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快到了,元宵节放假成了习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听说元宵节和情人节是19年才是在一起的那,我们可真幸运啊!早上刚刚起床我的耳边不断响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表情,两眼笑得都快眯成一道细缝儿。晚上想看电视也看不了“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太大了。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了许多烟花,一起来闹元宵。爸爸和妈妈先点燃大的,我在小心翼翼地拿着擦炮,因为我原来只是光玩摔炮没玩过这种烟花,我从摔炮到擦炮到大烟花,尽管爸爸妈妈一直劝我别怕,但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个不停。“手持烟花”开始出花了!朵朵烟花就像天上飘着数不清的片片雪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又好像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还像淅淅沥沥地毛毛细雨,“手持瀑布”放出的烟花是那样的多,那样的长,那样的美,难怪商家取名叫“手持瀑布”呢!可是“手持瀑布”很快就用完了。我们又开始玩“地妞炮”,姐姐点燃后,“地牛炮”飞快地转起来,飞出来的烟花又圆又小,我想:“圆”和“小”合起来叫,不正是“元宵”的谐音吗?不知道是不是设计者专门这样做得,还是碰巧?
我们放完了自己买得烟花,觉得还不过瘾,于是,我们直奔姑姑家看放烟花。到了姑奶家,她家已经摆好烟花,正等着我们呢。开始放烟花了,只见先是冒着小火星,马上,变成了白色菊花的样子,中间还不停的闪动着绿色的小点,然后,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忽然,全体腾空而起,速变成了一片璀璨的降落伞,时不时冒出许多星星点点,有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从天而降,真是壮观极了,漂亮极了!随后,我们几个小孩又玩起了“七彩电火花”,一点燃,“七彩电火花”就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形状像飞溅起来的小水滴,四处乱飞。我一手拿着一个,高兴的跳起舞来,还不停地在空中写着“元宵节快乐”这几个字,沉醉在一片美好之中。好像有几只小狗也被这美丽的场面所吸引,再也不像平常那样汪汪直叫,而是一直盯着美丽的烟花。
这个元宵节我们可是闹得够开心的,这一天,我可真高兴啊!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身边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随处都能听见礼花炮竹声。
夜幕降临,礼花炮竹声便炸开元宵之夜看花观灯的景象,迎来一片繁华的夜景。
突然,爸爸跑过来催促着我赶快下楼放烟花。听见这话,我便来劲,赶快“飞奔”下楼。只见爸爸妈妈接二连三地从车库里搬出许多烟花,还不时在车库里察看还有没有剩余的。天,这可是把咱家的“财产”全部都“扛”出来呀!这时,爸爸拿出打火机,心翼翼地点起火,还用手在边上为打火机“掩护”着。“点着!”爸爸在远处朝我们大喊着。我与妈妈此时都不约而同地仰望着天空。天空不时出现一个大礼花;不时出现红色、黄色、蓝色的流星雨;不时出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飞碟;不时又出现一条条鱼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这些烟花使我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经不能再用语言来形容。
不一会儿,我上楼,仔细欣赏CCTV元宵晚会的经典节目。这些节目中,沈阳唱的《大海》令我开怀大笑;刘谦表演的魔术让我为他鼓掌,竖起大拇指;他们都获得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一等奖,让我也为他们而高兴与自豪吧!
将近十点时,我爬在窗台上欣赏那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虽然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我却明白什么。
夜深,我久久不愿离开那窗台,因为我想起已经过世的太奶奶……
人生路上永远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让我们学会感恩,时常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这样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
在人的一生中有成千上万值得你回忆留恋的人,包括父亲,母亲,同学,朋友,老师等。这些人在我们的旅程之中,都曾给过我们关爱,给过我们帮助,他们是我们终身感恩至念的人。
我由一个刚落地呱呱叫的婴儿,变成一个宝宝快乐地玩耍,接着踏上读书之路,直到现在成为了一名中学生,所谓的人生快如梭,原来真是如此。再想想这期间涌着多少热烈而含蓄的亲情啊?
当我风卷残云,狼吞虎咽地吃早餐时,母亲会细声说道:“慢点吃,对胃肠不好!”
当我临出门时,母亲会慈祥地对我说:“路上看车,小心一点,慢点骑。”
当我遇到挫折与困难时,父亲会静静关上房门,与我轻松的促膝交谈。
当父亲有空的时候,又会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讲叙他人生的感受。
所以不管,我长大后变成怎样,也不会忘记这幸福又温暖的家庭,更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爱,反而一定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他们。
老师是同学们的第二个母亲,她教我们识字,她教我们科学与文学,她教我们做人的大道理。她的谆谆教导化作我们脑中的智慧,脑中的热血,外在的行为。在人生的旅途上,她丰富了我们的心灵,开发了我们的智力,为我们点燃了希望的光芒,给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敬爱的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她一生的心血,所以我们要用“心”来感谢她。
良师,更不失益友,难道不是吗?与同学的同窗友情,多年来的朝夕相处,更是铭记在心,即使只有短暂的相处时间,但我们曾一起玩耍,度过困难,并肩作战过,多么难忘的回忆。人生贵在相知心啊,朋友,就是你的信赖,就是你的伙伴,更是你最诚挚,最永恒的友谊,我们拥有其一,难道我们不应该幸福,不应该感谢同学吗?
我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我的同学,感谢他们给我一个绚丽多彩的人生,感谢他们让我拥有一颗热情,感恩的心!
_,14岁,大英县民主初中学生。她是一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既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外公外婆的开心果,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从小_就是一个勤劳懂事孝顺的好孩子。由于爸爸长期在外务工,家里所有的农活、家务都由妈妈一个人承担,还要照顾外公外婆,辅导_功课,甚是辛苦。为了不让妈妈操心,_每天一放学回家就积极完成作业,忙完了便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烧火、扫地、收拾房间……晚上,妈妈累得腰酸背痛,_就会拉妈妈在椅子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热腾腾的茶水,边用手帮妈妈捶背揉肩,边给妈妈说故事,讲笑话,唱歌。
_8岁时,爸爸在工地承包了小工程,由于手下工人紧缺,妈妈便把_兄妹交给了外公、外婆,到成都工地帮爸爸打杂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_妈妈从未从事建筑施工,在到工地的第三天下午,因不小心从三楼摔下,落下了终身残疾。加之外公外婆年迈身体不好,_的哥哥只能辍学回家,到医院照顾妈妈。刚上小学二年级的_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家庭的所有家务。经过医院一个多月治疗,妈妈回到家中。从此,_除了上学、做家务,还得分出一部分精力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妈妈,_搬到妈妈的卧室一起居住。每天,小_都会帮着妈妈擦拭身体、翻身、按摩下半身,甚至是妈妈的大小便,都是_一个人帮忙。但_从来不觉得苦和累。妈妈需要营养膳食,_就变着法儿地给妈妈弄吃的,每当遇到自己不会做的菜,她总是耐心地向妈妈请教,学着做给妈妈吃。害怕妈妈担心,自己生病了自己到街上的诊所去看病拿药。
_不仅是对妈妈是这样,对外公、外婆、乡亲邻居都这样。
_的外公、外婆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_又成了他们的好帮手。每日三餐之前,_都要为他们备好碗筷,亲自请他们吃饭,然后亲自为他们盛饭、添饭。有段时间,外公卧病不起,_和哥哥便轮流前去送饭送水送药。也会像陪妈妈原来那样给外公外婆讲故事、唱唱歌,逗老人家开心。
正是_同学的尊老爱亲、勤奋好学,她深得老师、家长、同学和邻里的好评。在学习上,_被评为“三好学生”五次,“优秀学生干部”三次。与此同时,学校评选的“德育少年”“尊师之星”,_也总是榜上有名。但这一切_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希望能将自己的爱传递给周边的人,将尊老爱亲的这份厚重的传统美德发扬广大。
“来!干杯!”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带着喜庆和吉祥而来!
我们家过春节吃东西可讲究了,要说讲究就得讲到吃!吃每个人都会!但春节吃的可跟平常吃的不一样。我们老家春节餐卓上必上的三道菜;第一道;汤圆代表"团团圆圆”第二道;鱼代表“年年有余”第三道;面代表“寿长百年”。因此我非常喜欢春节,因为它可以让我大饱口福!春节的食品既好吃又不腻,一举两得!
记得去年春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在家门口放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我们家除了吃还不够,还有贴。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贴对联吧!对联代表着欢乐和祥和,一幅幅对联带来了吉祥与祝福,而且对联里的每个字都有中国古老的浓厚的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等等。那在哪贴呢?这也是有讲究的。不止要贴大门,还有贴厨房。那怎么贴呢?可以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等。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见爸爸一直在门外搞东西,出去仔细一看原来爸爸是在贴对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从桌上拿了一副对联贴贴。不过一会对联就贴好了。我走到爸爸旁边,拉起他的大手就往我贴的对联的地方那走,我只指了指说;"爸爸你看,我贴的.”爸爸一看,眉头一紧。我想;不会出什么事了吧。果然,爸爸一看完就在那哈哈大笑,原来我把“门心”贴在了门楣的横桩上,把“横批”贴在门板上端中心,两个恰恰相反。
春节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今天是植树节,我非常高兴。昨天晚上我就嚷嚷着要种树,好不容易说服了爸爸、妈妈,让爸爸在植树节这天给我买一棵树苗种下。
中午在姥姥家吃完饭,我和姐姐正在看电视,忽然听见有摩托车的声音,我想,一定是爸爸回来了。我们急忙打开门去迎接爸爸,爸爸的车把上捆着一棵树苗,我和姐姐兴奋极了。爸爸告诉我,这是甜桃树。
开始种树了。在姥姥给我们选好的位置上,爸爸先用尖铁棍把土弄松了,我卖力地往外铲土。铲了一会儿,就让姐姐来铲。等坑挖好了,就把树苗放进去,往里填土。姥姥告诉我们,填土时,要把树苗往上提着点儿,不然,树根被压住,就不容易扎根了。很快,坑就填满了。在坑周围还要用土围一个圈,这样,浇水时水就不容易流走了。
树苗栽好了,它笔直地站在那里,像个昂首挺胸的大将军。干完活,我累得满头大汗,但看着我那精神的小树,我也就不觉得累了。
小树,快快长大吧!咱们比一比,看谁长得更高、更快!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有两位小客人要来到我的家乡。他们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熊猫冰墩墩和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灯笼娃娃雪容融。我想带他们参观家乡的一个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采石矶。
一大早,我们约好在景区门口集合。冰墩墩穿着超能量冰晶外衣,酷似宇航员。雪容融身穿红彤彤的棉袍,可爱极了。我们手拉着手欢笑着进入景区,开始游玩。
我们先来到山脚下的一片牡丹园,那里的花开得争奇斗艳,有红的、白的、粉的,一朵比一朵漂亮,美丽极了!乐得他们上窜下跳,闻闻这朵,嗅嗅那朵。接着我们又经过了一片水杉林,那里的水杉长得又高又直,就像一群待检阅的士兵。忙得他俩一会儿与这株合影,一会儿与那株拥抱。
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山中间的三元洞,它是一座很大的天然石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我们走进洞里,立刻感觉到洞内的凉爽。洞内有上下两层,洞内还有一个洞,直通长江。穿过长洞,我们看见江水拍击着洞边的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望着眼前的滚滚长江,我吟诵起诗仙李白在采石矶写下的留传千古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他俩连连拍手叫好,欢呼着:真是历史悠久呀!
突然冰墩墩在前面大喊快来快来,上面有座古楼,我们快去看看。我们三步并着两步的跟在他后面跑,不一会儿来到了山顶上的古楼,这座楼是太白楼,它面临长江,背连翠螺山,浓荫簇拥,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古建筑。我们边感叹古建筑的构造,边向楼顶攀爬,终于到达了太白楼的楼顶。只见远处的楼房、近处的大树、奔流的江水全在我们的脚下,抬头看着天空,我不禁想,这要是晚上可真有一种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感觉呢!他俩不禁连连赞叹:真是太壮观了!你的家乡真美呀!看到他俩一脸惊叹的表情,我不禁为我的家乡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时间过得真快,太阳快要落山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依依不舍地下山与我告别。他们说: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我高兴地说:欢迎你们以后常来玩呀!
这可真是难忘的一天!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你们的元宵节有没有去看花灯,每年的元宵节我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去看花灯了,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看的花灯最使我印象深刻。
元宵节的日期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总会皓月当空,不管你在什么角落你总能感受到月亮的存在,那闪亮的光芒好像一直在陪伴着你。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和一群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公园看各种各样的花灯。
花灯的世界是美好的,让你只想沉迷其中,不想脱身,你看!那里的花灯的形状是个兔子型的,可爱极了,好像在跟我招手要我把它抱到怀里。还有一个花灯的模样长的森林中的大王——老虎,不过这个老虎可不再那么可怕,它好像还在冲我们微笑呢!
别以为这里的花灯只是花灯,其实上面还印着各种各样的字谜呢!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也去试一试,说不定就猜中了答案,得到奖励呢!
这里的花灯不仅可以猜,还可以拉,我也上前去拉了几个花灯,我拉的是红红的桃子灯,只要轻轻一拉它就会慢慢地打开,忽然从里面“飞”出一个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游人看了不停地拍手叫好。小宇的孙悟空灯会挥动它的金箍棒。小李的龙灯会跑来跑去,眼睛还会发亮呢!小天拉的是最可爱的兔子灯,小乐也有一个会打开的莲花灯。
兴高采烈地拉着灯。我们一会儿并排向前跑,一会儿互相追逐,一会儿你追我赶。
所有的灯中,最多的是兔子灯,因为它善良、可爱,给我们的节日带来了幸福平安。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具有名族特色,我喜欢过中国节。
今天是20__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吃过饭后,一起来到了大街上观看放烟花。刚走出大院门口,就看到马路两侧到处都是观看烟花的人。这时大门西边已是鞭炮齐鸣,烟花翻飞了。
哎呀!元宵节的夜景太漂亮了,太壮观了。那五光十色的烟花把节日的夜空点缀的五彩缤纷。
这时,只见西边的天空上,急急的来了一个“天女散花”后,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嫦娥奔月”,一会儿又来了一个“群星闪烁”,突然,东边的天空上来了一个更厉害的“神七出仓”、“火龙摆尾”,整个城市都变成了鞭炮的世界,烟花的海洋,到处都是惊叹声和欢笑声,别提有多热闹了。
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观看着烟花。我和姐姐还拿了一把“钻天炮”,自由自在的放着,姐姐虽然大却比较胆小,不敢用火机去点,道是年龄小小的我,胆子比姐姐大多了。我问爸爸要来火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点燃了一个小鞭炮,只见“小鞭炮”打了一个滚就飞上了天,我暗暗为自己的勇敢来庆幸。这时,我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自言自语地说:“真呛人!”爸爸说:“那是烟花放多了污染了空气造成的。礼花虽然好看,但它会污染空气,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我们还是少放为好,要做到安全第一,观放第二。”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把手里剩下的小鞭炮立即扔到垃圾箱里了。
今年的元宵节虽然没有去看花灯,但是我却觉得过地非常地开心。因为它让我懂得了燃放烟花的安全知识。
每个人都在路上。每个人都在寻找心灵归属的路上,每个人的灵魂,都永远在路上。
这条路,是属于你自己的。一盏清茶,茗茗幽香,一壶醇酒,悠悠醉人。旷远的江边,一叶孤舟,一轮明月,一阵清风,一切都是生活最淳朴最原始的一面。他一直在追寻人心最初最淳朴最原始的一面的路上。在他心中,人性的本真一直在召唤着他,他不断地想在这个喧嚣浮华,灯红酒绿的世界中找到人心最开始的那种美好纯素,那种生活的最自然最朴素的美。对于他来说,他的家,便是《边城》中那个世外桃源,规避了一切的世俗势利,那么美那么纯,他也不期望有多少人理解他选择的这条路,他带着自己美好的心愿,执着的一路走下去。
这条路,是茫茫的。茫茫的,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孤身一人,在这条望不到尽头的路上奋力探索着,思考着人性的救赎与复活。人生而有罪,而这种罪如何才能赎回;人生而有错,而这些错如何才能弥补。大千世界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清人性的丑与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对自己即将泯灭的人性的复活?聂赫留朵夫走上了一条对自己的“复活”的道路,义无反顾的;即使这条路上不仅仅只有荆棘,他依旧在茫茫沙尘中找到那个最初的自己,让自己重生。我想,这也正是托尔斯泰所在追寻的——究竟如何在这个腐朽与光明同存的世界中找到那一丝人性的光辉。而这条路,即使在如今,也不是“艰难”二字可涵盖的。
这条路,是无穷无尽的。背上行囊,行走于断垣残壁之间,触摸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余秋雨在寻找历史的真谛,思考万物的存亡。一个人的生与死,一个国家的兴与衰,背后又有多少难以言喻的痛与伤。余秋雨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进着,他渴望能找到古老文化背后的故事。历史是宁静而又喧闹的,正如其所说,千年只在一叹之间。这种看透世间万物,看清历史后的淡然心境,又有多少人能追寻到?哪怕再给我们一千年,我们也永远只能在这条路上跋涉,永远触不及终点……
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只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今天是《开学第一课》播放的日子,在晚上八点的时候,我准时收看了节目。今天这档节目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自信,什么是百折不挠,什么是奉献精神。
当初就是因为我们自信,我们民族才能从战乱中建立起一个新中国。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自信,所以就算在西方全面的封锁之下,我们也能够发展至今。自信,是我们民族前进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当年一场鸦片战争开启了我们中国人近百年的屈辱,但是我们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外敌侵略我们?没关系,我们一次次的反击,最后还是将对方赶回去了。科技发展落后?没关系,无数先烈一次次实验,最终还是将原子弹发明出来,为国防注入了强而有力的力量。
正是因为我们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民族才能在一次次跌倒的情况下,又重新站起来前行,一直到今天。
那么什么又是奉献精神呢?就是敢为他人牺牲的精神。当初无数革命先烈就是抱着这样的精神去抗击侵略者的,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人,我们才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假如这些革命先烈没有奉献精神的,可能现在我们国家早就不复存在了。
我在电视看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小女孩与母亲相依为命,但由于种种原因,母亲瘫痪在床,可小女孩才7岁,就要支撑起整个家庭,只靠母亲一点退休金,这个小女孩做饭时站在凳子上,不知摔了多少跤,还要照顾瘫痪的母亲,且还要去学校上学,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竟十几年,也考到了理想的大学。
看了这则故事,使我非常感动,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感动着我。关于感动的初中作文
那一日中午,我高兴的去学校上学,心里非常高兴,是因为上午老师夸奖我助人为乐,团结同学等,像蜂蜜里的糖一样……在车站等了十几分钟,说也奇怪,平日里很快就到的车,今日说啥也没来,肩上背着沉重的书包,又顶着炎炎夏日,加上知了不停的叫唤,使我原本高兴的心情一下子就变糟了,说时迟,那时快,车已经来了,可车上的人非常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上车,心情变得更糟了,这会有人下车,我坐上了空位子,在我旁边是一位看似在读小学的学生,车子一如既往的走着,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当时,我心里就想:背着这么重的书包,又这么热,还是让别人让座吧。可是,没有一个让座,我还是“心安理得”的坐在位子上,我旁边么位小学生把老奶奶拉了过来,说:“奶奶,坐。”这位老奶奶连声道谢。虽然从小男孩起身到老奶奶坐到位置上,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可是我非常感动,小男孩背着这么大这么重,如泰山一般的书包还让座,过了几站,小男孩下车了,虽望着小男孩的身影慢慢远去,但我心里已永远存着这身影,它使我感动,它使我前进,它使我感动羞愧。
感动常在,只要我们打开心非,心系社会,就有许许多多的事感动,感动着我们。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