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兄弟姐妹要团结,一切要以“和”为贵,吃亏就是便宜。我的父亲是个很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贫穷的时候,他宁愿自己吃不饱,也要带一些吃的东西回来分给他的兄弟姐妹们,现在也是一样,整天乐呵呵的,挂在他嘴里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家和万事兴。”
不知不觉中,我也做了母亲,成了家长。有一天,同事送了儿子一把高级电动玩具枪,要用四个电池,儿子玩起来很过瘾,他的表弟也想玩,他不肯,我好说歹说才让他把枪拿过来,但拿过来后却发现枪里的电池拆了,被儿子藏了起来,还回了我一句:“想玩,让他妈自己去买?”我就对他说:“我小时的玩具可都是跟你姨妈一起玩的,我们从来不吵嘴,有时还把自己喜欢的衣服让给对方穿,现在也一样,你姨妈有点好吃的会拿给妈妈吃,你现在嘴里吃的就是姨妈给的。”儿子转身拿来了电池,从此再也不把玩具藏起来了。
公公家老屋的门上有一块牌匾“五好家庭”,原来公婆跟父母一样,也是从家庭出发,搞好邻里关系的楷模。家里和睦的氛围影响了儿子,他懂得了这些,对他的成长非常好,在家里他能关心老人和孝顺父母,在学校里也能跟同学们搞好关系,互帮互助,努力向上,成了优秀团员和学生会干部。
我是个比较随和的人,在娘家和在婆家一个样,跟婆婆的关系似乎要胜过自己的母亲,婆婆很喜欢跟我一起外出,有熟悉的人问她:“这是谁?”她会很开心地说:“我媳妇。”公公说:“一个人看他有没有品味,只要看他与家人的关系如何就可知了。”虽然这不是一句很精典的话,但至少能让人想到一些什么吧。
家里挂上了我绣的一幅十字绣“家和万事兴”,让和谐的美德世代传扬。
家是温暖的港湾,让你在疲劳时得到休息,家是雨中的一把伞,让你从焦虑中得到安慰,家是劳累中的一杯茶,能让你全身舒适……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说到家风,大家肯定会有疑问:“家风是什么?”家风其实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家的家风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而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所领悟到的。
记得我九岁的时候,那一天,夏日炎炎,我和伙伴们在外面玩,玩得汗流浃背,后来妈妈说:“我刚做好的木莲豆腐,你们到我家吃吧!”这时,我听了一肚子不高兴——他们为什么可以到我家来吃呢?又不是我们家的,凭什么?
妈妈看到我满脸怨气,把我叫了过去,小声地对我说:“你要懂得分享!”在母亲地一句句劝说中,让我平静了下来,深吸了一口气,追上小伙伴。
可母亲做的木莲豆腐只有五份,而我们六个孩子谁也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母亲毫不犹豫,将五份全给了别人,就是没给我。
我热泪盈眶,为什么没给我!转眼间愤怒和泪水让我把杯子给摔了,并跑到我自己的房间,用力地把门关上。
母亲送走了客人,就到我的房间里来,耐心的对我说:“孩子,如果我给你的话,是不是别人也要这样生气啦?这样他们是不是也不跟你玩了?所以,你要大方一点!通过母亲的教导,让我养成了大方和不自私的习惯。
我们家不仅大方,懂得分享,而且父母很注重“孝”字。父亲经常说,“百事孝为先”,尊老爱幼已经是我的座右铭,让我铭记在心。
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有了一个好的家风,我们才能踏出坚定地步伐,才能去展望美好的未来。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训、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时,可能有些同学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训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训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训,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耍,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总是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语重心长地说:“我是怎么给你规定的时间,为什么你每次都不遵守规定呢,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必须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增加了负担。从此,我暗暗地下定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了。“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们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他们。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