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中,山代表了数种迥然不同的人文符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向往田园生活的人们喜爱山的真实写照。山,在人们心中一直充满着诗情画意。宋代画家郭熙对山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概括:“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山,无论是春夏秋冬,总然是美好的。青山如果加上绿水的点缀,便是远离烦嚣的另一处人间仙境。高山流水,如果伴有瑶琴知音,又该是怎样一种赛似神仙的生活?因为山的魅力,消极避世者总期待“种得春风二顷田,远离红尘万丈波”的生活,虽然只是纯美的想象,但它却承载者数千年无数名人墨客沉重的心灵寄托。
但是,山对于政治骚客却是一种“行路难”的禁锢和羁绊。“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横遭贬谪,山水重重,意味着政治前途的黯淡和施展抱负理想的落空。“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政治骚客对自己的政治前景和人生际遇不满,万重之山自然变成了郁结和发泄的对象。青山,也变成了无数失意的政客埋骨他乡的荒冢。晚唐著名宰相李德裕当国六年,可谓勋业卓着,后牛、李两党争斗,牛党当权,李德裕被排挤,连遭贬黜,直至贬为崖州司户。其诗句“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正应验了他的命运,崖州青山最终成为了他葬身之所。忠魂埋骨青山之中,可悲,可叹!
而山对于山里人,却是一个很神秘的名词。神秘,是因为山里人对山本能的敬畏。山很深邃,山里人读不懂。最直观的,他们知道山里有野兽,人类的力量无法抗拒;他们知道山很大,迷失山林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他们知道山很无私,赐予他们土地和食物。山里人畏惧山的力量,同时依赖山的恩赐,山里人甚至相信山里有神仙,主宰着山里人世世代代的命运。山里人很俗,不懂山的美,俗到“终南阴岭秀”和“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对于他们只是虚设和浪费。山里人也不一定喜欢山,山路十八弯、山路的泥泞和山区的贫瘠让他们困窘难堪。有的走出了大山,可是落叶归根注定是他们的命运,山里人对山,冥冥之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
山,让有的人付与千年的深情却可望不可即,让有的人害怕被围困而避之千里,又让有的人因为畏惧和感恩而在宁静中世代守望!山,你是一个很难定义的名词!
我的老家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一个小村,这个小村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的东西,但是,这里却有比那些没有生命的机器更珍贵的东西——自然风光,而老家的山便是其中一景。
以前,我可是说什么都不会因那边的山而骄傲——它们没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恒山的奇观和嵩山的磅礴。如果把喜马拉雅山比作摩天大楼的话,那么这些山只能算作地下室了。这里的山让人看不到一点生机,说的文雅点,那叫满山金黄。说的难听点,就是寸草不生。大片大片枯黄的草铺在山上,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所到之处都被他们赋予了忧郁。有时草难以覆盖的地方还露出一块块突兀黄土,就像一条柏油马路被生生扯下几块一样蹩脚。叶子少的可怜的矮树苟延残喘地点缀在空地上,就连鸟也不愿在此多做停留。一年四季都是这样,以至于几乎没有人会去赞美它们。
我对这些山的态度从未改变,直到一个夏天的早晨。
那天早晨我如往常一样在村子周围散步,无聊地打量着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无意中,我的目光落在了那些丑陋的山上。突然,我的心头一颤——这还是原来的山吗!
此时被白云反射出来的阳光完全没有往日的刺眼,而是被换上了一种温和的辉煌,山上的草在这阳光下竟然透出了一丝一缕的绿色,就像被大自然母亲爱抚过一般,那样的翠绿,那样的安详。大片大片的云彩连结出了大片的阴影,遮住了那些蹩脚的黄土,这时它们的色彩就像桂林的山一样威严。山脚下的梯田仿佛一层层台阶,把山从世俗的烟尘中托了起来。此时,这山似乎又多了几层巍峨的峭壁,每一层都在呼唤着久违的尊严和它们应有的面貌。正要往上看,突然发现白云正挡在了山顶上,那圣洁的颜色仿佛在安慰着它们忘掉人们的鄙视。几只鸟儿在山顶盘旋,大概也是在为这山的美丽而惊叹吧!
此时这个世界中仿佛只有那一片山,只有那无数的赞叹!
即使我们时常被人们唾弃,但只要还有清晨,只要还有愿意欣赏我们的人,披上晨光,我们依旧会展示出应有的雄姿!
也许,世界上除了一心追求金钱名利的人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人——它们像这些山一样,平时默默无闻,但始终愿意对欣赏他们的人展示出令人钦佩的一面!
我忘不了那连绵起伏的佘山,忘不了那令人陶醉的佘山的绿。佘山是我们上海市郊平原上的一座山,它虽然不像桂林的山那样秀,那样奇,那样险,却有着它自己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它的绿。
那天,我们乘车到佘山去开展队日活动。从学校出发,车行了一小时左右,车厢里的同学们就嚷起来了:“到啦!到啦!佘山到啦!”“瞧,那佘山多美啊!”“快来看呀,山顶上还有天文台呢!”……从远处眺望那佘山的美景,只见那连绵起伏的山峰,像一个个手拉手儿的小朋友排在那儿。那一座座山峰,都十分友好,十分平等,谁也不孤峰突起,好像谁也不愿脱离集体,谁也不盛气凌人似的。远望佘山的绿,真是郁郁葱葱。整个山就好像是一座墨绿翡翠雕成的屏风。
我们的车子开到佘山脚下,从山脚往上望,那一座座山峰好像突然窜高了,几乎碰着白云了。天空是一片蔚蓝,佘山是一片墨绿,这景色实在太美了。一阵风吹来,佘山上的绿树卷起一阵阵绿浪。近看佘山的绿,不尽是墨绿,那万树枝头,新芽嫩叶,给墨绿的海洋渲染上淡淡的嫩绿。山脚下黄尘飞扬,可山顶空气还是那么明净,到处是一尘不染的迷人的绿。
我们在浓密的绿树丛中向上攀登,好像在绿色的海洋中游泳,当我们登上佘山的顶峰时,自己仿佛站在一朵巨大无比的绿色浪尖上。我们向四周眺望,那平日毫不在意的田野,现在却变得那么神奇而有趣。一块块几何图形,有深绿的,也有浅绿的,有深黄的,也有淡黄的,它们一块紧挨着一块,编织成一幅巨大的地毯,从山脚下一直铺向远方。远处公路上奔驰的汽车,望过去就像玩具小汽车似的。站在佘山顶上往下望,似乎一切都变小了,只有那佘山的绿,是无边无际的,从山脚绿到山顶,似乎从它周围的空气里也能闻到绿的清香。
佘山天文台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台。它在佘山顶上,好像是嵌在绿色浪尖上的一颗明珠。这儿有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银河以外的星星。正当我们在天文台参观快结束时,老天突然变了脸。一阵乌云压来,竟下起霏霏细雨,老师催促我们快步下山。在下山时,我又注意到了佘山雨中的绿,那密密地细雨,好像给佘山洗了一次淋浴,满山遍野的树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这时佘山的绿,是闪光的绿,透明的绿,是迷人的绿,醉人的绿……
美丽的佘山啊,谁都想多看您一眼,谁也不愿意离开您。可是无情的汽车把我们拉走了。真是去时心切切,归来意绵绵。我从车窗伸手向佘山告别:再见了,迷人的佘山,我永远忘不了您那醉人的绿!
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去年暑假我竟然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游览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登临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不得不怀疑它是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望去,看见云在我脚下漂浮;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人看了也会心惊肉跳的,似乎一下不小心就会失足,即刻就会从这陡峭的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飘在天空中的浮云,但我从来也没有看见过这像流水一般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是一匹白锻,有犹如刚下了一场白雪,那样的洁净,那样的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漂动;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望到边际,只会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的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黄山的云可真妙啊,妙就妙在它是那样的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的余地,引起无与伦比的美感。
这样美丽的云彩环绕着这样梦幻般的山。这样梦幻般的山村衬托着这样美丽的云,再加上空中那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那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那红叶似火的枫林,山下那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到了连绵起伏的画卷中去了。这还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涌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跟春天的香山比,冬天的香山没有那么五彩缤纷;跟夏天的香山比,冬天的香山又没有那么茂盛;跟秋天的香山比,冬天的香山又没有那么火红;冬天的香山是雪白晶亮的。自然在北方雪是冰冷的,下雪的天气反叫人有点害怕。可是北中国的冬天除了香山,而能看见这样的风景,香山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雪景,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座山,有雪有树,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树和雪整把香山裹了起来,只有半山的平台哪里缺着点口。这雪和树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香山包裹起来,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放心吧,这儿准保安全。”真的,来登香山的人都面带微笑,他们一看那些大树心里便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山角下看到脚下,便不觉地想起:“一会儿也许就到山顶了吧?这样寒冷应该已经离地面很远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美丽的香山,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一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古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小路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儿暗黄,给香山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就是小雪吧,香山是受不住大雪的,那山太秀气!
这不,下了场大雪之后,香山显得异常凄凉:沿着山路往上走,满地的落叶,还有被雪压断的树枝……这时的香山人非常少,到处都静悄悄的,凛冽的寒风吹得树枝左摇右摆,一阵狂风过后叶子被纷纷吹落下来,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还留着积雪。四周山上的羊肠小路上是亮晶晶的,原来都是冰。
这就是冬天的香山。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