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眼就过去了。此刻闭上眼,倒霉孩子叽里呱啦的模样还历历在目;抬首望去,四周的水泥森林尚还有些恍惚,似是昨日方还在那偏僻小村里“做骡做马”;躺在床上,大家叽叽喳喳的谈笑、要死要活的哀嚎还回荡在耳旁。
想起来,实在是愧对这些孩子,两周的时间,对于摄像组兼体育教师兼装配工的我而言,与其说带给他们知识,不如是这群孩子带给了我更多,带给了成长、童心、回忆、友谊。作为一个纪录片人应当做什么,是我进大学来一向思考的问题,这一次算是摸到了些许门道,看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教师们的绞尽脑汁;看着初识的尴尬、分别的不舍;看着田间的牛、圈里的猪、路上的女孩。有一股从心底里涌上来的力量,让我去拍下这一切,让更多的人明白那里的完美与龌龊、幸福与悲伤。
相信这股力量与这份回忆,也会在未来一向驱使着我,在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向前迈进。
用了很久来整理自我的回忆,初夏的雨水、泥泞的田埂、呼呼的电扇、没刹车的单车以及五颜六色的气球。待回忆戛然而止时,残酷地发现离开可爱天真的笑脸堪堪一个星期,便你梦着你的梦,我写着我我的心事了。
一向痛恨想念,因为想念代表着看不到、碰不着,可是想念却总围绕在我身边,这或许是我最遥远的一次想念,中间隔了30小时的绿皮火车、无数连绵起伏的山脉和300多天的重逢,但明白我们会再相遇,我便不再惧怕想念。
哲学家说,教育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是我却觉得这次去清源村的支教之行,是两棵树的相互动摇,两朵云的相互触碰,两个灵魂的相互唤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并没有想过短短十几天能改变小孩子的一生,所以我秉着为他们“启蒙”的心,我想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新奇,更要努力给他们去探索的智慧和勇气,支教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和显眼的分数能给出答案的,因为这个地方需要着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与其说我想做一个好的教师,不如说我更想做一个好的姐姐,前一个我努力达成,后一个竟是小孩子们帮我完成。课间,小孩子们没有距离没有束缚的围在我身边,拉着我的手,抱着我的腰,叽叽喳喳,跑上跑下,这是我没有想过的,我以为会是我努力凑近他们才能在他们尴尬不自在的眼神中和他们说上话,因为我的小时候,教师是严肃的,甚至是“不一样种类的”,教师找我们说话可能是我们干了坏事被逮住了,这次现实没有给我这个转换身份的新教师一个巴掌,而是赏了一颗蜜枣,小孩子们完完全全捧着真心,把我当作大姐姐、朋友般的对待,他们不会因为身份的不一样不和我开玩笑,想问什么毫无顾忌,“教师你有男朋友了吗?”,焦急时也会在操场大喊我的名字,
“肖方铭,快过来!”;我也不会因为身份的差距对他们羞于提问,“这个地里种的是高粱还是苞谷?”,直白地表达自我的弱点,“这条路上有没有蛇,我超怕蛇。”你们在变,你们掌握了新的画画技巧,你们学会了新的乐器演奏,你们明白了紧急情景发生时的注意事项,我也在变,在初夏不冷不热的空气中,在乡间曲折蜿蜒的小路上,我学会了无忧无虑的大笑,我收获了融洽而又温度的感情,我坚信了期望的存在。
可是在不断的学校接触和固定的放学后家访中,我慢慢发现,这些小孩子在比城市小孩子更纯真的更容易亲近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尖锐的问题。有个小女孩被虫子咬了,脚底破了,有化脓的趋势,我们把她带到办公室涂了酒精消毒,没有别的药,紧张地给她涂了万能青草膏,告诉她回家后必须要让家里人带她去村里的医务室,放学后,教师们还是不放心她一个人走回去,背着她回到家里,告诉她的奶奶她的脚被虫子咬了,可是得到的却是笑着的回复:“不要紧,等结了痂就好了,不用去医务室。”我们不明白说什么,只能每一天等她来学校后检查她的伤口,好在过了几天,她便好了。还有一个小女孩,得了荨麻疹,看过医生后,她的姐姐告诉我:“本来好了,可是她爱漂亮,要穿裙子,又被虫子咬了所以一向没好。”轻描淡写的诉说,我想追问,可她却不再明白什么了,我看见小女孩走在满是小虫飞舞的田间,杂乱的野草划过她千疮百孔的皮肤,捞起裤子光着脚蹲在水渠里抓螃蟹,如果家里有人告诉她,“你生病了,记得走大路,记得涂药,不要接触脏水。”是否她的病会好的快一点?可是没有人。大自然成了她们玩乐的天堂,却也给她们带去了伤害,与此同时,他们最坚固的港湾没有帮忙她们抵御伤害。因为他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几乎
全在外打工,身边仅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老人大部分时间也待在田地里干农活,管不着小孩子,加上基础知识的残缺、传统的观念束缚和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的严重匮乏,更是雪上加霜,我心里虽然心疼他们,可是却毫无办法,只能家访时告诉能接触到的家长多注意孩子的身体和卫生状况;上课时告诉孩子们要自我爱护自我,出现问题身体不舒服必须要说出来,正确表达自我。此刻或许我们只能寄期望于这一代的小孩子们了,期望他们懂得、成长、改变。
还有我们“骡子”,已散落天涯,你们好不好?我感到十分幸运和大家聚在一齐共同创造了能够铭记一生的故事,即使经常互相开玩笑,但我们依旧充满信任,相互加油,在我们身上,流动中无数朴素的幸福,如果能够,我还想和你们一齐。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明白······”忍不住唱起这首大家和小孩子们和唱过的歌,我们好像就站在时光的两岸,中间仅有一条河,抬头能看到大家的笑脸,此番回忆,永驻心间。
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以前总把支教想的很神圣完美,然而,当亲身经历过后,才真正理解了个中滋味。
我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走进大凉山的,支教之前在脑海中设想过很多山里的艰苦场景和我们会遇到的问题,没想到第一天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校长模棱两可的不支持,刚刚一波支教队伍的离开,孩子们对他们的不舍与挂念,都给我们的支教工作带来巨大阻碍。我开始觉得不知所措的时候,会长淡定地告诉我,一切都会好的,不要着急。也许是因为有经验的会长在我们队让我们觉得安心,亦或因为他的自信冷静给我们信心,大家还是满怀期望和斗志地投入支教中。真正的支教就这样开始了。从最初来的孩子仅有个位数到最终有60多位,从与他们有距离到最终打成一片,从对环境的不适应到最终舍不得离开,从应对孩子们的调皮毫无头绪到之后慢慢能镇住场面,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的过于迁就让我一度拿他们没办法,会长提醒我要与他们打成一片,但不能被他们打倒,我开始变得有些严厉,不再答应他们的所有要求,做得不对就批评,事实证明,孩子们需要这样的相处,我既是他们没有距离的朋友,也是他们必须听话的姐姐。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堂课教的英语单词有点难,之前没有充分研究到他们的基础,孩子们反应不是很好,之后的讲课中,我开始学会照顾每个孩子的感受,尽量关注每个孩子,尤其是默默听课不
敢说话的孩子,备课时也根据孩子们的吸收程度准备,之后的课孩子们的反应还不错。这些是我最大的收获,我学会了怎样和孩子们相处,怎样讲出他们感兴趣的课。当然,支教带给我的不只是这些,我还结交了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作为一个10人的团队,我们一齐相处了十几天,是人生很难得的经历。一间教室的大通铺,一齐做饭吃饭洗碗,一齐讨论,一齐上课,一齐种菜,一齐和孩子们玩,我们由陌生到熟路,由寡言到不拘,一齐经历的这些天将是一段很难忘的时光,这些人也将是很好的同行者。
如果此刻有人问我支教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会说支教没有那么神圣,我们不能在短短的十几天教会他们什么,也不会改变他们多少,我们带给他们的可能只是一段完美的时光与回忆,让他们能认识来自山外的我们,能拥有一份特殊的友谊,能感受到我们给的温暖和关怀。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的关爱可能会在他们心里泛起涟漪,最起码让他们觉得生活的完美,让他们更好地向前,能让他们带着被爱的心继续生活,这就是支教最大的意义。可能收获最大的还是作为支教者的我们吧。对自我的历练,学会克服艰苦的环境,培养自我的适应本事和好心态,这些都是显性的收获。我想说的是,支教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心态,让支教者们的爱心扩大,我们学会了去爱去包容,慢慢的,这种爱就会从对山区孩子们放大到对身边的人。学会爱别人时,我们就学会了更好的生活。
关于支教是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如何让支教工作更体系化,支教队伍更精良化,需要更多人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体会总结,期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入支教工作,探索出支教更多的出路。
__年夏天,__师范学院又迎来了新一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校团委的组织下,我所在的“文新学院·__义务支教服务队”作为一支校级重点团队开展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实践的地点是资中县罗泉镇,实践的资料是开展义务支教和社会实践调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既是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本事,增强师范技能,也是想经过假期给当地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7月12日上午,“文新学院·__义务支教服务队”在刘华俊教师的带领下正式奔赴资中县罗泉镇开展义务支教活动。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后,我们顺利地抵达了目的地。在那里,22名志愿者开始了为期半个月(7月12日至7月27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教师的指导、帮忙和学生的进取配合下,我们的实践活动资料丰富多彩,实践效果十分明显。
罗泉镇是__省有名的古镇,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保存完整,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尤其是历经几百年风雨的盐神庙,古朴典雅、涵蕴十足。12日午时,我们在刘教师的带领下对罗泉古镇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参观和了解并经过与学校沟通,找到了一间幼儿园教室作为我们的上课地点。13日上午,根据计划和安排,我和另外三名志愿者被安排在了幼儿园教室外设立宣传点,宣传义务支教活动并布置授课教室和对当天到来的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授课。
义务支教宣传的当天就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前来报名。他们相当踊跃、进取,学生们表现出了对知识、对学习的强烈渴望,家长们表现出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对教育的重视。对到来的学生,我们统一组织在教室里进行初次的交流。我负责了当天上午的第一堂课。课上,我首先感激了同学们的进取参与,然后我作了自我介绍,并表达了所有志愿者的来意,期望经过这样一个活动能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有所帮忙。之后,我和全体同学进行了交流和认识,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状况,倾听了他们的学习、生活问题并针对性地予以了解答。第一堂课,主要是认识和交流,让大家彼此熟悉而不陌生,在认识和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天真、纯朴和求知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支教的第二天,前来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小学生,初中生,还有高中生。小小的幼儿园教室已无法满足不一样年级的太多的学生一齐上课,但令我们感动的是,街上的一位阿姨明白情景后主动提出将她的一间空屋借给我们上课,虽然屋子显得有些脏乱又有些潮湿,但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经过我和几名志愿者的打扫、布置,最终成了我们给初中年级同学上课的地方,而我就主要负责给初中年级的同学辅导功课。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了正式地给初中年级的同学辅导功课,辅导的资料主要是同学们普遍要求的也是我比较擅长的英语和数学。整个过程主要采取学习方法讲授和疑难问题解答的方式进行,每一天上午8:00—8:45为英语辅导课,9:00—9:45为数学辅导课。英语课上,从教学生们朗读单词,学认音标到语法知识讲解我都十分细心,力争准确,不误导每位学生。数学课上,教导他们平时上课要认真听教师的讲解,熟悉甚至熟记课本重要公式、定理并辅以典型例题强化练习。
在15天的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仅对学生们的功课进行了细致的辅导,对同学们的各种学习问题进行了答疑,还教授了书法、音乐、美术、健美操、武术等能启迪他们思维、激发他们兴趣的艺术类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同学强大的高考压力,志愿者们不仅仅与高中同学进行了学习交流还对他们进行了心理辅导等工作,增强了他们应考的信心。
整个支教过程简便而愉悦,学生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尤其是小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所有的人都认真、进取地跟着志愿者模仿、学习。书法课上,志愿者从握笔、坐姿、笔画、笔顺、运笔等方面一一对学生进行了教导和纠正,经过练习,很多学生的字都有明显的提高。音乐课上,志愿者们拿起吉它教学生们唱歌、识谱等拓宽了他们的审美观,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美术课上,志愿者们分发给每位同学精美的彩笔和纸,教他们手绘POP。拿着笔,孩子们兴致高昂,跟着志愿者认真地学习,最终完成了不少不错的作品。健美操和武术课上,志愿者们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一遍遍地耐心地进行教导,学生们也一遍遍地跟着教师模仿,他们觉得很新奇,并且也适合他们好动的天性,学起来相当卖劲,提高也神速,几天下来他们基本上就能完整地完成一套动作。看着孩子们的提高,志愿者们心里都十分高兴。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的工作:社会实践调查。志愿者们分成三个小组,围绕罗泉镇有名的历史古迹、民俗文化、独特的地质地貌、农村教育问题等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实地走访、参观调查。
我所在的小组首先参观了罗泉的历史古迹,如盐神庙、罗泉井会议遗址、古镇房屋建筑、绣楼等。在参观的过程中经过访问、咨询等获得了很多的关于罗泉古镇的相关资料。
之后我们参观了罗泉有名的天然溶洞“罗泉洞天”。走进溶洞就能感到一阵寒意,据说它就像一个天然的空调,里面冬暖夏凉。这个溶洞很大,溶洞里有各式各样的天然的石钟乳,他们形态各异,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女神,有的像一根根定海神针,美丽极了。神奇的溶洞地貌,引发了志愿者们对当地地质地貌环境的好奇。
然后,我们还对罗泉豆腐进行了调查。罗泉的豆腐十分有名,但究竟它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而这样出名呢志愿者这经过对罗泉豆腐的品尝、对当地制作豆腐的人进行咨询、以及对当地水质等的实地调查后发现,罗泉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罗泉豆腐的制做工艺有很好的传统,主要是将黄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盐(点水),待其凝固后以专用的模板成型.,并且制作豆腐的水为天然的溶洞水。罗泉豆腐具有细、白、嫩、绵四大特点,加以辅料可烹调出麻、辣、烫的豆腐佳肴,如箱箱豆腐、口袋豆腐、鲶鱼豆腐、豆腐包子等。罗泉人还将豆腐制成风味独特、便于携带的豆腐干、豆腐乳等,备受美食旅游者的喜爱。早在明清时期罗泉豆腐就已成为巴蜀一绝。当年,古镇因为盐业,商贾云集,五里长街昼夜为市,罗泉豆腐不仅仅繁荣了地方经济,并且丰富了古镇文化,罗泉豆腐与震惊中外的罗泉会议同时彪炳史册,光耀古今。
另外,志愿者们还对罗泉农村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经过走访农村家庭,访问学生和家长以及对当地的教育教学条件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农村教育还是存在很多突出性的问题,如教学设备、教学资源落后,教育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技能培训等方面还很欠缺。这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对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启发和思考。
最终,志愿者们还找到了罗泉镇文化站站长肖映贵先生,经过与他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我们获得了更多、更详细的关于罗泉的信息,从而促进了我们实践调查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支教的过程中,我还有一项工作,那就是新闻报道,每一天的支教动态要及时上传到学校团委。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要把有价值的支教新闻写好不但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还要有心灵的感悟。经过半个月的支教实践以及新闻报道,不仅仅提高了我的文字功底、观察本事,还增强了我的感悟本事,使我对这次暑期义务支教实践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一、良好的团队以及队员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是完成一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酷暑七月,因为有了热情,我们不觉天气的炎热。我们在整个团队的配合下组成小队,每一天分到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中间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路线问题、与当地群众沟通问题等,但因为我们是团结的整体,我们在应对困难时总是能够勇敢向前。这让我们深切地了解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二、对于任何工作的态度都应当是进取向上的。在一个接一个的调查工作中,应对疲惫,应对烦琐的问卷统计,我们应保有进取向上的态度,而不是一味逃避和颓废。无论是对待何种工作,我相信这都十分重要。
三、在与人交流中,学会了很多技巧和方法。在此次的活动中,我们与罗泉镇文化站负责人有直接的接触,与小朋友也有很多交流,这些都给了我在人际交流技巧上的锻炼和经验。
四、在共同生活中培养自身对于团队的归属感十分重要。我想在这相对较长的半个多月中支持我一路走过来的就是对于我们这个团队的归属感,这点对于我而言十分重要。
五、在支教的过程中让我了解自身的许多不足,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活动开展中,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不足,这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让我对于自身更加了解,要求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我,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暑期社会实践是短暂的,与孩子们分别十分地不舍,孩子们是可爱的,他们的坚强的求学精神是可敬的,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过他们那样的苦日子,没有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学习过,这次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我们也感受到了。
虽然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我相信,国家的号召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有着去支教的热情,有着去传递知识的渴望。如今,我们又回到了学校,我们还是平凡的大学生,我们还在为完成我们的学业而努力着,但,我们的心灵受了一次洗礼,我们的目标有了新的升华,我们更懂得去感恩去珍惜,当然,更要去回报!
支教工作是爱心的传递,是知识的传递,其中的乐趣是妙不可言的。我已经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事业,就如泰戈尔所说:“果实的事业是受人尊敬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短期支教能开拓学生视野、带给孩子新的课堂模式,但它更像是一次假期实践,主要受益人还是大学生自我。在长期支教中,用心教书,才能更大程度地帮忙学生。”2019年7月,经历了短期支教后,我感到了自我意识上得到了新的提升。
我想条件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们,可发挥的空间也更大。所在的队伍里,许多名队员都是广东人,适应昌都的气候条件,要克服很多困难。加上工作强度大,身体吃不消,在平原地区一年都不感冒一次的绝大多数队员,到了贵州也接连“中招儿”。
生病、想家、饮食不习惯。但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生活条件与原先差异越大,支教想法反而越坚定。
支教更是“支心”,支教前,我想象中的画面,是泥泞不堪的操场、风雨飘摇的教室和穿着破烂的孩子们,但开学后,眼前的一切让她难以置信:现代化教学楼、多媒体投影仪、等一应俱全,趋于完备的硬件设施促使我重新思考支教的意义。
而经过缜密的观察和探访,我认为我们支教的意义,是带去和教学设备一样先进的思想。在我看来,除了帮忙学生提升学业,支教更是“支心”,“给孩子一片家乡之外的广阔天空”。
村前的大山遮挡了孩子们远眺的视线。我和同伴“张罗”“实验课”、“讲座”等活动,将一个孩子们不明白的世界带到他们身边。由于支教的贵州一所学校位于城乡结合区域,学生家庭情景复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比例较高,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做一个好人、不惹事生非即可”。我便和其他支教团成员坐上数小时“小电摩”,一路“晃悠”到学生家里,和家长分享自我的成长心得,改变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观念。
在我看来,自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成为孩子看向山外的另一双眼睛。在清源村第一次上课感觉还行,但自我评价仅有60分。主要是有些东西没有讲出来,课上有些紧张会不自觉地落掉一些东西。还有准备的东西不太适应小孩子的年龄阶段,以后采取的形式要更加直观,互动性更强。
我真的很爱他们,想方方面应对他们好。我打心底里心疼自我的学生们。我不知多少次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打动。有一次,我正走在操场上,一名小学生跑来递给我一块糖:“教师,给你吃。”我说不吃,小朋友却非要给我。于是我就一边小跑一边拒绝,小朋友也追着我在操场跑了一圈。收下糖后,我提出要给他拍一张照片,那个小学生就像我拒绝吃糖那样拒绝了我,两人又在操场上互追了一圈。此刻,我手机相册里还有那张灰溜溜的小脸,昏暗的光线下,我看不清楚孩子的脸上是紧张还是开心。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有人说,从清源回来之后,我像是变了个人。我也评价以前的自我是个“莽撞少年”,而经历支教之后,我成长了。
从清源回来后,受学生的感染,我更珍惜学习的机会,也坚定了继续深造的想法。此刻,我还坚持跟学生互通微信,回复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偶尔也当当“正能量导师”。对我来说,不管是这群孩子还是曾支教的学校,都已经是他记忆中不能抹去的一部分。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