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面罩姐姐”:现在是一秒也不能停
疫情发生以来,病例数在持续增加。最近几天,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每天门诊量在500人左右,高峰时达800人。发热门诊经过两次扩充,面积已扩大到原来的五倍。
就诊人数剧增,医院也增派医护人员。有些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慌和长时间排队情绪不稳定。发热门诊护士喻银燕和同事们挨个对患者进行疾病科普,维持秩序。讲到最后,嗓子都哑了。
在发热门诊,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要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长时间在防护隔离下,喻银燕汗水蒸发成水珠打在防护面罩上,被网友称作“最美面罩姐姐”。
疫情暴发使发热门诊短时间聚集许多病患和家属。她也碰到过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不理解,甚至责难。她虽觉得委屈难受,但从不因此影响工作
“大家都没怨言,只想把病看好。我觉得再累也值得,如果以前我们说忙得一分钟都不能停,现在我们会说忙得一秒都不能停。”喻银燕说。
备注:当听说医院的病人要被转送到红十字会医院集中治疗,需要医护人员过去时,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纷纷主动请缨参战。报名参战的名额,一会儿就在护士长这里报满了。内科30多名党员组成了抗击新型肺炎党员突击队。护士长王伟仙理解大家的选择,她说:“越是危险时,医务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并不是不怕疾病,而是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进入攻坚阶段,全国的疫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日增长数逐渐减少。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以更扎实、更接“地气”的作风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绝不可让形式主义拖了后腿。
多一些统一指挥,少一些重复发文。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注重形式不重实效,很容易出现“精力空耗”现象。现在各地均成立了抗疫指挥机构,对本地区的抗疫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一些地方缺少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各发指令,重复给乡镇、村布置相同或类似的工作,导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被无谓的工作消耗了精力。显然,这又是犯了形式主义的病。我们应该提高抗疫指挥机构的统一协调能力,建立更高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各种数据进行共享,避免因为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协调,欠缺统一部署,导致各发指令、各下任务、重复发文。疫情防控是一场艰巨的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多一些“跟我上”,少一些“给我上”。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扛着红旗高呼“跟我上”,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身先士卒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多一些“跟我上”,冲锋在前,奋斗在排查一线、宣传前沿、医护主战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履行铮铮誓言;不要只到现场拍拍手、挥挥手,有形式,没主意,压力层层加码转嫁给基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压,身临一线不后退,从“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到“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不要四处奔波“亮相”“作秀造势”,让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难以招架。
多一些物资援助,少一些报送表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广大的基层干部是冲锋在前的突击手、排头兵,各部门必须为基层干部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确保口罩、消毒水等物资能准时按量配送到位,不能让前线的战士“缺枪少弹”,要让他们都有口罩戴,而不是只有口号喊。同时减少重复或不必要表格的填报,避免基层干部的力量被分散,精力被消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实属不易。只有将拖后腿的形式主义从疫情防控中消除掉,广大基层干部才能干字当头,干出样子,干出风采,干出成效。
“飞雪迎春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拒绝形式主义,就一定能战胜疫情,扫去病毒的阴霾。在山花烂漫时,会心一笑。
春雨绵绵洒落人间,百花开放红艳艳。每逢3月,我们都会缅怀那位平凡之中不平凡的雷锋。
3月5日雷锋节当天,我们学习了一篇美雷锋的诗歌《你,浪花的一滴水》。这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之情。我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了雷锋平凡而伟大,让我震憾。
诗歌的那话:“他啊,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但就是这一滴鲜活的水,却能“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渗透亿万的心”。雷锋是一个平凡的运输兵,他不用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但他却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那次他帮一个外地来的老奶奶找儿子,把自己攒起来的200元分别损给党委办公室,剩余的就捐给遇洪水的辽阳人民,雷锋到沈阳火车站,看见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原来她从山东去吉林,车票与钱都没了,雷锋立刻用自己的津贴来买了一张车票给妇女。看!这些事都非常平凡,却打动了无数的心。就如同诗歌中写道:“他啊,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他啊,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
雷锋精神,人人扬。其实,生活上也有许多活雷锋。据新闻报道,在20年10月13日。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五金厂相继被两车碾过。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荒的陈贤妹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小悦悦并找到家长。一个靠拾荒为生的陈奶奶可想而知身份是多么低微。然而她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处于平凡地位精神却是如些伟大。其实那18位路人不是冷漠而是前段时间新闻那“好人没好报”的心态逐渐渗透了他们的心,但陈奶奶那无私奉献的心已温暖了那十几位路人的冰冷的心。她是我们全人类的好榜样。
除了陈奶奶,社会上还有很多活雷锋。例公交车司机发现的位乘客晕倒,不顾其它乘客的怪责,在最短时间内把那位乘客送到医院;的士司机在戴乘客时发现乘客落下了一些东西,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送到警察局并找到失主。平凡人,做平凡事,影响的不净是心灵,延续的就是雷锋精神。
其实校园里也有活雷锋。例如那位同学看见地上有一块纸屑,他马上拾起来;还有默默无闻地为教室擦一次黑板,收拾一下乱的图书角。虽然这些事都非常平凡和微小,但足以看出同学们在发扬着雷锋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要学习雷锋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美好。
虽然雷锋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精神永远存在。
湛蓝的天空中带着一丝不舍,茂盛的绿荫下带着一丝留念,宽敞的教室里带着一丝悲伤。光阴似箭,日月如梭,6年的时间似流星般划过天际,多么短暂。昨天我还是牙牙学语的儿童,而今天却已成为知书达礼的少年。如今,分别临近,我想对同学们说:“勿忘——那份情。”
可曾记得我们在教室里努力学习?在教室那琅琅的读书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曾记得我们在一届又一届运动会上奋力拼搏?那运动场上争先恐后的身影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曾记得我们认真做题为了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那一张张整洁清楚的答卷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曾记得那一天我们惹了老师生气一起给老师写保证书?那68个工整的签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曾记得篮球比赛我们为了班级的荣誉刻苦练习?那篮球场上断了的篮网就是最好的证明。
勿忘吧,那份情。我们68个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当一份份精致的同学录递到我手中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时间早已流逝!
勿忘吧,那份情。我们无论什么考试都认真答题,得到优异的成绩之时,我们才用这优异的成绩回报为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们。
勿忘吧,那份情。我们68个人永不放弃。失败了,再从泥泞的人生路爬起来;成功了,我们不得意忘形,更加努力的学习,我们胜不骄,败不馁。只因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团体!
勿忘吧,那份情。我们若是有人学习跟不上班来,班上的人都积极的帮助他的学习,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只因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团体!
勿忘吧,那份情。大扫除中,不管轮到谁扫地我们都一丝不苟的打扫,只因我们同处在一个环境中,同处在一个教室里!
如今,毕业考快到了,分别之日已越来越近。不管我们再怎么不舍,再怎么留念,也抵挡不住似水流年。同学们呐,忘不了,忘不了我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毕业考一过,我们将要各奔东西,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学,自己的人生。只希望今后身处的我们,能够勿忘——那份情!
记得儿时走进校园,学会了第一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读了第一本课外书《雷锋叔叔的故事》连环画。从此,雷锋便走进了我的心中。
我想,我虽然不能做出像刘胡兰那样面对敌人屠刀慷慨就义、像董存瑞那样舍身炸碉堡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却能像“雷锋叔叔”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于是,每当拾到铅笔头、铅笔刀时,我总是欢快地跑着,送到老师手里,在老师赞许的目光下,美滋滋地离去;做了坏事后,我总觉得心里不自在,便默默地祈祷:“雷锋叔叔能原谅我吗?”
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雷锋的故事》时,我已长大,雷锋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感到,雷锋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地为人民做好事,是因为他对党有着赤子般的爱,对人民有着大海一样的感情,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恋,对共产主义事业有着坚不可摧的信念。
我看到,雷锋只是一个平凡的战士,一个普通的士兵。“平凡”的像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普通”的像高楼大厦上的一块砖。可是,他的伟大在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放到哪里,青春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作为一块砖,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铺路奠基,做革命的“傻子”。
因其平凡,雷锋走进我心里;因其伟大,雷锋成为我心中的榜样。30多年来,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想到雷锋,便能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鼓舞着我,激励着我,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困惑,作出正确的选择。
今天,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人越来越少了,读《雷锋叔叔的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女儿识字后,我介绍她读的第一本书依然是《雷锋的故事》。我觉得,在人生的道路上,雷锋不仅仅要走进我的心中,他更应该走进我们下一代的心中,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铁娘子”落泪: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严丽,从医22年。因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她是急诊科医护团队眼里的“铁娘子”。武汉发现新型肺炎后病人骤增。急诊科下夜班后,严丽还要去支援发热门诊,白天黑夜连轴转。
“说不怕是假话,但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严丽说,“面对新疾病,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失去信心。”
穿上隔离服,坐在一个地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坐诊10到12个小时,是坐发热门诊的常态。“呼吸也会受影响,时常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明显费力。写病例也会变慢。”
1月5日,严丽发现自己发烧了。“当时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第一反应是我去过哪里,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害。”严丽说,“非典”时,她还年轻,老师们怎么说,她就怎么执行。如今,她成了那个“说”的人。
所幸严丽患上的并非新型肺炎。退烧后第三天,严丽返回工作岗位。“病人太多,医生很紧缺。我多休息一天,同事们就要多承担一些,而他们已快到身体极限了。”
三个月前,为了兑现对丈夫和孩子的承诺,严丽提交了休假申请,获得医院批准。疫情严峻,但考虑她是肿瘤患者,开过4次刀,长时间连轴转没有休息,科室建议她按原计划正常休假。
20日,严丽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机场。临近登机时她却改变主意,决定重回医院,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抗击新型肺炎,“去机场的路上心就慌慌的,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孩子不理解,抱着我哭,说我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承诺。”严丽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
备注: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报名一下就报满了。“我是一个有25年工作经历和15年党龄的党员,如有需要,我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型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有医生写下这样的申请书!
一线天,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又因景观奇特而闻名。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1:350,这些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前方要战“疫”,后方要守护群众,你们和你们一样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才是最美的“一线天”。
近日,总书记在调研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这场战疫中,能否守住社区这道最有效的防线,关键看你们。有你们坚守,所有社区就会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在战“疫”一线,你们如磐石一样坚韧。常说,身在其中,方知其中“味”儿。其实,在战“疫”一线的你们也有苦、也有累、也有烦,只是你们从不怕!
战“疫”一线不怕苦,因为你们把这“苦”默默地落到了心底。越是饱尝苦难的民族,越能理解灾难的意味,我们是从苦难中走出来,一往无前的民族,你们的“根”就扎在这样的民族之上。越是历经沧桑的国家,越懂得自强的重要。在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度,除了勇往直前,没有退路,你们的“脚”就踏在这样的土地上。在战“疫”一线的你们,呈现出了“中国人”的脾气,“中国人”的硬气和“中国人”的志气。面对1:350,只有强大的内心才能盛下这样的“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容纳这样的“苦”,只有举国的同心才能战胜这样的“苦”,这在你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你们身上彰显得更加直截了当,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不屈的意志,中国昂然的毅力,中国惊人的品格。平生多磨砺,天地由我行。我们知道,你们把这“苦”默默的落在了心底。
战“疫”一线不怕累,因为你们把这“累”渐渐地用到了极致。疫情就是命令。生长在这里 就会坚决地守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是你们对命令的“回应”。防控就是责任。工作在这里,就会勇敢地守好这里的每一块阵地,这是你们对责任的“回答”。累过极致,就不感觉累了。为了打赢防疫阻击战,无论风雨,你们连轴转、“开夜车”。每天醒来就同时间赛跑,排查、预警、管理、服务,恨不得如哪吒有个“三头六臂”,脚踏风火轮,化作“千手观音”,驱除这场“疫”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白天与黑夜。众人捧柴火焰高,是源于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力量的累积。正如庆幸的是,我们处在可以让数据“跑步”的时代,很多地方已经运用这些技术,把社区工作者和一线抗“疫”工作者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你们集中精力、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战斗在第一线。
战“疫”一线不怕烦,因为你们把这“烦”悄悄地躲到了静处。基层一线是群众的“天然”防线。记得在做村官时,一位退休的老村官告诉我,把基层工作做好,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耐”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想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一方面,要坚持严防死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安慰群众的腻烦心理,要安抚群众的抵触情绪,追本溯源,就是要“耐”烦。只有“耐”烦,才能守住这“天然”防线。反求诸己,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也有“烦”,更需要安抚、安慰,只是你们在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这种“烦”悄悄地带到了角落里,看一下家里人发来的信息,刷一下朋友圈,甚至是低声的抽泣几声,第二天黎明,你们还是接着干!
“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瞩目仰望,你们就是那万丈青天!
“值此疫情危急之时,作为受到多年教育、党和人民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为人民服务的外科医生,我们必须尽到一个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应有职责。”1月22日,一张来自武汉市优抚医院骨外科的“请战书”出现在院办,12个签名,12个鲜红的指印,是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接下来的几天里,院办里来自临床各部门的“请战书”纷涌而至。
武汉市优抚医院地处武汉市发展大道187号,是武汉市最早的一家精神病医院,值得一提的是,该医院与武汉最早期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华南海鲜市场相距仅200米不到。据该院介绍,2020年1月11日,住院患者中出现首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例,鉴于该院紧邻华南海鲜市场,属于疫情重点防控区域,该院当即对发热病患采取就地隔离措施。
随着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例逐渐增多,该院医护工作人员也先后出现发热症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该院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7个专业工作组,分别承担起一线突击、医护后援、院感监控、后勤保障、舆情防控、统筹调度等工作。1月中下旬至今,医院462名干部职工自己动手先后组建了两个隔离病区,并组织完成了住院楼4个病区和5个职能科室的搬迁工作。
除夕夜,553名常住病人中出现了百余例发热和不同程度的CT影像肺部炎性改变。基础疾病导致的情绪不稳,致使他们难以配合隔离,使得防控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鉴于该院的特殊性,武汉市政府及防控救治指挥部给予高度重视;武汉市卫健委先后两次委派专家到医院指导防控救治工作,并协助该院将6名确诊病例和30名重症疑似病例转入定点医院救治;武汉市财政局协调划拔资金1270万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向该院捐赠了医用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
在如此有力的应援下,优抚医院迅速启动战时程序,突破常规,紧急抢购病床240张、呼吸机3台、高频制氧机2台、防护服20000套,大量药品、检测试剂逐渐到位,保证了防控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高强度的防控救治工作中,该院医护人员也出现被感染的情况。为稳定职工情绪,避免恐慌,院党委主动走进病区,深入一线,与中层干部开展了广泛的交心谈心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以身作则,整个春节班子成员无一人休假,24小时坚守,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天天到岗加班。院职工们以基层支部、科室或个人的名义纷纷向党委提出到一线战斗的申请。
在刚刚开设的隔离病区里,一群90后、95后20多岁的年轻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病房中穿梭,汗水已将衣服湿透,他们却没有一个叫苦喊累。他们总是相互鼓劲、互相打气,“还挺得住吗?”“我没事、扛得住。”“加油,我们能赢!”没有什么能打倒他们。
精神科一区科室主任朱倩芸,一直坚守在防疫战役的第一线,由于过度劳累导致两次晕倒仍不曾退出岗位。同事劝她休息两天,她说:“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休息了,我们的病人怎么办?”
龚世虎、瞿永华是一对双职工,前者始终战斗在隔离病区第一线,后者节前离汉,得知疫情,明知危险,却想尽办法从十堰赶回单位,其事迹被十堰晚报以“高速路口,交警向一辆车敬礼送行,这是一篇写哭记者的报道”刊登。
据介绍,截至2020年2月5日,该院549名患者中已累计确诊病例8例,出现疑似病例85例,好转36例。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战场上,优抚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仍忘我奋斗在最前线。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知识精深的老师。
是谁把雨露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我的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着遍地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老师,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老师,您是石阶,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的爱,犹如太阳一般温暖,清泉一样甘甜。您的爱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的爱,是天下最伟大,最纯洁的爱。
老师,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玫瑰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娇艳的花朵,却不要求任何回报,把所有的赞美都留给枝头的玫瑰。今天是教师节,您竟只收我们的心意,而不收贵重的礼物。老师!您的心意我收下了!
老师,每一缕阳光都是我和同学们对您的祝福,每一颗星星都是我们看着您的眼睛,每一丝细雨都牵着我们深深的思念……
老师,我在这里代表全班同学对您说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雨就像是一朵低语着的花,传达着一种思念,一句祝福,一种安慰,一份温馨,还有那深厚的同学情。
还记得小学毕业后的那个雨天吗?大家都去了不同的学校,而你,我最好的朋友,也是一样离我而去。六年的同学情难道就这样没有了?你连头也不回,看不见我眼中泛起的点点泪光,我一个人站在雨中,独自惆怅……
天空中的鱼有如神魔乱抛,丝丝雨线犹如一排排利剑,在风的指引下,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想着在这六年的时光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嬉戏,这些曾经的美好回忆如今却成我心中最大的伤痕。伴随着声声响雷,我的心,彻底的碎了……
心灰意冷之际,你,却在教学楼旁,那个我们的老地方。记得那一年我考试失利,无比的伤心,放学后一直没有回家,独自蹲在教学楼旁抽泣。我爸妈一直找不到我,便给你打了电话。你得知了后,说:“我知道他在哪里!便飞奔向学校,来到教学楼旁。我见到了你,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沮丧,抱着你大哭起来。你一边安慰我一边帮我擦眼泪。那时候,我觉得我们不是同学,而是兄弟,是亲兄弟。从此以后,无论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会那个在老地方相见。如今离去的你,又再次出现在老地方。
你没有打伞,任凭雨水打湿了你平日中最在乎的头发,打湿了你的新衣,打湿了你的心。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你!绝对是你!我连忙跑上前去,心中的愤怒本想发泄出来,却轻轻地朝你的肩头捶了一拳,“没良心的!还知道回来啊!你抽抽答答地说:“我舍不得!顿时,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泪花与雨花交汇,一朵同学情谊之花悄然绽放。
雨势渐小,久违的阳光终于穿透那阴霾的云层,照耀在教学楼下的小水洼中。雨停了,风息了,但是留下来的却是那永不磨灭的同学情谊。瞧,在天边的彩虹也见证了我们真挚的友情,再为我们鼓掌呢!
风呵护,雨滋润,溢满同学情谊的花朵终于得以灿烂盛开!
我曾为司马迁的不幸遭遇而悲痛无比,曾为诸葛亮的英年早逝而仰天长叹,曾为岳飞的遭人陷害而愤怒不已,而今天,我却为浓浓的母子情而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我在家中看电视,被一个精彩的镜头吸引了:一次地震中,一幢教学楼塌陷了,三百名学生埋在了砖瓦下面。救护人员立刻进行抢救,但只救出了一百多名,救援仍在进行着。突然,一个头发蓬乱、泪流满面的中年妇女急迅跑了过去,冲到了警戒线,来到了警戒区,不停地喊着:“儿子,你在哪里,妈妈来了,来救你了……”警察叔叔忙走过来安慰她说:“你的心情我们理解,请你不要情绪失控,我们会竭尽全力地救援的。”尽管如此,母亲仍然不理睬,跑到废墟面前“儿子,你在哪里,妈妈来了。”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此时的她早已口干舌燥,喝了几口水后,继续寻找儿子,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经过母亲几千次的呼喊,经过几千次的寻觅。终于,她听到了梦寐以求的声音“妈妈,我在一块石头下面,这里还有十几名同学,我们又饥又渴,快来救我们。”母亲喜极而泣,连忙一块一块地扒碎片,救护人员赶来帮忙,她执意不让,说要自己救出儿子。此时的她早已汗流浃背,豆大的汗滴从额头上滴下来,衣衫不整,手黑乎乎的,胳膊、脸上全是伤,砖头砸伤了腿,她全然不顾,几个小时过去了,她又饥又渴,伤痕累累,但仍在坚持着,还不停地呼喊儿子的姓名,告诉儿子不要害怕,自己一直在陪着儿子。又过了几个小时,她循着儿子的声音,掀开了一块有一块废砖,在救护人员的帮助下,她掀开了最后一块石板,看到儿子安全地出来后,便昏了过去……
看到这个故事,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感动,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还有什么不好好学习,报答母亲呢?在母亲劳累了一生的时候,道一声“母亲,祝您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