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数学启蒙学习方法8篇,供大家参考。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进行幼儿数学启蒙,幼儿阶段是孩子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快乐中自然地学习数学知识。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幼儿数学启蒙学习方法》,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让宝宝指出形状
宝宝学到的数学基础知识是指出物体的形状,做个小的游戏,让宝宝指出物体的形状;也可以和宝宝一起来数数,简单又有趣的数字游戏就是借用手指或脚趾从1数到10,爸爸妈妈也可以唱数数的歌谣给宝宝听。
教宝宝学会比较
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具体的表现就是比较。比如说告诉宝宝,妈妈比爸爸低,妈妈比宝宝高,西瓜比橘子大,4颗糖比3颗糖多等。
教宝宝学会分类
教会孩子按他自己的理解能力将玩具分类,比如把他的玩具小火车和小飞机分开,然后数数每样有多少个。
人的思维是有阶段性的,宝宝三、四岁的时候,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了四岁半的时候,抽象思维才开始萌芽,发展起来。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加号、减号就是一个天文字,就像我们不认识的外国字一样,这时候他们还不能理解这个符号,就需要一个“拐棍”来帮忙理解,这个拐棍也就是手指头。
比如还在上幼儿园的宝宝,让他们数数,很多时候就是掰手指头,这时候,爸妈就会着急,觉得孩子怎么就不动脑筋呢,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实际上宝宝这个时候在掰手指头就是在动脑筋呢,掰手指头的时候,他的思维运算起来,不掰手指头,思维停止了,甚至还会混乱。到了小学,小孩的思维发展不一样了,自然就不用掰手指头。
所以爸妈不要责怪孩子,应该允许掰手指头,但是不能停留于掰手指头,可以多给他一些拐棍,比如扣子、饼干、巧克力等等,给一些具体的东西,让孩子逐渐抽象起来。比如,1+2=3中,1、2、3等数字对孩子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爸爸妈妈先给孩子1块巧克力,再给2块巧克力,让他数一数,看这些巧克力怎么变成3个了,这样他就能真正了解1+2=3的意义了。
老师要求小朋友观察一幅画。画面上有5只小鸭子,4只大白鹅。过了一会儿,老师问:“鸭子和白鹅哪种更多一些?”大部分小朋友都回答白鹅多。因为白鹅形体大,看起来占的画面多,小朋友还不懂得“多”只是数量关系,等到【WWW..COM】老师教会他们数数,每个孩子都高兴地要求再看一幅画,继续学习数数了。
以上事例说明,幼儿数学启蒙必须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进行,从培养兴趣出发,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标,而不能盲目冒进。幼儿对“数”的学习和理解,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起初幼儿在分辨事物的时候,他们把这些具体的物品都看成孤立的、不同的,而没有看到它们在本质上的共同点。如果妈妈懂得引导芳芳对数学产生兴趣,在一段时间的操作练习以后,会突然发现,芳芳不仅能够理解5个苹果和5个花生米的数量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5”,还能够由此引申出对数字的抽象认识——只要遇到是5个一堆的物品,就知道数目一样多了。通过这个过程,芳芳不仅会理解了数的抽象含义,而且也会发展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幼儿数学启蒙过程中兴趣的培养是何等重要。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数学素质,应该将专业化的数学启蒙与生活中的数学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家长而言,关键是如何将枯燥、抽象的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游戏的方式或者亲子活动的形式,它们有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让他们在玩中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永远比知识的积累重要。
幼儿的数学素质必须在幼儿数学启蒙过程中培养。通过启蒙培养,提高幼儿的数学素质就是要促使幼儿通过真实的情景产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使幼儿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促进幼儿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初步的数理逻辑及多方面智力的提高;促使幼儿能初步整体地、有条理地、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形成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实施幼儿数学启蒙时,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型授予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努力给幼儿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变幼儿的“学会”为“会学”,促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数学启蒙意味着幼儿在教师或家长的有效引导下自己动手、动脑,与数学亲密接触,从而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大班活动中可以设立“数学操作区域”,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索体验“量与数”的关系,结合生活事例引导幼儿理解测量的意义。老师可以拿出两条丝带向小朋友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哪条丝带更长呢?一般小朋友都会想到这样的答案:比一比就知道了。这时候可以继续引导:除了放在一起比一比,还有什么方法确定丝带的长短呢?等到小朋友想到可以用尺子量出丝带的长度,然后比较所得数据的大小的时候,说明他们已经明白,物体的长度是可以用数来表示的,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就可以表示物体之间的长短关系。
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而成为主要的思维类型,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也就是说,幼儿的思维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具体动作和形象的束缚,但已经开始了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漫长时期。对于某些具体的问题或情景,幼儿已能够用逻辑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推理,而且也能概括出具体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初步的抽象。这说明幼儿已具有发展初步抽象逻辑思维的可能性。
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被数学包围着,不乏引导素材: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具有不同的标价;路边的建筑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公园里的花草树木高低不同;幼儿园里小朋友的人数……凡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场合、物品都可以成为幼儿数学启蒙的`好素材。数学就在幼儿身边,日常生活是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的大课堂,家长和老师应该具有随机教育的意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去探索、发现、比较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积累数学经验,引导他们去解决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问题。比如玩玩具时,根据玩具的材质进行分类,或者根据体积给玩具排队;吃饭时让幼儿先清点人数再根据人数确定碗筷的数量多少;上下楼时引导幼儿一边走一边数楼梯有几个台阶;走在路上可以让他们看桥拱并初步建立弧线的概念……通过生活中具体、生动的启发式学习,使幼儿既轻松又自然地获取一些简单的数学经验,让他们感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好玩、非常有用的一门学问,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正式学习打好基础。
幼儿数学启蒙要做到自然地渗透,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数学素质。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倡导:“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纲要》明确指出了幼儿数学启蒙的主要目标与价值取向,即:使幼儿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幼儿的数学启蒙应立足于生活,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并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就是通过在生活和游戏中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觉和数学意识,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意义,感受并发展用数学的办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综上所述,对幼儿数学启蒙的核心,强调的是教育内容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如把幼儿分配做值日生的具体活动融入数字教育,使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幼儿教师在教具选择方面注意生活化;启蒙的方式与幼儿生活情景密切联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有助于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使幼儿体验到数学的价值。通过幼儿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幼儿在身边的事物中发现数学,结合亲身体验、观察和实践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使幼儿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达到数学素质培养的首要目标。
数学故事
在宝宝还不能说话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读数学故事提升孩子的数学智能。在选择的时候,专家建议家长选用一些带有数字的故事,培养宝宝的数字概念。等到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教会孩子算术中的数量概念和加减乘除运算法,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积木玩具
幼儿对玩具充满着喜爱,而积木对幼儿的大脑发育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一开始的时候,家长不用刻意教孩子怎么玩,让宝宝自己玩,通过触觉和视觉对这些形状进行了解,并进行摆弄。大部分的宝宝在拿到积木后都会堆高,或者排长,智商高一点的宝宝会用积木搭成各种形状。在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的引导,教宝宝认识形状,认识数量,很多这一类的数学物理原理,都会在宝宝玩积木的时候所体现,只要家长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让宝宝自然地学习这些知识。
数学动画片
动画片是孩子的最爱,在数学教学中,动画片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孩子对动画片感兴趣,所以他们愿意去看,并且愿意去解决动画片中提到的数学问题,并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具备儿童色彩的视频,画面更卡通化,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形象化、生动化,以视频的效果播放出来,更加利于孩子理解,也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起到良好的效果。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潜能和敏感力也在不断递减,所以家长要做好幼儿数学入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帮助孩子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知能力发展具体的表现就是比较。比如说告诉宝宝,妈妈比爸爸低,妈妈比宝宝高,西瓜比橘子大,4颗糖比3颗糖多等。
宝宝过了1岁,很多爸爸妈妈就可以教他数“1、2、3……”这只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如果不借助具体的事物,宝宝很难理解。
爸爸妈妈可以在跟宝宝玩积木的时候,可以一边搭,一边数 “一个积木,两个积木”;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可以数 “一个扣子,两个扣子”;走楼梯的时候,也可以一边走一边数楼梯层数。
还有家中的门牌号、日历、电话号码等也都是数字的展现,宝宝看在眼里,也会默默地吸收。
就比如说,当妈妈们带着孩子出门遇到楼梯,可以问孩子们,这里有几个阶梯呀?孩子们就会下意识的去数数,这样的次数多了,以后的每一次孩子们都会自觉数楼梯,这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方式。
同理,还可以让孩子们数一数附近几户人家,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无意之中培养着孩子们对数学的敏感,让他们更精与计算。
● 大小:宝宝吃水果的时候,不同的水果,比如苹果和葡萄,就可以问他“苹果和葡萄哪个大,哪个小呢?”妈妈跟宝宝手牵手出去散步的时候,也可以问他“宝宝,是妈妈的手大,还是宝宝的手大啊?”
● 形状:妈妈带孩子坐公交车的时候,可以看路上有哪些不同的标语牌,哪些是圆形,哪些是正方形、长方形。或者也可以跟宝宝一起找找看,家里有哪些形状的东西,比如,宝宝爱看的故事书是方方的;电视是方方的;碗是圆圆的;小车的轮子也是圆圆的……。
● 空间概念:2、3岁的孩子都很喜欢玩水,给她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和一盆水,宝宝能玩上好长一段时间,让宝宝把水从小杯子倒到大杯子,“小杯子的水倒到大杯子,变得不满了,小杯子的水比较少哦。”
● 位置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比如,宝宝把玩具放进盒子收起来,妈妈就可以说,“宝宝,把玩具放到盒子里面,里面”;在家里玩耍的时候,宝宝总喜欢钻到桌子下面,妈妈可以说,“宝宝原来在桌子下面啊。”带宝宝到公园玩跷跷板的时候,妈妈可以说,“哦,宝宝在上面,妈妈在下面。”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只要爸爸妈妈有这个意识,生活无处不数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在数学教育里,我们必须强调行动的角色,特别是幼儿,操作实物对了解数学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爸爸妈妈更要把孩子的数学启蒙融入到生活中去,让宝宝多去触摸、感觉,探索,有了亲身体验后,就能更好地理解、学习。
如果仅仅给孩子们看书看书看书,就指望他们能够贯通数学,这基本是没可能的,只有自己亲自实践过才能够让他们印象深刻,所以可以让孩子们进行实际操作,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
有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们一些小任务,比如说买日用品的时候让孩子口算钱数找零,坐公交车的时候让他买票并核对正确与否,甚至安排他帮助缴纳家中的电费水费,通过这些运用,能够让他们更快掌握数学。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8篇《幼儿数学启蒙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到您,是最开心的事情。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