟的升空录像片断,根据杨利伟的讲话布置研究性课题,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 【对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为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本节课只有把探究、讨论和讲练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去引导、去启发、去控制、去答疑、去评价。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个知识点,把问题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节课设计一系列问题串,问题的不断深入,形成教学的层次感,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就是教学的完成过程。首先设计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作为开始教学的情景,就提出了“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的主题;接着引导学生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回答了第 1个问题。在学生进行了两个实验之后提出问题“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在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焦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难以估计,但最终归结到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上来,这就是“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当探究结果出来之后,马上让学生思考问题“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学生回答之后就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产生超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上的运动,产生失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下的运动吗?”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交流,教学难点就此突破。通过演示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实验,提出问题“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此问题引出了完全失重的概念。在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了完全失重现象之后提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此时应用知识解决的问题是:“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一个“是否有把每时每刻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的问题,把教学转移到通过力传感器,利用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上来;课堂的小结也是以回答“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的学生评价性总结的形式来进行。最后以杨利伟的一段话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带回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统计下来,一共有11个应该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都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都与一项或多项教学目标相对应。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本节课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师生活动(多次个别提问与交流)、生生活动(讨论与交流,学生上台讲解等)、小组活动(分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情境。这样做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去交流、去体验成功和失败、去产生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拼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最后设计有关飞船的问题,要求学生去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就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整合在一起了。
三、教学活动实录 师生活动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这节课的课题:超重和失重
师 :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引导学生注意课题。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生 :观察、回忆、思考并理解概念
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师 :指导学生做两个分组实验,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就超重和失重现象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规范
生 :完成两个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的观察结果,就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讨论,并交流提出的问题
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把探究的问题具体化,为探究进行铺垫。
师 :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 :从运动和受力两方面去寻求理论的支持,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进行探究,把探究的结果记录在稿纸上,并进行交流
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
明确: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师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同时屏幕打出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生 :和教师一起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
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完全失重概念
师 :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引出完全失重现象和微重力状态概念。
生 :仔细观察实验,理解完全失重概念
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 明确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师 :提出问题,演示盛水的水瓶上抛的实验
生 :体验完全失重状态,用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 师生:共同得出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反馈学生掌握完全失重概念的情况 ,巩固所学知识。 师 :提出完全失重现象的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出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 :思考与同学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
引出: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
师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 生 :观察、思考,和老师共同解决习题。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 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 生 :思考,整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小结。 教师关注学生的小结,并强调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 引出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关注完全失重的应用。
师:一边播放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一边根据画面进行讲解,并及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
生: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进行思考。
师:最后提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布置作业,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而结果。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用学生在学习第三章时制作的弹簧秤来做实验,很多学生是用橡皮筋来制作弹簧秤,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会导致有的学生观察超重和失重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可以统一使用实验室配制的弹簧秤或多配几种规格的钩码来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时,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此要求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应该提示学生从运动和力这两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如果疏于引导就会拖延时间,导致后面教学被动。
3、完全失重的演示实验,在这里采用汽水瓶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漏水的情况,由于下落太快难于观察,本节课采用让染红了的水射向白纸,再用实物投影观察白纸上的水迹的方法。如果能够用摄像机拍下下落的过程,再进行慢动作放映,效果就会更好。
4、让学生体验完全失重,弹簧秤自由下落太快看不清刻度值,但在下落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的钩码与弹簧脱节,老师要抓住这个微小的环节,及时要学生分析脱开的原因。
5、对于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本节课仅设计为用课件进行讲解,有成套力传感器的学校应该设计类似下面介绍的用海绵观测超重和失重的装置,现场收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接着进行图象讲解,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一)评教学设计
1、执教者经新课程实施前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加上其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力投入,及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进行教学反思,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在本节课中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视,目标的设定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执教者以目前使用广东的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大胆的筛选和改进。较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内容容量大,经重组后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整节课以设计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设计的11个问题有较合理的梯度,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究。 执教者较有效地组织教学,抓住了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关键点,突破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3、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既能有序地独立自主探究,又能合作讨论,充分交流。
个人认为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合理实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4、执教者在教学前做了较为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收集了多个渠道的信息源: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录像、教材配套课件、网络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用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弹簧秤,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
(二)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虽然听课的人比较多,但授课教师镇定自若,以亲切自然的笑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三)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符合本学科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点。例如:„。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内容的呈现自然流畅,利用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控有度。
(四)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的选择注重教学实际,实用有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环节合理,课堂内容容量大,思维训练充分。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恰当有效。五)评教学管理
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控,及时有效。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以我的观察,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评教学特色、风格和教学创新 执教者带着亲切的笑容进行教学,语言富有激励性,作风沉着稳重。课堂设计以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中有效地展开讨论,逐层解决问题。教学中用到学生自制的弹簧秤进行实验也是一种创新。
(八)给执教者的建议:
1、演示实验可见度较低,实验时物体运动较快,能否想办法解决。
2、讨论问题比较分散,能否集中讨论更有价值的问题。
3、时间的控制问题。
4、师生交流还可改进。
5、学生参与程度可以再提高。
《动能和势能》教学案例
2009.9 孙丽新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并能举例说明。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授课步骤】
一、 出示尝试题(2分钟) 教师先用小黑板出示下列尝试题。(课前准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在报刊上看到“开发能源”、“能源危机”、“节能先进”、 “耗能大户”以及“原子能”、“电能”等等这些话表示什么含义?
二、自学课本(8分钟)
根据学生解答第一次尝试练习实际情况,教师有必要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进行复习以及对“开发能源”“节能先进”这些述语进行解释和知识点拨。通过开发利用能源节约使用能源联系到能量的概念,提出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以及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有什么因素?引入新课。指导学生认真自学课文第二页第二段至第四段与第三页第一段至第三段的内容。
三、尝试练习(8分钟)
学生自学课文结束后,教师可用小黑板出示下列尝试题:(课前准备)
(1)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运动的长期物体 越大, 越大, 就越大。
(2)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 越大,举得越 ,它具有的 就越大。
(3)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 就越大。
(4) 和 统称为机械能,机械的大小可以用做 的多少来衡量,机械能的单位是 。
四、学生讨论(2分钟)
通过学生第二次尝试练习发现的问题,知识的疑点、难点,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五、教师讲解(20分钟)
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中的实验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可把本节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如下知识框架结构:
教师通过以上知识框架讲解,归纳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1)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2)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提醒学生注意:(1)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一个物体既可以有动能,又可以有势能。(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能量的大小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功和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六、课后练习(5分钟)
1、 课文P3页,练习第一题,P4页练习第二题。
七、课后简记
运用尝试教学法时,(1)必须坚持“学生先练,教师后讲”的原则。(2)必 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辅导作用。(3)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巧,并在实验装置设计上有所创新
尝试教学物理教学案例(动能和势能)
七星农场第一中学
孙丽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5篇《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