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句来形容我的语文老师真是太恰当不过了,每天都不辞辛苦的给我们传授知识。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老师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我们这些求知的孩子。
记得体育课上,当我们开心的玩着,一个同学的上衣在嬉戏时弄坏了。您知道了这件事后,立刻二话没说把她的衣服给缝上了,老师您就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不关心着我们。我们就像您的孩子似的,捧在您的手心里。您总是不厌其烦的为一点小事爱护着我们,我们都记在心中的。
有一天天气很寒冷,班级里跟地窖似的,有一个同学冻得感冒发烧,同学告诉了您,你什么也没说,拿了一些药给她吃上,不一会她就好多了。老师您在我心里是多么的无私,就连几片药都是无比的神通广大。
老师您就像粉笔一样,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可贵的生命,留下了让我们学不完的知识。在这学期中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是,在每次同学们第一个背下来课文就去您那给你背,只要是第一个背下来,您就给同学发奖。尤其是考试取得好成绩,您也会给同学发奖,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我是B层的第三名,我听了这个消息这后,我一整天脸上都挂着笑容,因为这是我在学习上第一次获得老师的奖励,老师还发给我一个小本。只要老师点名夸我几句,我就激动的不知怎么高兴了,这奖品更是我出乎意料的。我激动的打开本子,在本的第一页上写着,“只要认真,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只要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我看着老师秀气的字,读着老师给予我的希望。我感受到,只要有细心、有耐心、有恒心,勇敢的去面对学习中的一切,我会有进步的。就这样,我一点点的在学习上坚持着,在学习这条路上摸爬滚打,我的成绩渐渐的有所提高。我不会让老师的心白操的。
师爱就像一把金光闪闪的金钥匙,她能打开我紧闭的心灵;师爱就像一双温柔的手,她不但能缝补衣服,而且能拂去孩子苦涩的泪花。语文老师您用无微不至的爱,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光彩。
敬爱的邓老师,不知您还记得我吗?也许我已被你繁忙的工作埋没了,不过我会轻轻地告诉您,两年前,一个小小的身影曾出现在您眼前,他是那么的调皮,您一定会想,是不是“小捣蛋”微宁啊?对,就是我,不知您现在身体好吗?教学顺利吗?
还记得吗?你刚到我那个班上的第一节课时,就用娓娓动听的话语介绍着自己,还不停地用双眼扫视着全班同学,我一看到您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就有一种预感——你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老师。
您讲的课也特别生动,因此一上您的谭,我总是专心致意地听。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也认真地思考。从那以后,使我这个生来讨厌数学的人慢慢地喜欢上数学了。
在我的印象中,您高高的个子,留着乌黑亮的长头发,还有点幽默感。邓老师,您不但讲课生动有趣,而且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您不是在班里订下不许打电子游戏吗?同学们都不敢违反,可那时我却满不在乎,照常每天去玩几次。好景不常,这件事被您发现了。第二天,您把我叫到办公室,我本以为你要严厉地批评我一顿,可事实并不像我想得那么糟糕,您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微宁,我并不反对你玩电子游戏。你想想,现在你是一个学生,要努力去学习呀。”您虽然没批评我,可我听了像刀割一样难受。
现在我已是一个毕业班的学生了,我永远忘不了曾经启发、教育过我的老师,也永远忘不了童年那美好的生活。最后,我想轻轻地对您说:“老师,你辛苦了,您是我生活的引路人。我将永远永远地记着您。”
妈妈,一直以来,我都有些心里话想对你说,但一直没机会也没勇气说。妈妈,我知道我撒过谎,但是我已经改正了,你为什么不肯相信我呢?虽然我感谢你把我生下来,并辛苦把我养大,但我希望你不要用老眼光看我。
记得那一次,你把我叫进卫生间,指着地上说:“你是不是把米撒在地上了?”“没有啊。”“怎么可能,家里就我们两个人,不是你也不是我,难道有别人来倒进去?”妈妈,你知道我当时听了你的话心里有多委屈吗?我哭着说:“不是我,我在厨房淘的米。”你也气极了:“那这米是哪来的,难道有小偷进来故意把米倒在地上冤枉你?”……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还在争吵中,我只想洗清自己的冤屈,当你说出那句话时,我的心都快碎了:“撒谎不要紧,不承认才让人觉得可恶,我再问一遍,你要是不承认,你就去跪着!”妈妈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呢?难道是因为我之前撒过谎吗?可是我已经改了呀,你怎么还是用老眼光看我呢?我仍然坚持说:“真不是我弄的。”当我说完这句话,你就毫不犹豫地命令我:“给我跪下!”然后不容我再争辩就走了。
我绝望地在黑漆漆的客厅不知跪了多久,心里也对妈妈您失望透顶!“快来睡觉,明天去上学!”在我的腿都要麻木得失去知觉时忽然听到您大声地说。
因为这件事,我和妈妈您冷战了几天,因为这几天我都害怕见到你的面孔。一天晚上,你问我还撒不撒谎,我说:“不管我撒不撒谎,你都不会相信我的。”
“那是因为你撒过谎,让人不信任。”直到这天,我和您才结束了这场冷战,可是心里的伤痛依然还在。
妈妈,请你在确认我干的事之前,先搞清情况,再下结论,不要冤枉我,不要用老眼光看我,好吗?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