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30 14:03:24 点击: 推荐访问: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2)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法,能初步体会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学会从实验对比中得出结论。

【重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氯化钠、硝酸钾等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复习回顾】 1.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氯化钠溶液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2.追问: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二、合作探究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过渡】要验证对实验的猜想我们就要动手亲自实验。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 一、1.教师演示实验:向一定量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食盐。(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步骤)
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直至氯化钠全部溶解,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现象。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固体溶解 氯化钠的溶解量与溶剂的量有关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有固体未溶解 再加入15ml水,搅拌 固体溶解 初步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学生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实验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固体溶解 硝酸钾的溶解量与温度有关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固体溶解 …… 有固体未溶解 加热 固体溶解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固体溶解 冷却 有晶体析出 思考 :1. 氯化钠、硝酸钾溶液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上述实验操作对应的溶液,哪些可以继续溶解溶质,哪些不能继续溶解? 3.根据上述实验,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

4.一定条件下的饱和食盐水还能溶解蔗糖吗?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 温度 下,向一定量的 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再溶解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
当溶质 能继续溶解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 的不饱和溶液。

【问题】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教师演示实验】 向饱和食盐水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结论: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

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课堂练习】 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回答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过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后我们怎样做使后加入的固体又溶解了? 【提问】那如何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为饱和溶液呢? 有没有方法使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一些呢?我们具体可以怎样来操作? 学生分析、讨论 一般情况下:
升温 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温 提醒: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因此上述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课堂练习: 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溶液和,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三、探究饱和溶液、不饱和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在一定 下,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 下,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判断方法:
(1)在一定温度下,观察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固体溶质存在...................,如 ,且溶质的量 ,则该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若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则该溶液(“一定”、“可能”、“不一定”)是 饱和溶液。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判断?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改变温度或改变溶质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通常有以下转化关系:
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加( )、一般( )温度 ( )溶剂、加入( )、一般( )温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知识拓展】浓溶液和稀溶液 【实验探究】在常温下,向试管①、试管②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蒸馏水,再分别加入3gNaCl、0.1gCa(OH)2固体,振荡,观察 试管中固体全部溶解, 试管中固体部分溶解。

静置后,试管 中得到的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试管①、试管②相比,试管 溶液浓些。

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的关系: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浓溶液 (“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2.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即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 的。

例如20 ℃时的NaCl饱和溶液肯定比20 ℃时的NaCl不饱和溶液浓。具 体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课堂检测】 1.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为 溶液,把 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 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溶剂 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3.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再加10mL水,固体全部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饱和 5.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g食盐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7.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下,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20o C时,向50g Na2CO3的溶液中加入5g Na2CO3粉末,溶液的质量是55g D.20o C时,从50g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取出5g,剩下的45g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8.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要浓 B.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在说到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时,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前提条件下才有意义。

推荐内容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