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辛苦了。高中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就象我们的腰一样,不一定有具体的功能,但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时刻都得把他挺直了,谁最早弯下,谁就已经承认自己失败了;而且腰只能自己弯下去,因为别人能够打断你的腿,却折不断你的腰。能不能请同学都把腰挺一挺!同学们,辛苦到是辛苦了,但是,辛苦了,又能怎么样呢?天底下辛苦的人一大把,但因为辛苦而有成就的人却并不多。因此,要实现我们的理想,肯定是需要辛苦,但只是辛苦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看到辛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同学们,我们这三年的辛苦,我们这十二年的辛苦,究竟又能怎么样呢?这得由这最后一百天来决定!可是,大家都会想,不就一百天吗,在这短短的一百天里,我们又能够干什么呢?这一百天又应该是怎样的一百天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度过这一百天呢?
一百天,我们能够干什么呢?
一百天,可以把自己的意志磨练得刀枪不入。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和经历过马拉松的人一样,都有着坚不可摧的意志。同学们,刘翔跑一百一十米跨栏,他拿不拿冠军,由他的天赋决定,也由谁和他一起跑决定;但是,对于那些马拉松运动员来讲,打败的是自己,战胜的也是自己。同学们,你可以通过高考获得好的成绩,但高考却可以在你的身上赢得一种很好的品质,那就是坚不可摧的意志。
一百天,可以把你意想不到的奇迹创造出来。每年高考成绩出来,都会有一大批黑马产生,原本并不入大家法眼的同学,却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也总会有一些大家期待中的公主与王子,经历高考后却成了灰姑娘。我们往往把这样的变化归因于运气太好或者运气不好,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在高考复习的前期,同学们的知识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在高考复习的后期,同学们的知识是一个质的突变过程。谁能够把这个从知识的量变向质变的过程把握好,谁就是高考奇迹的创造者,运气救不了我们,但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好运气。
一百天,可以让同学从朋友而战友而凝聚起来。平时有班级排名,有年级排名,可是,同学们,高考只有全省排名;可是谁能够排到全省前列去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看哪个班更团结,哪个年级的同学更团结。华二有一年六名同学参加奥赛,有五名同学拿了一等奖;校长问没有拿到一等奖的同学,是不是后悔集训时和那五位同学团结互助;这位同学说,如果团结了,六个人有五个人拿,要是不团结,六个人可能一个都拿不到。同学们,我们彼此不是敌人和朋友的关系,而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有了大家
的相互帮助,才可能共同进步。当然,如果我们中间有“汉奸”,有害群之马,我们必将共同诛之。
一百天,这是怎样的一百天呢?
这一百天,应该是把高中三年知识总结出来的一百天。同学们,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都叫做基础教育;高考的全称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进入高校以后的教育叫作高等教育。这意味着高考是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对高中教育的盘点。同学们,高考题是一道一道的,但在出题人看来,总是一套一套的试卷,而试卷的背后是一个一个的学科。所以,大家在这一百天里,要做题目,但千万不要陷入一道一道的题目之中,要善于把学科结构整理出来,要做到心中有算,才能够在具体的题目中数数。同学们,你不可能背着几百几千道题目上考场,但你至少在上考场前,要能够把这个学科的知识结构默写出来,这时候你再上考场,那才是真正的成竹在胸。
这一百天,应该是把高中三年知识提取出来的一百天。同学们,老师天天都会问你学到了什么,家长也会天天问你学到了什么,但我今天想告诉你们,学到了什么对你很重要,但对别人一点都不重要。高考并不是考你学到了什么,而是考你能够告诉我你学到了什么。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你储存了多少知识,后者是你能够多少知识出来。当然,没有足够的储存自然提取不了多少出来;但是,在这一百天里,我们的重点是巩固已经储存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是要想办法把已经储存出来的知识提取出来。同学们,你现在背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单词,你都得想,要是你是命题的,会用什么方式来考这个知识点。如此,才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百战不败哈。
这一百天,应该是把所有精神和精力用足了的一百天。同学们,上帝在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让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有人富贵,有人贫穷;有人聪明,有人愚笨。但也有公平的地方,那就是每个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同学们,对于不公平的,我们只能接受;对于公平的,我们需要努力。所以,在这一百天里,在这两千四百个小时里,在这十四万四千分钟里,我们要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活力都散发出来,要把每天都当清晨那样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迎着朝阳,去追逐我们的梦想。当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在我们发傻的时候,别人正在抓紧这些分分秒秒,悄悄地从我们的身边跑过去,等到我们醒来的时候,这些分分秒秒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一百天,我们应该怎么过呢?
在这一百天里,我们要让自己每天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同学们,学习是一个脑力活,千万别把它干成体力活了。与其混混沉沉的学习十个小时,还不如清清醒醒的学习一个小时,前者可能看得多,但后者学得多,而且学得更扎实,学得更深刻。对具体的知识来说,我们并不是做他们的奴隶,而是要知识成为我们的奴隶;要占有知识,要使用好知识,就意味着我们要比知识本身还要更清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驾驭知识;同学们,知识本身就是被前人梳理出来的,他们是非常有条理的,也是非常清醒的,这就对我们的大脑的清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是我们不如知识本身清醒,那我们只能向知识投降了。
在这一百天里,我们要让自己学习因为有方法而高效。同学们,当大家都在拼体力
的时候,我们要和他们拼方法;当大家都在拼方法的时候,我们要和他们拼智慧。与其花十个小时去死记硬背,不如花一个小时想记忆知识的方法,再用一个小时去背那些知识。学习本身没有捷径,但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捷径。我讲的方法其实并不空,这些方法并不在天上吊着,也不在地上长着,就在我们同学学习过程之中。因此,在这一百天里,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习是要有方法的;还要提醒自己,要多向身边的同学和教师请教方法。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解题方法只对具体的题目负责;只有学习方法才能应对整张考卷负责。
在这一百天里,我们要团结起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同学们,学习需要努力,但并不需要孤独。要想在高考这场硬战中取胜,就必须和身边的同学团结起来,在学习上相互交流和帮助;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在精神上相互提醒和支持。在这儿尤其要强调的是,在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是一件对彼此都好的事情,尤其是对好同学更好。因为你给没有懂的同学讲一遍这道路题目怎么做,那位同学最多因为你的讲解多学了道题目;但对你而言,正因为给他讲了一遍这道题目,从而学会了如何应用和提取这题目。另外,我还建议同学们去做两件事情,一是找两三位同学,共同组成一个高考攻尖小组,让彼此在生活上、学习上和精神上都能够得到彼此的支持;另外,还希望我们在这一百天里,能够在年级组里找一个自己学习的标杆同学,看通过这一百天的努力,自己能不能赶上他,甚至于能不能超越他。当然,这样的目标是定在自己心上的,而不是落到具体同学的身上。
最后,祝我们的同学在一百天后的高考里,取得满意的成绩,让自己的人生因为这一百天的努力变得无怨无悔;祝我们的老师在一百天后的高考里,能够收获自己这三年来的努力和艰辛,能够把自己的教育理想得以完全的展现。老师们,同学们,一百天,意味着这一百天的每一天都不能浪费,也意味着人这一生的每一天都不能白过。
大家加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最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倍感荣幸,此时此地代表乐余高级中学2013届全体高三老师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老师欢迎你们返校,并祝贺你们即将开始新一个阶段的学习,预祝你们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大学业进步和自我发展。
高一的新同学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吧,你们有幸与这样一批老师牵手,有缘和这样一所校园结伴,老师真要衷心地祝福你们——退去稚嫩,规划好三年的高中生活。带着花季的笑容,迎接挑战;带着青春的自信,走向成人!老师多么希望你们带着绅士的风度、淑女的风范、智者的学识走出这所校园,走向理想的高校,高二的同学们,你们怀着对新学期的期待与梦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起跑线。有人这样说,高二是一杯可乐,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可是君子之修身者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这样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师多么期待你们能够积蓄能量、自我约束,为高三的行军冲刺备足粮草。
作为高三的教师代表作为一名高三的教师,我更想对高三的全体同学说几句心里话。
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今天的你们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吗?在我心里你们就是准备踏上征程的勇士,你们磨拳搽掌,跃跃欲试,从你们的眼睛中,我读到了执着,读到了坚定,和信念。
可是,我的勇士们,你们真的为这样一个艰苦的高三历程做好准备了吗!问问自己,真的准备好了吗?今天,在你们踏上高三的征程前,老师叮嘱大家几个方面,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受益。
你们即将面临的三个强敌。
一.辛苦,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高三生活,那就应该是“辛苦”。晨曦出现第一缕阳光之前,你们已经在教室里朗朗读书;晚霞收起最后一抹嫣红之后,你们依然在教室里专注地做题;夜空中,几个小星星眨着困倦的眼睛时,你们夜自休的身影仍然映在教室的窗上。老师们都知道你们的辛苦,你们的累。走过了高一高二,暑假还不能彻底放松,此时已经身心俱乏;而高考又让你们不能停止,要继续前行。说实话,作为老师的我们,对于你们所正在经历着的,感同身受。可是,我们依然知道这就是高三生活,辛苦来定义。
二.寂寞,“自古英雄多寂寞”选择了高三,就选择了感受寂寞的味道。和昔日好友玩乐的时间几乎没有了,和家人饭后聊天的时间似乎也很难得了,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与练习,讲义,试题战斗着,很多原本轻松的时刻都被学习占据,你们会觉得很孤单,感觉自己很可怜。老师这里有个选择题,你来选,你是选择在高三一年因为学习,因为梦想的实现而寂寞一阵子,还是选择有一天身边的同学都拿到大学入取通知书高高兴兴准备上大学了,而你却一纸通知书都没有,没落回家疗伤的那种长久的孤独呢?你的选择是什么呢?感到寂寞时,可以往身边看看,会看到你朝夕相处,忘我学习的同学,抬头会看到讲台上专心备课的老师,你还寂寞吗?
三.困惑,困惑可能来自某个数学题目,可能来自某个英语的选择题,也可能来此语文课上的某段古文的理解。当然困惑更可能来自于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路通向何方。高考是人生第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高三的征程上,你会时常觉得自己处在一种左右为难,放弃与坚持的岔路口上。其实,这种困惑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样的困惑或近乎迷茫中,只要你朝着梦想的方向,坚持不懈,有一天,你不再困惑时,你发现自己就真的长大了。
面对上述这三个强敌,同学们,你们的手中有三样法宝,你知道他们的存在吗,他们就在你的手里,在你的心里,你感觉到他们了吗?在你高三征程上,他们随时出击。
第一个法宝就是坚持不懈,坚持就是胜利。大家都有这种感触,进步一点很容易,比如我今天背首诗,明天记几个单词,可每天这样坚持就难了,尤其某些同学,由于知识的差距、方法的漏洞、天然的惰性、多方的诱惑,会使他们的人生之河不断分流,最终干涸在贫瘠的沙漠。在哪里跌倒,干脆就在那里躺下了。这肯定不行,所以我特别欣赏一句话:人类最盲目自大的地方,就是高估了一天的改变;最可悲的地方,就是低估了五十天的改变。很少有人掌握这个原理,坚持了三天,没什么变化,不干了,放弃了。三天怎么可能看得出变化呢?坚持三十天,五十天,你的感触肯定不同,不信?你试试!只要坚持走下去,远山终会变成近景。
第二个法宝就是与人交流.与身边的同学交流学习的方法,某种题目的解题窍门,与老师家长倾诉你内心的苦闷和迷惑。在学校里,我们每位高三教师都可以成为您倾诉的对象,帮助你排解高三学习中的苦闷,做你的心理咨询师,所以当你觉得遇到困难时,请毫不犹豫的找你身边的老师寻求帮助。
第三个法宝是坚定信念. “where there ia will, there iaway!”坚定的信念是勇士前行的动力,只要你心怀坚定的信念,你将无畏任何的困难,任何的挫折。有了坚定的信念你会在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擦干脸上的或心里的泪水,总结经验教训,重整旗鼓,继续努力前行。一个人的信念就是一把利剑,可以助你披荆斩棘,所向披靡。这把利剑是需要烈火的淬炼与锻造,而高三艰苦的学习生活,就是那一炉熊熊烈火。同学们!拔出你们的意志之剑,接受着熊熊烈火的淬炼吧,你们都是持剑的坚强勇士,相信自己!
同样这高三的征程上你会得到三种人生体味;
第一种体味,拼搏的体味。体味拼搏过程中你们会体味到一种自我的认同感,成就感。
第二种体味,爱的体味。一个人的高三之路,也是一家人的高三之路,同学们这一年里你会真真的感觉到父母都与你们毫无保留的付出之爱,老师们对于你们充满信任的师长之爱,还有一起奋斗拼搏的同学们,兄弟姐妹般的同甘共苦的友情之爱。
第三中体味,收获的体味。同学们,明年的七月份,你们就会品尝到什么是收获的味道,这将是你们人生中第一次刻骨铭心的体会收获的味道。
同学们,我们高三全体教师对于你们有着共同的情感。
我们一直爱护你们,正如自己的弟妹,子女。这种爱护有时是一种贴心的问候,抚慰,有时会是严厉的批评和警醒。可是不管出于何种方式,那都是一种爱的表达,可能你们现在不能理解,可是我坚信有一天当你回眸这段高中生活时,你的眼里会涌出感激的泪花。
我们一直支持你们,就像支持我们的挚友。在对于知识孜孜以求的过程中,我们是并肩的朋友。对于知识的和人生道理的追求中,我们相遇在一起,今天可能是老师引导你们多一些,可是不远的将来,你们将是这个国家发展的引导者,指引我们这些老师前行的路。所以今天你们踏上征程的这一刻,请感受到来自我们这些年长挚友的祝福和支持吧,请你们务必相信我们的情谊!
我们会一直陪伴你们,直到你们走出高考战场的那一刻。同学我们,我们会陪你早起,与启明星一起,我们会陪你们晚自修,直到月亮高高升起;我们会陪你度过寒冬,经历酷暑,我们一直陪着你们,直到你们凯旋那一刻。这里很想同大家分享一种情愫,每年的某一刻都会有这样的情愫涌上我的心头。那就是6月6日,中午某个时刻校门竹响起,大巴开动的那一刻,看着同学们奔赴高考的战场,我的眼角总会有泪花涌动,久久不肯退去。我想在座的老师都会有类似的情愫,因为我们都知道你们身上背负的是什么---三年的梦想,三年的辛苦,一朝的梦圆。
同学们,在这最后一年里,我们高三全体教师,希望你们能够做到:夯实基础,整合已学知识,苦练内功,不断突波自我,遵从各科老师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指导,扎实走好通向高考的每一步。
同学们,在这最后的一年里,我代表我们全体高三教师庄严承诺:我们一定会恪尽职守,努力钻研,精心授课,耐心辅导。我们愿做石子,铺就你们通向似锦前程的道路;我们愿化雄风,托起你们自由翱翔的翅膀;我们愿为渡船,载你们从现实的此岸到达理想的彼岸!“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
谢谢大家!
度过了轻松、愉快的寒假生活,我们又满怀喜悦地重返校园,又见到了可亲、可敬、可爱的同志们,我们又将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学年。在这里,首先让我代表学校领导对大家回到学校,又将继续在一起战斗表示深深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有缘人相聚,无悔心相依。
我们迎来了河北师大的三名高材生,来我校顶岗支教。对他们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你们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下来运用好,把你们的激情、热情很好的运用到工作上。要和我们的老教师多交流,多沟通。学校将为你们自身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希望我们的合作愉快。希望我们双赢。
过去的一年既是我们播洒汗水和心血的一年,又是我们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既是在忧心忡忡下度过,又是在稳稳当当中迈进。在这里,对在过去一年中通过自己的艰辛付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感谢。
老师们,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大,也很严峻,对我们教师的师德和人格挑战也很严峻。因为只有在座的各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才能稳定和有所发展。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矛盾和问题:1、教学质量整体不理想的问题;2、精品拔尖学生和有特长的学生得不到很好培养的问题;3、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问题;4、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品牌教师少的问题;5、一些教师对学生教育缺乏耐心、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较严重的问题;6、一些教职工对工作主动进取精神不足的问题;7、个别教师重个人利益,轻师德修养的问题;8、畏难情绪比较重,工作推进特色少。在工作过程中,好办的事有利的事大家都愿意做,有矛盾有困难的事就讨价还价,
一推再推,工作安排变成了工作“谈判”、工作“交易”,有时甚至变成了上级请求下级的过程;9、教育科研校园文化氛围不高、科研工作仍停留在表面的问题,课改实验步子太慢、胆子太孝成效太低的问题,学校管理机制有时变成一潭死水、制度执行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的问题,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会拉大我们与先进学校之间的差距,而且将会给学校今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新的一学年,我们既面对困难和压力,也面对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都要着眼未来,着眼长远,培养一种未雨绸缪,见微知著的能力和本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学习型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和千变万化的新情况,全体教职工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途径,与时俱进,不继进取,锐意创新,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永立潮头,不断达到新的更高的境界。
为了落实我校的发展目标,实现我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把自己工作当做事业来做;努力做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在这里,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
第一,团结拼搏,创建和谐校园。
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离开安全谈和谐是不可能的
各个工作岗位都有发生安全问题的可能。课堂安全、饮食安全、校园公物防盗、自行车防盗、教室电脑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几个拖把带来的灾难,乌鲁木齐市钱塘江德汇商品批发市场)等等,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再次,要用和谐管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谐管理应建立在相互信任这一基础上,作为学校领导我非常理解老师们的工作,并充分信任老师,过来的这几年我也是这样做的,所以老师们才会放开了手脚从事教学工作,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也才有激情。和谐还应建立在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的相互包容这一平台上,要知道能相互包容的人才敢说真话,做实事,出成绩,能相互包容的人才可能长期久处。在新学年的管理上,从刚性上谈,教导
处要逐步精细化,一方面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另一方面,事事有规可依,时时有章可循。从小事抓起,以小见精神,诸如教师课桌摆放整齐、教室和办公室干净整齐、老师不能坐着上课、不能迟到早退等。从柔性上来说,能提倡的便不会硬性规定,能解决问题的也不会死搬硬套走形式,能帮老师分忧的便会义不容辞。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辨证的统一,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无异于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但当我们的老师如果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有了责任意识后,制度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要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与此同时,必须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教导处的团结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示范和导向。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在领导班子内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在教学管理上要谨防四怕;一怕不抓,二怕不实,三怕不力,四怕不久。
要求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团支部在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还要坚持不断地完善自身,不合理的要校改,不规范的要校正,不科学的要校准,逐步形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服好务:不规范的逐步完善;作事上要求缓办的常思,急办的迅时,难办的设法。绝对不能出现丢三落四的毛病,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健康发展。
其次,要用和谐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和学习。良好的心态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与和谐工作关系的必备条件。人的心态不和谐,其言行举止就很难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各种行为自然就很难协调,就很难达到平衡。良好的心态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选择的坚定和对自身价值的现实定位。要知道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里,优秀的东西才会认知与肯定,而认知与肯定的东西恰恰是构成和谐的成分。
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热情负责的态度,勤奋努力的精神,这样才可能得到同事的尊敬,而同事的尊敬又会将自己真正地融如到集体中。其次,要懂得利用机会,勇于接受挑战,对工作十分努力和投入,不断地充实自己,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的变化,在勃勃朝气下每天都会取得进步和提高。__年我校代表任丘市接受省教育家学督导检查验收工作就是一个机遇,我们及时的抓住了,工作做好了,我们的价值就能很好的体现了。这样,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工作有了起色,有了变化,有了业绩,这样不但自己获得了成功,同时也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作为教职员工,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一个好老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得到你们的扶持,在学生开心和悲伤时有你们在身边分享和安抚,能够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进步带来的乐趣。我们要坚决杜绝这样的事发生,那就是,只把学生当成挣钱的对象而不顾学生是否有进步,当成发泄的工具而不考虑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知道这样的人从事教育是对整个教育的损害。第二,坚定信仰,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担当责任!我很欣赏这一提法。我希望大家都一定要把沉甸甸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走出家门一步,就要肩负着全家荣辱,走出校门一步,就要肩负着学校的荣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力求自己能超凡脱俗。你要时时记住,我们代表着马中的形象,代表着马村中学教师的水平,真正做到“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重视看得见的,而不重视看不见的。其实,很多看不见的又往往比看得见的重要得多。
我们来看看:道路看得见,思路看不见;学习看的见;学问看不见;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温度看的见,温暖看不见;药品看得见,药效看不见;人体看得见,人品看不见;眼珠看得见,眼力看不见,校园看得见,校风看不见——第三,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全体老师要努力做到:
一讲“人本”。杜威说,教育,人是目的。学校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人,为了学生和教师。“人本”的另一含义就是要有人文关怀,教育就是一种关怀的人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管理行为和教育活动中要始终充满着“爱”,饱含着“情”。这一点我们今后要特别注重。
尊重、爱护、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坚守工作岗位,不擅离职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一个名符其实的教育工作者。对教师而言,这“赤子之心”,就是对事业的热忱,对教育理想的执着,也是对“人”这个字的不断装裱。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爱学生是做教师,做合格教师的底线。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没等开始就结束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博爱”——面向全体学生的爱。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情感动物,情感的最突出表现方式就是“爱”。所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也当不好教师。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
但是,爱的理念是抽象的,爱的行为是具体的。学生需要的不是爱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能感受到的爱的行为。获得爱才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要坚持四点:“合乎人性,体现人道,口下留德,手下留情。” 破坏性的批评是对人不对事的批评;建设性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批评。
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教育服务意识”,那就不同了。“教育服务意识”的理念是:我是接受了他人的委托,必须完成这个职责。新世纪教育领域面临着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这对于学校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来,我必须为学生服务,教他们以知识和技能,给他们关心和帮助。家长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得完成他们交给的任务。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教育——这种特殊的服务是否令学生满意,是否令家长满意。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标准。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