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同学们,当你们吃着碗里香喷喷的米饭时,你们是否想到了这诱人的粮食从哪儿来的呢?
有一次吃饭,我感到饭菜很不好吃,刚进嘴里就吐了出来,弄得满地满桌子都是掉落的饭菜。爸爸见了我这样,很是生气,质问我说:“明明,你知道我们碗里的饭菜从哪儿来的吗?”“从田地里种出来的呗。”我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知道农民伯伯多么辛苦才种出来的粮食吗?”我摇摇头。于是,爸爸决定周末带着我去农村,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爸爸带我来到了农村的田地里,我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爷爷在拿着锄头吃力地锄着草,已经汗流浃背,上衣已经湿透了,喘不过气来。我想:农民伯伯真是辛苦啊!能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天气下干如此劳累的活儿,真不容易呀!老爷爷把杂草清理的是那么干净,在看看他那双长期劳作的手,早已成了黑黝黝的,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这时我才真切地感觉到我们的粮食饭菜真的来之不易啊!对自己以往浪费粮食的行为倍感愧疚。
我们全球有五十亿人口,我国就有十多亿人口。一人一碗饭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亿碗饭,但我们农村里的田地正急剧地减少,一片片良田正变成高楼大厦,供我们食用的粮食也正逐年减少。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天就可以节约五十亿粒粮食,可以去帮助那些因为贫穷、自然灾害等原因正在挨饿的人们免受饥饿之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为了粮食,冒着严寒酷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从而我们才有粮食吃。每当我再望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农民那辛苦的背影总能在我眼前浮现,心中不由然想起这首诗。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珍惜每一粒粮食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爱粮节粮的模范。
亲爱的居民们:
最近我发现,我们小区地上花花绿绿的包装袋到处飞舞,用电、用水量也是乘“直升飞机”上升。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衣食无忧的时代里,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从前喝不上水、吃不饱饭的苦日子,完全没有把水、电、食物放在眼里。
这也不能完全怪你们,一吨水两块钱,一只塑料袋两角钱,对你们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但是随手关上水龙头、电灯开关,出门前带上环保袋,真的那么难吗?
如果大家再不对资源浪费引起重视,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也许有人会说:“反正浪费一点点又没事,还有那么多呢。再说别人也看不见。”可是,一人浪费一点,全球六十多亿人呀?你打算毁掉几条江,几片森林?再这样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的资源必将面临枯竭,人类以及万物的生命也将面临胁迫,而拉弓没有回头箭,所以要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为地球的未来作出贡献。
其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都是举手之劳。购物时带上环保袋,拒绝白色垃圾;洗完手随手关上水龙头,并不用过大的水洗手;离开房间顺手关上电灯、电风扇,并不在没人的房间里开灯。
我相信,如果人人都做到这几点,环境必将更整洁,空气必将更清新,世界也将会更美好。要时刻记住:“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人人一小步,就是质的提升!”大家一起努力,共创和谐社会,美丽家园!
同学们:
大家好!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由一家杂志社举办的“打造节约型社会”征文活动,参赛作文堆积如山,冠军却被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拿走了。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在有众多高手的比赛选手中,冠军被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拿走了?而杂志社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他是所有参赛者中,唯一把征文写在稿纸正反两面的人。
很多同学们会说,这没有多了不起的。但你又想一下社会上浪费资源的事例:在餐厅里大吃大喝,最后,剩菜剩饭一大桌。难道他忘了自己儿时背的《悯农》了吗?我想,不是的。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10亿人就会节约10亿滴水,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天文数字啊!
我想,节约也是一种财富,它如宝石般的明亮。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当年,周总理那身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睡衣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我在此号召同学们:再遇到水哗哗作响的水龙头时 ,请不要在玩耍,请用最快的速度拧紧水笼头;在别人给你一次性使用筷子时,请你毅然拒绝;当房里无人,却开着灯时,请你坚定的关上灯。
我们要让节约走进校园,走进家中,走进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升高,“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浪费粮食的情况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餐桌虽小,却传承了人类自古以来文明有礼、节俭惜福的优良传统。
1、珍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奢侈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提醒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6、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希望同学们和家长们一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