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在央视24小时直播的汶川地震节目中,主持人赵普一度哽咽地说:“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画面、被这样的声音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懂得相互关怀。”
感动赵普的画面,是解放军官兵英勇救灾的现场;感动赵普的声音,是温家宝总理“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的深切问候和“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广大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的铿锵誓言。也许一个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泪流满面,有点失态,可看到这样的画面,谁不动容?听了这样的话语,谁不流泪?节目中,赵普被感动,节目外观众被感动,全国人民被感动。
自地震发生,我们便一直被各种各样的感动包围着。视察河南刚刚回京的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连续几十个小时在一线指挥救灾,和人民心连心的总理让人感动;解放军官兵不怕牺牲,冒着余震抢救被困群众,在一个教学楼的废墟上,为防止发生再次坍塌,指挥员命令抢险人员马上撤出时,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哭道:“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视灾区群众如亲人的解放军让我们感动;地震发生时,华西医院5名医护人员正在为年已七旬的任大爷做结肠癌手术,他们没有一个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而是坚持做完手术,危急关头坚守手术台的医护人员让我们感动;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在地震降临的那一刻,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坠下的楼板,拼死护住孩子,至死仍保持着保护姿势的幼儿教师让我们感动……
前方动人的故事一幕幕,后方动人的热潮也同样涌动。抗震救灾义演现场,捐款箱前围满了人,演职员们都纷纷捐款;普通群众自发到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幼儿园的孩子拿出了压岁钱,退休在家的老人拿出了养老钱;献血队伍排成长龙,人们说:“我们不能上前方参加救援,那就让我们献点血吧!”……
动人的故事汇成河,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窝。这些感动,延续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坚定着灾区人民的信心,激励着救灾将士的斗志;这些感动,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共鸣,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心声。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更加有力;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的心贴得更紧!
抗震救灾终会取得彻底胜利,感动的故事说不尽。
人们都说,美丽的风景是杨柳依依溪水潺潺,是桃红柳绿蜂蝶跳舞,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是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是崇山峻岭名山大川,是早晨彩霞傍晚落日,是瀑布飞流青松翠柏,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是海市蜃楼沙漠奇观……
可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却是人心的勇敢善良、救人急难和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那光彩夺目、动人心弦的一幕幕景象,总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心底里。
谁能忘怀啊!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地震。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地动山摇,无数间房子在摇晃倒塌,无数条生命顷刻间阴阳两隔。世界的末日倏然降临到汶川人头上。
我眼前老是晃动着幼儿园教师杜正香的身影。她不过是一个代课教师,可是面对即将倒塌的大楼,面对死亡的危险,她并没有逃避,一次次地从死亡的阴影中抱出一个个吓呆了的孩子。她肯定清楚地知道,教学楼顷刻间会轰然倒塌,可是她还是冲进了教室里,因为那里还有没有出来的孩子。在她的心里,孩子的生命远远超出了她自己的生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论在此时此刻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稽。
杜正香永远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离开了那些活着的学生。撬开沉重的水泥大梁,人们惊现杜老师的怀里还护着几个孩子。壮烈的阴魂护卫着几个幼小的魂灵去了天国,留给人们几缕慰藉,因为年幼的孩子还有着老师的照顾。我不相信迷信,但是却坚信杜老师一定活着,她和死去的孩子们过得很幸福。
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汶川是全国人民的汶川,汶川的苦难是全国人民的苦难。汶川的事情就是全国人民的事情。
地震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震后的房子、山峦还在晃动,全国人民就掀起了紧急救助的热潮。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火车在疾驶,汽车在奔波,飞机在翱翔。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火速奔赴汶川。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废墟下抢救出一个个兄弟姐妹。试问,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我们中华民族那样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这一幕救人急难的壮烈场面,永远留在我的心底里。
距离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过去许久了。
可当我们一想起地震袭来时,解放军叔叔们为了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奋力抢救每一条鲜活的生命,那种不顾自己的安危,在救援现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至今都令人震撼难忘。在那段既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敬礼娃娃”——郎铮就是其中的一位。
郎铮,地震发生时刚满三岁,在北川县的一所幼儿园里正上着课,这时,房屋突然摇晃起来,只几秒钟后他和同学便被掩埋在废墟中。当解放军叔叔们将他奋力解救出来时,已被掩埋近80个小时了,解救出来的小郎铮满身是伤,非常虚弱。可是,当他明白自己已获救之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在担架上举起了自己遍布伤痕的右手,真诚的向解救他
距离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过去许久了。
可当我们一想起地震袭来时,解放军叔叔们为了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奋力抢救每一条鲜活的生命,那种不顾自己的安危,在救援现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至今都令人震撼难忘。在那段既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敬礼娃娃”——郎铮就是其中的一位。
郎铮,地震发生时刚满三岁,在北川县的一所幼儿园里正上着课,这时,房屋突然摇晃起来,只几秒钟后他和同学便被掩埋在废墟中。当解放军叔叔们将他奋力解救出来时,已被掩埋近80个小时了,解救出来的小郎铮满身是伤,非常虚弱。可是,当他明白自己已获救之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在担架上举起了自己遍布伤痕的右手,真诚的向解救他的解放军叔叔们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而此时的他,还仅仅是个小孩子——一个刚满三岁的儿童,他的真诚打动了现场所有人,大家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热泪,而此画面就犹如定格一般,永远的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我是通过电视屏幕看到这一幕画面的,内心深受感动与震撼。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比我年龄还小、还没有上学的小弟弟,竟然在大灾难到来时如此的镇定,如此的懂得感恩,太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了!我明白了:灾难来临其实并不可怕,我们只要怀着一颗坚强无畏的心,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激,充满爱的去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就如同温家宝爷爷说的一句话:多难兴邦。在灾难面前的中国人一定能够更加团结、更加奋进,齐心协力将灾难化解为民族振兴、发展前进的动力。
感谢郎铮弟弟,是他给予了我们爱的启迪,使我们懂得了爱的博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在心,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真诚的善待别人,这个世界就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的解放军叔叔们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而此时的他,还仅仅是个小孩子——一个刚满三岁的儿童,他的真诚打动了现场所有人,大家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热泪,而此画面就犹如定格一般,永远的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我是通过电视屏幕看到这一幕画面的,内心深受感动与震撼。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比我年龄还小、还没有上学的小弟弟,竟然在大灾难到来时如此的镇定,如此的懂得感恩,太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了!我明白了:灾难来临其实并不可怕,我们只要怀着一颗坚强无畏的心,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激,充满爱的去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就如同温家宝爷爷说的一句话:多难兴邦。在灾难面前的中国人一定能够更加团结、更加奋进,齐心协力将灾难化解为民族振兴、发展前进的动力。
感谢郎铮弟弟,是他给予了我们爱的启迪,使我们懂得了爱的博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在心,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真诚的善待别人,这个世界就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只不过是一个孩子,没有诗人那种伟大的境界,但这几天,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绪在我心里流动,令我不自觉地惦念着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人们。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一场大地震让我们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的眼睛,夺眶而出。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对同胞灾难中人,让所有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在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教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还活着学生,望着已经遇难的教师而哭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老师的名字——谭千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他心中的爱,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千秋流淌。
在绵阳的一个援救现场,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战士们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几乎等于送死。但几个战士还是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一个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这样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那片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国民众守望相助的悲悯情怀、以及传递着温暖的行动,同样令人触动。灾难后,我们看到平时一分钱都不放过的出租车司机们,放下手中生意,自发地奔赴灾区帮助救灾;我们看到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工来到献血车前排队,“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没有钱就‘出点血’。”;甚至以拾垃圾为生的老婆婆,老爷爷都要为灾区捐上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元几角钱……谁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减弱,谁说我们的国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温总理那悲切而坚定的脸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温情而又坚毅性格的体现。有了这种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战胜的呢?
动人的故事汇成河,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窝。这些感动,延续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坚定着灾区人民的信心,激励着救灾将士的斗志;这些感动,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共鸣,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心声。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更加有力;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的心贴得更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