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英语上册看图写词语专项全能牛津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写出图片对应的单词。
[1] [3]
[2] [4]
[5] 2. 看图,写出他们的职业。
[6]
[1] [3]
[2] [4]
1/8
[5] 3. 根据图片补全单词。
[6]
[1]
w__ rk__ r
[2]
do__ __ or
[3]
n__ __ se
[4]
ho__s __
[5]
ho__s__
4. 根据图片和汉语意思写单词。
[6]
c__w
[1] [2]
(滑冰) (大山)
2/8
[3]
(受伤)
[4]
(糖果)
[5] 5. 看图片,写单词。
(植物)
1.
The pillow is________. 2.
The bear is________.
3.
The tree is________.
4.
5.
The desk is________.
6. 看图片, 写单词。
The book is________.
[1]
[2] 3/8
[3]
[4]
[5] 7. 看图,补全对话。
[6]
[1]—__________ __________is it? —It''s __________o''clock. It''s time for __________class.
[2]—__________ the weather __________today? —It''s__________.
[3]—__________these__________? —Yes, __________ __________.
[4]—__________ this __________ cheap?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__________ skirt__________ it? —__________ __________. 8. 根据图片写单词。
[1]
[2] 4/8
[3]
[4]
[5] 9. 根据图片写出对应食物。
[1]
[2]
[3]
and
[4] 10. 看图,补全单词或短语。
[1] [2]
br __ __ kf __ __ t l __ __ ch
5/8
[3]
d __ __ ner
[4]
__ __ gli __ __ class
[5]
m __ s __ c class
[6]
P __ class
11. 根据图片提示,回答问题。
[1]Where is Hilly? What is she doing?
[2]Where is Bossy? What is the doing?
[3]Where is Susan? What is she doing? 6/8
12. 看图片,写单词。
(1) (3) 13. 看图写单词。
(2)
[1]
[2]
[3]
[4]
[5] 14. 看图补全单词。
[1]
sh __ __p
[2]
[3]
tw __ __ ve [4]
[5]
s __ __ dy
15. 写出与图片相符的单词。
7/8
Th __ __ __day m__ s __ __
[1]O o-e _____ [3]a a-e _____
[2]i i-e _____ [4]i i-2 _____
[5]a a-e_____
16. 下面是Chen Jie 的卧室,仔细观察并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A bed is in the living room. A TV is on the bed. (____) [2]A table is near the bed . A clock(闹钟)is on the table. (____) [3]Chen Jie’s school bag is on the floor. (____) [4]Chen Jie has a football . The football is on the chair. (____) [5]Chen Jie’s desk is near the window.(_____)
8/8
浅谈乡土资源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 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
农村美术教学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 存在着长期落后、举步不前的状况。学生享受美,创造美的权利 受到了剥夺。根据农村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课 程的基本理念,作为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进行丰富多彩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探究和尝试。利用乡土资源 优势,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起一种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 乡土美术课程并落实于教学实践。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深入人心,中小学美术教育逐步被人们重视起 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特色化 美术教学活动,使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也激起 农村孩子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程资源 农村美术教育 提高审美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 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 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教学法实践中 贯彻实施新课程,走符合新课程特点的美术教学模式,是中小学 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美术教
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实施教学策略,增强美术教学实效性,提 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美术 教学,由于受到学校的条件、学生的经验、地域特点的限制,学 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距。如何针对 乡村特点,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 学模式,这将有助于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活力,让更多的学 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增强对大自 然、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要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质量,仅依靠教教材、学 教材,那是远远不够的,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 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如何挖掘新课程美术的课程资源,直接 关系到美术课的教学实效。
1、传统的美术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教会学生“画画”,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是一门综合学科,有设计、手工制作、绘画、 欣赏等,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和 谐,学生们对美术课的热情较高。
2、新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尽管乡下的学生装没有城里的孩 子见多识广,但就地取材的机会较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 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借用这些资源我们可以开设一些 如树立粘贴画、彩绘鹅卵石、稻草人、剪纸、泥人制作、乡村建 筑和民俗民风探究等活动,这些足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在农村学校工作任教期间,我发现虽然农村的美术教育起步 晚,并且受客观原因限制发展一直滞后,但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根据农村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 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觉得作为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完全可 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多彩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实 施策略:
1、让教学活动突破教材框框,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 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特色化美术教学顺应教改的需要,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 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 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 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 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 特色的美术课。如:野外写生、萝卜雕刻、稻梗手工艺术、家乡 建筑、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等。
2、开放教学过程,满足学生需要 (1).让学生走进生活。
美术根植于生活。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 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
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 由于独生子女现状和“家长承包制”,使孩子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 缺少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因此,作为他们的美术老师,努力引导 他们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 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 描绘生活、创造生活。一是让感受农村风貌,激发美感。农村是 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 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 丹论艺术》)。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 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 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 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 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 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感受乡俗之趣,陶冶个性。
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 的艺术生命力。如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俭了一 时的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具农家特色的端午节、 元宵节、七夕等。不同的时节,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延续数
百年的婚丧嫁娶的习俗之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乡俗文化。学生 生活在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 对家乡的热爱,同是对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3).了解家乡之变,激发乡情。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
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 通八达;一排排现代化工业厂房。这些都是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 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通过观察、 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此时引导 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我为家乡设计的未来、 家乡新貌摄影展等等,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环境的日趋恶 化,此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宣传画、变废为宝等活动,增强环保意 识。
总之,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我们应该 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 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采的内心世 界,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美术的活力与趣味。
3、探究新的教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根据课程特点,我们可以多设计以活动为载体,学生喜闻乐 见的课堂模式,淡化说教痕迹,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感受。如:
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
花丛中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 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 由发挥。在手工制作方面,教会学生活用各种材料,开拓表现手 法。如运用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 的各种秸杆进行工艺制作,并开设相关的工艺课。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是“废品”的东西,经过 人们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制作,变成了可观赏、有价值的艺术品, 达到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像这类的环保工艺教学 对于农村教学来说更具有优越性。农村的学生到处都可以见到树 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材的好材料,学生随处可采,既经 济又实惠。美术课前引导学生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放在 书里压平,阴干备用。美术课上让学生备好剪刀、胶水等工具, 然后指导学生在画纸上画草图,再选用合适的树叶修剪后组合拼 摆后粘贴成画。与此雷同的布贴画,黄豆、绿豆、红豆等植物种 子、树皮、树根、石子、瓷砖、易拉罐、旧报纸等都是绝好的美 术创作资源,在学生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幅漂亮的画或一个个 有用的东西。
在每一个阶段后,举办“手工艺制作展”,通过展览以激发同 学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参与热情就 也更加高涨。在不知不觉中,绘画能力,动手能力都提高了,自 信心也增强了。同时,还培养锻炼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在平 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助学生想象力和创作思维
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在审美、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方 面的提升。
心里学家布鲁姆斯指出:“学习的最好兴趣就是对学习材料 发生兴趣”。如何让农村的孩子对美术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呢?作 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就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活资源 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出让学生感兴趣的美术活动课。例如 在课堂上我有时要求学生在校园里找出几种不同形状的叶子画 出来;有时课前让学生带个鸡蛋壳来,画个可爱有趣的脸蛋;有 时带些不同形状的石头,画上不同的图案等等,这些常见而不起 眼的自然事物,在学生的手下经常会出现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 品。比如在进行版画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身边 物体的形状纹理。特别是对树的观察,树皮的纹理、树叶的形状、 树枝的生长过程,学生观察的兴趣很高,通过观察也从中得到了 很多:有的同学指着树皮的纹理说,这儿像老爷爷的头,这儿像 水流的瀑布、“太阳的光芒、“像天上的彩虹”、“像人参”……。有 的同学指着树叶说,像手掌,边上有小牙齿,真漂亮!树叶的形 状也是千姿百态的。“这棵树的树叶是椭圆形的。”“那个像一根 针。”“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还有“多边形”、“心形”的树叶…… 同学们通过观察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素材,他们兴致勃勃地回到 教室,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出一幅幅极具创意的版画作品。
整节课学生兴致很高,直到下课,许多学生还依依不舍。所以选
择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作为课程内容,不但可以活跃课堂,而且 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 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使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 力,也激起农村孩子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 兴趣爱好,培养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特点,不断去钻 研、探讨、思考,主动、大胆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这是时 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只要我们做个有心 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 本地方的学生的农村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的美术资 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的农村美术课堂将会是形 式各异,多姿多彩,大放光芒!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2)齐大任主编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编辑部出版 2009 第 1 期 13 页
(3)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8月
语文思维水平的培养是教与学积极合作的过程,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是在教与学互动中 逐渐养成的,对于学生语文思维水平的培养,我认为应该是:
一、语文教学首先要达到适当的深度 把语文综合水平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必须努 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深刻理解语文并非能深能浅弹性很大的学科,语文教学必须要达到 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准 确把握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作者的写法和意图,训练和培 养学生的观察水平、联想和想象水平。如我在《故乡》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 课文中描写的现实,强调课文中的“我”既是全文中线索人物,更是本文中的中心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最后明确了润土不是本文的中心人物形象,他是“我”在故乡看到的那 个特定历史环境中千千万万个悲剧人物中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作者就是力图通过他和杨 二嫂等的变化来传达“我”的故乡的每况愈下,从而传达出“我”对故乡的关切,表达了作 者对故乡,乃至对中国,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注重,传达出了作者为故乡那个“金黄色圆 月”似的梦的破灭,引发了作者为乡亲们寻找“我们未曾生活过的新的生活”的思考。课文 的主旨就确立在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社会发展,注重人民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本文 教学,教师对《故乡》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新的突破,学生也在学习中思维层次有了新的提 升。
二、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学生缺乏自信心、兴趣和意志,学习肯定是被动的,教师的教学肯定也是失败的。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一咱激烈而持久的动机。自信心、意志是支持这种动机的精神源泉。
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勇于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在积 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水平。
首先,我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重视人文性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 活跃起来。比如狄金森的小诗《篱笆那边》,占拨得好,会使学生赏心悦目,引起他们甜美 童年的无限遐想。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天 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跑着、笑着。春天是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向前去。”这诗一般的 语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只须稍加点拨,学生的思绪就飞起来了,美丽、鲜活的春意就会 点燃学生青春的憧憬。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为切入点,调动 学生积极思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作者精妙的思维,对人心理的绝妙刻画, 通过精到的点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就会拨动学生的思绪。
教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我指导学生阅读文中一个个极富哲理的故事,引导学 生反复体会、咀嚼意蕴深刻的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世人的作为,学生从而理解到了社会的复 杂性,促使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思索。通过学习,学生会从单纯、幼稚中成熟起来,学会 使用书本知识来观察、思考社会问题,在主动学习中学生锻炼了思维,也健全了人格。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
快到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的日子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不计付出,坚韧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 册地理期中考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 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流星现象 第 31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 2016 年 8 月 5 日﹣21 日在巴 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结合图 1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周年往返路径示 意图,图 2 光照图,完成 2﹣3 题. 2.奥运会期间,东营昼夜长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 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3.图 2 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 于图 1 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2015 年 4 月 25 日 14 时 11 分,某国发生了 8.1 级地震,震中位 于 28.2°N、84.7°E.据此完成 4﹣5 题. 4.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本次地震震中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结合板块分布图(如图)判断,该国位于(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读图,经纬网图,完成 6﹣8 题
6.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7.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8.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位于南寒带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 C.③地位于南半球 D.④地位于西半球 9、小刚同学要用 A4 纸(长约 30cm,宽约 21cm)绘制校园操场(有 周长 400 米的标准跑道)示 意图,他选取的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A.1: 200 B.1: 800 C.1:8000 D.1:20000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0~11 题。
10.正在该区域进行地理野外实习的大学生,准备在图示区域宿营。
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 B.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C.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 100 米 D.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 3 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3 千米 2013 年 10 月 2 日,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 投行),截至 2016 年 1 月 1 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中国、 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等 57 个国家。读右图,完成 12 题。
12.从图中看出,除南极洲外哪个大洲还没有国家加入亚投行 ( ) A.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主席于 201 6 年 1 月 19 23 日访问了中东三国——沙特、埃及和 伊朗。据此回答 13~14 题。
13.要确定中东三国的位置,最好查阅 ( )
A.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B.世界国家和地区图 C.世界地形图 D.世界河湖水系分布图 14.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 是地图的( ) A.地形图 B.电子地图 C.人口分布图 D.气候分布图 15、在比例尺为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中,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 为 5 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是( ) A.5000 千米 B.500 千米 C.50 千米 D.5 千米 16、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从板块学说看,我国多地震的主 要原因是( ) A.东部和西南处于板块交界地带 B.东部和西北处于板块交界地带 C.我国全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D.我国陆地全部处于板块交界地带 17.图中,①②③④地均位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则②大洲是( ) A.欧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 “十一”小长假期间,小凯一家到附近山区游玩,如图为该区域 等高线示意图(等高距为 50 米),读图完成 18﹣19 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8~19 题. 18.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B.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19.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 )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 D.从东北向西南流 如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 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 完成 20﹣21 题
20、根据如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察编号”应为如 图(a)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 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如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 海拔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完成 22~24 题. 22、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30°S,105°E) B. (30°S,105°W) C. (30°S,75°E) D. (30°S,75°W) 24、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 A. 甲﹣南美洲 B. 乙﹣太平洋 C. 丙﹣南极洲 D. 丁﹣印度洋 下图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读图完成 25 题。
25. 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B. 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C. 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 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球 二、综合题 26.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 10)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 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 分) 图 10 图 11 (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 10 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节气),此时在图 11 中地 球公转到__________处。
(3)如图 10 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________(白天、黑
夜)。
(4)图 12 是东营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
情况,其中符合图 10 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___________。
27、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6 分)
(1)①处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2)图中 A 山顶位于 B 山顶的
方向.
(3)②处的海拔可能是
.(填字母)
A.360 米 B.50 米
C.140 米 D.260 米
(4)③处会形成瀑布,说明理由.
(5)④河段和⑤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填序号)
(6)⑥处登山者能否看到⑦处的登山者,说明判断依据.
28、读图填空:(10 分)
(1)读图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BEFG
(2)写出各大洋的名称:
I J
(3)写出两运河的名称:① ② 。
(4)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 。
29、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12 分)
(1)在方框 中填注五带的名称。
(2)在( )中填注五带分界线的名称。
(3)地球五带中(填写名称):
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带,全部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带与 带。
30、阅读下页的六大板块图,回答:(10 分)
(1) 几 乎 全 部 由 海 洋 组 成 的 板 块 是 ________ 。
澳 大 利 亚 大 陆 位 于
________板块上。
(2)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板
块碰撞挤压地带。
(3)板块交界地带地壳很不稳定,易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现象。
(4)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
块交界地带。
(5)板块名称:
C________ E__________
31、读“东半球海陆分布及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
图”,完成下列问题.(6 分)
(1)图 1 中 B 点的经纬度是
.B 点位于 A 点的
方向.
(2)图 1 中 A、B、C 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
(3)在图 2 中的地轴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绘图用 2B 铅笔或
签字笔)
(4)当太阳直射在图 1 中 B 点所在的纬线上时,地球公转到图 2 中
的
处附近.
(5)根据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并结合你的观察可知春分到夏至期间
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
(长或短).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BAB 6---10:CDDBD 11---15:BCBBC
16---20:ABACB 21---25:DACCC
二、综合题
26、 (1)地球自转…1 分
(2)冬至 丙………2 分
(3)白天……………1 分
(4)①………………2 分
27、(1)鞍部;
(2)西南;
(3)C;
(4)③为陡崖,有河流流经;
(5)⑤; (6)⑥⑦之间为山脊会阻挡视线,⑥处登山者不能看到⑦处的登山 者. 28、(1)非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2)大西洋 印度洋 (3)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4)非洲大陆 南美洲大陆 29、(1)自上而下: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2)自上而下: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3)热带 北寒带 南寒带 30、(1)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2)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3)火山 地震 (4)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5)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31、(1)23.5。N 20。E 西南(2)A (3)略 (4)③ (5)长
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最 美丽的花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 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运用英语,训练学生思维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 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 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 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 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 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 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 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 的习惯。
二、 任务设疑,训练学生的探索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产生心理 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平衡。我们在教学时,不 妨在触题时就布置任务,激起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如何完成任务,训练探索性思 维。如教“打电话“这一话题时,我出示了课题 A telephone call 以后,就引发激疑:
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在电话里谈了些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思维很活跃;我又因势利 导:听了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你能学会用英语打电话吗?又如,教“购物”这一话题时,我 一上来就出示了一张 Shopping List(购物单),布置学生学会用英语完成“购物”的任 务……通过任务设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发展用 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性地训练,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设疑和释疑会更积极。
三、 插图求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 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我们的英语教材都配有插图(教学挂图),在教学中我们常常 仅将这些图作为一个创设情景的辅助手段,很少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我在使用 教学挂图时,常常要求学生看图提问,对图中的疑点主动发问,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o can you see? How many?
Where are they?
Whose……等。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当学生通过观察提问“谁?什么?在哪里?”等问题
时,他们对课文的难点、疑点也就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学习。坚持巧用
插图,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四、 想象解疑,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从"学生"到"学生"的固有角色,往往摆
脱不了"被教授"、"被接纳"的习惯地位的羁绊。这种角色的消极状态,也会影响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
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
生更为贴近,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
验,使学生兴奋不已。学生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我们现
有教材的课文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我常常根据大部分课文语言材料言尽而意未尽的特
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的多种结果(即续说课文),借以培养学生发
散思维的能力。比如第三册第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是:Go and get him please.即高老
师让林涛去办公室找李磊。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疑问:林涛和李磊会说些什么?他们一起回教
室时,高老师又会说些什么?通过这些想象性质的疑问,扩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按各自的
理解去续编对话,通过让学生充分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到无限快
乐,他们似乎发现了自己,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
维,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五、 变序释疑,训练学生的跳跃思维
教材中有些课文较长,如果按对话序逐句教学,费时较多,且不易突出重难点。我们
可以采用变序教学,打破对话的顺序、框架,把话题中的重点部分提前,形成悬念,引发学
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解决疑问。如教第六册第 13 课时,可先提问:Who can
you see in the photo?通过这样设疑,帮助学生抓住对话的中心话题,去枝留干,变
序学习。第三课,内容繁杂,生词较多。我设计了一张“周培”的个人资料卡,要求学生在
自学时填写卡中的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等栏目,通过这个设计,
引导学生变序阅读,一发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训练他们的跳跃思维,培
养思维的灵活性。
六、重视学法指导,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
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的成 果。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 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这就像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的活动中练硬的。"爱动"是每个学 生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 试。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因此,新课标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 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的学习。我们应抓住 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活化我们的英语教材,通过扩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充分激发他们勤 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向、新颖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 倡一题多议,敢破常规,使教学向纵深发展。如第三册教材中有这样一组对话:A:I like……(我喜欢……)B:Me too.(我也是。)在教学中,我故意对一位男生说:I like skirts.(我喜欢裙子。)使其无法按课文套路说出 Me too.激发学生根据对话的实际情况去 思考不同于课文的新的回答方式:I don’t like…等等。又如在和学生进行“问路”对话 时,按课文内容,当学生给我指去电影院的路时会问:Do you know Zhongshan Park?(你认 识钟山公园吗?)我该回答:Yes.学生会告诉我:The cinema is beside the park.(电影院 就在公园旁边。)在实际对话时,当学生问我时,我却打破课文的框架,回答:No.使学生无 法按原有思路完成这一对话,情急之下,他们说出了许多课文中没有的句子:Sorry, I can’t help you.(对不起,我没法帮你了。)You can go and ask the policeman. (你去 问警察吧!)Follow me.(跟我来。) Taxi!(出租车!)等等。有时,对教材的扩展会 超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但却因此激起了他们的疑问,引发他们在课外、在今后的学 习中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活化教材, 多启发,多引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给予学生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 和独创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 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应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 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
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最 美丽的花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 思维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 极性,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创新。下面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 维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运用英语,训练学生思维习惯 二、 任务设疑,训练学生的探索思维 三、 插图求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 想象解疑,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 变序释疑,训练学生的跳跃思维 六、重视学法指导,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师应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 间。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