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也就是大伙儿常说的大年三十儿,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不管是家里,还是大街上,张灯结彩,鞭炮声声,到处一片喜气洋洋。
家里的大人们忙活不停。
瞧!爸爸正在贴“福”字和春联呢!爷爷先把胶水挤到“福”字的四角,接着将胶水抹匀,然后递给爸爸,爸爸先用手抓住福字的两角,再把福字贴上墙面,最后,用那双大手轻拍福字,整好四角,一个大红的“福”字就这样贴好了。爸爸和爷爷配合得十分默契,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接着,镜头推向厨房,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原来是奶奶和妈妈正在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一会儿,一盘盘美味的家肴就相继出锅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下午。“张贻然,快来包馄饨呀!”那是奶奶在喊我呢!不一会儿,桌子上便出现了一排排洁白的“小元宝。”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乖乖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命令。奶奶像指挥官似的喊了声“下”,它们就争先恐后地跳进了锅里。这时,水面上连一个馄饨都找不到,它们都沉入了水底,只有那一圈圈的波纹停留在水面上。不一会儿,一个个馄饨像一条条小金鱼鼓着圆圆的肚皮浮上来了,上下不停地翻滚着。一股馄饨的香气窜进我的鼻子里,让人垂涎三尺。一家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共同举杯,说着一句句吉祥话,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
津津有味地吃完晚饭,当然不能少了money的诱惑。看着一份份红包装进我的口袋,心里喜滋滋的,我是不是一个十足的小“财迷”呀!
这就是我的大年三十儿,一个喜气洋洋、合家团圆的好日子。
#426622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和其他城市一样,濮阳的春节气氛从腊月初就开始弥漫在濮阳的大街小巷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八的早上或晚上,家家都熬腊八粥。把黑米、红豆、黄豆、莲子、花生、红枣等放进高压锅,熬个十几分钟,就能喝上甜滋滋、香喷喷的腊八粥了。我们这熬粥还有个讲究呢:腊八粥不一定只放八样原料,而是放得越多越好,是因为这样明年可以获得丰收。
一转眼到了小年,这天晚上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吃芝麻糖祭灶,为的是让灶王爷到玉帝哪儿说些好话,使人间风调雨顺。
我最喜欢除夕这天。天刚刚蒙上一层黑,鞭炮就在四面八方响了起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有鸡肉啊、鱼肉啊、__肉啊、羊肉啊等等好吃的东西,只有在除夕这天才能同时吃到这么多的美味。晚上坐在沙发上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笑声洋溢在每一个角落的。马上接近子时,新年就要到了,我早已整装待发:一手拿香一手拿炮,准备在新年的第一分钟冲下去,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按我们这的规矩:谁家在新年第一时间把炮点响,谁家就有好运气。把香对准炮捻儿,“呲——啪啪啪啪”
初一一大早,吃完饺子爸爸妈妈就去各家拜年了,爷爷奶奶在家里接待客人,这时濮阳的大街上很少能够看到行人。
正月十五,我们家顿顿吃元宵,大的、小的,张开嘴送进去,别人吃多了就会腻了,我是越吃越想吃。我问奶奶十五为什么吃元宵?奶奶告诉我吃元宵代表对亲人的牵挂,吃了元宵能早日和家人团圆。
元宵节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看的。到了晚上,一束束礼花射入夜空,颜色五彩缤纷,形状千奇百怪。这天还要赏花灯,有龙灯、十二生肖灯、__年大吉灯等等,特别是十二生肖灯,十二个动物有的好像在跳舞,有的则挥舞手臂,还有的盘卷着身子。看花灯的人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正月十七春节假期结束了,学生们该上学的上学,大人们该工作的工作,龙乡大地又呈现出万象更新的繁荣景象了。
春节到了,我终于可以放鞭炮了!那天,我买了好多好多的鞭炮,还有各种各样的烟花,有刺花,有小蝴蝶,有喷花,有金银花,还有好多好多……我真是高兴极了,就盼望夜晚快快到来!
我回到家,想起前几天放过的那种烟花,虽然每一个燃放的时间很短,但它们都有一些反推力,我就想:“虽然每一个的反推力很小,但是可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土成山啊,我不如把他们的力量集中到一起,来推动一辆‘小车礼花’!”
说干就干,我从我的工具箱里找来了剪刀,胶条,又准备好一张硬纸壳,两根一次性木筷子,一个一次性纸杯子,一个大刺花,四个小刺花。
我先用剪刀把硬纸壳剪成四个的圆,做小车的轮子,把一次性筷子剪成纸杯那么宽,然后穿过纸杯,再把四个轮子分别装上,车身就算完成了。下一步,在纸杯底部把四个小烟花穿过,用胶条固定住,把烟花绑在车身上部,喷射机部分也就大功告成了!
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去放烟花,我当然是最积极的了,我拿着装满烟花和鞭炮的口袋,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五彩礼花车”,向小区的燃放地点奔去。
一路上,鞭炮声声,一支支礼花照亮了天空,把天空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们加快脚步赶到地点,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我们在一个稍微空闲的地方开始放花。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车放在地上,用打火机把引线点燃,只见刺花伴随着“辟里啪啦”的声音,发出耀眼的火花,我的五彩礼花车慢慢地动了起来,越跑越快,最后像飞起来一样,渐渐地火花熄灭了,小车在远处消失了。
在这个沸腾的夜晚,我们欣赏着天空一朵朵盛开的礼花,放完其他的花,我们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回来的路上,大家都说我的五彩礼花车相当好。等明年,我还要做更多的特别礼花,让大家一起来观赏,给春节增添更多的欢乐!
我们家乡春节别有一番风味,从春节前几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贫困的家庭里,这几天也要买很多东西。大人们要买过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铺多数过年不开门。小孩子就首先要买爆竹。等到万事俱备,之欠东风时,就盼着春节到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呀盼终于把春节给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红的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中午要吃团圆饭,在吃团圆饭前,还要放鞭炮,那天除了万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吃这顿饭。
吃完团圆饭,除夕夜也悄悄地来了。我们这里除夕要守岁,虽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午夜时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礼花。漆黑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亮了起来,好像白天一样,鞭炮声震耳欲聋,经久不绝古老的小镇便洋溢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饺子,饺子也叫“元宝”预示着招财进宝。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的饭菜香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诉说着人们的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最快乐的也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许多的压岁钱,又不用做作业,还能自由自在的放鞭炮,每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都伴随着我们的欢笑。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我爱家乡的春节。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但最美好的,就数春节了。
一大早,我们用微笑迎接了这个喜庆祥和的日子!穿上了大红色的新衣服,我们犹如冬日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给这美好的节日平添了几分色彩。
吃过早饭,妈妈宣布:“她和爸爸、妹妹是红队,负责打扫;我和爷爷、奶奶是蓝队,负责包饺子。两队来比赛,看哪队把自己队的任务完成又快又好!”比赛开始了,首先奶奶和面。和面期间,我和爷爷去“打探敌情”,去红队看看。到了红队,红队正在热火朝天的打扫。他们有的擦桌子、有的拖地、还有的在擦空调……这时奶奶的面和好了,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奶奶擀饺子皮儿,我和爷爷包饺子。我包的饺子花样百出,有花边形的、有包子形的、还有信封形的……
饺子终于包好了,红队的打扫也圆满结束了。于是妈妈宣布:“这次比赛结果是,平手!”虽然是平手但我们个个都很快乐。
到中午了,我们吃了饭,奶奶和妈妈去买菜,我、爸爸和爷爷,还有妹妹贴春联。我们先把春联放在门上然后拿胶布把春联贴好,这样就大功告成咯!对了我再跟大家分享几幅对联: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五福临门家事兴,四季平安人和顺。
不知不觉中已经晚上了,妈妈、爸爸和奶奶亲自下厨做这顿年夜饭;我们在看电视,厨房里不时的飘来阵阵香味闻得我垂涎三尺。
年夜饭在欢呼中做好了,除了饺子还有红烧肉、鱼肉、清蒸螃蟹、虾……各种各样的美食。我迫不及待的问:“奶奶人都到齐了可以吃了吧?”奶奶说:“再等一下,我说个事,包饺子的时候我把一个硬币包到了饺子里,看看谁能吃到!”说完我们就开始吃了起来,结果是妹妹吃到了!
吃完了饭我们拿着炮挨家挨户的叫小朋友,到了楼下大人们放了鞭炮,一点燃妹妹就吓的跑到楼道!接下来可热闹了!我们把各种各样的炮给点燃了,顿时什么声音都有了,“呯!呯!嘶……嘶……哈哈!哈哈……”
我们回到家,先给爸爸、妈妈磕头,再给爷爷、奶奶磕头,他们一人给了我们一百!然后我们就看了春晚上各种各样的节目,看着看着我们就呼呼大睡了!
这就是我美好的春节记忆!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它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它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它是中国人年味最足的时候。
每逢新春,要想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就少不了吃饺子,所以每当春节来临我们家就举行一年一度的吃饺子大赛。我们一大家人坐在一起齐心协力做好一大盆饺子,在其中三个饺子里面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了带有硬币的饺子就是我们新年中的幸运儿。虽然我只在__除夕夜饺子大赛时吃到过“幸运饺子”,但是每一年的饺子大赛我都很开心的参与。
放烟花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玩小鞭炮。我的最爱是冲天炮,它长的和金箍棒似的,将它朝向天空点燃,它就立马发射和烟花一样火球满天散开,真是又好玩又好看。
春节最让人期待的当属年夜饭了,鸡鸭鱼肉缺一不可。我最爱的是妈妈烧的红烧螃蟹,一口咬下去蟹黄和美味的汤汁共同在我的舌尖舞蹈,给我的味蕾带来无限的享受。
我爱春节,爱大街小巷的张灯结彩,爱美丽又明亮的烟花,爱耐人寻味的美食,更爱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美好片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