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少儿电视节目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少儿电视节目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知识传播平台,它承载着少儿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也对少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视事业也在不断更新进步。但在众多少儿电视节目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少儿电视节目的受众细分化程度还不够 少儿电视节目的受众而需要有一定的细分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不同时期,他们在思维上所关注的对象有所不同。所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制作不同类型的少儿节目是很有必要的。我国目前的电视节目已经注意到了划分受众,但是少儿节目的受众划分还普遍存在不够明确的一面。在少儿电视节目综合实力较强的央视少儿频道中,把节目的受众细分为四个阶段,即6岁以下的学龄前阶段;6-12岁的小学生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阶段;成人阶段。
针对这样的受众划分节目制作,相对细致很多。但是有些少儿电视节目对受众层的划分比较笼统,细分化程度还不够,容易导致节目分类不清,可能会让儿童在不合适的时间观看到不合适的内容,从而接受到了过于成熟化的信息内容,可能导致儿童的思想早熟。也有一些电视节目的频道,把儿童节目与成人节目混在一起播放,这样容易失去频道的针对性,也容易偏离受众目标的定位。还有很多少儿节目的受众划分简单的分为0-18岁,甚至0-25岁的阶段,这样的划分结果就会使节目的播放显得杂乱无章。还有一些少儿频道在晚间还会播放一些非少儿节目,甚至播放偶像剧。可见少儿电视节目的受众细分化做的还远远不够。
在这方面,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日本的一些少儿电视节目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细分为1-2岁的宝宝版;2-3岁的幼儿版;3-4岁的快乐版;4-5岁的成长版;5-6岁的学习版;6-7岁的彩虹版。这样的划分是十分细致的。还有英国的BBC根据0-6岁的婴幼儿阶段;6-12岁的少年阶段;16-34岁的青年阶段,创办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节目。还有台湾的东森电视台也专门设置了0-7岁的幼幼台,专门针对幼儿这一受众面。可见,少儿电视节目的受众细分化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是值得电视节目制作者思考的。
二、少儿电视节目的关注对象还缺乏平衡性 少儿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往往生活于城市中,他们接触的儿童也大多是城市中的孩子,已经习惯用城市孩子的思维和视角去制作节目的内容,这样就使制作出来的节目,城市的孩子无疑成为了主角。还有少儿节目的制作要有助于儿童的阳光健康成长,要让孩子们知道世界的美好与现代化的繁华,让他们对未来新世界充满期待,这样一来,现代化的城市题材也成为了少儿节目制作的首选。但是从数据来看,我国人口中约有4亿人为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人中约有80%生长生活在农村,这其中又有约5600万是中西部地区的留守儿童,他们生活的环境大多贫困落后,这些孩子的思维与认知明显区别于城市中的孩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少儿电视节目就明显表现出了一种不平衡现象,即节目的城市化倾向严重,缺少对农村少儿视角的关注,容易导致农村的少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边缘化倾向。还有一个广告因素,广告商之所以在节目中投入资金成本,是希望拓展销量,而大多数广告中的商品主要销售渠道在城市,而非农村,这样也使得广告商希望节目的受众在城市,以便提高自己商品的知名度。比如少儿节目的广告商品销售对象一般都是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而非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家庭。这样一来就会使少儿电视节目凸显出一些问题。
首先是节目中的内容使大多数农村观众缺乏共鸣。节目中关注的是城市的文化背景,城市的孩子生活,画面感都是都市化的氛围,新奇、炫目、刺激、科技,舞台的绚丽和服装的华丽等等,都会给农村孩子带來距离感,甚至陌生感,他们很难在节目中找到共鸣,也很难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化氛围。其次是话语权会侧重城市。近年来,也有一些少儿电视节目会涉及农村内容,但是节目的主角往往放在城市的孩子,农村的文化环境往往成为了背景式的衬托。还有一些少儿节目把主角的确定位在农村的孩子,但是对他们主要是以扶持的对象来展现,让他们表现出了弱势群体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的状态,使他们容易产生对城市的幻想,被城市所诱惑,追求城市的生活方式,厌恶农村的文化环境等不良心理,从而可能影响农村孩子心理的成长,人格的错位等。
三、教育性与娱乐性的错位 当今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活奔波,工作繁忙,他们自身的课业压力也较大,作业较多,这使儿童的社交圈和课余自由时间相对减少了很多,而电视则成为他们有限的自由时间里较为常用的社交工具和消遣方式。电视节目会无形中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可见电视有着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它是除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另外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但是如果少儿电视节目用完全说教式的方式去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是差强人意的,会让儿童产生反感的副作用,从而失去对节目的兴趣,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收视效果。教育性的少儿电视节目的确符合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但是不能一味的符合教育性而忽略娱乐性,作为少儿电视节目,娱乐性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的最好方式,在娱乐性的前提下,再考虑教育性问题。而当今很多少儿电视节目往往忽视娱乐性的内容,把说教式的教育性放在首位,导致节目并不受儿童欢迎。
少儿电视节目首先应该满足孩子娱乐的心理需求,他们是爱游戏爱玩耍的年龄阶段,在节目中应该首先考虑娱乐性的内容,其次是教育性内容。通过娱乐的内容,让孩子身心得到放松,在愉悦的氛围中会对融入的教育性内容无形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了认知,陶冶了情操。比如英国出品的《天线宝宝》,以四位个性鲜明的主人公,代表四种不同的儿童性格特征,像4岁以前的孩童传播阳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其中采用的重复式的手法、鲜亮色彩、夸大的动作、缓慢的故事情节,很好地锻炼了幼儿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想象力等。
总之,娱乐性与教育性是少儿电视节目重要的亮点,如何衡量和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每一位节目制作者思考的问题。
四、民族文化的体现不足 中国的文化自信应该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少儿电视节目更应该重视民族文化的表现。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本,是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对待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娃娃抓起,而少儿电视节目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平台。它可以让儿童心中慢慢积淀起一种民族归属感,从而逐渐养成民族的品格、民族的精神,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力量。但是我国目前的少儿电视节目中对民族文化的体现尚显且不足,长期以往,容易使儿童丧失民族文化的兴趣点,等到儿童成长为成人阶段,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已经定型,就会失去最好的民族文化熏陶阶段。近年来,中国的少儿电视节目中的民族元素也在呈减少的趋势,很多节目采取购买或者模仿国外节目,这种节目的娱乐性、观赏性的确较强,也受到了大多数儿童的喜爱,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但是具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想把本国的孩子熏陶培养成为具有民族根性的性格特征,少儿电视节目应该付出较大的努力和担负起重要的责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