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XX组建专班,推进全员“双招双引”实施方案参考范文(2023年),供大家参考。
XX 组建专班 推进全员“双招双引”的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市县联动 组建“双招双引”小分队的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广泛发动全区各方面力量,组建队伍做好“双招双引”工作,以开放之姿、奋进之态,推动各方客商、各类人才汇聚屯溪,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持续增强发展动能,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任务 1. 明确工作目标。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每年招引一批项目、资金、人才、技术落户屯溪,力争到 2025 年全区“十四五”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达到 x 亿元以上,引进高端人才 x 名,七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翻一番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支柱。
2. 坚持突出重点。围绕全区七大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引进;围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全力抓好科技创新平台、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和团队引进;围绕加快项目落地,全力做好土地、资金、数据等要素供给;围绕宏观政策导向,全力争取国家、省和市各类项目资金。
3. 提升能力作风。结合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相关要求,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思发展、谋发展、抓
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双招双引”、服务发展中不断提升用市场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平台思维成事的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懂产业、懂企业、懂政策的干部队伍,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4. 浓厚招引氛围。坚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项目工作上,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快引进产业、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努力在全区营造人人关心、宣传、服务“双招双引”的浓厚氛围。
二、重点任务 5. 抓实农业招商,助力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
着力引进休闲农业。抢抓乡村振兴重大机遇,围绕环屯溪特色采摘产业带建设,引进一批农业种植项目,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围绕南溪南、朱村、三充、傍霞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乡村民宿、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乡村休闲旅游提质增效。
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屯溪实验茶场“屯绿”茶叶种植基地、新江蔬菜种植基地等优质农业资源,着力引进一批农业种植与精深加工、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等产业相互融合项目,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围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区级“两山银行”、镇级“振兴公司”、村级“强村公司”
组建,探索“政府+村集体+社会资本”三方合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6. 抓实工业招商,助力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
按照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六大具体行动要求,围绕电子及新材料、汽车与装备制造、生物科技三大产业,加快科创园加速器、“双融双创”产业园打造,推进 3D 增材打印全产业链项目、法哲罗生物、西车新能源物流智能装备华东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提高工业集聚度和影响力。
着力引进电子及新材料项目。紧盯新型电子元器件,引进电子电路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电声器件及零件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类项目。紧盯半导体先进装备和关键材料、引进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子智能终端制造项目。紧盯大数据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工业互联网、5G 核心零部件及配套、人工智能等项目。
着力引进汽车与装备制造项目。紧盯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汽车制造,积极引进电机、电控、车载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等汽车零部件及汽车配件配饰制造项目。紧盯工程机械和电气制造,积极引进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电气装备制造项目,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
着力引进生物科技项目。紧盯以中成药、生物药、医疗器械为重点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中成药生产类项
目,保健食品、营养食品、特医食品等制造项目,生物药制剂生产项目,基因诊断、体外诊断、康复器材、微创器材等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项目。
7 7. .。
抓实服务业招商,助力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
按照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三大攻坚战要求,围绕数字经济、文化旅游、建筑三大产业,加快城市健康公园、建筑业集聚区打造,着力引进中安华力、北大青鸟等企业,提升我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着力引进数字经济项目。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面向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信息安全、动漫游戏、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项目。围绕农村电商、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旅游等方面,引进直播基地、电子商务等一批成长型、初创型平台经济企业。
着力引进文化旅游项目。围绕城市健康公园、三江口地块,引进大型医养产业综合体、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强与投资规模大、带动功能强、综合效应好的知名旅游投资集团合作,加快新徽天地、元一希尔顿破产重整。
着力引进建筑业项目。围绕建筑业集聚区落地,丰富产业和业态内容,引进市外优质建筑企业招引进驻,打造创新型成长型建筑企业总部基地,构建徽州古建产业链,打响“屯溪建造”品牌。
三、重点举措 8. 坚持顶格推进。成立区“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区主要领导牵头主攻重大项目、重点人才招引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区七大新兴产业推进组组长,牵头推进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其他区级领导依托镇街道资源,领衔相关区直单位开展“双招双引”工作。
9. 突出全员招引。建立“区级领导带头招、招引专班全程负责、镇街跟进优化服务”的“双招双引”新格局。在区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区直单位列入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招商小组、驻点招商小分队,按照任务分工开展“双招双引”工作;镇街主动为投资商提供专员服务,创造优质的营商环境;鼓励驻屯单位积极参与和服务全区“双招双引”工作。
10. 组建“双招双引”专班。围绕区七大新兴产业组建 7个新兴产业招商专班,由七大新兴产业推进组负责人任组长,推进组专班单位为成员。区级领导依托镇街道闲置楼宇、闲置地块等资源,领衔相关区直部门组建 12 支招商小组,开展对外“双招双引”工作。组建 3 个驻点招商小分队,区投资促进局牵头,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平台组建浙江驻点招商小分队;区国投集团牵头,依托杨浦城投集团、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等平台组建上海驻点招商小分队;区发改委牵头,依托太仓娄城高新集团、苏州工业园、吴江区等
单位组建江苏驻点招商小分队,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检验体悟实训成效的重点内容,派出优秀机关干部到 3 个招商小分队驻点招商。
11.。
落实攻势战法。突出产业招商,坚持“招来一个企业、引进一个团队、赋能一个产业”,瞄准省、市、区重点产业,绘制新兴产业发展“施工图”“招商图”,着力引进更多头部企业。突出专业招商,加快组建产业研究、驻点招商、尽职调查专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预审评审制度,提高项目签约落地的成功率。突出精准招商,重点瞄准长三角地区以及央企国企、实力民企,运用好商协会招商、资本注入式招商、反哺式招商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招商活动,主动对接黄山籍旅外人士,发挥他们的人脉资源和信息优势,引导其回屯投资创业。
12. 强化工作调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两月召开一次区级层面交流会议,听取区级领导、新兴产业招商专班、区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双招双引”工作汇报,并带队现场考察。七大新兴产业推进组、招商小组负责同志,每月调度推进相关工作。
四、考核评价 13. 实行分类考核。针对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区领导领衔招商小组、驻点招商小分队等不同主体,按照差异化指标和权重,分类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14. 强化结果运用。区委区政府每年对“双招双引”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作为各单位综合考核、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区直有关单位、驻点招商小分队“双招双引”成效明显的,目标绩效奖金予以倾斜。区属企业考核结果与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薪酬关联。驻屯单位“优秀”的,给予有关政策倾斜。
五、工作保障 15. 做好招商资源梳理。区投资促进局要牵头抓好全区招商资源的梳理工作,建立招商资源库和信息共享机制。九龙低碳经济园区服务中心负责梳理工业存量低效企业,区人才办、区工商联负责梳理屯溪旅外人士及商会资源,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梳理全区闲置地块,各镇各街道负责梳理闲置楼宇和本地旅外人士。
16. 抓好基金保障。区国投集团要抓紧成立区级基金,广泛对接各类产业基金公司,发挥基金对项目招引的撬动作用。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激活基金投放活力,优化金融服务质效,充分发挥基金对投资项目“牧羊人”作用。推进产业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通过资本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吸引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大的产业项目落户我区。
17. 完善招引政策。区七大新兴产业推进组要制定完善产业“双招双引”政策,科学规划招引方案,逐一绘制新兴产业招商地图和人才地图,明确重点招引领域、招引地区、
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优势高校优势学科,编制产业链“双招双引”目录,并向区“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18. 加强人员培训。区“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每半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一次“双招双引”人员专题培训,并结合驻企服务、体悟实训组织赴企业一线学习锻炼。
19. 落实经费保障。区财政局要将“双招双引”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 A 类单位每年安排工作经费 x 万元、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 B 类单位每年安排工作经费 x 万元,其他相关区直单位每年安排工作经费 x 万元,每年初拨付;各镇各街道开展专员服务,每年安排工作经费 x 万元,每年年初拨付;每个驻点招商小分队每年安排工作经费 x 万元,由区“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完成进度分期拨付。
20. 定期公开通报。各单位要强化“双招双引”线索搜集工作,按时报送信息。区“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区“双招双引”信息发布平台,每月通报“双招双引”工作进展情况。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