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除 法 第1课时 分桃子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用竖式进行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
12×3= 20×4= 24×4= 36÷9= 80÷4= 6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同学们,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桃子该收获了,小猴子们在忙着收桃子呢。这么多的桃子,怎么分?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学生观察,主动思考,夯实除法意义。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利用“分桃子“的情境,鼓励学生探究分法,并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夯实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1。重点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2.探究68÷2的口算方法。
(1)独立探究(引导学生摆小棒并口算出结果)。
(2)组内交流(说一说口算及摆小棒的过程)。
(3)集体汇报。
方法一:先分整篮的,再分单个的。
方法二: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根的。
方法三:先分整十数,6个十÷2=3个十,再分个位数,8÷2=4,30+4=34.
3.竖式计算. 根据口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交流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前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四、深入探究,理解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1。根据情境再提出问题。
师: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34个.这两只猴子对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特别满意,正在高兴的时候,又跑来了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师: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呢?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1)独立探究。 (2)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
3。总结计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桃子 68÷2=34(个) 68÷2=34(个) 68÷3=22(个)……2(个)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不足之处] 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注意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小棒与算理的结合中体现教师的引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探求算理和计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2课时 分橘子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橘子”的情境,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师:老师听说大家都是计算能手,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看谁算得准确。(PPT课件出示)
63÷3= 39÷3= 22÷2= 84÷2= 56÷7= 二、问题引入 PPT课件出示48个橘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果平均分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每人可以分几个?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师:从题目中你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题目要求我们要怎么分?题目要我们求什么?根据这些信息,谁知道该怎么列式呢? 预设 生:可以用除法运算列算式:48÷3=16(个)。
3。教师与学生合作用小棒摆一摆,验证以上结论是否正确。
4.介绍用竖式解决以上问题。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48÷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每一步的含义:先写“”,表示除号,把要分的48个橘子,也就是被除数写在““的里面。平均分给3个人,也就是除数写在“”的左边.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
一试商:48除以3,商是几?写在哪?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1,相同数位对齐,即商与被除数48的十位对齐。
二相乘: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48的十位4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
三相减:从4里减去3还剩1,表示还剩1筐,然后把1筐和8个放在一起就是18个,再平均分给3个人.在个位上商6,得18—18=0。
引导学生总结,都是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四、巩固应用,深化练习 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橘子 48÷3=16(个)
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课上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将实际操作与理解算理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建立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更好地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基本笔算方法. [不足之处] 在进行小棒分物与理解算理融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除法竖式笔算与前面的口算的区别与联系,此处处理的不够充分。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竖式笔算与口算的计算道理是一致的,区别是口算过程的每一步都是精确数值的运算,而竖式计算的每一步都首先要考虑数位,是除数与数位上数字之间的运算,因此,竖式笔算特别强调计算过程中数字排列的正确位置. 第3课时 商是几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过程,深刻理解除法的意义。
2.借助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已有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的方法。
3.能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口算开火车. 100÷2= 93÷3= 2800÷7= 6300÷9= 2.笔算84÷6(学生说说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过程)。
师: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PPT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动车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你能列出算式吗? 二、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是一位数除几位数?这道算式很难口算出得数,你能估算出888÷6约等于多少吗? 生估算,师板书:888÷6≈150(千米)。
2.要想准确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应该怎么办?下面同学们就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进行试算,做完后小组内交流。
请一个学生介绍计算过程,教师完成板书内容。
3.引导学生共同小结。
①判。先判断,用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去除以几? ②除。用8除以6等于1,1写在商的百位上。
③乘。用口诀“一六得六”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6等于6个百,写在8个百下面. ④减。用8个百减去6个百等于2个百,2写在百位上。
⑤查。检查余数2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把被除数十位上的8放下来,和余数2个百合起来是28个十。
⑦除。用6除以28,等于4,余4个十,和个位上的8合在一起是48个一。
⑧乘。……(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让学生闭眼,回忆笔算的步骤“①判,②除,③乘,④减,⑤查,⑥放……”理清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
三、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思考:一位数除三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三位数? 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小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三位数,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1~4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商是几位数 888÷6=148(千米)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试商,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竖式笔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在整节课上我采用了知识迁移的方法,迁移到被除数是三位数或多位数的情形,充分地放手.让学生通过试做,然后小组内交流,共同总结竖式的计算方法来完成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们对方法掌握得很准确。
[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有些生硬、枯燥,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是很高. [再教设计] 由于计算教学本身就缺乏趣味性,如何调动孩子们的课堂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尽量设计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习题,或是一些有趣的闯关游戏,这样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4课时 猴子的烦恼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一组情境图)通过之前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小猴子都到桃园里摘桃子去了,现在让我们看一看桃子摘得怎么样了。
2。看图后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3。1个桃子也没有了,3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用什么算式表示?
教师板书:0÷3=0。
4。如果1个桃子也没有,5只小猴来分,怎样列算式?10只小猴呢? 预设 生:0÷5=0 0÷10=0 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二个情境图)
(1)引导学生估算商大约是多少。
(2)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
方法一:300÷3=100 6÷3=2 100+2=102 方法二:(教师板书) (4)强调方法二,列竖式计算时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方。如果不够商,就用0占位,所以在十位的上方商0。
三、深入探究 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我们学习了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题,840÷6. (1)学生独立试做。
(2)汇报算法。(教师板书) 师:当我们做这道题时,发现除到十位已经除尽了,那么个位上的0你想怎么办?(在个位上直接写0)为什么?(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猴子的烦恼 0÷3=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借助教材提供的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缓解了计算课的枯燥感,提高了教学效率。
2.设计突出教学的层次感,在教学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脉络清楚,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 1.在讲“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点时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很紧张,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 2.有很多同学在做题前还是不能很好地估算,一遇到题马上就列竖式进行计算,估算意识不强。
[再教设计] 1。课堂调控要加强,合理分配课堂的时间。
2。要对学生强调估算的重要性,不断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
第5课时 节约(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30÷3= 804÷4=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教材的主题图。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情境图)
师:通过看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1.引导列式. 师:要求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该怎样列式呢? 2.自主探究算理. (1)口算。
师:你能试着算一算吗?(让学生尝试算一算,然后和同伴交流) (2)用竖式表示以上过程。
①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912÷3=304(元)(教师板书) ②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 ③谁能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二)探究商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
1.课堂练习:竖式计算520÷4。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下面的例题)独立尝试计算后交流算法。
预设 生:522÷4=130(支)……2(支) 交流算法:(1)522支笔分给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130支,还剩2支,不够每个班再分1支,所以个位商0,余数是2。
(2)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大,商是三位数;
在计算中,当除到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3。比较算式,提出问题。
师:两个算式的商的个位上为什么商0?第二个竖式中方框内的“2”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因为522支笔分给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130支,还剩2支,不够每个班再分1支,所以个位商0,余数是2.即:用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余数是2.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节约(1)
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的时候我紧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整节课不急于传授知识,而让学生多听、多说。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不足之处] 1.在比较前后的不同时,让学生先找找相同的再找不同的;
学生的纠错意识不强,当学生的语言不够规范时,要及时给予纠正补充;在学生用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后,要反问学生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整节课中学生的参与面较广,但是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度上不够,在挑战上要找优生,巡视时要看差生,练习要请中等生。
[再教设计] 1.在课堂上把知识幽默地讲给学生听,会调动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并且多数同学都能够接受. 2.数学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既不能全盘采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不能全盘采取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该放手时更要及时放手。
第6课时 节约(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试一试及练一练第5,6题。
【教学目标】 1.能用估算、重算或用乘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逐步培养验算的习惯。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用竖式算一算。
832÷8= 645÷5=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
二、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一些同学在用竖式计算除法时,是这样算的,他们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502÷2=□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讨发现计算错误的办法和错误的原因。
1.师: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说一说? 预设 生1:第一个竖式计算不对,200÷2=100,502比200大得多,商肯定超过100,得26不对。
生2:我们还可以看到,商的最高位在百位,商肯定是一个三位数,得26不对。
生3:被除数中间有0,所以商的中间要用0补上。
2。师:第二个算式商补上0了,得206对吗? 3.你想怎样来验算?小组之间讨论、交流,给出结果。
4.验算完了发现不对,怎么办呀? 预设 生:我们需要重新再算一次,这次计算一定要细心,不能再出错了。
小结:同学们,竖式除法笔算的计算过程是正确计算的核心,验算则是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的有效方法,能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二)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15÷3= 960÷8= 805÷5= 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4,5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节约(2)
502÷2=251 验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整节课中,不急于传授知识,而让学生多听、多说。例如,让学生自己探讨怎样发现计算错误的办法和错误的原因,而不是老师告诉答案。
2.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3。注意鼓励学生,有的地方要表扬学生表现得好。
[不足之处] 计算前引导学生对商的位数和大约值进行判断以及计算后的检验,一部分学生把检验视为完成任务而根本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这是我在计算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再教设计] 虽然通过复习铺垫、自主探究、交流反馈、对比发现,学生对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已经清晰明了,但学生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练习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仍很吃力。所以要设计合理适度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计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第7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熟练应用除法竖式解决一般的问题,会规范竖式的书写。
2。结合情境,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为试商做好铺垫,巩固验算的方法。
3.巩固学生对竖式的理解,发展在竖式计算中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情境,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熟练应用除法竖式解决一般的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在竖式计算中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一)
师:回忆一下,在之前的几节课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3,14页练习一。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1)56÷4=14(个) (2)216÷2=108(个)
第2题:为试商做铺垫。可以通过乘法口诀进行判断,也可以借助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得到结果。
第3题:
(1)找同学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2)试做2道题. 第4题:估一估商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巩固计算。
第5题:帮助学生克服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的错误。
第6题:每组的答案或算式的数字都有相似之处,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细心的学习习惯. 第7题:学生可能在解决第(2)题时存在困难.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明年爷爷和小朋友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再计算。
(1)65÷5=13 (2)66÷6=11 第8题:认真读题,审题,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40÷4=135(人) 540÷5=108(人)
排成的队形数越多,每种队形的人数就越少。
第9题: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表格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何算出每筒羽毛球的价钱. 137—65=72(元) 72÷3=24(元) 第10题:
309÷3=103(个)
212÷2=106(个)
女孩打字快。
第11题:拓展提升,你是如何填数的? 先观察竖式中给出的各数。首先填出商的百位是1。商的十位上是0,那么被除数的十位可能是0或1,但由于商的个位是2,所以被除数的个位是4,十位只能是0。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1)56÷4=14(个)
(2)216÷2=108(个) 7.(1)65÷5=13 (2)66÷6=11 8.540÷4=135(人)
540÷5=108(人) 9.137-65=72(元)
72÷3=24(元) 10。309÷3=103(个)
212÷2=106(个)
女孩打字快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以学生独立练习为目的,对新授课做补充和延续。全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
[不足之处]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梯度不够,书中个别简单的题可以不做,补充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
[再教设计] 练习的编排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补充一些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题型。
第8课时 集 邮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4。结合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除法的验算方法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时,商的位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计算并验算. 634÷2= 612÷2= 525÷5= (以上三题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第一个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寄过信吗?寄信件要用到邮票,有许多集邮爱好者专门收集邮票。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集邮中的数学问题吧。(板书课题:集邮)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观察情境,提出问题. 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找到了吗? 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决? (二)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 1.估算。
有285张邮票,笑笑每页放5张,估一估,大约能放多少页? 我们刚才所说的都是估计值,那么究竟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2.自主探究笔算方法.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我们要想知道准确数值,应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试做,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做。全班交流。
285÷5=57(页) 重点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先用几除以5?2个百除以5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28个十除以5,商应该写在哪位上?商是几位数? 总结:被除数是三位数且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首位商写在十位上,商是两位数. 四、深入探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1.根据情境再提出问题。
师:如果每页放8张,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谁愿意来帮帮老师呀?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1)估计商是几位数. (2)独立试做。 (3)汇报展示。
3.总结计算方法。
学生讲计算方法:被除数百位上的“2“比除数“8“小,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8”,28除以8,应该在十位上商“3”,余下的4个十和个位上的5个一合起来是“45”,继续除,商5余5。
师:你会验算吗? 师:35×8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加上5呢?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六、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5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集 邮 285÷5=57(页) 285÷8=35(页)……5(张)
验算: 3 5 × 8 2 8 0 2 8 0 + 5 2 8 5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除法验算这一环节,验算的方法,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但学生都能很快地想到用商乘除数这一方法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对乘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将新旧知识相联系。但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我给学生充分地探索和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学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成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不足之处] 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练习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再教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第9课时 买新书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难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0×4+32= 60+2×8= 12÷3+11= 19-35÷7= 师:说一说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第一个情境图)学校图书室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今天老师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你们能列式计算吗?试试看。
要求:先独立思考做题,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解题思路,再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有几种方法. 方法一:200÷2÷4 方法二: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3.比较算式的不同. 我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00÷2÷4 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二)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第二个情境图左边的图)请大家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列式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汇报.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第二个情境图右边的图)同学们看看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大家先交流,最后我们汇总下看看有多少种方法。
方法一:96÷4=24(只),24÷2=12(只)或: 96÷4÷2 =24÷2 =12(只)
这种方法是先求每个鸽笼有多少只鸽子,再求每层有多少只鸽子. 方法二:96÷(4×2)
=96÷8
=12(只)
这种方法是先求鸽笼共有几层,再求每层有多少只鸽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买新书 200÷2=100(本) 2×4=8(层)
100÷4=25(本)
200÷8=25(本) 200÷2÷4 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当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当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为了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改变了以往解决问题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兴奋的状态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
[不足之处] 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还应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再增加些总结性的话,才能更加突出重点。
[再教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第10课时 讲故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3。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尝试用数学思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列式计算,并说说运算顺序。
272÷4÷2 840÷(2×4)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淘气不光喜欢学习语文,对数学更感兴趣,一天,淘气在语文课上轮流讲故事,用了850字,同学们约定每个故事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但是淘气课前试讲时用了5分,淘气没有气馁,反而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讲故事)
师: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先除后乘的计算方法。
1。从多角度表示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1)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重点来解决“淘气3分能讲多少字”这个问题。
(2)你能想办法表示题中的信息吗?赶紧试一试吧!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想法。
2.列式计算. (1)你们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要求:先独立思考做题,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你的算式每一步的意思。
(2)解决类似的问题一般要先求每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3)请大家给淘气一些建议,他想要在3分之内讲完故事,需要怎样做? (4)淘气要在3分的时间内把他选的故事讲完,他每分至少应该讲多少字? (二)用画图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师:笑笑参加讲故事活动,遇到一个新问题,让我们帮助她一起解决吧!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下面的问题)
师:笑笑也讲了一个故事用了4分,平均每分讲150字。如果要3分完成,每分应讲多少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数学信息。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左下面的图,引导学生画图分析)
预设 生:我们要先算出笑笑一共要讲多少字,然后再算每分讲多少字。
师:怎样列式计算呢?你能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吗? 预设 生:先求笑笑讲的总字数,再算3分讲完每分应讲多少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0页“练一练”第1~5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讲故事 850÷5=170(字) 150×4=600(字)
170×3=510(字) 600÷3=200(字)
850÷5×3 150×4÷3 =170×3 =600÷3 =510(字) =200(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画图列表、PPT课件直观演示等方法,结合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降低了难点. 2。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读”“写”“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读图、读题、读算式、读单位名称、读答案,说图意、说算理、说方法、说步骤.注重写算式时数字要清楚完整,格式要规范整齐,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
[不足之处] 针对本节课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本课教学内容有点难,所以在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不一定能达到并驾齐驱的水平。尤其是学生对于画图或者列表表示数学信息时,不够熟练,叙述算理时不够清楚流畅。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再教设计]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思考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话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同学的表述概括出班里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归纳出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11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利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2。估计商是几位数,巩固练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利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1。关于这几节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 运算顺序,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2.计算. 120×2÷8 480÷(2×4) 二、巩固练习 第1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1)540÷3×5 (2)270÷3÷2 (3)700—130×4 (4)240×4÷6 =180×5 =90÷2 =700—520 =960÷6 =900(元)
=45(元) =180(个)
=160(个) 第2题:培养估算试商的能力. 第3题:巩固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和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说一说,要求两个绿色的小正方形表示多少,首先需要求什么?(1个红色正方形表示的数量) 第4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也可画图来帮助自己分析数量关系。
第5题: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向右的运算顺序. (2)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按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6题: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20×2÷8 =240÷8 =30(个) 第7题:巩固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5+100+98+105+97+99=594(人)
594÷9=66(人) 简便算法:100×6—5-2+5-3-1=594(人) 594÷9=66(人)
(2)一、四年级一批,其他任意两个年级一批。
第8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0=80(元)
(2)(100—80)÷2 =20÷2 =10(支) (3)答案不唯一.练习时可以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1)540÷3×5 (2)270÷3÷2 (3)700—130×4 (4)240×4÷6 =180×5 =90÷2 =700—520 =960÷6 =900(元)
=45(元)
=180(个)
=160(个)
6.120×2÷8 =240÷8 =30(个)
7。(1)100×6—5—2+5—3—1=594(人)
594÷9=66(人) (2)一、四年级一批,其他任意两个年级一批。
8。(1)8×10=80(元) (2)(100—80)÷2 =20÷2 =10(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设计本课时,我以学生独立练习为目的,对新授课做补充和延续。课上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全课在我的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
[不足之处] 教学中也体现出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不够,合作意识不强,团队精神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培养、提高。
[再教设计] 练习课中对知识进行拓展挖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2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1课时 轴对称(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3。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高兴。(PPT课件出示不对称的“脸谱”)
师:这些脸可爱吗?(生:不可爱)
师:(PPT课件演示脸谱由不对称变为对称)现在呢?(生:可爱) 看来,人人都喜欢可爱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上面的图片)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理解轴对称现象.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图片好看吗? 观察一下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自主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谁来说一说,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或图形有这样的特点? 2.折一折,看一看,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把这些图形对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折痕的位置在哪里?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称作这个图形的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一)) 3。认一认,说一说,找出对称轴. (1)你能找出教材第23页上面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5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轴对称(一) 对折→两边重合→折痕→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动手操作充分,通过对各种图形的折、画,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对称轴的含义。
2.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中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判断教材中第23页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中,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对称轴的意义。
[不足之处] 导入虽很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欣赏美,也很自然,但总觉得有些平淡.判断学过的几何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汇报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再教设计] 1。教师放手不够,有干预的嫌疑。在画对称轴时,有的学生因没能正确找到对称轴误时较长,教师有点心急,部分学生没能完成。
2。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比如在一些环节过度时语言有些生硬,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多。
第2课时 轴对称(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
4。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 PPT课件、正方形(或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二、谈话导入 (PPT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图形吗?你们想不想也亲手做出这样的图形? 预设 生:想。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制作轴对称图形.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呢?想一想。
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纸,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看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作品?(生相互交流彼此的剪纸作品) 请大家思考:得到轴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 2.想象整个轴对称图形的样子. 师:大家请看,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一猜,整个图形是什么? 先独立观察猜测,然后小组内交流猜测的依据,最后集体交流。
师:(找学生回答)他说得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拿出剪刀剪剪看. 学生实际操作: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
3。通过剪出的图案,想象整个轴对称图形。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将它对折后,按老师说的位置挖去两个圆,请同学们不要展开,推想我们展开后可能是哪个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精彩。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的制作和识别已经非常熟悉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轴对称(二) 轴对称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形状、大小一样)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从直观引入,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具体化,学生较易理解,得到了初步感知. 2.动手操作充分,通过对各种图形的折、画、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对称轴的含义. 3.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中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了对称轴的意义。
[不足之处] 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举出身边生动的例子,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是也是最容易“乱”的环节。除了老师平时要抓好学生游戏互动时的课堂常规,还可以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创设美好的生活情境,而不是乱哄哄的情境。对于学生不恰当的表现要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师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自律的课堂氛围. [再教设计] 学生正处于低段与高段的衔接处,其数学思维也正不断发展,但体验永远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只有我们俯下身来走进儿童的心灵,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撷取学生身边生活中的事例,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创设情境,才会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感悟、深刻的体验,才能最终将这感悟、体验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终生,受用一生。所以以后的教学应加大学生在折和剪方面的训练,以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第3课时 平移和旋转(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活动认识物体的两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体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
2.在探索物体或图形的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魅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举例说明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那里的游乐项目好玩吗?是呀,游乐园里好玩的东西可多啦.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游乐园,好吗?请你们站起来. PPT课件演示游乐园场景图:转转椅、摩天轮、大风车、小火车、缆车。
2。这是游乐园的一角,请你大声地说出这些运动物体的名称,并用动作表示它们是怎样动的,看一看,哪位同学的声音最响亮,动作最优美。
3.你觉得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你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一分类呢?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1))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两种运动方式。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感受平移、旋转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师:我们来看一组运动,它们是属于旋转还是平移呢?(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情境图) 这6幅图都是生活中的现象,它们都是怎么运动的? PPT课件动画演示相同的现象,学生观察。
你能按运动方式把它们分成两类吗? 2。分类观察,认识平移和旋转。
(1)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这些是平移现象.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这些是旋转现象. (2)大家想一想,平移和旋转这两类运动有什么不同? (3)这些物体在运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物体无论是平移还是旋转,本身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
3.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师:谁愿意上台来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断。
4.寻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1) 平移: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是沿直线运动,位置变了,方向没变。
旋转: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态的推拉窗、电风扇、电梯、时钟、帆船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划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引出课题。学生会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一小部分的“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同时教材又是静止的、平面的。为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这节课我结合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体验。
[不足之处] 1.教师放手不够,有干预的嫌疑.学生展示时不够大胆、大方。
2。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比如在一些环节过渡时语言有些生硬,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多。
[再教设计]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合作,在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用手势比划,用肢体语言来表演平移和旋转,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直观的理解。
2.在对重点内容的处理上,尽量选择组内交流和全班交流相结合,学生说,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不使交流仅流于形式. 3.今后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制作一些实用的教学课件,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生动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4课时 平移和旋转(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试一试及练一练第3~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感受平移的特点。
2.在探索物体或图形的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魅力;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是什么? 二、游戏导入,生成问题 1。如果我们将书放在课桌上向前推到桌子边对齐,那它又做了什么运动?动手做一做,想一想。
学生拿着教材做平移运动。
2.你能试着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平移运动的物体吗? 3.这样看来,在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平移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继续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2))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移一移,描一描,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试一试第一幅图)
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 师:你们能按照要求找到棋子、铅笔、三角尺平移后的位置吗? 学生先小组操作、验证、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 生:(1)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描下来. (2)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描下来. (3)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描下来. 总结发现:一个物体向某个方向平移几格,只需要观察物体中的某一点向某个方向平移几格即可。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PPT课件,展示把棋子、三角尺、铅笔等图形平移的过程及移动后的位置与先前的对照)
师: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小旗)
2.描述图形的平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实践操作,我们知道了平移的过程,那么你们能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怎样才能平移到图③的位置?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试一试第二幅图)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说一说上图中图形的平移过程,后指名汇报。
(PPT课件配合展示,强化方法) 师: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的图形的位置的?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通过铅笔和三角尺的平移知道了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进行平移变换到我们想让它们去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3~5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2)
一个物体向某个方向平移几格,只需要观察物体的某一点向某个方向平移几格. 平移的格数就找具体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中体会平移图形的特点和画法,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感知平移——探究平移-—深化平移的教学步骤来组织教学。
[不足之处] 1.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中我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虽然教学任务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学生正确率也很高,但学习气氛不活跃,今后要尝试用一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启发性、鼓励性的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做到乐学、想学、学好。
2.教学节奏先慢后快,不稳定。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平移特点所花时间过多,导致拓展延伸部分显得急促,主要原因在于我没有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
[再教设计]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时的情绪和态度. 第3单元 乘 法 第1课时 找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个个位都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2.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并会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500×4= 6×70= 90×7= 8×600=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能将下面这首儿歌继续说下去吗?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 师: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n来表示数量,说成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是不是很有意思?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乘法。(板书课题:找规律)
三、自主探究,掌握规律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的算一算)算一算,并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1)学生口算结果,随机显示主题图片. (2)强调“50×10,30×20,12×40,120×40”的计算,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师:50×10表示50个10相加,看数位表是500. 50×10=50×2×5=100×5=500 50×10=10×10×5=100×5=500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分组出示有规律的算式。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发现的规律吗?现在让你来计算“150×30”,你想怎样算? 2.试一试。
问题一:你能根据所给的算式按照规律写出几个算式吗? 6×3= 15×4= 18×2= 师:通过写算式我们发现,可以依次在第一个因数的后面添0,或是在第二个因数的后面添0,也可以同时在两个因数的后面添0。
问题二: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6×30= 160×3= 160×30= 16×3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5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找规律 5×1=5 3×2=6 12×4=48 5×10=50 3×20=60 12×40=480 50×10=500 30×20=600 120×40=4800 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相互借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环节宽松,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乐学、敢学,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自己、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3。营造合作、交流、探究的氛围。教师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这样一种氛围,独立计算-—自由观察——小组合作交流—-集体探究规律,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尽情地发挥,给学生足够空间和时间,让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比如在一些环节过渡时语言有些生硬,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多。
2.算法比较单一,不够多样。
[再教设计] 再设计时,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算一算,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都不同,故所使用的方法也会是多样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第2课时 队列表演(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4.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横式笔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横式笔算计算方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口算。
40×120= 50×40= 41×2= 20×30= 30×40= 140×20= 150×30= 10×30= 50×80=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情境图) 师:学校准备秋季运动会,需要举行一个12行、每行14人的队列表演,应该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你能列出算式吗?想想算式的意思。
预设 生:因为有12行,每行14人,就是有12个14,所以可以这样列式:
14×12= 或12×14= (教师板书)
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队列表演(一))
三、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借助点子图探讨直观运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14×12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算出14×12的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上.然后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2)借助列表计算。
师: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观察点子图、算式和表格,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下面的方法你能看懂吗?结合点子图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再组织集体交流。
师:你们说得对,列表算法是点子图算法的抽象,用列表代替点子图,可以避免画点子图的麻烦. 2.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算一算)
算一算。
15×11 23×12 师:这两道题你会算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展示各自的方法。
方法1:我把15拆成10和5,10×11=110,5×11=55,110+55=165;
把12拆成2×6,23×2×6=46×6=276。
方法2:我是这样算的:把15拆成5+5+5。
× 5 5 5 11 55 55 55
55+55+55=165,或55×3=165。
把12拆成4+4+4。
× 4 4 4 23 92 92 92
92×3=276。
方法3:我是这样算的: 15×11 × 10 5 10 100 50 1 10 5 100+50+10+5=165 23×12 × 20 3 10 200 30 2 40 6 200+30+40+6=276 师:你们可以利用自己觉得简便的方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5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
14×12 =14×6×2 14×10=140 =84×2 14×2=28 =168 140+28=168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注重方法的多样化。
2。注意做到沟通方法间的联系,将点子图与表格进行比较,从点子图中找到表格中数据的原型,在表格中找到点子图的计算结果. [不足之处] 重视了学习方法的交流,却忽略了深层次的专项练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得多,做得少。因此一些方法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得以内化与提升. [再教设计] 在以后的课堂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学生发生错误或迷茫时要有耐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不仅关乎知识的所得,更是学生成长的基石. 第3课时 队列表演(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3.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计算的算法、算理及书写格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中第二步计算所得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算一算。
12×11= 12×12= 14×13= 23×11=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谁还记得昨天咱们用哪些方法算出了14×12=168的? (学生回答) 师:看来昨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笔算大家掌握得都很好,老师再考考你们,你们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今天我们就重点讨论如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队列表演(二))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题目1)
1.竖式计算:14×12。
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独立试做(自己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2)组内交流(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3)集体汇报。
教师边听学生叙述边板书. 2.理解竖式写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第2幅图) 师:(1)大家能根据上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
(2)这个写法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并板书出来。
3。灵活运用。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算一算) 师:大家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完成这些题,一会儿我会叫同学来板书。
学生独立完成各题,教师巡视,随时指名板书. 师: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 生:我在计算时,要先后用到其中一个乘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第一次用一个乘数的个位数字乘另一个乘数,得到的积应写在使它的个位与竖式中乘数的个位对齐的位置上;
第二次用这个乘数的十位数字乘另一个乘数,得到的积应另起一行,并写在使它的个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的位置上;
再把上述两个“积”相加,最后得到所求的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1~5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二)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让学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和反思.在这节课上,我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特别是在让学生结合教材尝试用竖式来计算14×12之后,进行了简单的展示与交流,在这种时刻,如果能安排学生进一步交流,大家交流各自的想法,可能有争论,但争论正是学生学习和反思最佳的方式,争论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困惑在哪里?难点在哪里?怎么攻克?另外也为教学引导提供了契机。学生一定会对第二次乘积的定位产生争论,应和谁对齐?为什么?而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2。要敢于呈现学生的各种思维或错误的算法。课堂的顺畅有时很可怕,因为它很容易掩盖学生很多的真实思维、奇特的想法. [不足之处] “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环节,效果不理想。在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时,应该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形成辩论的场面,那样学生对算法能理解得更透彻。
[再教设计] 在这节课上我担心时间不够,有的地方没有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是自己讲解代替了学生,以至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此以往遏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因而在课堂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学生发生错误或迷茫时要有耐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第4课时 电影院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解决两位数乘两位2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会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3。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的进位法则。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的进位法则。合理利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口算,请直接说出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
16×3= 15×4= 25×2= 16×30= 15×40= 25×20=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笑笑的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今天我们就随笑笑到电影院看一看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电影院)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1.读一读-—理解题意,提出问题,正确列式. (1)图上有哪些信息? (2)这么多人来看电影,如果你是笑笑会考虑什么问题呢? (3)要知道够不够坐,我们要先知道什么? (4)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应该怎样列式? (5)26×2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估一估-—培养意识,掌握方法,发展数感。
(1)自己估计一下,电影院的座位够坐吗?怎样确定座位够不够呢?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估一估电影院大约有多少个座位,然后集中讨论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
(2)请你仔细想一想,把21看成20,或者把26看成25,你认为合适吗?(小组内讨论)
小结:在整数乘法运算中,如果把两个乘数估小,或者一个乘数不变,把另一个乘数估小,积就会被估小。同样的道理,反之积就被估大了。我们要按照实际需要进行估算。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的计算。
1。算一算—-自主探索,明确竖式计算算理。
师:电影院到底能坐多少人呢?请你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准确的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再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方法1:横式笔算。
方法2:表格法。
方法3:竖式计算. 2.试一试——尝试计算,总结算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最下面例题)
三(1)班有38名同学,每张电影票12元,买电影票需要多少元? (1)请你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2)你们能用竖式准确计算吗?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总结计算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哪位相乘满十就向高一位进一,满二十呢?三十呢?满几十就进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4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电影院 26×21=546 38×12=45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估算的意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设计习题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争取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再教设计]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贯穿整堂课的始终,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应该及时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使学生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品尝成功的快乐。
第5课时 练习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3。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要想学好数学,除了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外,还要在学习中善于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同学们对“乘法“这个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掌握得不错,可是有部分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练习三)
二、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乘法中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 1。师: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小结:(1)变换算式。(2)把算式看作几个几相加。(3)先用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零。
2。交流乘法估算方法. (1)四舍五入。(2)转变成已知乘法。
3.交流乘法计算方法。
(1)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 (2)用竖式计算。
师:通过回顾,同学们对乘法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都掌握得较好,现在我们就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练习三的问题. 三、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1。算一算,说一说。
(1)教材第38页第1题. 让学生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在表格中填一填,再用竖式计算。
(2)教材第38页第3题. 让学生先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再填空。
2.选数填空:教材第38页第4题。
师:让学生独立填空,小组交流填法。
(1)交流填法:把题中各数的0暂时划掉,选数填空。
(2)特殊化—-以简驭繁的策略。
3。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1)让学生口算教材第38页第2题。
(2)让学生用估算方法做教材第38页第6题。
(3)用计算方法做教材第38页第5题。
(4)当森林医生,教材第39页第7题。
(运用比赛的形式,提高积极性,做完后小组内交流)
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材第39页第8题。
(2)教材第39页第9题。
两种方法:①共几箱:10+12=22(箱) 共几瓶:22×24=528(瓶)
②苹果汁:10×24=240(瓶) 橘子汁:12×24=288(瓶) 共几瓶:240+288=528(瓶)
(3)教材第39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4)教材第39页第11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三 乘法口算方法: (1)变换算式.(2)把算式看作几个几相加。(3)先用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零. 乘法估算方法: (1)四舍五入。(2)转变成已知乘法。
乘法计算方法: (1)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2)用竖式计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不是为练习而练习,而是针对性比较强,练习内容达到了与例题有效的整合,层次很清楚,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不足之处] 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兴趣不浓,课堂效率不高。
[再教设计] 练习形式要多样化,设计一些闯关游戏、智力大比拼等有趣的、游戏类的习题形式,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第4单元 千克、克、吨 第1课时 有多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能运用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准备】 PPT课件、1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食盐、轻重不一的物品等.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请大家观察主题图,图中淘气和小鸟分别在做什么?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情境图)
(2)谁的体重更重一些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淘气的体重是用“千克”作单位,小鸟的体重是用“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也有重有轻,它们到底各自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轻重的问题——有多重。
(板书课题:有多重)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千克。
1。认识秤。
(1)想知道生活中的物体谁重,重多少,谁轻,轻多少,应该怎么办? (2)对于秤你了解多少呢?生活中有哪些秤呢?把你认识的秤介绍给大家吧。
(PPT课件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3)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和数表示什么意思吗? 2。认识千克。
(1)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体的质量。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请同学们用秤称一称两袋食盐有多重。
(2)把两袋盐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3)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再用秤量一量,验证自己的估计。
学生掂一掂,量一量,动手操作. (4)我们再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5)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
学生可以称书包、苹果、洗衣液、土豆等课前准备好的物品。
(二)认识克。
(1)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2分硬币称一称。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分别称出2分硬币、几颗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并做好记录。
物品名称 质量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动手测量。
(3)把刚才称的1克的2分硬币拿出来,放在手里掂一掂,有什么感受?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三)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请大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认一认,说一说”的图)
(四)估计并称出物品质量。
师:找一些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比一比,看谁估计的更接近。
学生动手掂一掂,称一称。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5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有多重 千克和克 千克(kg) 克(g)
1千克=1000克 1 kg=1000 g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对千克和克有了初步了解,而且能根据自己的感知准确地估计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在学习活动中真正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全班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中,共同体验到了成功. [不足之处]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应该及时总结,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得到更大的发展.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还要增加一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特别是同伴之间的评价,这对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这样会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第2课时 1吨有多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一袋红豆、一袋洗衣粉.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填空。
5千克+3千克=( )千克 2000克=( )千克 6000克-2000克=( )克 500克+500克=( )千克 300千克+500千克=( )千克 二、复习旧知,做出铺垫 1.请同学们拿出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一下你带的物品的名称和它的质量. 你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请问字母“g”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2.我们还学过哪些质量单位?用字母怎么表示? 3。谁能告诉大家,千克与克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体验感知,教学新课 1.吨的认识。
(1)引出质量单位“吨”。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第一个情境图) 师:从上面的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感知吨。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第二个情境图) ①1吨到底有多重呢? 让我们有请××同学,他的体重约为25千克,请大家背一背这位同学,感受一下25千克有多重。
你有什么感受?要是背两位同学、三位同学……你是什么感受? 推算一下,一位同学重25千克,多少名同学的体重之和为1吨,也就是1000千克?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③这20袋大米、1000袋食盐你拿得动吗?老师拿得动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们运走? 2.生活中的“吨”。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第三个情境图) 师:看一看,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吨”? 看来“吨”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处处可见。
3.质量单位的选择。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第四个情境图)
请大家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完成的同学与同伴说一说选择这个单位的理由,然后再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吨(t)
1吨=1000千克 1 t=1000 kg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探索.首先创设情境,利用故事导入,猜测大象的体重;
其次计算周围熟悉物体的质量;最后来称大象体重.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关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去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每个人都离不开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不足之处] 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多,以至于每个环节都很匆忙,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学生的感悟还不够深刻,还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再教设计] 1.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实行弹性教学,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练习课上加以延伸。尤其利用体重表找出体重大约1吨的同学们的环节,应多找几组同学,使学生充分感知。
第5单元 面 积 第1课时 什么是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割补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4。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硬币(一角和一元),1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彩笔,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附页2中图3)。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游戏竞赛,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做一个涂色游戏。男生派一个代表,女生派一个代表,分别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涂颜色,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给男生拿一张大纸,给女生拿一张小纸)(学生感受不公平) 师:怎么不公平了?(生:男生涂的面大,女生涂的面小) 师: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与物体表面大小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什么是面积) 二、结合实例,理解含义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看一看,比一比中的书的图片。
(1)比一比数学书与语文书的大小. (2)什么大小?指的是哪里? (引导学生用手摸书的封面来感受)
得出结论:数学书和语文书封面的大小是一样的。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看一看,比一比中的硬币图。
比较两枚硬币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3。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看一看,比一比中的树叶图。
师:这两片树叶有面吗?(在展台展示一名学生摸的过程)
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呢? 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我们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什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呢?桌子表面的大小…… 4.PPT课件展示教材第49页第1个情境图中三幅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 师:这些图形能通过摸来感受它们的大小吗?这些图形有大小之分吗?那也就是说这些封闭平面图形也有面积,谁能说说它们的面积是指哪里呢?有什么办法能够把面积呈现出来? 学生边说边指出表面,同时教师用PPT课件演示.(用单一颜色涂色)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出几名学生描述) 师:谁能举例说说,生活和学习中还见过哪些物体表面或封闭的平面图形的表面呢? 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完整表述) 三、探究方法,比较大小 1.直接观察比较。(PPT课件出示两个面积大小比较悬殊的正方形) 2。重叠法比较。(PPT课件出示两个面积大小接近的长方形) 3。其他比较方法。(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情境图二) 师: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你能想办法比一比,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吗? 学生验证,汇报方法:
(1)剪拼的方法. (2)数方格的方法. 四、画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格子图) 在上面的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师:你能在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吗? (先让学生独立画,然后将学生画出的图形一一进行展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1~5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2。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
[不足之处] 1。在前面讲解物体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有局限性. 2。小组合作之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组的办法这个环节比较仓促。
[再教设计] 在教学中还要增加一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特别是同伴之间的评价,这对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这样会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第2课时 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感知它们的实际大小。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教学难点】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 PPT课件,剪刀,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正方形纸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面积?比较面积都有哪些方法?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面积。有谁能用手势、自己的语言或者学具袋里的学具说一说数学书的面积有多大? 给每位同学发若干个小正方形,这些小正方形大多是不一样大的,但特意让两三个同学的小正方形一样大,要求同学们用它们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封面,看自己的数学书封面有多少个小正方形,测量之后反馈交流。
师: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格测量数学书封面面积的大小。为什么同样是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答案却不一样? 三、面积单位的统一 师:如果老师不告诉你们测量的是同一本书的封面,你有办法知道他们测量的结果谁大谁小吗?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一现象? 学生思考后得出:需要制定一些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要规定格子的大小。用同样的格子去量。
四、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并剪下来。
(学生活动) (2)用手摸一摸这个面的大小,这就是1平方厘米面积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
(3)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写成1平方厘米或1 cm2. (4)请同学们想想,你见过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5)计量较小的图形的面积常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橡皮一个面的大小,看大约有几平方厘米. 2.认识1平方分米. (1)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写成1平方分米或1 dm2。
(2)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一看,摸一摸,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学生动手操作) (3)和同桌一起伸出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4)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积近似1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1)你打算用什么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 (2)1平方米有多大? (3)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请你在地上画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试一试可以站多少名学生。
(学生动手画,并站一站)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4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 记作:1 cm2 1平方分米 记作:1 dm2 1平方米 记作:1 m2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2.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由于前面教学体验的时间花得太多,导致了后面的练习时间很少,练习反馈很短,只是匆匆带过,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在课堂进行及时检验。
[再教设计] 下次教学时要合理安排时间,让体验和练习都得到充分的教学.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教学。
第3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格尺。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边说边用手势表示面积单位的大小)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通过片中人物对话产生的矛盾引出问题:王大爷与李大爷谁种的草坪面积大? 2。怎么判断谁说得对呢?使学生意识到计算的必要性,并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1)。
三、动手实践,探究方法 (一)明确计数面积单位的方法。
1.提供材料,启发探究。
PPT课件出示图形:
2。展示交流方法. (学生交流) (1)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2)展示交流“部分铺”情况。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摆法,交流各自特点。
小结:后面这种铺法比全铺满方便多了!只沿长摆一行、沿宽摆一列,我们就能知道全摆满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也就知道面积是多少了。
3.运用“部分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测量长方形卡片(5×2)和测量长方形卡片(4×3)。
(1)组织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列式:5×2=10,4×3=12。
(3)理解每一道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意义。
4.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填一填,想一想的表格) 师:请大家把前面问题中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交流后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5.归纳公式。
师:我们找到了求长方形面积的好方法,只要知道什么就行了? 预设 生:长和宽. 师:求长方形的面积,量量长、宽,一乘就行了。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板书)。
(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师:想一想,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正方形) 引导学生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吗?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1)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数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课上引导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2.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的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不足之处] 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用方格拼长方形时,速度慢,摆的图形不美观,学生操作的时间比较长,这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的疏忽。如果把要求提得再明确一些,学生操作会得心应手,时间也会节省很多,效果会更好一些。
[再教设计] 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向,不断地给予启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学生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会建构知识。
第4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试一试及练一练第3,4题。
【教学目标】 1.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测能力。
2。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估测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PPT课件出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请大家猜一猜,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生:和手指甲差不多大)
师:正方形的面积和你手指甲的面积差不多,你是这样估计出来的。这个方法挺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测面积“。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较小面积的估测。(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试一试情境图) (1)师:谁愿意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 生1:我觉得图①大约可以摆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面积是2平方厘米,图②大约可以摆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面积是4平方厘米,图③大约可以摆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面积是4平方厘米,图④大约可以摆1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面积是16平方厘米. 生2:我觉得①号图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面积就是1×2=2平方厘米,②号图形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面积是1×4=4平方厘米,③号图形长是2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2×2=4平方厘米,④号图形长是4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4×4=16平方厘米。
(2)到底谁估测的比较准呢?我们要准确知道它们的面积该怎么办? 想要准确知道它们的面积,应该量一量,算一算。
2。较大面积的估测. (1)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先在小组内研究估计的方法,再估计出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多少。
(2)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估计的方法? (3)下面我们就动手实际测量一下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计算一下教室地面的面积,看谁估计得准! 学生实际动手测量计算。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3,4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2)
用单位面积估测面积 用单位面积或者参照物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从转化中清晰概念。让学生指定面积单位,先用手势比划,再把估计的面积“摆”出来,这样就将脑里抽象的表象转化成直观的东西,可见可测,经历一个从表象到物化的过程。再反过来,让学生观察教室,动脑想一想,估一估,动手量一量,比一比,经历从具体物体到抽象面积表象的过程。如此相互转化,使学生头脑中的面积单位概念不断清晰深刻,达到内化。
2。在比较中明晰概念.对比是思维的基础,是区分差异、纠正偏差的基本方法。在清晰概念、建立空间观念的过程中,对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先让每个学生估一估长方形的面积,再用尺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调整纠偏,再次请学生自己对教室地面的面积进行估计,这样,让学生在从估——量—-比-—纠偏的活动中,获得一定面积的表象,并使表象从模糊到清晰,估计的结果从很不精确到不很精确,甚至精确,不断巩固对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试图达到把面积单位装在脑子里的效果。
[不足之处] 课上学生们之所以这么兴奋,是因为这样有趣的活动太少太少了,所以组织起来我们有时也会觉得有点混乱,但是不能因为怕乱而不组织学生活动.相信活动多了,学生们会更开心,活动也会越来越有序。
[再教设计] 估计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一节课或是几节课就能达到的,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利用,做好引导,创设多种活动让孩子们有理可估,创设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们经历估、量、估、总结等反复的活动,感受估计,学会准确估计。
第5课时 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能用图示等方式解释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3.提高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1平方分米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填空。
(1)12分米=( )厘米 (2)4.8米=( )分米 (3)98厘米=( )分米 师: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面积单位之间怎么换算呢? 二、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你们还记得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各是多大吗?是怎样规定的? 2.你们能猜到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是多少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三、探索面积单位的换算 (一)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探求: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同学们找出一张白纸,利用直尺画出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或拿出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方格纸)。
(2)你们画的正方形面积多大呢? (3)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出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呢?大家尝试一下吧。
(4)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00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0平方厘米.这说明1平方分米的面积和100平方厘米的面积是相等的。可见: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巩固训练. (1)1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3。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78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二)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探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我们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方法探求1平方米和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1平方分米比较大,我们手里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还很小,怎么办呢?同学们借助于这个方格图去思考吧. (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大呢? (3)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4)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这个大正方形内,恰好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6)从面积上看,这说明了什么呢? (7)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可见,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2.巩固训练. (1)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1。2平方米=( )平方分米. (3)4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3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4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体会像1平方米包含100个1平方分米这样的换算关系,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2.让活动占据课堂的主要时间,是根据小学生易于接受直观性强的事物而抽象能力又比较差的年龄特点安排的。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感知才是最深刻的。
[不足之处] 有个别学生对于关系式能理解,但是运用时不会灵活运用。
[再教设计] 多举一些例子,反复练习,让学生讨论交流,使他们真正理解换算方法。
第6课时 练习四(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练习四第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的大小及面积单位换算等知识,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在练习中加强学生运用面积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的换算,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运用面积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总结性的练习,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回想一下,在这一单元里,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组交流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板书课题:练习四(1)) 二、巩固练习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第1题. 先让学生回忆什么是周长和面积,再让学生按要求涂一涂,描一描。最后PPT课件展示答案,让学生对照订正。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第2题。
学生独立数每个图形共有多少个小方格,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是怎样数的。
3.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第3题。
首先由学生独立试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4.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注意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分,选择单位时要考虑生活的实际情况。
5。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第5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1平方米=( )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注意让学生区分进率的不同。
6.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第6题.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并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拓展提高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米,求背景图面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面积知识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四(1)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本节课的练习任务,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评价学生的语言较匮乏,今后教学时要做好课前准备。
[再教设计] 增加一些有梯度的练习,让每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第7课时 练习四(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练习四第7~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经进行了部分练习,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四(2))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9,60页第7~12题。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第7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
由学生独立试做,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1)5×4=20(块) (2)5×5=25(平方分米)
25×20=500(平方分米) 500平方分米=5平方米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第8题.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运用周长公式可以先求出边长,进而求出面积。
16÷4=4(厘米) 4×4=16(平方厘米) 3。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第9题。
计算出面积和周长后,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说一说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是否发生变化. 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
拼法1: 面积:(4+4)×6=48(平方分米);
周长:(4+4+6)×2=28(分米)。
拼法2: 面积:(6+6)×4=48(平方分米); 周长:(4+6+6)×2=32(分米)。
如果有的学生拼出其他的图形,只要正确,都要给予鼓励. 4.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第10题。
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第11题。
本题是拓展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画图,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长的一条边能画16个,宽的一条边能画7个。体会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长边可以剪:32÷2=16(份);
宽边可以剪:15÷2=7(份)……1(厘米);
一共可以剪:16×7=112(张)。
6。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第12题。
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1)让学生感受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2)通过观察正方形的变化,体会边长增加1厘米,面积不是增加1平方厘米,从而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3)通过将大的正方形剪成小的正方形,加深对面积的理解。练习时,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体会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四(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设计了基础、提升以及拓展三个梯度的练习,来进行对面积的复习。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思维,扩展教材,触类旁通。
[不足之处] 留给学生进行更多探讨深层次、有难度的推理问题显得非常仓促,时间不足。
[再教设计] 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向,不断地给予启示,才会建构知识。
第6单元 认识分数 第1课时 分一分(一)(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4.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读出下面各数。
1052 84 100 32.06 二、游戏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用手,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1。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2.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3。如果老师手里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为什么不拍手呢? 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示半个苹果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一分(一)(1))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1。初步感受二分之一的含义。
(1)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请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4名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 (3)“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这一份是苹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一半可以用12表示,读作二分之一,12是分数。
2。涂色体会12。
(1)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二个情境图)
它们里面就隐含了很多的分数。你能涂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三个情境图) 分别涂出上面图形的12。
(3)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4)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小结:二分之一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呢! (二)认识几分之几。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四个情境图) 1。用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在学生操作之后,组织集体展示与交流。
2.谁愿意说一说你得到分数的过程? (三)分数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1.像12,14,38,45……都是今天学习的——分数。
2。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34读作四分之三。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1) 像12,14,38,23,45……这些都是分数。
读作:四分之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活动中构建知识。
2.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全员动手参与,贯穿始终。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足之处] 1.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到位,如坐、站的姿势,写字的姿势,站起举手的不好习惯等。
2。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稍微单一了些,还需多样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激励也还需加强。
[再教设计]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
第2课时 分一分(一)(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试一试及练一练第3~6题。
【教学目标】 1.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3.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课题:分一分(一)(2)) 2。谁来说几个分数? 3。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理解图示的多样性。
(1)请每个同学拿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完成后学生到讲台前汇报不同方法。
(2)老师把你们的方法汇总起来了,来看看。
下面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14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3)为什么折法不同,都能表示它的14呢? 2.同分母分数之间的关系。
(1)刚才通过同学们的折一折、涂一涂,我们知道了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那么我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 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PPT课件出示下图)
如果学生回答12,应当给予鼓励,但不深讲。
(2)照这么推理下去,如果我把其中的三份或四份都涂上颜色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它们的涂色部分吗? (3)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教材第68页,涂一涂并填空。
(4)谁愿意说一说? 师:你们理解得真好,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取2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二…… 三、知识拓展 师:根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因为明明吃12块饼,方方吃12块饼,所以说明明和芳芳吃得同样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第3~6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2) 14 14 14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从直观引入,将分数的意义具体化,学生较易理解,得到了初步感知。
2.动手操作,通过对各种图形的折一折、涂一涂,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3。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知觉感官来学习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中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自主探索,探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不足之处] 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动手做,动脑想,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是也是最容易“乱”的环节。对于学生不恰当的表现要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师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自律的课堂氛围。
[再教设计] 学生正处于低段与高段的衔接处,其数学思维也正不断发展,但体验永远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只有我们俯下身来走进儿童的心灵,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撷取学生身边生活中的事例,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创设情境,才会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感悟、深刻的体验,才能最终将这感悟、体验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终生,受用一生。所以以后的教学应加大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的训练,来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
第3课时 分一分(二)(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对其进行平均分的过程,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若干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涂一涂、圈一圈等具体操作,认识分数的集合模型,会用分数的集合模型表示简单分数,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表示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一份或若干份。
【教学准备】 PPT课件、彩笔、附页3中图3。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前几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 2.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表示出一个分数吗? 生操作、汇报完展示下图。
3。最后这幅图它的分母为什么是6,分子为什么是5? 4.比较一下,最后这幅图与前面的几个图有什么不同? 5.表示分数时可以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再来平均分。
(板书课题:分一分(二)(1))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复习单位“1“是一个图形的分数。
(1)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附页3中图3),看一看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什么图形。
(2)请同学们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笔分别给这9份涂上颜色,每种颜色涂几个方格可以由自己的喜好来定. (学生动手涂一涂,看一看)
(3)涂完的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涂色的位置不同,只要个数相同,它们就可以用同一个分数来表示。
(5)这里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 2。初步认识分数的集合模型.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么我们现在做剪纸游戏.我们把附页3中图3剪成9个小正方形,每种颜色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同学们的手可真巧,一会儿就剪好了,老师也剪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PPT课件动态出示:把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九个小正方形。(一个红,四个黄,四个蓝) (3)你们能用什么数表示黄色?为什么? (4)可以用49表示吗?(生肯定)
(5)我们上节课都是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几份,而老师黑板上是9个正方形,这是把谁平均分的?把这个整体怎么分的?蓝色部分用分数怎么表示? (6)谁来说说红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7)这里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 师:对比一下这两个过程,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小结:在分数中,既可以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集合看成一个整体. 师: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你能找到吗? 3。用分数的集合模型表示简单分数.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看作整体的事物,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是一个学校的一角。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最下面情境图) (1)观察图,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2)我们刚刚找到好多的分数,分别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小结:我们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一练”第1,2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一分(二)(1)
在分数中,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相结合进行学习。
2.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面对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表述不清楚或不完整时,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应该让学生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听一听问题出在哪,再经过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说出正确的想法,让他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再教设计]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课堂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以便可以从容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2。注意各知识点的过渡与小结。
第4课时 分一分(二)(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页试一试及练一练第3~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等具体操作,认识分数的集合模型,会用分数的集合模型表示简单分数,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对问题的探究意识。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习中感悟成功的喜悦,从而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集合模型表示简单分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师:你们对分数理解得很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分一分。
(板书课题:分一分(二)(2)) 二、自主探究 (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试一试第一个情境图) 有5只小鸭子,圈出其中的35。
1。师:这里有5只小鸭子,请你圈出其中的35,应当圈几只?请你动手圈一圈,并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圈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圈的结果和各自的想法.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圈。
(二)整体不同,数量不同。
师:这里还有一幅图,请看: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试一试第二个情境图) 有5排小鸭子,圈出其中的35。
1。师:这里有5排小鸭子,请你圈出其中的35。
学生先想一想,再动手圈一圈,最后集体交流汇报。
2。应当圈几排?为什么这样圈? 师:比较一下上面两幅图及两次圈的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3~7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一分(二)(2)
5只的35是3只。
5排的35是3排(12只).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从直观引入,将分数的意义具体化,学生较易理解。
2.动手操作充分,通过对小鸭子圈一圈的活动,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3.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知觉感官来学习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中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自主探索,探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不足之处] 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动手做,动脑想,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是也是最容易“乱“的环节. [再教设计] 老师平时要抓好学生游戏、互动时的课堂常规,再教本课时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创设美好的生活情境,对于学生不恰当的表现要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师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自律的课堂氛围。
第5课时 比大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用面积模型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2。会比较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或分子是1的简单分数的大小。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4。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会比较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或分子是1的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彩笔、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喊:“渴死我了.”悟空一听,立刻买来了一个大西瓜,他知道八戒贪吃,就说:“你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三吧。”八戒一听不高兴了,大叫道:“我要吃它的四分之一。“悟空听了说:“你这个呆子。”悟空为什么这样说?你知道吗? 师:到底是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多,还是四分之三多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比大小的问题.(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建构模型,解释应用 (一)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34和14的大小. (1)34和14谁大呢?请你猜一猜。
(2)用手里的学具折一折、画一画,如果除了图形你还想到了其他的验证方法,请你在纸上画一画来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先独立折一折、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3)不管是图形比较,还是直接比较,1份是几? (4)四分之三有几个这样的1份?四分之一呢? (5)有些同学选择了线段图、格子图……这么多方法都能验证这个结论,都是可以的。
板书结论:34>14 2.总结方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图,请你借助下图,找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涂一涂,比一比。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第二个情境图) 涂几块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涂1块,2块,3块……各幅图里涂色的块数不同. 师:你发现了什么? (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
师:下面我们进入我出题你来比的环节。请同桌两人合作,互相出题,比较分数大小。
师:学生可能出三种题:
(1)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
(2)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如12和14,可以画图比较。
(3)分母、分子都不同的,可以存入“问题银行”,五年级时还会继续学。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第三个情境图) 师:笑笑和淘气出了这样两道题,你会吗?这题我们可以画图来解决,从图中可以看出比较结果。
师:大家刚才在比较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时,有什么发现?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4页“练一练“第1~5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比大小 34>14 12>14 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大。
分子相同,分母大,分数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看图比较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我把例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我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看到的图形,想到的理由进行交流. 2.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模式.首先让学生说出填分数的理由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想法,再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理由,然后根据分数的概念得出结论。
3.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较”的模式。在这里,特别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推理,最后归纳出法则: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不足之处] 1。分数比大小练习较少,涂颜色拖的时间太久.应该在借助图形比较后,马上出示一些练习进行强化,巩固新知,熟练掌握。
2。看图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要强调完全相同的两张纸即两个单位“1”是一样大小的。
[再教设计] 分数这一课特别强调的是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重过程,轻背诵.规律之类的绝对不能死记硬背。
第6课时 吃西瓜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大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 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1”减去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水彩笔、圆形纸卡.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5 56 17 2。比较分数的大小。
38○58 14○13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吃过西瓜吗?喜欢吃西瓜的孩子向老师笑一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和西瓜有关的故事,大家想听吗?好,请看下面的内容。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情境图)
三、动手动脑,探索算理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大熊和小熊是一对好兄弟,星期天的早晨,熊妈妈奖励他们一个西瓜,他们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大熊说:“我吃了3块。”小熊说:“我吃了2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熊和小熊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 (1)在这里28,38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分数的? (2)根据刚才的画面内容,你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吃西瓜) 2.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先来看这个问题: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谁会列算式? 生活动,师板书:28+38 (1)为什么用加法算?那么28+38的结果是多少呢? 用你们桌面上的圆形纸片代替西瓜,独立涂一涂,红色代表小熊吃的,绿色代表大熊吃的。(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
(2)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验证,你认为28+38的结果是多少?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验证的? 你能结合图形说一说为什么28+38=58吗? (3)观察算式,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大家能运用图形解决问题,这是个好办法.你能用这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1)怎样列式计算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再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38-28,然后独立利用刚才的图形探索算法. (2)观察上面两个算式的分母,发现了什么? 4.“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一起研究下一个问题: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你会列算式吗?
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合作讨论,列出算式并计算。
(1)列出1-58这个算式。
(2)这个算式应该如何计算呢?请小组同学讨论探索。
引导学生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师: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的想法,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1也就是88,从中拿出5块,也就是58,还剩下3块,占西瓜的38。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4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吃西瓜 28+38=2+38=58 38-28=3-28=18 1—58=88—58=38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不足之处] 1.“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环节,效果不理想。
2.在全课小结时,过于匆忙,没有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而是教师代劳。
[再教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中使我感受到只有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把握教材,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7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79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及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熟练地进行简单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
2.综合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练习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单元分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引入练习五。(板书课题:练习五)
二、基础练习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1题. 提问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再在小组内交流并集体汇报。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2题. 让学生想一想,这一题与上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并与同伴交流。先明确每组物体的个数,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3.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3题.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图说一说每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取几份,再圈一圈。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汇报35,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只,3份就是6只。所以圈6只蜻蜓。
4.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4题。
让学生独立填空,再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汇报结果。
5。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5题。
先让学生涂一涂,并让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怎样涂的,为什么这样涂,再进行比较。
6。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说说理由.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7.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再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计算结果,最后全班订正. 三、综合练习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8题。
先让学生读题,再让其他学生想一想: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吃了2块,用分数该怎样表示?吃了3块呢? (2)求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做什么运算?列式计算。
(3)还剩几分之几,做什么运算?被减数是几?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9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完成后再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订正。
3.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10题. 思考: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4。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第11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涂一涂,再互相讨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五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取其中的2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二…… (2)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
分子是1,分母不同,分母大,分数就小。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以学生独立练习为目的,对新授课做补充和延续。全课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 [不足之处] 1。练习题的设计上梯度不够,书中个别简单的题可以不做,补充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 2。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关注不够。
[再教设计] 练习的编排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补充一些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题型。
第7单元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第1课时 小小鞋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淘气班同学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探索借助画图方式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2。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作出推断或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初衷。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同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自己身边生活事例的实际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过程,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示和分析数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条谜语请你们猜,比一比谁最聪明。
出示谜语: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2。猜到了吗?是什么?(鞋)
3。鞋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无论大人、小孩都离不开它。淘气班的同学为了方便大家,准备开一家“小小鞋店”(板书课题:小小鞋店)。鞋店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进货了,那么应该怎样进货呢?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说一说,可以怎样调查。
1。为了进货,首先需要调查,需要调查哪些内容?怎样调查?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2.谁愿意来说一说需要调查哪些内容? 3.根据你们所说的,需要调查鞋号、种类、颜色等,那么调查最主要的项目应当是什么? (板书:鞋号) 4。你们说得太准确了!是呀,在进货之前我们的确应该进行一次小小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再去进货。
5.可以怎样调查呢? (二)初步尝试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的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统计表)
1.淘气根据我们的建议,调查了全班同学鞋号的情况,记录在统计表里了。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通过统计表我们发现穿34号、35号鞋的同学居多) 2。请大家想一想,有没有更简洁的记录方法,使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很快就知道穿每种鞋号的人数呢? 要求: (1)独立思考,探索记录数据的方法。
(2)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把较好的方法记录下来. (3)请组长汇报本组最优的记录方法。
小结:有这么多记录方法:列表、画“正”字、画圆圈、写数、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