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当前有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室的桌子,有时两两相拼,有时好几张拼 成弧形,学生围坐一起,这就是合作学习开始的前奏。再看,不管问题有没有 被讨论的价值,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地讨论 之中。观察几个小组:有的小组是优等生在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有的 小组文不对题各说各的;有的小组的学生把此时当作玩耍的最好时机;……预 定的时间到后,即使学生正处于激烈的思想交锋时刻,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 状态,教师一个手势,合作学习便戛然而止,每位学生迅速返回,端坐其位, 准备汇报……面对这种状况你是怎样看待的?说说你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所谓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过程.学生间的交往 互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工协作,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 学数学合作学习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
但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问题:
1、合作小组分组不合理 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学生乘机做小动作,并没有按教学的目标执行,有想法的 同学说起来没人听,没想法的同学叽叽喳喳,没有用心去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
另外,在分组时,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按成绩高低均匀分组,没有照顾学 生的性格差异。成绩较好的同学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只善于思考,没 有起到组织全组同学交流讨论的作用,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2、小组分工不明 教师只是简单的把几个人分成一组,让成绩好的当小组长"管着"其余 组员,成员分工不明,互无责任,关系松散,没有共同的凝聚力、向心力、竞
争力、责任心,没有组织协调者,谁想发言就发言,你一言我一言语各抒己见, 讨论缺乏头绪,抓不住中心问题,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更无从谈起。
3、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无时间合作交流 上课过分追求形式完美,课本内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诸多辅助性内容 练习,教师的"一环紧扣一环",紧锣密鼓的快节奏上课,往往使学生对一个问 题还来不及思考,来不及交流讨论,教师就已提问,迫使学生只是交换补充答 案,此案例中学生讨论正是兴起,教师就制止了。因为教师根本没时间去探讨 思维过程与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没关注学生 的思维过程,是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4 教师的评价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教师提问时往往只从一组中选取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该同学的 回答作为对小组的依据,没有顾及其他学生组员是否有同样的想法,从而是合 作学习变成了一个人代表一个组,其他同学只是附和没有真正积极地参加进来, 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从思想上附和而过,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学生丧失了学 习兴趣。
以上几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违背合 作学习的初衷,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做好合作学习的体会:
1、分组,搭配合理 我采取了 4 人一组分组方法,若人数太多会致使部分同学没时间发言, 没办法和别人交流,小组成员搭配致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组间同质" 即各小组不用成绩学生比例男女比例大体适当,并随成绩的变化而做动态调整, 使各小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不仅只各组成员间学生成绩差异,更要注重学 生的家庭环境差异,使小组分组时合理混合搭配。以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相
互帮助,力争最大限度发挥小组作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分工明确,及时合理 分组分责时,我采取一个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你组长,负
责分配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发言顺序,汇报及事宜,且应在平时对组长进行 行之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省时、又高效。
3、内容难度适当 我们所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让 学生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很轻易地完成,必须经过一定的动脑思考、交流才 能获得。
4、评级,激励充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学生的回答是全体成员交流合 作的结果,代表着小组的成绩,所以,教师既要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提问成 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既要考虑结果,更要考虑过程,比如开始是怎样个人 持有不同观点,怎样应观点不同而争辩,最后如何形成统一意见。要综合多方 面因素来评定小组成绩,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是大家的事,才能 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 体精神。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在教 学过程中不紧要使用,更要结合我们及我们的学生实际选择有效地应用到教学 工作中去。
浅谈乡土资源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 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
农村美术教学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 存在着长期落后、举步不前的状况。学生享受美,创造美的权利 受到了剥夺。根据农村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课 程的基本理念,作为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进行丰富多彩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探究和尝试。利用乡土资源 优势,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起一种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 乡土美术课程并落实于教学实践。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深入人心,中小学美术教育逐步被人们重视起 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特色化 美术教学活动,使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也激起 农村孩子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程资源 农村美术教育 提高审美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 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 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教学法实践中 贯彻实施新课程,走符合新课程特点的美术教学模式,是中小学 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美术教
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实施教学策略,增强美术教学实效性,提 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美术 教学,由于受到学校的条件、学生的经验、地域特点的限制,学 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距。如何针对 乡村特点,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 学模式,这将有助于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活力,让更多的学 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增强对大自 然、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要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质量,仅依靠教教材、学 教材,那是远远不够的,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 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如何挖掘新课程美术的课程资源,直接 关系到美术课的教学实效。
1、传统的美术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教会学生“画画”,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是一门综合学科,有设计、手工制作、绘画、 欣赏等,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和 谐,学生们对美术课的热情较高。
2、新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尽管乡下的学生装没有城里的孩 子见多识广,但就地取材的机会较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 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借用这些资源我们可以开设一些 如树立粘贴画、彩绘鹅卵石、稻草人、剪纸、泥人制作、乡村建 筑和民俗民风探究等活动,这些足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在农村学校工作任教期间,我发现虽然农村的美术教育起步 晚,并且受客观原因限制发展一直滞后,但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根据农村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 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觉得作为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完全可 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多彩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实 施策略:
1、让教学活动突破教材框框,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 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特色化美术教学顺应教改的需要,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 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 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 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 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 特色的美术课。如:野外写生、萝卜雕刻、稻梗手工艺术、家乡 建筑、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等。
2、开放教学过程,满足学生需要 (1).让学生走进生活。
美术根植于生活。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 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
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 由于独生子女现状和“家长承包制”,使孩子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 缺少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因此,作为他们的美术老师,努力引导 他们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 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 描绘生活、创造生活。一是让感受农村风貌,激发美感。农村是 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 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 丹论艺术》)。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 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 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 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 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 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感受乡俗之趣,陶冶个性。
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 的艺术生命力。如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俭了一 时的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具农家特色的端午节、 元宵节、七夕等。不同的时节,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延续数
百年的婚丧嫁娶的习俗之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乡俗文化。学生 生活在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 对家乡的热爱,同是对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3).了解家乡之变,激发乡情。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
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 通八达;一排排现代化工业厂房。这些都是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 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通过观察、 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此时引导 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我为家乡设计的未来、 家乡新貌摄影展等等,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环境的日趋恶 化,此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宣传画、变废为宝等活动,增强环保意 识。
总之,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我们应该 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 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采的内心世 界,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美术的活力与趣味。
3、探究新的教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根据课程特点,我们可以多设计以活动为载体,学生喜闻乐 见的课堂模式,淡化说教痕迹,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感受。如:
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
花丛中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 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 由发挥。在手工制作方面,教会学生活用各种材料,开拓表现手 法。如运用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 的各种秸杆进行工艺制作,并开设相关的工艺课。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是“废品”的东西,经过 人们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制作,变成了可观赏、有价值的艺术品, 达到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像这类的环保工艺教学 对于农村教学来说更具有优越性。农村的学生到处都可以见到树 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材的好材料,学生随处可采,既经 济又实惠。美术课前引导学生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放在 书里压平,阴干备用。美术课上让学生备好剪刀、胶水等工具, 然后指导学生在画纸上画草图,再选用合适的树叶修剪后组合拼 摆后粘贴成画。与此雷同的布贴画,黄豆、绿豆、红豆等植物种 子、树皮、树根、石子、瓷砖、易拉罐、旧报纸等都是绝好的美 术创作资源,在学生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幅漂亮的画或一个个 有用的东西。
在每一个阶段后,举办“手工艺制作展”,通过展览以激发同 学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参与热情就 也更加高涨。在不知不觉中,绘画能力,动手能力都提高了,自 信心也增强了。同时,还培养锻炼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在平 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助学生想象力和创作思维
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在审美、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方 面的提升。
心里学家布鲁姆斯指出:“学习的最好兴趣就是对学习材料 发生兴趣”。如何让农村的孩子对美术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呢?作 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就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活资源 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出让学生感兴趣的美术活动课。例如 在课堂上我有时要求学生在校园里找出几种不同形状的叶子画 出来;有时课前让学生带个鸡蛋壳来,画个可爱有趣的脸蛋;有 时带些不同形状的石头,画上不同的图案等等,这些常见而不起 眼的自然事物,在学生的手下经常会出现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 品。比如在进行版画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身边 物体的形状纹理。特别是对树的观察,树皮的纹理、树叶的形状、 树枝的生长过程,学生观察的兴趣很高,通过观察也从中得到了 很多:有的同学指着树皮的纹理说,这儿像老爷爷的头,这儿像 水流的瀑布、“太阳的光芒、“像天上的彩虹”、“像人参”……。有 的同学指着树叶说,像手掌,边上有小牙齿,真漂亮!树叶的形 状也是千姿百态的。“这棵树的树叶是椭圆形的。”“那个像一根 针。”“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还有“多边形”、“心形”的树叶…… 同学们通过观察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素材,他们兴致勃勃地回到 教室,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出一幅幅极具创意的版画作品。
整节课学生兴致很高,直到下课,许多学生还依依不舍。所以选
择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作为课程内容,不但可以活跃课堂,而且 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 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使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 力,也激起农村孩子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 兴趣爱好,培养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特点,不断去钻 研、探讨、思考,主动、大胆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这是时 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只要我们做个有心 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 本地方的学生的农村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的美术资 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的农村美术课堂将会是形 式各异,多姿多彩,大放光芒!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2)齐大任主编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编辑部出版 2009 第 1 期 13 页
(3)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8月
四年级英语上册看图写词语专项全能牛津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写出图片对应的单词。
[1] [3]
[2] [4]
[5] 2. 看图,写出他们的职业。
[6]
[1] [3]
[2] [4]
1/8
[5] 3. 根据图片补全单词。
[6]
[1]
w__ rk__ r
[2]
do__ __ or
[3]
n__ __ se
[4]
ho__s __
[5]
ho__s__
4. 根据图片和汉语意思写单词。
[6]
c__w
[1] [2]
(滑冰) (大山)
2/8
[3]
(受伤)
[4]
(糖果)
[5] 5. 看图片,写单词。
(植物)
1.
The pillow is________. 2.
The bear is________.
3.
The tree is________.
4.
5.
The desk is________.
6. 看图片, 写单词。
The book is________.
[1]
[2] 3/8
[3]
[4]
[5] 7. 看图,补全对话。
[6]
[1]—__________ __________is it? —It''s __________o''clock. It''s time for __________class.
[2]—__________ the weather __________today? —It''s__________.
[3]—__________these__________? —Yes, __________ __________.
[4]—__________ this __________ cheap?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__________ skirt__________ it? —__________ __________. 8. 根据图片写单词。
[1]
[2] 4/8
[3]
[4]
[5] 9. 根据图片写出对应食物。
[1]
[2]
[3]
and
[4] 10. 看图,补全单词或短语。
[1] [2]
br __ __ kf __ __ t l __ __ ch
5/8
[3]
d __ __ ner
[4]
__ __ gli __ __ class
[5]
m __ s __ c class
[6]
P __ class
11. 根据图片提示,回答问题。
[1]Where is Hilly? What is she doing?
[2]Where is Bossy? What is the doing?
[3]Where is Susan? What is she doing? 6/8
12. 看图片,写单词。
(1) (3) 13. 看图写单词。
(2)
[1]
[2]
[3]
[4]
[5] 14. 看图补全单词。
[1]
sh __ __p
[2]
[3]
tw __ __ ve [4]
[5]
s __ __ dy
15. 写出与图片相符的单词。
7/8
Th __ __ __day m__ s __ __
[1]O o-e _____ [3]a a-e _____
[2]i i-e _____ [4]i i-2 _____
[5]a a-e_____
16. 下面是Chen Jie 的卧室,仔细观察并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A bed is in the living room. A TV is on the bed. (____) [2]A table is near the bed . A clock(闹钟)is on the table. (____) [3]Chen Jie’s school bag is on the floor. (____) [4]Chen Jie has a football . The football is on the chair. (____) [5]Chen Jie’s desk is near the window.(_____)
8/8
《江南》教学评价 《江南》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全 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 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这节课中我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比学会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肯定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所以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课堂常规 照样能做到有动有静收放自如,这绝非一日之功,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难以保持注意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特别注意动静结合,“我们的舞台——赞江南”活动 就是孩子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诗歌。如果只是一味地反复读, 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一 提到表演学生们更是兴趣盎然,表现了极高的兴致,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进入到角色中,我给 每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精美的头饰,配上动作,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进而引导学 生再次朗读,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 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生字环节,我充分发 挥了“小老师”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形成人人正当“小 老师”的局面,我则退居幕后,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
全诗虽然只有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先出示图,让学生知道这儿的莲蓬特别多,从而引出 “江南可采莲”,而“莲叶何田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理解“何田田”, 所以我借助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从荷叶的颜色和形状 两方面来说说自己所看到的,这样孩子们就有点明白了,接着通过指名读,学生入情入境的 表情,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 美。
整个教学过程突破了习惯性的思维,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 和体验,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还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本真本我、孩子的心灵 成长,我觉得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语文,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运用
摘要:新课改不断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基础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小学语 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把握和运用也是许多语文教学关注的问题。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 材提出的一个新的核心概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对学生学习特点的 把握,积极地挖掘语文课本中语文要素的内容,将语文要素与课堂教学紧密地关联起来,跟 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质量,实现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培养学生 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教学方法
一、引言 语文要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要运用好教材中的语文
要素,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内容和语文要素之间 的衔接关系,调整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本文将从统编版小 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的特点出发,分析和挖掘如何利用好语文要素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融入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教材呈现出的特色 (一)强调学生感受语言的表达效果
当前语文教材侧重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感知与表达,以往的教学侧重于学生去摘抄优美 的句子,但学生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才算优美的句子呢,很多时候这种句子积累就以课本给出 的答案或者是老师指出的句子作为标准。而当前的教材改变了这一方式,三年级上册第七单 元语文要素为“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学生可以选择去摘抄自己喜欢的 句子而不是被动接受书本的答案,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 中的自主学习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教材中还比较注重学生想象能力和表 达能力的发挥,以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例,在第一单元中人文主题为自然之美,其中语文要素 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表达训练是向同学推荐一个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二)关联式梯度教学突破阅读难点
当前的语文教材比较注重不同课文以及不同年级之间语文要素的关联性和衔接性,如在
不同年级的梯度发展上,我们以课后练习中的复述故事为例,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有了第一 个复述故事的练习: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二年级下册则设置了按照图片根据时 间顺序写出小动物一天的经历,有了一定的难度;而三年级上下册都增加了口语交际方面的 练习,既有推荐游玩地点,又有观点陈述讨论,还有如何将故事讲的吸引人;四年级教材则 更加注重交流讨论能力的训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增强;五年级则强调对话中抓住 重点以及学会倾听和记录,又有了更高层次的交流。
三、如何运用好语文要素的策略分析 (一)根据教材编排,明晰语文要素特点
语文要素的挖掘和运用需要教师明白其谋篇布局的侧重点,教师理清课文设置中的用意 后,才能明确训练方向,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比如三年级上册中阅读策略这一主题下,语 文要素是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展开唤醒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实践并总结“预 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等引导学生掌握预测这一策略。教师就要根据 具体情况来引导学生做“预测”,要先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再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并且产生阅 读和预测意识。只有教师真正明白教材编排的意图,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实现小 学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借助画面,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当前的基础教育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自主性的培养,在教材中多体现为引导学生产生学 习兴趣,增加图画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习不再枯燥。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注重对课 文中图片的利用,侧重于文字的教学。而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需要将课本中的图画合 理利用起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在一年级下册人文主题 问号中的《小壁虎找尾巴》这一篇课文,就可以利用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先让学生通过文 中插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观察画面,教师在此过程中再讲述文中的故事,引导学 生理解图画中的内容,待学生理解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文中的故事,不仅有利于学 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利用课后习题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课后的习题的安排也体现了语文要素的延伸与拓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力,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征,从课后习题入手,来引导学生训练,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从二年级的教材开始,课后习题比较注重词语的积累与训练,也有复述课文的内容。此
外,不难发现,课后习题也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来循序渐进地进行设置,而教师就要将这些 习题利用起来。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语文要素体现了当前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要素
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的侧重点和教学目标,以便提升教学质量,而且对于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把握好语文要素的教 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策略,才能不断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 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锋.把握课后习题的特征,落实小学语文要素[J].山西青年,2019:149. [2]李春红.例谈统编版小学教材语文要素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9:59. [3]钟智芳.精准把握语文要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9:55.
-全文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