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161019基于BIM技术三维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应用模式研究报告

20161019基于BIM技术三维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应用模式研究报告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12 14:25:03 点击: 推荐访问: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应用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课题概述 5 一、 课题背景 5 二、 研究内容 9 三、 研究意义 10 (一)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工作改革 10 (二)有利于应用政府信息资源,强化档案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10 (三)有利于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散和开发,推进社会信息化 11 (四)有利于通过BIM技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1 (五)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的创新 12 四、 研究目标和方向 12 (一)
归档模型标准化 12 (二)
数字信息多元化 13 (三)
档案服务智慧化 13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六、 相关概念介绍 15 (一)基本概念的研究 15 (二)BIM与城建档案之间关系的研究 16 第二章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20 一、 浦东新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20 二、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 三、 BIM技术给传统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24 (一)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有待提高 24 (二)城建档案利用层次和利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25 (三)城建档案的监管重点和范围须顺应现状进行更明确的划分 25 四、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26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研究 26 一、 模式构建的原则 26 (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26 (二)需求导向的原则 27 (三)突出重点的原则 27 二、 模式构建的思路 28 (一)
突破传统的观念更新 28 (二)
先行先试的体制创新 29 (三)
勇于探索的技术创新 30 三、 模式流程构建的主要内容需求 30 (一)运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城建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 30 (二)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33 (三)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利用工作的新要求 35 四、 模式流程实现的方式 36 (一)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收集的方式 36 (二)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的方式 39 (三)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利用的方式 40 第四章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竣工档案接收保管和应用模式的实施推行机制 40 一、 整合机制 40 二、 全程控制机制 41 三、 培训机制 41 四、 保障机制 41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42 一、 研究总结 42 二、 研究展望 43 第一章 课题概述 4 一、 课题背景 4 二、 研究目标和方向 6 (一)
三维模型标准化 7 (二)
数字信息多元化 7 (三)
管理服务智慧化 7 三、 研究意义 8 (一)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工作改革 8 (二)有利于应用政府信息资源,强化档案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8 (三)有利于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散和开发,推进社会信息化 9 (四)有利于通过BIM技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9 (五)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的创新 10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10 五、 相关概念介绍 11 (一)基本概念的研究 11 (二)BIM与城建档案之间关系的研究 13 六、 研究内容 15 第二章 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16 一、 建设单位应用BIM技术现状 16 二、 浦东新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7 三、 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9 (一)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有待提高 19 (二)城建档案利用层次和利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19 (三)城建档案的监管重点和范围须顺应现状进行更明确的划分 20 四、 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20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研究 21 一、 模式构建的原则 21 (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21 (二)需求导向的原则 21 (三)突出重点的原则 22 二、 模式构建的思路 22 (一)
突破传统的观念更新 22 (二)
先行先试的体制创新 23 (三)
勇于探索的技术创新 24 三、 模式流程构建的主要内容需求 25 (一)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 25 (二)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27 (三)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利用工作的新要求 30 四、 模式流程实现的方式 31 (一)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收集的方式 31 (二)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的方式 33 (三)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利用的方式 34 第四章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竣工档案接收保管和应用模式的实施推行机制 35 一、 整合机制 35 二、 全程控制机制 35 三、 培训机制 35 四、 保障机制 36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6 一、 研究总结 36 二、 研究展望 37 第一章 课题概述 一、 课题背景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而我国信息化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也取得长足进展,但我们不敢懈怠,更是加紧步伐,大力推进加速信息化进程。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而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可见,以互联网为先驱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已成为大势所趋。

而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同样面临着信息化改革的命运。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由传统行业转向信息化的关键,在过去几年,由一开始的细雨润无声到如今的一石惊起千层浪。其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之深之远,政策扶持力度之强之大,可谓空前绝后。自国家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打响 “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 发展”的第一声雷,全国各地尤以上海为先,纷纷积极响应,出台多部相关文件,大力推进BIM的落地化应用和发展。上海市政府要求到2017年,本市规模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全部应用BIM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而浦东新区也顺应时势,在多个项目中率先采用BIM技术,探索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价值。

BIM技术的蓬勃发展,自然加快了传统建筑业产业转型和技术革命的步伐,但是目前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目前发展比较快速、应用比较成熟的领域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和施工前期的模拟。而针对BIM模型本身拓展衍生出的项目管理平台及软件产品也处于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政府层面,面对新生BIM技术还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既然建设工程中使用了BIM,自然会诞生大量的三维数据,如果使用了BIM信息化平台,那么所涉及的资料信息格式和形态就更加多元化。设计与施工阶段应用了BIM技术,那么,与之一脉相连的其他流程也自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前期如何审批,后期又如何竣工归档,这些都是即将面临的客观问题。

而档案的管理正是浦东新区档案馆的本职业务。从客观业务需求上,档案局的归档模式在BIM技术排山倒海的攻势下,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快速调整,对原有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顺应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档案馆自身发展要求。从响应国家政策角度,根据住建部2016年8月23日印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指导,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以在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建立完善数字化成果交付体系、行业信息分享与服务、制定信息化标准等与档案管理息息相关的任务。因此,浦东新区档案馆用具有战略性和先瞻性的目光,率先开展针对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应用模式研究,力图在基于BIM技术三维档案管理探索的道路上开辟一条先河。

相关政策依据: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
《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BIM深度应用与发展》
《关于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
(沪府办发〔2014〕 58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联席会议的通知》
(沪府办〔2015〕1号)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15版)>的通知》(沪建管〔2015〕336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 (沪建应联办〔2015〕1号)
《关于在本市开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沪建应联办(2015)2号)
《关于报送本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工作信息的通知》(沪建应联办〔2015〕3号)
关于发布《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咨询服务招标示范文本(2015版)》、《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15版)》的通知 (沪建应联办〔2015〕4号)
《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 2015)——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二、 研究目标和方向 (一)
模型标准化 随着政府的大体推进及市场的迅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开始在项目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为顺应时代潮流,陆续有政府出台关于BIM技术的行政审批标准。未来,关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竣工验收必然也将提上日程。

通过BIM技术建立的三维模型,是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被创建和利用,包含了丰富的工程信息,这些信息是城建档案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市场上BIM技术软件种类繁多,不同的建设单位有不同的选择。并且,即使使用同一软件,在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对数据的处理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来明确最后应提交什么样的三维模型作为竣工验收的材料,必然会给城建档案的收集和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三维模型标准化的问题。

(二)
数字信息多元化 BIM技术以中心数据库模型的方式共享信息,信息多元化是BIM模型的支撑。BIM支持多方式数据表达与信息传输,BIM软件既支持传统的平、立、剖面图等二维图纸的表达,也支持轴测图,透视图等三维方式图纸的表达甚至动画、音频、照片等各种性质的信息。建设单位陆续开始使用BIM技术,城建档案若要考虑容纳BIM模型的竣工档案,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多元化的各类数字信息,如何接收和储存这些数字信息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
管理服务智慧化 近年来,随着建设“智慧城市”战略思想的提出,智慧城市的理念衍生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图书馆等概念,智慧技术与智慧管理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档案馆应契合时机,随新技术的发展顺势而为,研究在运用BIM技术的基础上,如何叠加GIS技术与地理空间进行整合,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构建一个具有分析、处理、管理和决策能力的智慧服务系统。通过这些研究最终形成智慧档案馆的发展理念、工作目标及实现路径,促进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朝向更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研究内容 课题通过对现有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结合BIM技术的优势,分别从城建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三个角度出发,以“归档模型标准化、数字信息多元化、档案服务智慧化”作为研究方向,探究BIM技术与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的模式的构建,为信息化时代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路径。主要内容包括:
对新区城建档案现有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和分析。收集现阶段城建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对所收集的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并对比发展目标进行差异分析,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对BIM、GIS等技术在城建档案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如今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通过大数据的数据支撑,结合现有的软硬件技术手段,以互联网的模式达到项目精细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管理。此次课题,对BIM、GIS等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对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进行研究。目前,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并无前例可遵循,新区档案馆构建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是一项创新举措。通过BIM、GIS等新技术构建什么样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如何构建是本次课题研究内容之一。

对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当明确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的内容后,结合新区档案馆本身发展规划,对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实施方式进行研究,制定出循序渐进的实施计划。

三、 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工作改革 政务工作信息化,对政府工作改革具有促进作用。首先,其不仅是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而且是政府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方式基础上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其次,可以使政府、社会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都变得十分容易,政府系统的反应、决策、沟通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改变了传统的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其隐含着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的变革承诺;
同时,政务系统的信息化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网络化、扁平化、动态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政府业务流程再造,重新明确行政职能权限;
最后,政务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政府职能不断优化的过程,其必将推动政府职能的持续转变。

(二)有利于应用政府信息资源,强化档案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本课题研究搭建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资源和政府行政行为的整合。通过平台建立政府间的协同化管理机制等模式,利用BIM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共享,以减少档案行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层级之间的阻耗,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工作整体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档案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加强政务处理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散和开发,推进社会信息化 区域协同分级管理系统通过基于BIM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将政府部门、项目参与单位和公众整合到同一平台上。这一平台将使政府信息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协调化、集成化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也将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信息交流与反馈的速度,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聚集和开发。而政府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信息化。

(四)有利于通过BIM技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传统工作方式中,与建设项目单位的沟通主要靠人工电话联系、监管人员主动上门等,导致有关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信息掌握慢,信息获取和更新滞后。信息更新滞后的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些重大节点已经完工,但是相关的档案工作并未开展起来,这直接导致了档案收集的不完整。同时,这种方式也导致了建设项目参与单位开展档案工作的主动性不强,而建设项目参与单位档案工作开展主动性不强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质量提升是致命的缺陷。

基于BIM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便于建设项目参与单位进行信息报送,可以促使主动报送,及时报送,提高建设单位报送的主动性。同时,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建设项目参与单位的互动沟通方面,建设项目参与单位通过申请指导(可上传附件)、问题反馈、实时指导等方式形成信息获取与反馈的良性循环。体系构建的效果将改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档案信息报送中的被动局面,可以提前介入,提前掌握情况并实时更新相关信息,同时也可以提高建设项目单位参与建设开展项目档案工作的主动性,从而切实提升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的创新 BIM技术是未来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城建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必然要考虑与BIM技术如何做对接。目前,BIM在审批领域的应用日渐被提上课题,但纵观全国,将BIM技术应用于城建档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尚无一例。本次课题的探索是领域内的创新举措,在城建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中应用BIM技术,将和BIM行政审批形成闭环,真正实现城建档案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新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国内其他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将BIM技术运用于城建档案管理实践中,是城建档案管理的创新。这将为档案学研究注入新的研究素材,为城建档案管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促使档案管理研究突破传统的业务环节,走向更加宏观的领域,这也将丰富整个档案学研究的内涵。

研究目标和方向 归档模型标准化 随着政府的大体推进及市场的迅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开始在项目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为顺应时代潮流,陆续有政府出台关于BIM技术的行政审批标准。未来,关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竣工验收必然也将提上日程。

通过BIM技术建立的三维模型,是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被创建和利用,包含了丰富的工程信息,这些信息是城建档案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市场上BIM技术软件种类繁多,不同的建设单位有不同的选择。并且,即使使用同一软件,在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对数据的处理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来明确最后应提交什么样的三维模型作为竣工验收的材料,必然会给城建档案的收集和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三维模型标准化的问题。

数字信息多元化 BIM技术以中心数据库模型的方式共享信息,信息多元化是BIM模型的支撑。BIM支持多方式数据表达与信息传输,BIM软件既支持传统的平、立、剖面图等二维图纸的表达,也支持轴测图,透视图等三维方式图纸的表达甚至动画、音频、照片等各种性质的信息。建设单位陆续开始使用BIM技术,城建档案若要考虑容纳BIM模型的竣工档案,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多元化的各类数字信息,如何接收和储存这些数字信息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档案服务智慧化 近年来,随着建设“智慧城市”战略思想的提出,智慧城市的理念衍生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图书馆等概念,智慧技术与智慧管理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档案馆应契合时机,随新技术的发展顺势而为,研究在运用BIM技术的基础上,如何叠加GIS技术与地理空间进行整合,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构建一个具有分析、处理、管理和决策能力的智慧档案系统。通过这些研究最终形成智慧档案馆的发展理念、工作目标及实现路径,促进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朝向更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次课题围绕BIM技术的优势、BIM与城建档案的关系而展开,从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现状出发,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工作。课题首先对当前城建档案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确定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其次,分别从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剖析,提出问题和解决思路,为基于BIM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次课题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利用网络、媒体、图书等多种途径收集获取丰富的文献资料,掌握和了解理论界、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关于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的重要研究进展及成果。

实地调研法 通过对浦东新区档案馆目前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掌握大量的、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比较分析法 运用历史比较法,纵向研究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发展沿革,进行比较分析。

专家咨询 组织课题讨论会,召集浦东新区档案局有关领导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展开讨论、征求意见,并根据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

五、 相关概念介绍 (一)基本概念的研究 1、城建档案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实物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的真实记录,它对城市的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城市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维护和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

2、建设项目档案 建设项目档案是经鉴定具有价值性的、整理并归档的项目文件,简称项目档案。一个项目从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使用维护等全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文件材料,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对项目竣工档案进行验收和接收,主要涉及项目前期、设计、施工、竣工四个阶段中产生的与项目建设相关的价值性较高的文件材料、竣工图及对应的电子文件(黑白扫描件)、声像材料(含照片、录像)等内容。

3、BIM的概念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信息集成和管理技术。该技术是应用单位使用BIM建模软件构建三维建筑模型,通过数字化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模型包含建筑所有构件、设备等几何和非几何信息以及之间关系信息,模型信息可随建筑阶段不断深化和增加。BIM技术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直至拆除的过程中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4、基于BIM技术产生的建设项目档案 基于BIM技术产生的建设项目档案是指应用了BIM技术的的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到运维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资料。不同于传统的建设项目档案,基于BIM技术产生的建设项目档案更符合信息化时代高效检索及数据共享的需求。

(二)BIM与城建档案之间关系的研究 引用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对BIM的定义,BIM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二、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三、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根据BIM的定义,结合工程建设实践,总结出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这五个特点。围绕BIM的特点,对比传统城建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城建档案可与BIM建立以下关系:
1、BIM可实现城建档案三维可视化 将BIM技术应用到城建档案管理之中,利用其可视化的优势,可以在模型中对文档和信息进行搜索、查阅、定位和操作。有助于快速形象地掌握各档案材料之间的关联,便捷地提取从兴建到运营的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材料的信息,有效提升档案利用效率和效果。

2、BIM技术的协调性有利于促进城建档案的全面收集和数据共享 BIM技术能够实现建设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进行协同工作,同时,进行工程洽商、技术沟通、工作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管理与监控。通过BIM技术所获取的数据信息可保障城建档案的收集更有效、更全面。利用BIM管理的工程项目,汇集了大量与工程相关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提供数据支持,使业主、设计单位、顾问咨询公司、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众多参建单位同在一个平台上共享相关数据,为工程建造提供最优方案

3、BIM技术的模拟性为城建档案定制化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BIM技术具有模拟性,不仅能模拟建筑物模型,还可以对不能在真实世界中操作的事物进行模拟实验,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以及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加上项目发展时间的4D模拟,乃至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5D模拟。BIM的模拟性有利于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全方位的了解和模拟建设项目的各项性能,实现城建档案最优利用,为城建档案利用的定制化服务提供重要依据。

4、BIM技术的优化性为实现动态档案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如对裙楼、幕墙、屋顶、大空间中的异型构造进行设计施工方案优化等。BIM模型的信息贯穿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其优化性的特点有利于信息模型根据过程中的更改和扩展进行自动演化。这将有利于加强项目竣工模型的更新和维护,实现动态的档案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档案与实体相一致。

5、BIM技术的可出图性有利于提升城建档案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BIM并不是输出过去常见的建筑设计图纸和构件加工图纸,而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模拟、协调、优化以后,可输出综合管线图、预埋构件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等。BIM模型所出的各类图形和文档,能够直接为城建档案提供更直观更完备更形象的各类数据和信息,大大提高文档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六、 研究内容 课题通过对现有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结合BIM技术的优势,分别从城建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三个角度出发,以“三维模型标准化、数字信息多元化、管理服务智慧化”作为研究方向,探究BIM技术与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的模式的构建,为信息化时代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路径。主要内容包括:
对新区城建档案现有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和分析。收集现阶段城建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对所收集的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并对比发展目标进行差异分析,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对BIM、GIS等技术在城建档案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如今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通过大数据的数据支撑,结合现有的软硬件技术手段,以互联网的模式达到项目精细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管理。此次课题,对BIM、GIS等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对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进行研究。目前,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并无前例可遵循,新区档案馆构建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是一项创新举措。通过BIM、GIS等新技术构建什么样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如何构建是本次课题研究内容之一。

对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当明确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的内容后,结合新区档案馆本身发展规划,对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实施方式进行研究,制定出循序渐进的实施计划。

第二章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浦东新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2002年,浦东新区实行“大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了浦东新区档案局、浦东新区档案馆、浦东新区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心“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的“三位一体”式管理机构,实现全区综合文书档案与城市建设档案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和整合利用。几年来,新区档案机构整合优势充分显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管理体制的创新同时也带来了档案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新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温家宝总理指出:“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改革开放以后,创办经济特区、推进浦东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新的部署”。

近年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经完成或启动的改革项目达到数百项,并且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档案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体制优势下,在新的建设项目增长点的形势下,浦东新区档案局不断加强城建档案工作,优化城建档案管理,适应浦东开发建设和档案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城建档案管理创新步伐,以实现“以一流档案服务一流浦东开发建设”为工作目标。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服务与监管实行区域负责制,建立区域城建档案管理网络,各项目建设单位都落实了档案分级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确保竣工档案准确、完整、规范,确保区域城建档案整体协调发展。浦东新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服务与监管已初步建立网络体系,积极加强监督检查,持久开展业务指导。在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中,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服务”的原则,实行定人跟踪责任制,并积极搭建重大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联席会议的平台,促进业务交流协作,及时部署推进各阶段工作要求。在档案资源建设方面,把好进馆项目档案质量关,严格档案鉴定制度和进馆规范标准,做好涉及民生项目档案的接收工作,并坚持对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区域进行跟踪拍摄,为浦东开发开放和城市面貌变迁留下了历史记录。浦东新区档案馆现有馆藏建设项目数达6000多个,案卷数达22万卷。

以上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奠定的基础,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阶段,新区档案馆主要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和有效服务。主要流程为:(1)通过与规划管理部门协同,及时掌握区域范围内在建项目的情况,要求各在建项目在建设前期即通过信息化平台报送项目信息,以便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前段控制;
(2)通过相关单位按工程进度在建设各阶段上报项目建设情况和档案工作情况,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对在建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提供服务;
(3)通过项目建设主体网上申报档案验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时进行预约安排,结合实地检查和档案材料审核情况决定是否予以核发档案验收文件。(4)项目建设主体在进行档案验收同时,将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经组卷整理的纸质档案材料和对应的电子文件一并移交进馆。

二、 BIM技术在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BIM技术现状 BIM作为建设项目的整合平台,把来自各方面汇集的信息实行集成管理,这些信息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是建筑运营和维护、城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工程项目中形成的所有应保存的资料,建设项目都应移交城建档案馆,其中也包括运用BIM技术管理的工程项目中形成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也属于城建档案收集范畴。

然而,现阶段,建设单位应用BIM技术主要还是以达到某些具体功能为主,并未有意识的、系统的去进行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如:在设计阶段采用BIM进行建设项目的设计的展示和分析,一方面,将BIM模型作为与设计方沟通的平台,控制设计进度。另一方面,进行设计错误的检测。在招标阶段,建设单位借助于BIM的三维可视化进行招标方案的评审,大大提高投标方案的可读性,确保投保方案的可行性。在施工阶段,采用BIM技术和模拟技术进行施工方案模拟和优化,一方面,提供了一个与承建商沟通的平台,控制施工进度。另一方面,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期和质量。在物业管理阶段,前期建立的BIM模型集成了项目的所有信息,如材料型号、供应商等,可用于辅助建设项目的维护与应用。

三、 浦东新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2002年,浦东新区实行“大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了浦东新区档案局、浦东新区档案馆、浦东新区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心“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的“三位一体”式管理机构,实现全区综合文书档案与城市建设档案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和整合利用。几年来,新区档案机构整合优势充分显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管理体制的创新同时也带来了档案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新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温家宝总理指出:“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改革开放以后,创办经济特区、推进浦东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新的部署”。

近年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经完成或启动的改革项目达到数百项,并且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档案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体制优势下,在新的建设项目增长点的形势下,浦东新区档案局不断加强城建档案工作,优化城建档案管理,适应浦东开发建设和档案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城建档案管理创新步伐,以实现“以一流档案服务一流浦东开发建设”为工作目标。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服务与监管实行区域负责制,建立区域城建档案管理网络,各项目建设单位都落实了档案分级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确保竣工档案准确、完整、规范,确保区域城建档案整体协调发展。浦东新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服务与监管已初步建立网络体系,积极加强监督检查,持久开展业务指导。在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中,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服务”的原则,实行定人跟踪责任制,并积极搭建重大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联席会议的平台,促进业务交流协作,及时部署推进各阶段工作要求。在档案资源建设方面,把好进馆项目档案质量关,严格档案鉴定制度和进馆规范标准,做好涉及民生项目档案的接收工作,并坚持对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区域进行跟踪拍摄,为浦东开发开放和城市面貌变迁留下了历史记录。浦东新区档案馆现有馆藏建设项目数达6000多个,案卷数达22万卷。

以上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奠定的基础,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阶段,新区档案馆主要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和有效服务。主要流程为:(1)通过与规划管理部门协同,及时掌握区域范围内在建项目的情况,要求各在建项目在建设前期即通过信息化平台报送项目信息,以便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前段控制;
(2)通过相关单位按工程进度在建设各阶段上报项目建设情况和档案工作情况,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对在建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提供服务;
(3)通过项目建设主体网上申报档案验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时进行预约安排,结合实地检查和档案材料审核情况决定是否予以核发档案验收文件。(4)项目建设主体在进行档案验收同时,将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经组卷整理的纸质档案材料和对应的电子文件一并移交进馆。

四、 BIM技术给传统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面临带来的挑战 (一)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收集归档建设项目竣工档案文件材料、图纸均为二维状态(电子文件也为扫描件),即以纸质形态固定保存,项目建设的相关信息分散于各份文件、图纸内,各信息之间的关联度不高、集成化不够,使档案利用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受大极大影响。例如,某地块内相邻两栋住宅发生“楼亲亲”事件,为明确相关责任建设主体来馆查阅有关档案材料,耗费了大量时间分别对项目设计文件、监理评估材料、施工记录、竣工验收文件及竣工图进行查阅,在冗杂的档案材料中寻找相关文件和数据。在信息化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建档案应结合当下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和对外服务的智慧化,进一步提高档案的整理利用效率和效果。

(二)城建档案利用层次和利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目前归档建设项目竣工档案只是对单个项目档案材料的档案接收,利用过程中也仅限于单个项目管理性文件(红头文件)、施工记录、竣工图的简单查阅,档案利用停留于较浅层次,档案内在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如需对某区域功能进行调整,要查阅该区域范围各建筑物、市政道路、地下网线等整体档案材料情况,对相关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则较难满足深层次的利用需求。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活动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其价值不可估量。新时期面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形势,研究和挖掘城建档案的利用层次和利用价值,更好的服务于全社会,是城建档案的重中之重。

(三)城建档案的监管重点和范围须顺应现状进行更明确的划分 目前建设项目档案材料的收集仅限于项目前期、施工直至竣工阶段的文件材料,竣工后项目使用维护、装修改造(不涉及结构变化)的相关材料未纳入档案部门的收集和监管范围。这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要求不相符合,而项目建设主体与项目竣工后使用维护单位往往没有交集,一方面建设主体也大多为临时性机构,项目筹建任务完成后则自然撤销;
另一方面项目使用维护单位则变更频繁,因项目后期档案管理呈真空状态,加之各单位、人员意识薄弱,以至于项目在后期使用维护过程中产生文件材料,甚至原业主套竣工归档文件都出现无人管理或散失的情况。随着BIM技术应用层次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应用了BIM技术,政府审批和监管部门也陆续关注BIM,并将BIM技术与现有管理手段加以结合。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应顺应现状,明确划分城建档案的监管重点和范围,为建设单位提供发展方向和指导。

五、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化发展开始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作为信息资源,面对信息化的发展潮流,档案信息化也必然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是时代赋予档案事业的要求,攸关档案事业的发展前途。

近年来,BIM技术成为建筑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住建部在“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中都提到了BIM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随着BIM技术的理念和技术深入发展,政府和企业已认识到BIM技术是未来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基础技术。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用了BIM技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及早考虑结合现有先进技术,通过自主开发,打造与现有城建档案管理流程契合,国内领先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以适应未来BIM技术广泛应用的现状。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必然朝着“可视化”、“集成化”、“数据化”、“智慧化”等方向发展。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研究 一、 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的构建要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首先是要结合现有城建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稳扎基础。其次应确定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的接收移交标准、归档范围,同时考虑现阶段GIS技术、BIM技术、云数据等相关科技的发展及应用水平,搭建一个基于GIS+BIM+大数据技术的全信息化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在以上基础上扩展应用,循序渐进。另外,在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一方面逐步完成原有项目的建模,根据实施情况或效果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一方面根据国家现有推进计划,结合上海市推广BIM应用的大背景,选取典型项目,从浦东新区现有的8个BIM技术的试点项目为突破点,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分步实施。

(二)需求导向的原则 以需求为导向,利用BIM的优势为各方单位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持。BIM技术能够实现建设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进行协同工作,同时,进行工程洽商、技术沟通、工作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管理与监控。在利用BIM管理的工程项目,BIM汇集着大量与工程相关的数据信息,为工程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使业主、设计单位、顾问咨询公司、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众多参建单位同在一个平台上共享相关数据,为工程建造提供最优方案。将众多参建单位的需求作为城建档案信息归档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使各方将已有城建档案信息利用起来,使城建档案真正的为工程建设各方做出贡献。

(三)突出重点的原则 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应遵循突出重点的原则。市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动态管理所必需的技术条件,是城建档案重要数据之一。其建设工作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测绘部门和各专业管线管理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合作,在建库之前首先要作好协调工作,解决数据来源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新增和变化的各种管线资料能及时进入数据库。城建档案馆应以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建设为重点,优先保证管线信息资料可以及时录入数据库。此外,国家、市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应优先纳入数据库建设中,并保证对应数据库能够及时更新以便周边各建设工程项目查阅调用相关信息。

二、 模式构建的思路 (一)
突破传统的观念更新 树立档案管理智慧化意识。以加快馆藏智慧化进程为基础,特别是网络化的建立,城建档案管理要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以适应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技术需求。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对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认识,并以积极的态度抓好这项工作,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馆藏纸质或其他类型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已经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档案原件是非常珍贵的,把珍贵的档案原件录入计算机形成数字化的多媒体文件,用机读的方式提供作用,不仅能提高利用率,而且还有利于原件的保管。利用数据库检索方式提供档案利用所具有的全面、快速、准确的特点,扩大了档案利用范围,使档案利用更为便捷。现在由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档案学科的新名词“智慧档案馆”就是旨在通过网络,使档案利用者能够跨越时空对所需档案、资料进行查询利用,将封闭的档案服务扩展成开放性的、社会化的服务。

智慧城建档案馆综合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一个感知并根据预设方案和案例经验等自动处置档案内容信息、载体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档案综合管理和控制体系,以提高档案管理与档案馆运行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充分运用各类技术手段,对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档案馆运行等各类信息进行感知、挖掘,经综合分析和提炼萃取形成智慧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决策、管理和服务。将传统城建档案馆“重存档,轻利用”的状态彻底改变革新,使城建档案真正“用起来”为工程项目各方服务。

(二)
先行先试的体制创新 在已有城建档案报送平台和流程的基础上同步推行BIM模型及相关工程信息数据归档入库。逐步推行BIM模型信息归档,并尝试将过往城建档案信息中重要部分建模归档,进一步丰富BIM技术下的城建档案信息数据库。改变城建档案保管方式。由于数字化城建档案载体的特殊性,要注重档案设备安全和信息安全两方面,设备安全应当在设备制造、系统安装和应用软件配置时考虑,主要地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而信息安全则需要一系列措施给予保证,保证数字档案的可读性和可利用性,对设备更新情况进行跟踪,在出现不兼容或不可读取等问题之前就应将旧载体上的数字文件转换到新载体上,同时,为防止信息丢失、被非法更改等,尤其在网络环境中,更应该注意共享和保密、逻辑性处理与物理存储等问题。

改变城建档案利用方式。城建档案信息网络的成熟运用,为数字化城建档案馆提供了极好的网络环境,也为开展城建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未来城建档案利用服务的主要方式将不再是提供物理存在的实体,而是指引终端用户通过网络获得存储在档案馆库的数字化信息。只要城建档案编制与城建档案检索采用同一系统软件,将档案内容用一定的格式固定下来,再进行分类、归档、编号等管理,在编制检索时随机调出,组成各种不同类型信息检索工具,通过网上开展电子检索服务,从而方便地互传、互换信息。可使任何一位利用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需有一台联网的电脑或手机,即可进入城建档案管理系统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种网上利用服务的开展,将会使城建档案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

(三)
勇于探索的技术创新 城建档案BIM数据库达到一定规模后,可利用BIM的信息集成等特点,将工程建设BIM模型与GIS地图、大数据等技术结合,打造基于BIM+GIS+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应用平台。

体现“智慧城建档案馆”的理念,构建一种充分利用GIS 技术和BIM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信息化手段,通过平台架构设计与标准规范、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模型集成与管理技术、业务化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等研究,建立起基于BIM+GIS+大数据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平台。

三、 模式流程构建的主要内容需求 (一)运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城建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 1、制定适合的BIM归档范围 根据《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15)》内容,结合浦东新区城建档案建设项目管理实际,可制定如下BIM管理模式归档范围。

运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城建档案收集分为传统纸质档案归档和BIM归档模型归档两部分,其中,纸质档案归档范围在原有归档范围基础上增加BIM管理招标合同,BIM应用方案,BIM实施细则,BIM管理人员材料,BIM专题工程例会、各类培训材料,BIM应用中各类交付成果。归档模型应包含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归档范围内所有内容。

归档主体为各级审批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咨询单位;
归档阶段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运用管理等。

总体内容包括:BIM管理招标合同,BIM应用方案,BIM实施细则,BIM管理人员材料,BIM专题工程例会、各类培训材料,BIM应用中各类交付成果。

2、明确BIM管理平台的归档模型 利用当前BIM技术已深入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在项目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分步将已有BIM模型信息归档,不仅便于工程项目各阶段档案的归档也能够在工程竣工的同时将已归档各阶段BIM模型结合直接生成最终竣工归档模型。实现建设工程档案随工程建设过程逐步归档、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同时自动处理并生成工程竣工档案,进一步使建设工程竣工归档更加简单、便捷、安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供建设单位选择和使用的建模软件会越来越丰富,作为统一接收归档信息的政府机构,不应去适应各种各样的BIM软件平台,而应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兼容多种开发技术所建设的BIM模型,并明确BIM管理平台的归档模型的要求。

IFC标准是一个类似面向对象的建筑数据模型。IFC 模型包括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方面的信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涵盖面很广。IFC标准的目的是支持用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各种特定的软件的协同工作,正因为如此,IFC标准是目前对建筑物信息描述最全面、最详细的规范。这证明了IFC 模型是建筑工业和设备制造工业之间的数据模型交换的最好方法。BIM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有条件下,BIM归档模型的标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IFC标准的基础上,明确归档三维成果验收标准、档案接收标准、档案编制标准。对建设单位提出BIM建模要求、命名规则及模型递交、模型管理的准则。在BIM建模方面,从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上对建模的深度提出具体要求制定BIM建模方法与导则。根据现行城建档案提交要求,对BIM模型中构件的命名、各项文件的分类和格式等做出相应规定。

3、全生命周期档案收集 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一直都较为被动,这种被动性导致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类的档案接收工作开展缓慢。还有一部分建设单位存在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在工程建设当中只注重工程的投资、施工进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对建设工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是否齐全、完整、真实等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没有把档案管理提到正常的工作范围,更没有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机制,来保障整个建设过程中档案资料的完整和齐全。导致档案接收入城建档案馆后,档案资料损毁、遗失或移交不全。

由于BIM可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BIM模型贯穿于整个建设的全过程。BIM模型可有效记录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产生的海量资料,并随着项目的深化进行扩充和自动更改,相比传统方式,所保存的信息不易遗失或损毁,更完备齐全、更真实形象、更节能环保。

(二)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1、建立基于BIM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 结合GIS技术、BIM技术、云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自主开发,打造与现有城建档案管理流程契合、国内领先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可视化”、“集成化”、“数据化”、“智慧化”的目标。

城建档案管理运用BIM技术后,其管理水平可提升到“智能化”管理。查寻信息不再需要查找原始信息进行分析,可直接再现建设项目某一阶段的结果。在前后相似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可以借见,以提高建造的效率。随着建造技术发展和更新,原有的建造工艺需要如何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城建档案工作水平才会得到更高的提升。

2、基础数据库高度整合 搭建BIM三维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专用平台,与现存系统进行对接,通过平台整合现行各个系统的信息资源,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效率。新区档案馆现行的系统或平台不少于8套,这些系统或对内或对外,或多或少满足了档案馆某一特定的业务需求,数据有自身的特点,其他档案馆系统很难使用这些系统中的数据,以至于在档案馆内部以及档案馆之间产生了信息孤岛,阻碍了档案信息化进程。BIM技术具有高度整合信息的功能,在搭建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时应充分考虑将基础数据库进行高度整合。利用GIS和BIM作为信息载体,将所有城建档案信息集成在三维可视化模型中。从各个数据源中有选择的抽取数据,进行必要的格式转换,再转载到基于BIM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中进行统一管理,若发生数据变更,可实时反映到各个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和共享化利用。

通过以下方式将所有城建档案信息集成到平台:
①单体工程的集成:用户按照三维归档要素标准,将建设信息(包含报建信息、用地信息、设计图纸、材料验收、工程验收等)全部集成于归档模型中,并可以通过关键词对各类信息进行检索、调阅。

②各类工程的集成:将所有归档工程,集成于统一的用户界面,用户可根据权限访问不同的信息。归档工程可以依据不同类型(如交通、医疗、消防、教育等)分类显示。

通过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化信息归档:
①.建立数据库:建立面向对象的分类、分层数据库,实现城建档案“存档到入库”的转变。

②.数据检索:归档时,对城建档案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并与BIM模型关联,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快速检索与空间定位。

③.数据更新与维护:建立三维城建档案信息定期更新和维护制度,并设置与将来的三维规划报批平台、三维施工监管平台的数据接口,实现建设过程关键信息的自动更新。

④.数据安全:建立信息防火墙、设置分级查看权限、设置容灾备份数据库,确保城建档案的数据安全。

3、区域内原有数据档案集成 2009年,国务院批复将原浦东、南汇两区合并,新浦东形成包括张江、金桥、外高桥、陆家嘴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临港、前滩、迪士尼3个新发展区域的“4+3”产业功能分区格局。在浦东进一步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年均受理在建项目咨询指导数为1000多次,验收发证达300多个,2013年全区需监管项目达1100多个。针对区内重大工程项目,具有总量多、建设地点分散、参建单位众多、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区域建设项目档案行政管理面临管理系统多、工作量大、数据庞大繁杂的巨大压力。

基于BIM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 其所储存的数据将得到永久保存,且不浪费纸张,不占用物理空间,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和降低管理成本。对于新区正在使用BIM技术和即将使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未来可以直接要求他们提交适用于BIM城建档案管理平台要求的城建档案资料、对于区域内已完成的建设项目,可以鼓励他们在运维阶段应用BIM技术,将所建的BIM模型补充到原有数据库中,发挥价值,进行有效利用。

(三)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利用工作的新要求 1、分层次利用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对档案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应以分级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抓手,以协同互动为突破口,把握重点,以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根据城建档案的内容、分类和重要性等因素,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在利用时应特别注意进行权限设置。对于档案局内不同部门,根据其工作内容及职责范畴对城建档案数据的开放范围或操作权限进行设定,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性和安全性。通过试点区域的引导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建设全区统一的档案目录体系和分级管理体系。

2、提供定制化利用服务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应用已逐渐步入注重应用价值的深度应用阶段,并呈现出BIM技术与项目管理、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BIM+”特点,正在向多阶段、集成化、多角度、协同化、普及化应用五大方向发展。运用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理应为城市各级主管部门提供与其业务相关的可视化、全信息、动态更新的基础城建档案信息,并预留与城市公共服务部门的业务信息融合接口。基于BIM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本身是一项创新举措,在平台基础上可进一步发掘城建档案的定制化利用价值,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档案服务空间。

如利用网络优势,提高档案远程服务能力,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载体;
提供送档上门等主动服务,一改过往被动式、封闭式的城建档案状态,使服务方式更灵活、更人性化;
针对某些企业的活动规划、场地布置等需求,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的资源优势,提供在线咨询和分析预测服务。

四、 模式流程实现的方式 (一)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收集的方式 1、制定BIM归档范围的依据和原则 制定BIM归档范围应参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BIM深度应用与发展》、《关于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联席会议的通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15版)>的通知》、关于印发《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关于在本市开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报送本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工作信息的通知》、关于发布《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咨询服务招标示范文本(2015版)》、《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15版)》的通知、《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 2015)——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上海市档案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编制验收及报送规定》等政策规定。

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遵循传统城建档案与BIM归档模型档案并存的原则 虽然BIM技术的发展形势和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在国内,BIM技术普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受项目规模、项目投资情况以及建设方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要实现所有的建设项目应用BIM技术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过程。这意味着城建档案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全部接收BIM档案。因而,现阶段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应遵循传统城建档案与BIM档案并存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结合现状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②遵循传统城建档案与BIM档案归档模型内容互补的原则 BIM技术在城建档案领域的应用尚无前例可循,因而在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还无法预知将会产生哪些具体的效益或难题,这必然要经历一个探索期。如果立即摒弃传统的城建档案的内容,没有一个过渡适应期,将会在档案收集中产生难以预计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应遵循传统城建档案与BIM档案内容互补的原则,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

2、根据归档范围建立BIM归档模型 对归档格式进行统一要求,要求所收集的城建档案资料符合归档格式。由于现阶段,建设单位是根据建设过程中的需要来应用BIM技术进行3D建模,使用的软件五花八门,且模型承载的信息也是根据需要来设定。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收集要求建设单位所建立的BIM模型的资料必须涵盖归档范围,且提交上来的模型须进行轻量化处理。

3、通过“互联网+”模式实现后竣工阶段归档信息的更新维护政务上云端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政务上云端将政府机构间、政府企业间数据进行融合,提供政务计算弹性资源与能力,重构政务服务系统逻辑,灵活支撑简政放权、放管结。例如开放权限给建设单位提交或查看档案信息,开放端口给物业单位进行相关数据修改等。

(二)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的方式 1、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要与原有平台高度整合,但又相对独立 不同软件平台构建的模型,整合比较困难,但通过统一的建模标准使模型轻量化,可解决了这一问题。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应与新区档案馆现行的各种平台进行整合,首先应解决实施标准的统一问题。

IFC标准是一个类似面向对象的建筑数据模型。IFC 模型包括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方面的信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涵盖面很广。IFC标准的目的是支持用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各种特定的软件的协同工作,正因为如此,IFC标准是目前对建筑物信息描述最全面、最详细的规范。这证明了IFC 模型是建筑工业和设备制造工业之间的数据模型交换的最好方法。

由于新区档案局现行多套系统在不同功能实现上发挥着不容替代的作用,在与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高度融合的同时,继续保持其各自功能的独立性相比在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上进行重复开发更科学合理。

2、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数据库的标准 制定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数据库标准,包括存储、管理、检索和轻量化BIM模型所包含的海量数据信息的标准。保证城建档案信息的统一规范和资源共享。具体包括管理性标准规范、BIM档案管理规范、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空间数据元数据标准、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鉴定标准、BIM档案存储格式与载体标准、技术性标准规范等。其中技术性标准规范包括BIM平台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软件系统工作平台技术标准、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长期保存格式规范、数据加密算法规范、网络数据传输规范、数字水印标准等。

(三)BIM技术的城建档案利用的方式 城建档案的适用对象可分为政府、档案馆内部、企业和公众这几大类。其中政府主要在审评领域进行应用,档案馆内部主要是基于职责范围的城建档案管理开展工作,企业和公众主要是根据需求进行应用。对不同对象常用城建档案的需求进行调研、总结和分析,将最具代表性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情况添加到平台中,开放不同的网络区分权限,为不同对象的需求提供量身打造的服务。

第四章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竣工档案接收保管和应用模式的实施推行机制 一、 整合机制 在上海市大力推进BIM技术应用的宏观背景下,浦东新区采取了一系列推进举措,包括开展试点项目示范、成立BIM技术联席会议等。浦东新区档案馆是新区BIM技术联席会议的主要成员单位之一,承担着推广应用BIM技术的重要职责。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档案馆接收保管和应用模式研究工作应与新区相关BIM单位或BIM技术试点项目进行整合,进行交流探讨,促进课题的完善和落地。

二、 全程控制机制 与BIM的全生命周期应用一致,基于BIM的城建档案也应该体现出全生命周期应用价值。2016年上海市政府试点1-2个政府项目BIM模型审批,提出到2016年底,建立基于应用BIM技术的项目立项、设计方案、招投标、工程验收、审计和档案等环节的审批和监管模式,探索实现模型化一站式并联审批,简化审批流程,探索数字化监管,提高行政审批和监管效率。城建档案应与现有报送平台保持一致,前后呼应。

三、 培训机制 建立规范的培训机制,制定标准化的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开展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管理培训。重点面向档案管理的三个相关主体,即建设单位、职能部门、档案局开展相应培训,使其学习了解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的各项要求,掌握基于BIM技术城建档案管理平台的操作方法。

四、 保障机制 保证平台运行的保障体系包括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系统维护四个模块。对采集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维护等处理,将大量无序的信息有序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社会提供超越时空界限的档案利用服务,可以做到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得到权限许可的档案信息。定期进行系统维护,确保基于BIM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的信息内容安全、过程安全以及存储安全,保障基于BIM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在一个良好的档案信息环境中实施。包括基础设施安全、数据资源安全、应用系统安全、信息化环境安全。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一、 研究总结 回顾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对课题的背景进行了介绍,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本次课题进行了整体概述。

第二部分罗列了当下建设单位应用BIM技术的现状及现阶段浦东新区档案管理工作的状况,通过将BIM的特点与城建档案现阶段面临的挑战进行结合分析,提出BIM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作用。在明确了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后,提出构建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竣工档案接收和保管的应用模式。

第三部分从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竣工档案接收和保管的应用模式的构建原则、思路及模式流程构建的主要内容展开分析和描述,为整个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第四部分,在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竣工档案接收和保管的应用模式构建的逻辑分析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及具体操作方法。

第五部分根据实施路径,提出相关的推行机制,为课题的进一步落地提供保障。

第六部分针对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城建竣工档案接收和保管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思路。

二、 研究展望 目前,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深度也在不断拓展,BIM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建筑领域的必然方向。目前,BIM在审批领域的应用日渐被提上课题,如深圳市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16年4月发布的《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构建与BIM应用相适应的工程建设审批和管理平台。转变政府监管方式,研究并建立与BIM应用相适应的项目立项、概预算报批、规划报建、消防审批、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工程验收和城建档案等环节的管理机制,构建各政府部门之间基于BIM信息协同的审批和管理平台,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程质量和行政效率。但纵观全国,将BIM技术应用于城建档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尚无一例。本次课题的探索是领域内的创新举措,在城建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中应用BIM技术,将和BIM行政审批形成闭环,真正实现城建档案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新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国内其他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此外,随着“智慧城市”战略的提出,城建档案智慧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智慧城市的建设基础是数字城市,BI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实现建筑空间的数字化提供了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途径,为未来基于移动互联网进行实体城市与虚拟城市互动开发、智慧运行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基于BIM技术的城建档案的管理,为将来的城市智慧模型(City Intelligent Model,简称CIM)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数据信息,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城市中各子系统的运行模型,通过多规合一,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的高效、协调、共享的城市治理目标,为智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内容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