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 是当前农村综 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 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 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 现将情况综 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 20xx 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 8 个镇、10 个乡。按 照州办发[20xx]25 号和花办发[20xx]3 号文件精神, 乡镇行政区 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 8 个 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 (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 、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 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 、计划生育服 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其中林业管理站、广 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
全县 18 个乡镇, 共设置事业单位 144 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以上 144 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 443 名,实有工作人 员 458 人。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82 名,实 有工作人员 120 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44 名,实有
第 1 页
工作人员 56 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 事业编制 84 名,实有工作人员 62 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74 名,实有工作人员 49 人;农村合作经济 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65 名,实有工作人员 60 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51 名,实有工作人员 55 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1 名,实有工作人员 30 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2 名,实有工作人员 26 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 能力。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因 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
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是 “小而全”,即规模小、配备全。由于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 扶持,许多乡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二是事业 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就具有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职能;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也具有负责农民负担的监管、 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签定等职能。而农业水利服务站却 具有农资经营、水利承包等经营性职能。乡镇事业站所从事行政 性职能和盈利性经营后,其公益性质几乎被忘却。三是事业单位 都是国家举办,大包大揽的方式使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第 2 页
我县所有乡镇事业单位都是政府出资成立,全部实行全额拨款。
虽没有事业经费, 工作难以开展, 但干部职工的工资得按时发放, 不少乡镇的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成了一群拿工资,不做事的闲人, 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二)人员编制欠合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机构专业人员少,而老机构专业人 员多。
从总的来看, 全县 144 个事业机构, 实有工作人员 458 人, 平均每个机构专业人员可达 3 人。但事实上,由于各事业单位的 职能任务不同,所需要的专业人员也不同。在上一轮的机构改革 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是随机构进行调整的,这样导致了老机构 专业人员多而新机构专业人员缺乏。如:农业水利服务站是由农 技术站和水利站合并而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82 名,实有农业 和水利工作人员 120 人,超编 38 名;而安全生产监督(新增职 能)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74 名,实有工作人员只有 49 人,缺编 25 名,且都是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如把从事农业或 水利工作的专业人员调去从事安全监督生产服务工作, 他们的技 术职称、工资标准等又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部分乡镇仍 然存在“一人为站,两人设所”的情况,从业人员与其业务范围 不相适应。如:我县 18 个乡镇的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 编制 21 名,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2 名,平均每个 乡镇只能定 1 个编(人) ,严格来说,只有一个人的机构是不符 合设立条件的。
第 3 页
(三)管理体制欠完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镇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事业单 位人员管理不到位。
比如说:
所有事业单位人员拿的是事业工资, 其工资标准是由县人事局根据职称评定, 而职称是由上级业务部 门考评为主, 乡镇一级政府没有职称评定和确定工资标准的权利。
在人员的异动上,也是个人打申请报告,提交县人事领导小组研 究,乡镇没有决定权,仍然难以摆脱“管事的管不了人,管人的 不管事”的不正常现象。
二是机构编制检查监督机制还未建立健 全。比如说:对每个乡镇的事业单位,我办分别下发了“三定” 规定。
但现实是每个乡镇都没有完全按照“三定”规定的名称挂 牌、撤并机构和组织人员开展工作。农业水利服务 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等机构只是文件上的名称而已。
三是改革次数频繁,乡镇事业单位体制难以稳定。20xx 年,乡 镇事业单位开展了一次改革, 20xx 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我 县乡镇事业单位又进行了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和 20xx 年的相比 较,除广播电视服务站、国土建设管理站上划县直部门管理外, 其余站所只是重新组合,职能任务变化不大。如今年或明年又开 展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会面临一些负面良影响:首先是政策朝令 夕改, 让人无所适从;
其次是换汤不换药, 使人对改革失去信心;
再次是部分刚竞争上岗的人员又将面临竞争压力, 让人感到地方 政府不讲诚信。
三、几点建议
第 4 页
(一)正确界定乡镇事业单位职能 对现有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全面清理, 将原来由乡镇事业单位承 担的安全生产监督、文化管理、农村经济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划 到乡镇政府。
将事业单位现有的一些合理的经营性服务归纳分类, 按照“稳定公益性,激活经营性”的原则,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 性服务分开,在突出公益性的前提下放活农资经营、技术咨询、 种苗繁育等职能。
(二)综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 职能划分好后,乡镇事业单位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实行综合设 置。我们认为,每个乡镇最少需要设置以下四个事业机构:
1、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畜牧、 水产等大农业范畴的各类服务工作;
2、文化产业服务中心:负责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和地方文 艺的开发和保护等工作。
3、 农村建设开发服务中心:
负责为农村建设开发提供各类服务。
4、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性服务工作。
原 8 个事业机构相应作如下调整:一、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撤销,其行政职能并入乡镇政府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农机服务职能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二、农村合作经济与 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撤销,其行政职能并入 乡镇政府的经济发展办公室, 其他职能划入“农村建设开发服务 中心”;三、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行政管理职能划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 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 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 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 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 20xx 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 8 个镇、10 个乡。按 照州办发[20xx]25 号和花办发[20xx]3 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区 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 8 个 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 (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 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 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其中林业管理站、广 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全县 18 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位 144 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以上 144 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 443 名,实有工作人 员 458 人。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82 名,实 有工作人员 120 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44 名,实有
工作人员 56 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 事业编制 84 名,实有工作人员 62 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74 名,实有工作人员 49 人;农村合作经济 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65 名,实有工作人员 60 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51 名,实有工作人员 55 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1 名,实有工作人员 30 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2 名,实有工作人员 26 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 能力。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因 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是 “小而全”,即规模小、配备全。由于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 扶持,许多乡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二是事业 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就具有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职能;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也具有负责农民负担的监管、 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签定等职能。而农业水利服务站却 具有农资经营、水利承包等经营性职能。乡镇事业站所从事行政 性职能和盈利性经营后,其公益性质几乎被忘却。三是事业单位 都是国家举办,大包大揽的方式使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我县所有乡镇事业单位都是政府出资成立,全部实行全额拨款。
虽没有事业经费,工作难以开展,但干部职工的工资得按时发放, 不少乡镇的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成了一群拿工资,不做事的闲人, 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二)人员编制欠合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机构专业人员少,而老机构专业人 员多。从总的来看,全县 144 个事业机构,实有工作人员 458 人, 平均每个机构专业人员可达 3 人。但事实上,由于各事业单位的 职能任务不同,所需要的专业人员也不同。在上一轮的机构改革 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是随机构进行调整的,这样导致了老机构 专业人员多而新机构专业人员缺乏。如:农业水利服务站是由农 技术站和水利站合并而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82 名,实有农业 和水利工作人员 120 人,超编 38 名;而安全生产监督(新增职 能)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74 名,实有工作人员只有 49 人,缺编 25 名,且都是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如把从事农业或 水利工作的专业人员调去从事安全监督生产服务工作,他们的技 术职称、工资标准等又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部分乡镇仍 然存在“一人为站,两人设所”的情况,从业人员与其业务范围 不相适应。如:我县 18 个乡镇的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 编制 21 名,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2 名,平均每个 乡镇只能定 1 个编(人),严格来说,只有一个人的机构是不符 合设立条件的。
(三)管理体制欠完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镇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事业单 位人员管理不到位。比如说:所有事业单位人员拿的是事业工资, 其工资标准是由县 XX 局根据职称评定,而职称是由上级业务部 门考评为主,乡镇一级政府没有职称评定和确定工资标准的权 利。在人员的异动上,也是个人打申请报告,提交县人事领导小 组研究,乡镇没有决定权,仍然难以摆脱“管事的管不了人,管 人的不管事”的不正常现象。二是机构编制检查监督机制还未建 立健全。比如说:对每个乡镇的事业单位,我办分别下发了“三 定”规定。但现实是每个乡镇都没有完全按照“三定”规定的名 称挂牌、撤并机构和组织人员开展工作。农业水利服务 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等机构只是文件上的名称而已。
三是改革次数频繁,乡镇事业单位体制难以稳定。20xx 年,乡 镇事业单位开展了一次改革, 20xx 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我 县乡镇事业单位又进行了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和 20xx 年的相比 较,除广播电视服务站、国土建设管理站上划县直部门管理外, 其余站所只是重新组合,职能任务变化不大。如今年或明年又开 展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会面临一些负面良影响:首先是政策朝令 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其次是换汤不换药,使人对改革失去信心;
再次是部分刚竞争上岗的人员又将面临竞争压力,让人感到地方 政府不讲诚信。
三、几点建议
(一)正确界定乡镇事业单位职能 对现有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全面清理,将原来由乡镇事业单位承 担的安全生产监督、文化管理、农村经济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划 到乡镇政府。将事业单位现有的一些合理的经营性服务归纳分 类,按照“稳定公益性,激活经营性”的原则,将公益性服务与 经营性服务分开,在突出公益性的前提下放活农资经营、技术咨 询、种苗繁育等职能。
(二)综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 职能划分好后,乡镇事业单位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实行综合设 置。我们认为,每个乡镇最少需要设置以下四个事业机构:
1、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畜牧、 水产等大农业范畴的各类服务工作;
2、文化产业服务中心:负责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和地方文 艺的开发和保护等工作。
3、农村建设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为农村建设开发提供各类服务。
4、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性服务工作。
原 8 个事业机构相应作如下调整:一、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撤销,其行政职能并入乡镇政府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农机服务职能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二、农村合作经济与 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撤销,其行政职能并入 乡镇政府的经济发展办公室,其他职能划入“农村建设开发服务 中心”;三、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行政管理职能划
我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严格加强管理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 制机制保障 ——关于 XX 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调查与思考 为切实掌握全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基本情况,做好事业 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工作,从下半年起,该市编办会同市人 事局、法制局、财政局、劳动局等部门一起,通过重点走访、 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及填报统计表等形式,对全市事 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主要情况如下。
一、全市事业单位运行发展总体呈现良性态势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该市坚持从严从紧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 ,通 过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政策、规范管理程序、推进机构 编制实名制等一系列措施,基本建立起了科学的机构编制管 理秩序,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 化的轨道。
一是事业单位机构总量得到较好控制。严格执行省、市 编办提出的“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 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的要求,控制事业单位的机构和 编制。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通过对 49 家 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实行改制转企、 22 个乡镇综合配套改
! 谢 正 指 出 请 敬 处 之 足 不 有 范 质 优 供 提 户 用 大 广 为 力 致 们 我 , 文 本 览 浏 迎 欢
革,以及对教育、农业、国土系统中职能相近、规模较小的 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等措施,使得事业单位的机构数已连 续多年出现负增长,从 XX 年的 673 个减少到目前的 548 个。
二是事业单位编制数量得到较好利用。坚持严控总量。
始终执行“统一承办,一支笔审批,一个文件下达”的“三 个一”规定。凡涉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 人员编制、 领导职数等机构编制事宜, 严格按审批权限执行, 各部门先报请机构编制部门,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提请 市编委会集体审定或经过编委会提请市委、市政府审批,严 格控制事业单位的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坚持收回精减。在 XX 年至 XX 年的全市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收 回事业编制 2247 名;XX 年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以 XX 年核定的总编制为基数, 乡镇事业编制总数由原来的 1724 名减至 1342 名,减少 382 名,精简 22.1%;XX 年乡镇畜牧 兽医改革中,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由 359 名减少到 194 名, 精减事业编制 165 名。坚持调整存量。在严格控制事业单位 的编制总额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事业单位 职能职责调整情况,及时合理地调整事业单位的编制,优化 资源配置,做到“编尽其用”。
三是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数量逐年递减。通过事业单位改 制和改革,近几年来事业单位人员得到较大幅度的精减:XX 年至 XX 年的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精减 1716
! 谢 正 指 出 请 敬 处 之 足 不 有 范 质 优 供 提 户 用 大 广 为 力 致 们 我 , 文 本 览 浏 迎 欢
人;XX 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事业单位分流 210 人。坚持 从严从紧控制事业单位进人,从 XX 年起该市事业单位实行 “凡进必考”的进人政策,严把人员的“入口关”;特别是 XX 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 按照上级要求乡镇事业单位人员 都已精简到位,人员基本上实行只出不进的政策,确因工作 需要人员可在各乡镇事业单位之间实行调剂;市属事业单位 除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等政策性增人以及引进必要专业性人 才,对人员的绝对增加也实行了严格的控制,至今,该市事 业单位人员已连续六年保持了负增长。
事业单位人员待遇稳步提高 近几年,该市通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进一步理顺了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关系,事业单位人 员的工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一是从人员经费上对全市事业单位的发展给予了保障。
目前该市事业单位财政全额预算人员占 67%,财政差额补贴 人员 27%,自收自支人员占 6%。全额人员的工资是由市财政 全额保障的,差额人员的工资该市一般是按每人 1XX 元/年 的标准发放的,市财政负担的比例达到 94%。特别 XX 年乡镇 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事业站所人员都按规定缴纳了养老、 医疗保险, 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 4000 元/年提高到每人 1XX 元/年。
二是改革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结构。XX 年,根据上级
! 谢 正 指 出 请 敬 处 之 足 不 有 范 质 优 供 提 户 用 大 广 为 力 致 们 我 , 文 本 览 浏 迎 欢
要求, 对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进行了改革, 提高了标准;
XX 年, 对事业单位每人每月增加了 300 元的绩效工资总额,由单位 考核发放,进一步调动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 性。
三是实施了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在省政府出台《江苏 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后,该市有关部门积极 研究,拟定方案,想方设法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筹集 资金,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老师的工资待遇,目前这项工 作已实施到位。
事业单位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经过 XX 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乡镇事业单位直接服务 “三农”作用明显加强。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由原来 9 个减 少为 6 个,为了加强国土、水利、畜牧兽医、广电等事业单 位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根据上级要求,将乡镇国土资源 所、水利站、兽医站、广电站全部上划到市主管部门垂直管 理;既加强了事业站所综合执法力度,也改变了长期以来事 业站所多、线长、人员散的被动局面。
事业单位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强化 通过尝试转变经费管理形式,转换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促进了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前几年的对乡镇卫生院实施改 革,推行“两权分离”,即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对有线电 视台、乡镇广电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经营性服务
! 谢 正 指 出 请 敬 处 之 足 不 有 范 质 优 供 提 户 用 大 广 为 力 致 们 我 , 文 本 览 浏 迎 欢
类事业单位实行了改制转企,推向市场,增强了竞争意识和 责任意识,激发了自身发展意识。
二、存在问题 部分事业单位主体地位不能完全独立。主要存在:少数 主管部门将事业单位等同机关内设股室对待,在实际工作 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各股室工作人员一起办公,与 机关股室工作人员享受着同等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事业 单位法定代表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相当于机关的股长,其它 单位将事业单位视同机关的办事机构。有的事业单位有独立 帐户,但是财务上没有什么财务自主权,少数主管部门以财 务统一管理和“一支笔”审批为要求,实行财权的绝对控制。
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存在被借和借人现象。部分事业单位 人员长期被主管部门借用。为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少数主管 部门长期借用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到机关帮助工作。事业单位 为维持本单位工作正常运转,只好雇佣部分临时人员来完成 工作。
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缺少收费运转困难。XX 年 8 月,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取消和停止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 政府性基金项目的通知》,决定取消和停止 59 项行政事业 性收费项目、2 项政府性基金项目、规范调整 62 项行政事业 性收项项目,自 XX 年 9 月 1 日起执行。这对该市部分依靠 政策性收费生存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影响很大,不少事业单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 近年来,我县编办从我实际出发,按照“抓重点、创特色、争一流”的工作目
标,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建设,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热 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准备工作,进一步开创了 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 作调研情况交流如下:
一、 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事业机构 385 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 329 个;差额事业单位 17 个;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37 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2 个,全县共有事业编制 7505 名, 其中,全额事业编制 6510 名;差额事业编制 523 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 414 名;
企业化管理事编制 58 名,实有在职人员 6292 人,其中,全额拨款 5463 人;差 额拨款 425 人;自收自支 358 人;企业化管理 46 人,全县事业编制空编 1213 名。
二、 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 供养人员的 85% ,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 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
2、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 的发展。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经验交流等
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 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 183 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 29%,特别是乡 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 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
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 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 工作质量不高。
3、部分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一些单位名义上是成立了事业单位,但其实是一个 单位的内部科室,需要用事业单位的名义就用,这种现象以党政机关所属居多。
如计生局下属的计生指导站、城建局下属的规划室等,以及一些大单位系统的培 训中心(培训科)等,这些部门单位即以行政面孔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干 预,又以事业单位的名义进行经营,因其附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的性质,造成了不 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
4、具有事业单位身份却不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目前我县有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独 立法人资格,投资主体单一,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依附于行政主 管部门,靠吃财政饭生存,尤其突出的是乡镇各事业站所。2003 年,乡镇党政 机构改革进行完后,各事业站所合属分为五大办公室,由一个乡镇的分管理领导 具体负责工作,没有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造成行政主 管部门与事业单位财务不分、人员混用、办公地点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 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
5、事业单位缺少活力。事业单位本来是人才、知识、信息,最集中、最活跃的 地方,但实际上没有焕发出应有的生机,没有显示充分活力。根源在于事业单位 很大程度上是在靠行政化运作,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 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致使事业单位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时,因事业单位附属于 政府机构,使得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不清,效率低下, 财政负担繁重。
为此,我们认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十六大精神的高度,深刻认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 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这项改革。
三、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难点问题
1、牵涉面广。事业单位兼具了“行政机构”与“企业”两种属性,要对其进行 改革,复杂性、艰巨性都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之上。
2、如何科学设置事业机构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门类太多、差别很大、范围太 广、专业太复杂,划分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历史遗留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使 事业单位设置和布局分布不尽合理,部门、区域和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 战,职能交叉,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科学设置事业机构,是一项科学性、政策 性、难度性很强的工作。
3、人的出口问题。机构臃肿,冗员严重,改革过程中的富余人员哪里去,今后 的解聘人员哪里去,“出口”渠道狭窄,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 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
大学生分配、军转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
这样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力切入点。推进事业单位 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通过事业单位登记这一管 理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政事分开,推进社会化进程的目标,提供了法制保障,是 落实事业单位离开主管部门的襁褓,走向市场,进人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 人民生活服务,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对推 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确认事业单位具备与其法人资格相适应 的开办资金、从业人员、办公地点、经费来源、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独立 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确立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主体的地位,使之取得受法律保护 的“身份证”。清理不符合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的单位,做好统计工作,为下一步 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分流提供准确参考数据。(截止目前, 我县已登记事业单位 207 家,登记率占全县事业单位的 63%,占全县具备事业单 位资格登记单位的 92%。)
2、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 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定的编制、经费等 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做为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 施,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年度报告制度,实现对事业单
位的“跟踪”管理,为建立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证书悬挂、 公告和查询等登记管理手段,将事业单位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为公众监督事业 单位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早日走向市场, 更好地为社会、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3、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办法,促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 要坚持分类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按事业单位不同性质、 职责和任务,明确事业单位类型,找出最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分类办法。
4、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广 大干部职工去认识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自动摒弃“铁饭碗” 的陈旧观念,开拓创新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逐步走入市场化,为改革后事 业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在市场化内做好准备。
5、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加强登记管理队伍的建设。要借这轮事 业机构改革之机,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登记 管理局的职能作用。要通过实践和培训等多种形式来提高登记管理队伍的综合素 质,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也为事业单位 的改革提供一个人力优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 认真贯彻执行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事业单位早日要面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破传 统的条块分割,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不同于行政管理机构,它是为了社会公益目 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 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在各级 政府组织机构中,事业单位无论在机构数量上还是在拥有人 员上都远远多于同级行政机构。它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加强对事业单 位机构编制的管理,此重要性显而易见。下面,就当前事业 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浅略的谈一 些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欠合理。首先,在机构设 置方面,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设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就是不管本地区有不有必要设立,只要有上级文件依据,周 边有设立参考,单位有要求就可以设立。而不是根据本地区 的实际情况而设,本身职能相近的机构,可以合并的却单设, 对要求新设立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设前调研。导致机构臃肿 重叠,财政负担加重,部分事业机构设立后长期无法正常运 行,进人后也无事可做。其次,在事业单位编制配备上更是 无章可循,具体配几名也不是根据单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来配 备,而完全受制于可调编制数和财政供养能力。因此导致部
2 0
分事业单位职责多、工作量大而只有 1 名或几名编制,很难 适应工作的需要。
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难度大。事业单位机构设立 容易撤销难,编制配备容易核销难,事业单位总是设立的多, 撤并的少。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随意性很大, 这就加大了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的难度。当前就业压 力很大,许多地方设立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排除是为 了解决地方就业,事业单位成为解决就业及解决行政机构改 革安置富余人员和超编人员的一个途径,什么样的人都往事 业单位摆放。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总体上就业岗位少,就业 渠道单一,进入事业单位,挤进财政拨款笼子是许多待业者 的首选。因此,面对如此社会就业形势,要控制事业单位机 构编制增长有很大的难度。
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制管理欠规范。目前在许多地方,特 别是财政贫穷的地区,混用编制很普遍,就是同一事业单位 存在全额、差额、自筹其中两种不同性质的人员编制,或者 同一事业单位三种不同性质的人员及编制同时存在。这造成 在同一事业单位中人员身份差异、待遇不同、苦乐不均,出 现谁拿全额工资谁做事,拿差额工资和自收自支的就自己做 自己的事,有许多人为了生计甚至外出务工,对开展工作有 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地区由于行政编制的不足, 部分行政单位人手不足,因此也存在上级单位借用下级事业
2 0
单位人员,主管部门借用下属事业单位人员的情况,事业单 位只要稍微有点出色的工作人员就被借走。造成事业单位有 编制、有岗位,而无人做事。因而出现部分事业单位技术人 员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等不合理。另外,受行政体制 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因素影响,事业单位成为消化行政超 编人员的一个出口,许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多,技术人员少, 外行的多,内行的少,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和后勤人员比例严重失调。诸多因素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和编 制管理混乱欠规范,混岗混编时有发生。
二、对策及措施 加强调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时调整事业单位 布局。机构编制部门应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研,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把机构编制管理同区或经济社会发 展有机结合起来。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不同,它是根据各地 区社会事业发展需要设立的,不一定在机构设置上要搞上下 对应。各地区应综合本地区的人口、地域、财政收入等因素, 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焦点和社会公 益服务的需求,决定是否设立相应的、必要的事业机构承担 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因此,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在事业 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上也要有所则重。着眼于本地区实 际,因地制宜,使机构编制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提供机制保障。充分运用机构、编制、职能调整
2 0
的扛杆作用,适时调整本区域内事业单位布局,做到事业单 位运时而生、逆时而亡的新陈代谢工作,管好管活事业单位 机构编制。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做到事业机构该撤 的坚决撤、编制该调整的应毫不含糊的调整,从而使事业机 构有增有减,事业编制总量盘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要。
强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规范性管理。首先,应加强事 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的刚性管理。应尽快出台事业单位机构 编制管理的具体法规和办法,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在法律层 面上加以约束和规范。新设事业单位在机构和编制审批上实 行上管一级,必须经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方许设立机 构和增加编制,地方本级无权随意增加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 数,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上实行绝对的刚性管理模式。
进一步规范对地方事业编制总量的审批,加大对地方事业编 制的总量控制的力度。一个地区事业编制总量经上级审批核 定后,在一定时期内要严格控制,严禁突破,严格控制地方 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次,规范 事业编制配备,科学核定编制。要尽快出台事业单位编制配 备具体规定,合理界定各类事业单位编制配备的具体标准, 做到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编制,充分发挥事业编制的使用效 率。进一步理顺编制配备上存在的同一事业单位使用不同性 质编制的问题,编制性质必须和机构性质相对应。即:全额、
2 0
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分别只允许使用全额、差额、自收 自支事业编制,保持同一性质的事业单位编制配备的单一性 和统一性,便于机构、编制和人员的规范管理。第三,切实 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动态管理。机构编制部门结合事业 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通过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书和开展事业单 位机构编制调查等形式,定期对各类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开展 调查,进行机构编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看事业单位开展 业务情况,看事业单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等,作 为事业单位机构撤、并、留和编制销、保、增的重要依据。
推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公示制度,加强对事业单 位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 行规定》的要求,定期对部分事业单位进行机构编制监督检 查,积极推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公示制,机构编制部 门应督促各事业单位对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公示。目 前,正在推行的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就事业单位而言仅对 单位人员进行公示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多种形式对事业单位 机构性质、编制、职能等进行公示。今后凡是新设立的事业 单位必须进行设立公示,使社会对各事业单位有一个全面了 解,有效强化社会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另外,推行事业单位 机构编制和人员公示制,能有效加强各单位对组织、人事、 财政、机构编制等部门的监督,特别是“吃空饷”、超编进 人、超领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突出问题。除历史遗留原因
2 0
出现超编的以外,其余各事业单位出现的任何形式的“吃空 饷”、超编及超领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情况,单位和个人 都可以通过“12310”举报电话向上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举 报。只有将事业单位的编制数和实有人员公之于众,才能真 正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否则任何形式的机构编制监督在不 清楚编制数、领导职数和实有人数等情况下都是不现实的。
合理设定事业单位岗位,有效遏制事业单位人员膨胀。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人事部《〈事 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规定,对现有 的事业单位实行科学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岗位设定和管理 方式,对同一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合理设定岗位,规定其管 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占用编制的比例。通 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对事业单位实行按编定岗、因事 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总量控制的模式。
逐步转变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式,严格按照单位需要和岗位 进人,有效遏制人员膨胀。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建立高效服务型事业单位。事业单 位应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要增强和完善对社会 公益事务服务的能力。因此,不着力解决事业单位机构臃肿、 人员膨胀,人浮于事的现状,就无从谈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 规范管理及其对经济社会的高效服务。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 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精简机构和人员,重点和难点是
2 0
精减人员。精简机构相对于历次事业单位改革来说都不是什 么难事,关键是精减人员的问题。只有事业单位人员精减下 去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才能真正减轻财政负担。通 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使事业单位卸下身上沉重的包袱, 提高工作效率,发展事业,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 0
而安全生产监督新增职能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只有49缺编25名且都是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如把从事农业或水利工作的专业人员调去从事安全监督生产服务工作他们的技术职称工资标准等又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
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 调研报告 2010-06-29 18:46:40 免费文秘 网免费公文网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 编制情况调研报告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 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2) 乡镇事业 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 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 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 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业单位的机 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 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 2005 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
县共有 8 个镇、10 个乡。按照州办发 [2005]25 号和花办发[2006]3 号文件精 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 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 8 个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 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 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 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务 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
其中林业管理站、广播电视服务站以县 管为主。全县 18 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 位 144 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 情况
以上 144 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 事业编制 443 名,实有工作人员 458 人。
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 制 82 名,实有工作人员 120 人;林业管 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44 名,实有工作 人员 56 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 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84 名,实有
工作人员 62 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 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74 名,实有工作 人员 49 人;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 (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 事业编制 65 名,实有工作人员 60 人;
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51 名,实有工作人员 55 人;文化体育服务 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1 名,实有工作人 员 30 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 编制 22 名,实有工作人员 26 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 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能力。所 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 益性服务的,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 持和保障。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 是“小而全”,即规模小、配备全。由于 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扶持,许多乡 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 位;二是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经营 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就具有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 作,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职能;农村合 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也具有负责农民负 担的监管、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 同签定等职能。而农业水利服务站却具 有农资经营、水利承包等经营性职能。
乡镇事业站所从事行政性职能和盈利性 经营后,其公益性质几乎被忘却。三是 事业单位都是国家举办,大包大揽的方 式使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我县所 有乡镇事业单位都是政府出资成立,全 部实行全额拨款。虽没有事业经费,工 作难以开展,但干部职工的工资得按时 发放,不少乡镇的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成 了一群拿工资,不做事的闲人,地方财 政成了“吃饭财政”。
(二)人员编制欠合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机构 专业人员少,而老机构专业人员多。从 总的来看,全县 144 个事业机构,实有 工作人员 458 人,平均每个机构专业人 员可达 3 人。但事实上,由于各事业单
位的职能任务不同,所需要的专业人员 也不同。在上一轮的机构改革过程中, 专业技术人员是随机构进行调整的,这 样导致了老机构专业人员多而新机构专 业人员缺乏。如:农业水利服务站是由 农技术站和水利站合并而成,核定全额 事业编制 82 名,实有农业和水利工作人 员 120 人,超编 38 名;而安全生产监督 (新增职能)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 业编制 74 名,实有工作人员只有 49 人, 缺编 25 名,且都是安全生产监督人员, 如把从事农业或水利工作的专业人员调 去从事安全监督生产服务工作,他们的 技术职称、工资标准等又将成为亟待解 决的问题。二是部分乡镇仍然存在“一人 为站,两人设所”的情况,从业人员与其 业务范围不相适应。如:我县 18 个乡镇 的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1 名,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22 名,平均每个乡镇只能定 1 个编(人), 严格来说,只有一个人的机构是不符合 设立条件的。
(三)管理体制欠完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镇没 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事业单位人员管 理不到位。比如说:所有事业单位人员 拿的是事业工资,其工资标准是由县人 事局根据职称评定,而职称是由上级业 务部门考评为主,乡镇一级政府没有职 称评定和确定工资标准的权利。在人员 的异动上,也是个人打申请报告,提交 县人事领导小组研究,乡镇没有决定权, 仍然难以摆脱“管事的管不了人,管人的 不管事”的不正常现象。二是机构编制检 查监督机制还未建立健全。比如说:对 每个乡镇的事业单位,我办分别下发了 “三定”规定。但现实是每个乡镇都没有 完全按照“三定”规定的名称挂牌、撤并 机构和组织人员开展工作。农业水利服 务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免
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2010-06-29 18:46:45 免费文秘网免费公 文网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事 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2) 事 业单位不同于行政管理机构,它是为了 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 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 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 织。在各级政府组织机构中,事业单位 无论在机构数量上还是在拥有人员上都 远远多于同级行政机构。它对促进经济 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加强对事业单位机 构编制的管理,此重要性显而易见。下 面,就当前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存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1~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浅略的谈一些看 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 备欠合理。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许 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设立都存在这样 的问题,就是不管本地区有不有必要设 立,只要有上级文件依据,周边有设立 参考,单位有要求就可以设立。而不是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设,本身职能 相近的机构,可以合并的却单设,对要 求新设立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设前调 研。导致机构臃肿重叠,财政负担加重, 部分事业机构设立后长期无法正常运 行,进人后也无事可做。其次,在事业 单位编制配备上更是无章可循,具体配 几名也不是根据单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来 配备,而完全受制于可调编制数和财政 供养能力。因此导致部分事业单位职责 多、工作量大而只有 1 名或几名编制, 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2~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难度大。事业单位机构设立容易撤销难, 编制配备容易核销难,事业单位总是设 立的多,撤并的少。许多地方对事业单 位机构编制管理随意性很大,这就加大 了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的难度。
当前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地方设立事业 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排除是为了解决 地方就业,事业单位成为解决就业及解 决行政机构改革安置富余人员和超编人 员的一个途径,什么样的人都往事业单 位摆放。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总体上就 业岗位少,就业渠道单一,进入事业单 位,挤进财政拨款笼子是许多待业者的 首选。因此,面对如此社会就业形势, 要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有很大的 难度。
(三)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制管理欠 规范。目前在许多地方,特别是财政贫 穷的地区,混用编制很普遍,就是同一 事业单位存在全额、差额、自筹其中两 种不同性质的人员编制,或者同一事业 单位三种不同性质的人员及编制同时存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3~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在。这造成在同一事业单位中人员身份 差异、待遇不同、苦乐不均,出现谁拿 全额工资谁做事,拿差额工资和自收自 支的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有许多人为了 生计甚至外出务工,对开展工作有一定 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地区由于 行政编制的不足,部分行政单位人手不 足,因此也存在上级单位借用下级事业 单位人员,主管部门借用下属事业单位 人员的情况,事业单位只要稍微有点出 色的工作人员就被借走。造成事业单位 有编制、有岗位,而无人做事。因而出 现部分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结构、年龄结 构、文化结构等不合理。另外,受行政 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因素影响, 事业单位成为消化行政超编人员的一个 出口,许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多,技术 人员少,外行的多,内行的少,使事业 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后勤人 员比例严重失调。诸多因素导致事业单 位人员和编制管理混乱欠规范,混岗混 编时有发生。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4~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二、对策及措施 (一)加强调研,按照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布局。机构 编制部门应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 调研,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把机 构编制管理同区或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 合起来。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不同,它 是根据各地区社会事业发展需要设立 的,不一定在机构设置上要搞上下对应。
各地区应综合本地区的人口、地域、财 政收入等因素,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焦点和社会公益 服务的需求,决定是否设立相应的、必 要的事业机构承担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 职能。因此,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在事业 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上也要有所则 重。着眼于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使 机构编制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机制保障。充分运用 机构、编制、职能调整的扛杆作用,适 时调整本区域内事业单位布局,做到事 业单位运时而生、逆时而亡的新陈代谢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5~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关于全县机构编制和人员情况的
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 “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分流人员”的原则和建 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 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目标要求,为使政府职能、机构、编制 和人员管理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促 进干部转变作风,努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工作 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为科学有效地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切实开展好领导班子大走访活动,县编办领导深入到基层就 本地机构编制及人员实际情况,进行走访调研。
一、 全县机构编制及人员管理现状 多年以来,**党委、政府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 要求,在机构编制管理、统筹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机构编制工作与我县经济社会大局相协调,基本形成良性互 动局面。从机构编制管理上看,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上级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定,通过实行统一管理,坚持严 格审批,强化监督检查、编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 我县经济社会不断加快,各机关的管理内容,管理范围,管 理要求都发生了很大情况的变化,县编办通过统筹协调,使 机构编制规模基本适应了我县发展要求,促进了经济和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走访调查,可以得出结论:我县机构编制总量得到
有效控制,保持零增长态势,有效减轻财政负担,对全县经 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 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在充分肯定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通过走 访调查也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机构、编制和 人员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机构编制调整滞后,与机关部门调整难同步。近 年来,县委、政府对相关机关、部门的管理职能有了不同程 度的弱化和转移,但机构编制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多少,个别 部门甚至还要求增加编制。比如房管局,过去主要以管理公 房为主,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公房数量日益减少,目前管 理的公房面积已经非常少,职能相对予以了弱化,但是该单 位编制数却没有相对减少。相反,也有些政府部门的职能较 之过去有所增加,比如城管、土地管理等部门,执法监管的 要求越来越高,职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而在机构编制管 理上,明显滞后于变化了的新情况。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 职能在不断调整变化,但机构编制和人员增减变化却很小, 致使职能增加的部门机构编制和人员得不到合理增加,职能 弱化的部门又不能及时减下来,没有真正落实机构编制和人
员“弱减强增”。
(二)人员进出不畅,难以良性循环。从调查情况看,
各部门不是缺人员,而是编制使用不合理。有很多地方是占 编的不做具体工作,做具体工作的入不了编,采取了财政购 买变通做法。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要么是机构改革人员 分流不到位,新成份难以补充;要么是机关补员渠道单一, 特别是专业人才无法进入公务员队伍;再就是公务员进出渠 道不畅通、考核机制不健全、用人机制不尽合理,使结构性 问题基本处于难以调整的状态。此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非领导职数设置过多、二线人员提前离岗而仍占编制等,也 是造成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因素。
(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控制难度大。事业单位机 构设立容易撤销难,编制配备容易核销难,事业单位总是设 立的多,撤并的少。当前就业压力很大,许多机关设立事业 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成为解决就业及解决行政机构改革安 置富余人员和超编人员的一个途径。因此,面对如此社会就 业形势,要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有很大的难度。
(四)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欠合理。首先,在 机构设置方面,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设立都存在这样的 问题,就是不管本地区有没有必要设立,只要有上级文件依 据,周边有设立参考,单位有要求就可以设立。而不是根据 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设,本身职能相近的机构,可以合并的
却单设,对要求新设立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设前调研。再者, 一些上级业务部门以考核评比、项目资金等为手段,强迫下 级就范。导致机构臃肿重叠,财政负担加重,部分事业机构 设立后长期无法正常运行,进人后也无事可做。
另外,受行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因素影响,事 业单位成为消化行政超编人员的一个出口,许多事业单位领 导人员多,技术人员少,外行的多,内行的少,使事业单位 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比例失调。诸多因素导 致人员和编制管理混乱欠规范,混岗混编时有发生。
(五)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制管理欠规范。目前在许多地 方,混用编制很普遍,就是同一事业单位存在全额、差额、 自筹其中两种不同性质的人员编制,或者同一事业单位三种 不同性质的人员及编制同时存在。这造成在同一事业单位中 人员身份差异、待遇不同、苦乐不均,出现谁拿全额工资谁 做事,拿差额工资和自收自支的就自己做自己的事。
三、进一步加强我县机构编制管理的对策措施
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限制了行政效能的发 挥,而且影响了机关部门形象,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予 以解决。为建立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 的工作新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问 题,我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按照“总量控制、 科学调整、优化结构、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机构编制工作。
(一)合理设置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机构,人员编制“弱 减强增”,在编制总额内适度调整。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 的原则,扩大乡镇街道事业机构的规模。比如按行业跨乡镇 街道设置区域性的中心机构,或是在整合现有机构的基础 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有关事业机构。对于职能弱化的机 构,在撤并同时可以考虑减少编制。例如,乡镇计划生育服 务机构和人员可与乡镇卫生院合并,乡镇卫生院加挂计划生 育服务站牌子。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这类实际不断强化的 职能,可以考虑适度增加编制。
(二)严格控制编制,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要始终坚 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严格控编,把好关口。全面 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其人员异动,包括领导干部调任, 都在编制数和领导职数内进行,做到空编进人,满编不办进 编手续。要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 的约束机制。对单位新进、调入,调出,退休人员应该坚持 先到编办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经编办部门审核后,核发《编 制审核通知单》,相关人员持《编制审核通知单》到人事、 财政等部门办理其他手续,坚持编制随人同行的原则,杜绝 人员、编制两分开的混乱现象。
(三)要优化结构。一是要强化在职人员的能力、政绩
考核,健全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通过优胜劣汰提高公务员 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落实富余人员分流政策,在提前退休、 离岗退养条件方面适当放宽;鼓励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 包括兴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领办乡镇或村级经济实体,创 办农民股份合作社,建立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或专业经济合作 组织等;进一步放宽军转干部自主择业条件,在经济补偿、 养老保险、配偶子女待遇、创业优惠政策等方面想足想透。
引导军转干部到县属事业单位工作,减轻行政机关的压力。
二是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非领导职务人员,明确达到一 定年龄(如 55 周岁)后,不再占用机关编制,其它待遇不 变,腾出的编制用于招录新人。同时,可以通过合并股室减 少正职、适当核减副职和控制机关中层非领导职务核定比例 等办法,减少现有机关中层干部的总量,增加一线工作人员, 做到能上能下,使机关的领导干部整体结构得到改善,提高 工作的实际效能。对一些在专业上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在不 增加部门编制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先进后退、临时超编、自 然过渡的办法,解决人员结构问题。
(四)推行机构编制和人员公示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定期 对部分单位进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积极推行机构编制和人 员公示制,机构编制部门应督促各单位对其机构编制和实有 人员进行公示。目前,正在推行的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就
各单位而言对人员进行公示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多种形式对 各单位机构性质、编制、职能等进行公示。
(五)强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规范性管理。首先,应 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的刚性管理。新设事业单位在机 构和编制审批上实行上管一级,必须经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 批准,方许设立机构和增加编制,地方本级无权随意增加事 业单位机构和编制数,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上实行绝对 的刚性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对地方事业编制总量的审批, 加大对地方事业编制的总量控制的力度。一个地区事业编制 总量经上级审批核定后,在一定时期内要严格控制,严禁突 破,严格控制地方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 意性。其次,规范事业编制配备,科学核定编制。要尽快出 台事业单位编制配备具体规定,合理界定各类事业单位编制 配备的具体标准,做到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编制,充分发挥事 业编制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理顺编制配备上存在的同一事业 单位使用不同性质编制的问题,编制性质必须和机构性质相 对应。第三,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动态管理。机构 编制部门结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通过事业单位年度报 告书和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查等形式,定期对各类事业 单位运行情况开展调查,进行机构编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看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情况,看事业单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 起的作用等,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撤、并、留和编制销、保、
增的重要依据。
(六)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科学的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建立高效服务型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应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 发展的需要,要增强和完善对社会公益事务服务的能力。因 此,不着力解决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员膨胀,人浮于事的 现状,就无从谈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规范管理及其对经济社 会的高效服务。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我 们应依据《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事业单位机构编 制清理规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11]24 号)文 件精神,抓住这一改革契机,切实做好我县事业单位机构编 制清理规范工作,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对于职能明显消 失或不能正常履行职能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重复设置的同 类事业单位予以合并,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实施 转企改制。对于应该撤销、合并、转企的单位,坚决予以撤 销、合并、转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切实 精简机构人员,有效整合事业单位资源,促进事业单位健康 有序发展。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使事业单位卸下身上 沉重的包袱,提高工作效率,发展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 社会的发展。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二 O 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统一思想突出重点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机构编制工作做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
头和基础地位。我县机构编制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 的经验和做法,如工资联审制度、实名制管理制度、机构编制议事制度等。但随 着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多年积累的突出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大量履行 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存在,成为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 肢解了行政管理职能,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进程, 影响着机构编制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机构编制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在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县乡政府机构改革、机构编制纪律执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调整职能配 置、理顺职责关系、合理设置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及确定领导职数,逐步建立与 县域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相适应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党政管 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特点:一是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体制趋于完善。县编办实 行单独设置,成为县委工作部门,编办主任兼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二是机构编 制政策法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机构改革、编制调整、用编进人等事项, 均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编办文件要求执行坚决、落实到位。三是机构编制管理 日趋规范。建立健全了编委会会议制度、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机构编制管理与财 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特别是在控制增机构、增级别、 增编制、增人员和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等问题上成效显 著,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精细、标准。四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县编委会先后多次开展监督检查活动,纠正了吃“空饷”、混编乱岗等 违反机构编制法律、法规的行为。五是自身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开展机构编制系 统自身建设年活动,班子队伍更加团结,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 提高,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机构与“精简、统一、效能”的目标设置存在一定差距。截止目前, 我国各级政府已历经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改革,虽然从表面看,政府机构设置得到 了精简、统一,但从实际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效果来看,政府机构实际并没有达 到“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自 1997 年我县机构编制部门单设以来,先后 开展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分别是 1997 年、2021 年、2021 年及 2021 年 机构改革。虽然精简了部分行政单位,但改革后到现在 15 年的时间,根据工作 需要,相继设立了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二十多个,造成大部 分行政管理职能体外循环。
2.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与其主管部门职能 相近,部分职权交叉,权责不一致,容易形成推诿扯皮等现象,降低了行政效率。
3.人员混岗现象严重。大多数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职能从主管 部门分离而来,大部分职权由主管部门授予,因此,它们实质上是其主管部门的 从属,依附于其主管部门,自身无独立的行政能力,人、才、物基本由主管部门 统一管理,人员混岗严重。
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长期存在且日益增加,绝不是偶然现象,仔细 分析,主要根源于:
1.上行下效。有部分事业单位,其主管部门鉴于上级主管部门将其部分职能 分离设立事业单位承担,因此,也要求
设立相应的事业单位。如县民政局的民间组织管理局、县财政局的非税收入 管理局、财政监督监察局等。
2.县级行政机关行政编制紧张。经过多次机构改革对行政编制的精简,县级 行政编制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性职能逐 年扩展,同时,公共管理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也同步增加,亟需加强行政监督管 理,为解决事多人少的矛盾,有的行政机关把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分离出来设立事 业单位,来承担具体的行政管理或行政执法等事务。如国土执法大队、农业综合 执法队、环境监察大队、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等。
3.行政机构办事人员偏少。县级行政机关队伍流动性较弱,受领导、非领导 职数限制,其晋升空间小,有相当部分公务员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二十 几年,而且由于激励机制、惩戒机制的不完善,很多人员难免产生懈怠情绪、抵
触情绪,甚至有少数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任务敷衍塞责、对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 作任务能推则推,久而久之成为单位的“摆设”;还有一种情况是,县级政府科 级领导干部一般在男 52 岁、女 50 岁改任原任职部门非领导职务,由于是单位的 老领导,新上任的领导对这些退居“二线”的领导,存在不敢用、不能用、不想 用、没法用等等复杂心理,使这部分人员提前进入“退休”状态,但这些人员仍 占用行政编制,机关无法补充新鲜“血液”。
三、解决办法及对策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目标,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 顺畅、监督有力行政管理体系,我们必须从事业单位改革着手,加快履行行政管 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破解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推进 “大部制”管理体制。
1.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与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改革通 盘考虑,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撤并相关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 事业单位,将体外循环的行政管理职能交回政府部门,按照责权利相统一、职责 相近的业务交由一个部门承办的原则综合设置政府部门。
2.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 相互协调的要求,改革部门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与服务机制,综合设置部门内设 机构,内设机构间建立良好的监督制约运行机制。
3.建立稳定有效的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机构编制管理虽然是党和国家行政管 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经过机构编制部门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 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律法规,各地 也探索出了适合实际工作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力度。
#www.xd.ag#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有法不依现象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导致机构编 制法律法规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上的被动局面。因 此,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必须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严格依法办事,各 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机构编制部门权威监管的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管理体制。
4.要根据各部门职能、业务量、工作难度,坚持行政机关使用行政编制、事 业单位不再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原则,核销原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 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按照调整后的职能重新测算核定各部门人员编制,依编定岗,
开展竞争上岗,对于无岗人员,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公益性事业单位工作、提前 退休等方式多渠道进行人员分流。之后,禁止设立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 的事业单位,县级行政机构严格依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 例》进行管理。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方向的根本要求,是提 高政府效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政府转型,加强公 共服务的重要保证。通过改革,可有效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改善政府的治理结 构,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有利 于改进对基层和群众的直接服务,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