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云计算商业计划书

云计算商业计划书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14 14:39:41 点击: 推荐访问:

云计算 计划书 目录 第一章 概要 1 第二章 云计算项目概述 3 2.1项目基本信息 3 2.2项目发起背景 3 2.3整体建设规划 6 2.4项目建设意义 13 第三章 产品及服务 14 3.1主营产品及服务 14 3.2产品及服务介绍 14 3.3主要服务流程 21 3.4经营模式 22 第四章 市场分析 23 4.1 云计算市场发展现状 23 4.2目标云计算市场规模 28 第五章 竞争分析 30 5.1市场竞争格局 30 5.2主要竞争对手 31 5.3竞争优势 33 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 35 6.1拟建公司简介 35 6.2组织管理 35 6.3团队介绍 36 6.4人员配置计划 36 6.5人力资源管理 37 第七章 项目经营发展计划规划 38 7.1发展目标 38 7.2未来五年经营发展规划 38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0 8.1投资估算 40 8.2资金筹措 41 8.3融资方案 42 8.4资金管理与运用 42 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 43 9.1基本假设 43 9.2营业收入估算 43 9.3成本费用估算 44 9.3相关财务报表 45 第十章 投资者退出方式 46 10.1 IPO上市 46 10.2股权转让 46 10.3股权回购 46 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 47 11.1资金管理风险与规避 47 11.2技术风险与规避 47 11.3经营管理风险与规避 48 11.4人才风险与规避 48 11.5财务风险与规避 48 第一章 概要 Ø 巨大的目标市场规模:2410亿美元以上 全球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地区。其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设备上占据主导地位,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国家把云计算当作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在政策上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建设速度甚至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提供的第三方预测,2010年—2013年,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1.5%,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66%,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前景巨大。

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表示,将现实社会关系数字化、网络化、商业化的尝试早已开始,正如前面提到的Facebook、Twitter等都是这一领域的成功企业,但迄今为止,现实世界数字化的程度还不够,真正超越国别、种族和文化壁垒的社会网络平台仍未建成,这也正是中国IT产业的重大机遇。尤其是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平台,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本地特色,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将有巨大的机会。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增至2410亿美元以上。

Ø 云计算的社会意义 如今,高性能计算发展及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科研实力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只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就等于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将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区域标志性的IT基础设施,区域计算中心是集政府公共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云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计算中心,它的建设拥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区域计算中心的建设是具有高显示度的亮点工程,能够极大的提升政府形象,并可辐射周边区域,对争夺区域科技发展的引领地位至关重要;
云计算中心是以高性能计算机作为IT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而且可有效促进招商引资。例如上海超算中心作为一种高端计算资源,对于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还可以作为吸引、引进高端人才的硬件条件,可有效提升当地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对城市支柱产业如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业等也将起到很好的提升和支持作用;
同时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在新材料产业、环保新能源产业、动漫创意产业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持;
对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包括钢铁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工业等方面提供科研创新的平台。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在重大市政建设项目和重要社会活动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应急指挥等都离不开云计算中心的支持。

因而,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对于区域、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建成后的云计算中心将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信息化管理等领域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二章 云计算项目概述 2.1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云计算 建设地点:
投资金额:
融资金额:
融资主体:
2.2项目发起背景 云计算彻底解决了海量存储和并行运算问题,为IT行业继续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演进建设了基础设施。云计算是当下IT之巅。

2.2.1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大数据处理的需求,推动了云计算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2年7月19日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上图: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2.2.2云计算数据服务中心迎来发展机遇 数据中心建设的巨大投资、数据中心运维的复杂性,业务部门对数据中心高可靠、灾备的需求,再加上数据量自爆炸式的增长,使得许多自建和自营数据中心的企业遇到人手增加不堪重负、数据中心空间捉襟见肘的难题。在一份全球的调查中,70%的IT投资被用在数据中心等IT资源的运维上,只有30%才是投资于服务业务的IT创新上。

面对上述现实,为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降低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获得更高质量、更安全、更灵活的数据中心按需服务能力,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将数据中心外包、寻求第三方数据中心的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用户的选择。

目前,国内很多明智的大型企业已将部分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外包给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将自己的IT人员解放出来专注于满足业务需求;
众多中小的企业和事业机构也在考虑建设多家共享的数据中心或者将数据中心外包给第三方。第三方数据服务中心迎来发展机遇。

2.2.3国家大力支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2010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将云计算应用提上了创新生产方式的高度。

2010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云计算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

目前,以地方政府为代表,我国已经建设了一批如无锡云等公共项目,各地也都陆续提出了未来云计算发展规划。

上图:中国主要地方政府云计算进展情况 2.2.4在全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发展过催生了云计算 1.经济方面 (1)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

后危机时代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践证明,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自发地全球寻租,基于成本考虑,价值链的协作者自发整合;
基于效率考虑,协同效应需要弹性的业务流程支持。对成本和效率的需求催化云计算的加速发展。

(2)日益复杂的世界和不可确定性的黑天鹅现象;

在复杂的世界面前,不确定因素在以更快、更广地涌现,计划跟不上变化,任何一台精于预测的机器也无法准确预测到黑天鹅现象的发生(不可预知的未来,一旦发生,影响力极大,事前无法预测,事后有诸多理由解释)。实时的信息获取和全面的信息分析有助于管理复杂性,而按需即用的计算资源、随需应变的业务流程将黑天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实时的、覆盖全网的、随需应变的云计算的作用显而易见。

(3)
需求是云计算发展的动力;

IT设施要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现在面临高成本的瓶颈,这些成本至少包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使用成本、环境成本。云计算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用户不需要专门的IT团队,也不需要购买、维护、安放有形的IT产品,可以低成本、高效率、随时按需使用IT服务;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极大提高资源(硬件、软件、空间、人力、能源等)的利用率和业务响应速度,有效聚合产业链。

2.社会层面 (1)数字一代的崛起;

未来的世界在网上,世界的未来在云中。根据CNNIC的调查,中国网民数在2012年达到5.38亿,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预计这一数字到2015年将增加到6.5亿以上。到2015年,预计互联网的渗透率将从目前的39.9%增加到接近50%,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中渗透率接近50%以上。

(2)消费行为的改变;

社交网络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以实名制的方式复制到虚拟世界中,未来的网络的发展将是实名制、基于信任和社交化。在线上线下两个世界里,半人马型消费者(美国沃顿商学院营销系主任约瑞姆·杰瑞·温德等,《聚合营销--与半人马并驾齐驱》)互相影响,进而影响着为之服务的商业社会和政府行为(如Dell基于Twitter的营销,广东警方使用微博与民众交流,香港官员使用facebook与民众直接对话)。

中国网民中,92%(年龄大于13岁)的用户参与到社会化媒体中。而美国仅仅76%;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社会化媒体的内容贡献者,他们使用博客、微博、社区、视频和图片分享等形式;
43% 的中国宽带用户(约1.05亿)会使用论坛和BBS;
在中国,25到29岁的年轻上班族是社交媒体的最活跃用户。和其他的年龄段的互联网用户相比,他们更依赖于在线交流的方式;
37%的博主(约两千九百万)每天都会更新博客;
以一个星期为例,四千一百万的中国人是重度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者(有6个以上的线上活动)会和84个人建立联系。云计算是对数字一代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回答。

3.政治层面 (1)社会转型:出口型向内需型社会转型,如何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并不断个性化的需要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2)产业升级:制造型向服务型、创新型的转变。

(3)政策支持:十二五规划对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战略的大力支持。

4.技术方面 (1)技术成熟 技术是云计算发展的基础。首先是云计算自身核心技术的发展,如:硬件技术,虚拟化技术(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海量存储技术,分布式并行计算,多租户架构,自动管理与部署;
其次是云计算赖以存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高速、大容量的网络,无处不在的接入,灵活多样的终端,集约化的数据中心,WEB技术。

可以将云计算理解为八个字“按需即用、随需应变“,使之实现的各项技术已基本成熟(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移动计算等等)。

(2)企业IT的成熟和计算能力过剩。社会需求的膨胀、商业规模的扩大导致企业IT。

按峰值设计,但需求的波动性却事实上使大量计算资源被闲置。企业内部的资源平衡带来私有云需求,外部的资源协作促进公有云的发展。

商业模式是云计算的内在要求,是用户需求的外在体现,并且云计算技术为这种特定商业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云计算的主要特征是以网络为中心、以服务为产品形态、按需使用与付费,这些特征分别对应于传统的用户自建基础设施、购买有形产品或介质(含licence)、一次性买断模式是一个颠覆性的革命。

2.3整体建设规划 2.4项目建设意义 1、为企业提供大型计算和海量数据存储的服务,具体表现在云建站、云存储、云推广、云综合体解决方案、云资产管理和企业云计算。

2、有力推动国内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溧水县及南京市的经济增长,实现互联网高新技术的产业升级,带动GDP增长10亿元人民币以上。

3、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溧水县乃至整个南京市具有高显示度的亮点工程,能够极大的提升政府形象,并可辐射溧水县的周边区域,对争夺区域科技发展的引领地位至关重要。

4、为溧水县吸引、引进高端人才提供硬件条件,可有效提升溧水县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对于区域、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5、建成后的云计算中心还将对溧水及南京市的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信息化管理等领域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总之,该云计算中心的成功建设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将率先为溧水县的企业和国内外众多企业与机构提供云计算服务,并为全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基本的云计算服务。

第三章 产品及服务 3.1主营产品及服务 3.2产品及服务介绍 3.2.1产品及服务分类 3.2.2产品及服务介绍 3.3主要服务流程 潜在客户和需求信息采集、登记、筛选 产品报价 是否测试 环境测试 订单审核 合同审核 订单签订 合同签订 产品分析 整合资源 提供 确认 产品服务提供 日常运维 分期收费 合同终止 合同归档 是 否 图3-7主要服务流程 3.4经营模式 1、经营模式 2、产品及服务计费模式 第四章 市场分析 4.1 云计算市场发展现状 4.1.1中国云计算发展概述 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云计算技术与设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总体规模较小,但追赶势头明显。据Gartner报告,2011年我国在全球约900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到3%,但年增速达到40%,预期未来我国与国外在云计算方面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大型互联网企业是目前国内主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业务形式以IaaS+PaaS形式的开放平台服务为主,其中IaaS服务相对较为成熟,PaaS服务初具雏形。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发了云主机、云存储、开放数据库等基础IT资源服务,以及网站云、游戏云等一站式托管服务。一些互联网公司自主推出了PaaS云平台,并向企业和开发者开放,其中数家企业的PaaS平台已经吸引了数十万的开发者入驻,通过分成方式与开发者实现了共赢。

ICT制造商在云计算专用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企业私有云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上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其中,国内企业研发的云计算服务器产品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在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新增采购中,国产品牌的份额占到了50%以上,同时正在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国内设备制造企业的私有云解决方案已经具备千台量级物理机和百万量级虚拟机的管理水平。

软件厂商逐渐转向云计算领域,开始提供SaaS服务,并向PaaS领域扩展。国内SaaS软件厂商多为中小企业,业务形式多以企业CRM服务为主。领先的国内SaaS软件厂商签约用户数已经过万。

电信运营商依托网络和数据中心的优势,主要通过IaaS服务进入云计算市场。中国电信于2011年8月发布天翼云计算战略、品牌及解决方案,2012年将提供云主机、云存储等IaaS服务,未来还将提供云化的电子商务领航等SaaS服务和开放的PaaS服务平台。中国移动自2007年起开始搭建大云(BigCloud)平台,2011年11月发布了大云1.5版本,移动MM等业务将在未来迁移至大云平台。中国联通则自主研发了面向个人、企业和政府用户的云计算服务“沃·云”。目前“沃·云”业务主要以存储服务为主,实现了用户信息和文件在多个设备上的协同功能,以及文件、资料的集中存储和安全保管。

将IaaS作为云服务切入点,目前已能提供弹性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等IaaS服务。少数IDC企业还基于自己的传统业务,扩展到提供PaaS和SaaS服务,如应用引擎、云邮箱等。

4.1.2 2012-2014年中国云计算应用市场趋势 1、发展驱动力从“政策引导”转为“市场拉动” 在云计算发展起步阶段,中央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投入,云计算实施案例快速增加,应用解决方案不断丰富,有力地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但各地也出现了对需求把握不准,盲目跟进、匆忙上马、重复建设、投资过热的情况,不利于云计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云计算应用项目的建设将更加理性,以市场需求为重点,重视商业模式探索,利用云计算技术切实解决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社会管理政务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云,大型企业私有云,终端移动服务云等市场巨大需求将成云计算应用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2、业务创新源从“技术导向”转为“应用导向” 早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以“技术导向”为主,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而云计算作为多种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载体,其创新性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云计算解决信息化应用中面临的难题,在某些领域创新性的使用信息技术带动业务发展,具备很强的“应用驱动”特征。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手机用户超过10亿,网民超过5亿,是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大国大市场蕴含的巨大市场空间成为支撑云计算创新应用的最重要资源。“十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等的持续推进,国民经济将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深度融合等,这些为云计算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竞争聚焦点从“单一应用”转为“平台构建” 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应用,在发展初期,由于用户对其技术成熟度、系统安全性、方案有效性、建设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顾虑,因此,早期的案例中,多以小范围试用为主,应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单一、非核心业务问题,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形成规模化应用。随着云计算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整合现有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高效、动态、弹性的“灵动型”一体化的云平台,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要。而传统软硬件或信息服务企业,为了确立未来的竞争优势,也纷纷加快从提供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向构建云平台、运维云平台以及提供云服务等方向转型。围绕“云平台”建设、运维、服务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平台”的掌控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优胜者。

4.1.3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特点 1、电子政务迁向云平台,提升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一方面,云平台成为整合资源提高电子政务效率的有力抓手。电子政务建设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以前分散建设模式下,存在系统资源分散、协调机制不畅、“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安全面临挑战等问题。电子政务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后,更有利于资源的集中管理,满足各级业务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的需求,有效降低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实现不同部门间全方位、全流程、实时化的业务协同。

另一方面,云平台成为提升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云计算可以有效的支撑城市交通、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中小企业服务等重要信息系统实现弹性化、易管理、低成本扩展等特性,突破以往这一领域低效率、高成本、信息可用性差的瓶颈。除了电子政务以外,政府云计算应用主要集中在交通、城市应急管理、教育、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

2、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增强管理协同和业务交付 行业企业通过对传统IT系统进行改造,向云平台迁移,实现企业的资源整合,集中、协同管理,从而通过云平台提升运营管理与业务交付能力。近年来,随着两化融合的持续推进,行业和企业层面上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融合广而不深的问题。同时,伴随企业业务发展和竞争逐渐加剧,传统的IT管理模式在时效性和灵活性上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客观上需要一种灵活、动态的,能够为企业提供实时支持的IT管理模式。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打破传统 “一业务、一系统、一设备”的信息化建设方式,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办公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的云计算中心体系,不仅节省大量投资,避免重复建设;
而且可以通过集中化的运营管理节省大量人力管理成本、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实现管理升级。

3、云存储与云同步先行,支撑用户体验和应用创新 在家庭与个人消费领域,一是围绕云存储的应用和服务种类多,用户数量最多;
二是家庭数字娱乐已开始成为主流设备厂商竞争焦点。对于个人,随着技术发展和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限制的随时随地办公将成为一种趋势,这要求存储必须在云端实现,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工作和协同。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与pc端以及web的同步需求越来越迫切,基于云存储衍生出来的云同步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此外,数字家庭一直都是传统家电厂商和消费电子厂商的关注点。在云计算环境下,家庭云计算中心成为整合多种终端设备的核心产品,多屏合一、无缝切换成为家庭云计算中心的核心功能。

4、应用匮乏,IaaS仍旧占据云计算市场主流,SaaS市场份额不足11% 在技术浪潮和产业热情推动下,一大批厂商进入中国云计算市场,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评价、资格认证和准入机制,云计算市场上鱼龙混杂,缺乏大型、可信赖的服务提供商,也缺乏行业普遍认可的成功应用实践案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规模的扩张。

就当前的云计算应用及投资情况来看,偏重于硬件的基础设施投资,仍旧是最大的特点,体现在IaaS占据云计算总体市场份额的89.6%。大量的云计算投资被投向了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涵盖高性能服务器、机房、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等;
而形成讽刺的是:云计算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服务,其要义也是通过计算资源的整合,进而达到对计算资源的节省;
但当前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却通过对硬件设施的投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计算资源的过剩;
而作为搭建在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SaaS应用),却始终缺乏典型的成功案例,也并未探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SaaS在整体云计算市场的占比只有10%。如果不能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构建足够多的云计算应用成功案例,势必会影响到云计算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5、安全与标准,仍旧是中国云计算发展的关键障碍 数据安全和云计算相关标准仍旧是笼罩在云计算应用发展上空的一朵巨大乌云。

当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参与者尚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具体表现在数据接口、数据迁移、数据交换、测试评价等技术方面,以及SLA、云计算治理和审计、运维规范、计费标准等运营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认的执行规范,不利于用户的统一认知和云服务的规模化推广。

此外,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问题,包括数据存储、传输安全,数据隐私、数据主权、身份认证等问题是中国云计算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阻碍当前云计算应用的关键障碍之一。

4.1.4中国云计算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一,数据中心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规模结构方面,我国大规模数据中心比例偏低,仅占数据中心总量的万分之一,为美国这一比例的七分之一,未能充分利用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集约化优势。我国数据中心设计、建设和运维水平较低,导致平均能耗较高,PUE(电能利用效率)普遍在2.2-3之间,而发达国家多为1.5~2,谷歌数据中心甚至能够达到1.1或更低。

第二,公共云服务能力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配套环境建设滞后。国内公共云计算服务能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公共云计算服务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较为单一,随着谷歌、亚马逊等企业加快在全球和我国周边布局,云计算服务向境外集中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国内云计算标准规范、第三方评估认证审计等配套支持环节明显不足。

第三,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我国企业在大规模云计算系统管理、支持虚拟化的核心芯片等一些制约发展的关键产品和技术方面仍亟需突破。

第四,云计算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够健全。我国在与云计算安全相关的数据及隐私保护、安全管理、网络犯罪治理方面均有较大缺失大规模数据中心是指容纳机架数500个以上的数据中心。根据Gartner2010年统计数据。根据2012年BSA(商业软件联盟)发布的《全球云计算排行榜》,我国在云计算发展方面的准备度在24个国家中排名第21位。

4.2目标云计算市场规模 1、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以往历史数据,同时综合考虑未来三年影响中国云计算行业应用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得出未来三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应用市场发展的总量预测结果。预计2012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1001.7亿元,同比增长76.2%,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06.9亿元,同比增长70.4%,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2876.1亿元,同比增长68.5%。

2、市场结构预测 2012年,随着行业用户对云计算接受程度的大幅提高,应用需求全面爆发,各个行业云计算应用的进一步落地。此外,2011年底中国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批准的全国15个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正式建设期,全国各区域政府也推出了省市级应用示范工程,全面推动了各行业云计算应用市场的增长。

4.2.1目标云计算市场分析 一、供需分析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中国中小型企业对云计算的需求很大。

首先,云计算可提升IT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并充分运用多余的运算资源,避免在闲置状态下持续消耗能源。

其次,对用户而言,则可以将存储转化为运营支出,且只需为所使用的容量付款,还能将电力、冷却和占地空间转嫁到云服务供应商那里,而随需扩展的容量和性能给客户带来了更高的业务灵活性。

另一方面,从供求的角度来讲,全国在云计算产业链的服务与推广应用的市场上,还处于需要开发的领域,前景广阔。

二、价格分析 由于需求量来自各个企业,因此服务提供的价格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而有不同的价格变化,可调整空间巨大,利润空间巨。

第五章 竞争分析 5.1市场竞争格局 1、IaaS厂商竞争力评估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世纪互联、中金数据、万国数据是IaaS领域的主力厂商。2011年,中国移动持续推进数据中心3年扩建计划,并定位为云服务平台供应商,到2012年,中国移动将在7个省份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在整体规划上采用云计算架构,计划在内蒙古构建资源池,在浙江建设企业客户云服务平台,在广东建设个人用云服务平台等。中国电信以云计算为契机,整合IDC业务服务体系,加速自身战略转型,专门成立云计算研究院加速云计算的技术研究和行业应用,继在上海推出“E云”云存储服务之后,又在全国四省市开展了“星云计划”的试点,同时还加入OpenCirrus国际云计算研发测试床(Cloud-computing Research Testbed),在标准规划、技术验证、研发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中国联通通过分析未来云计算的技术发展趋势,把云计算服务作为未来重点战略方向之一,正在规划建设虚拟化数据平台,计划推出的业务主要包括云主机,云存储,私有云,终端云,应用云,云集成五大方向的云服务。世纪互联推出“云计算”数据服务平台CloudEx,致力于打造更加开放和创新活力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中金数据将云计算作为未来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发布了中金“云计算服务”战略,通过与国内知名厂商的战略合作、计算平台的运营服务、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提供基于数据中心的云计算服务。万国数据向广大企业用户提供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全面的IaaS服务。

2、PaaS厂商竞争力评估 目前,Google、IBM、Amazon、Salesforce、微软是PaaS领域的主力厂商。Google公开了其内部集群计算环境的一部分技术,使得全球的技术开发人员能够根据这一部分文档构建开源的大规模数据处理云计算基础设施,其云计算平台为外部的开发人员以及中小公司提供了云计算的平台环境,使得开发者能够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之上构建自己的新型网络应用。IBM主要面向企业级开发者,应用服务将运行在IBM的SmartCloudEnterprise和Enterprise+上——专为运行企业级应用而设计。亚马逊PaaS应用平台——亚马逊Web服务(AWS)Elastic Beanstalk,基于其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EC2建立,能够简化第三方AWS云应用的部署和管理。Salesforce的Force.com平台是一组集成的工作和应用程序服务,基于多租户的架构,主要通过提供完善的开发环境等功能来帮助企业和第三方供应商交付健壮的,可靠的和可伸缩的在线应用。微软的Windows Azure平台是一个针对应用和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数据持久存储的计算环境,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和自有的平台及服务,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用户从Web获取信息的体验。

3、SaaS厂商竞争力评估 目前,中国市场上八百客、Salesforce、伟库、风云在线是SaaS领域的主力厂商。八百客提供的社交企业2.0SaaS服务面向20个行业,提供“成本可控、简明易用”的CRM+OA+HR+SCM+进销存SaaS服务。Salesforce.com以云计算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通过浏览器即可运行销售、服务以及全部业务所需的一切资源。致力于通过基于salesforce.com的实时、多租户体系结构,帮助用户搭建公司的社交平台以及CRM应用程序,从而彻底变革公司协作以及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方式。2011年起,伟库在以往SaaS应用基础上继续并延伸云计算服务模式,搭建最具开放性、灵活性和成长性的PaaS平台--伟库云服务平台,并基于该平台,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各类云计算应用服务,包括营销云、管理云、电子商务云以及管理软件托管云。风云在线专注于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化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实践,通过在线应用平台——CNSaaS.com向用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4、竞争策略分析 启动“云”计划,和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在云产业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共同分享最优化的丰富资源,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创新价值与商业成功。

5.2主要竞争对手 5.3竞争优势 n 政府推动优势 中国科技部9月18日公布了《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在云计算的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包括,研究和建立云计算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突破云计算共性关键技术,以及研制云计算成套系统。其中,云计算成套系统包括云操作系统及云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软件研制,亿级并发云服务器系统研制,EB级云存储系统研制,和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研制。

“云计算是自互联网革命以来IT产业最深刻的变革,代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方向。南京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重要科教中心,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十分丰富。推动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向创新型经济转化,最终把南京建设成为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是今后几年的重要奋斗目标。发展云计算及相关产业,是南京建设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的一项战略举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热忱欢迎云计算企业来宁投资发展,全力支持南京产业基地做大做强。” 2012年4月24日,江苏省省委常委、南京市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南京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启动仪式上说。

在保障措施方面,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进一步拓宽云计算产业投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支持云计算的产业化应用开发。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心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云计算的相关研发及应用,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发展。

n 地理位置优势 溧水县隶属于南京市,是华东第二大城市南京市的南大门,百里秦淮的发源地,被美誉为南京的后花园。处在南京主城发展的主轴线上。南京南延东进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拥有独特区位条件的溧水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溧水发展战略充分显现南京城市发展中的吸纳、补充、服务、集散四大功能,实施“西接、北拓、东进、南延”战略,推动溧水经济形成城市发展圈、旅游度假圈、特色产业圈三大功能圈的产业布局,成为南京新兴的制造业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和最佳人居环境区、都市生态特色农业区,形成南京市南部区域中心和新兴的中等规模城市。

溧水是南京近郊,在人才、技术、项目引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四大基地之一,拥有60万科研技术人员,每年向社会输送10万名大学毕业生,这些因素为溧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科技支撑。

溧水县区位优势明显。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上海、南京、杭州、合 肥、苏州、无锡、常州等40多个大中型城市。机场、宁杭、沿江高速公路和宁溧、常溧、老明高等级公路穿城而过,距禄口国际机场14公里,距南京新生圩港59公里,新宁杭铁路穿城西而过,是沟通苏、沪、浙、皖的重要交通节点。宁杭高铁贯穿全境,设有溧水站,最快2013年6月通车,届时溧水到南京、杭州分别只需20分钟、40分钟。进入高铁时代。

n 强强联合的团队 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 6.1拟建公司简介 股权结构 表6-1公司股权结构 序号 股东 出资方式 出资额(万元)
出资比例 1 2 3 发展规划 第一步:
第二步:
6.2组织管理 公司实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管理人员相关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并依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总经理下设机房运维中心、网络运维中心、基础设施运维中心、机房建设中心、销售中心、财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等8个部门。组织机构图如下:
股东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 产品研发中心 网络运维中心 基础设施运维中心 机房建设中心 销售中心 财务中心 行政管理中心 人力资源中心 图6-1公司组织机构 6.3团队介绍 6.3.1管理团队 6.3.2技术团队 6.4人员配置计划 在人员配置上,我们计划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人员,发展初期拟配置人员,以后随业务发展需要再适当增加人员。

表6-1公司人员构成表 序号 部门 人数(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5人力资源管理 1、人员招聘与录用 公司将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所有在职人员等均采用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员工按照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具体的聘用制度与聘用方法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在人才招聘和录用上,我们将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选拔各类人才,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2、人才与培训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所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的优劣更是与我们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在人才战略上,我们在社会中吸收、聘用各类优秀人才的同时,将不断加强对已有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我们将制定完备的员工培训课程,针对新招聘员工,我们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同时在以后工作过程中,我们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安排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3、福利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要求,公司将依照相关法律与所有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并根据南京市相关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为每一位全职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将企业的发展与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七章 项目经营发展计划规划 7.1发展目标 在五年时间内,把XX云计算中心发展成为国内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的应用服务云计算服务基地、中国首个服务型型专业性云计算中心。

7.2未来五年经营发展规划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 2、流动资金 3、项目总投资 8.2 资金筹措 根据投资估算,本项目需总投资XXXXX万元,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展,计划采取以下方案筹措资金:
1、风险融资、银行贷款筹措XXXX万元;

2、自有资金投入XX万元。

8.3融资方案 表7-2初步融资方案 股东 投入 股份比例 备注 新进投资商 万元 8.4资金管理与运用 战略投资者可依据所占公司权益,安排相应的董事席位数量,对经营管理给予指导监督,可不参与直接管理。

资金融资成功后,公司承诺,对资金的存放、使用管理、投向变更、管理与监督等事项做出规定,保证公司严格遵循专户存放、规范使用、如实披露、严格管理的原则,规范融资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 9.1基本假设 1、本财务预测计算期按5个会计年度计(含建设期);

2、税金及税率:营业税按营业收入的3%计,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按营业税的7%和3%提取,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25%计提;

3、折现率按10%计。

4、产品及服务计算价格 项目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主机托管、增值服务,其收费标准如下:
表9-1产品/服务计算价格 序号 产品及服务 收费标准 9.2营业收入估算 9.3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成本费用主要有出租成本、出租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折旧及摊销等,合计未来五个会计年度的总成本费用为xx万元。

9.3相关财务报表 1、损益估算表 表9-4损益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合计 计算期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1 营业收入 2 总成本费用 3 营业税金及附加 4 利润总额 5 所得税 6 净利润 2、现金流量估算表 表9-5现金流量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计算期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1 现金流入 1.1 营业收入 1.2 回收流动资金 1.3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2 现金流出 2.1 固定投资 2.2 流动资金 2.3 经营成本 2.4 营业税金及附加 2.5 所得税 3 税后净现金流 4 税后累计净现金流 3、主要财务指标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财务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第十章 投资者退出方式 10.1 IPO上市 10.2股权转让 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公司未能上市,战略投资人可将股权转让给第三者,但在同等条件下XX公司现有股东具有优先受让权。

10.3股权回购 如果上述方式不能使投资人实现成功退出,我们将考虑由公司回购投资人持有的股权,并结合商定的情况,确定的日期进行。

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 11.1资金管理风险与规避 风险因素:
资金因素历来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本项目投资金额比较大,资金筹措以风险融资、银行贷款为主要方式,涉及金额较大,未来各项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科学管理、合理用运,将直接影响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必须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保证资金到位并进行科学管理,否则项目难以实现预定目标。

规避措施:
1、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以保证项目资金及时、全额到位。

2、建立专项资金账户,对资金的存放、使用管理、投向变更、管理与监督等做出详细规定,坚持规范使用、如实披露、严格管理的原则,保证资金落实到实处;

3、强化项目的组织领导,合理选择和配备人员,运用先进可行的计划和健全的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建立有效的内部协调,依靠及时而准确的信息系统以及严密合理的控制。

11.2技术风险与规避 风险因素:
XX云计算中心主要向光大新媒体企业提供IDC业务,属IT技术企业,它的成功运营需要大量懂IT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专职技术人员及大量对新媒体行业有所了解的市场运作人员,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影响项目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规避措施:
1、核心技术人员从项目组现有技术人员中选择;

2、从社会上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

3、建立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不断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

11.3经营管理风险与规避 风险因素:
随着本次融资资金的注入,我们将全面启动XX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届时,规模将急剧膨大,再加上项目是新建项目,运营公司、团队等都要一一组建,虽然有XX公司的指导,但项目的经营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

规避措施:
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的组织机构;
同时建立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创新意识。

11.4人才风险与规避 风险因素:
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不断演化,对人才的争夺必将日趋激烈,如果我们未来不能在发展前景、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和激励机制,可能会造成人才队伍的不稳定,从而对我们项目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规避措施:
1、拓展招聘渠道,多方面、全方位招聘优秀人才;

2、营造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的机制,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3、为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构筑一个良好的平台;

4、根据我们的经营发展计划,采取员工持股,增强主人公意识,将个人的利益与公司发展结合起来。

11.5财务风险与规避 风险因素:
财务风险主要是由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制约及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

规避措施:
严格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高薪引进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由公司管理层采用定期检查和抽查的方式加强自身监督,或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推荐内容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