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专题党课讲稿
一、“四重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是一个崭新的工业建设时期,在这个阶段我国进行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改造工业和手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加速推进工业化、追赶世界新工业革命的“脚步”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群体自身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工匠精神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工人阶级执政提升了工匠的社会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从被压迫、被剥削者变成了国家的主人,相应地,作为工人阶级主体力量的工匠也完成了从旧社会被迫劳动到积极建设新社会姿态的转变。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封建专制的政治、经济制度造成工匠社会地位低下,“工”排在“农”之后,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古代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手工业获得发展,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现在广为赞扬的古代工匠精神主要彰显于官营手工业创造的成果。官营手工业的生产者一般是被官府控制的匠人,身份地位低于平民;民间手工业者不仅要为生计劳作,还要缴纳赋税,政治地位低下,这种情况决定了古代的工匠不能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进行自由的生产劳动。在近现代,机器大工业极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手工业,工匠则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被具有不可抗拒力量的轮子碾压着①,成为为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毫无经济和政治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工人阶级一跃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政治
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作为独立的生产者存在,而是兼具生产者和建设者两种身份。相应地,工匠群体也充满了精神力量,各行各业的工匠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建设国家而奋斗。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生产资料变成公有制,工匠的劳动成果不再被私有制下的个人剥削,而是由联合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劳动是为造福国家和人民,这就大大激发了工匠们无私奉献的热情。工匠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社会心态的转变让该时期的工匠精神“脱胎换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风貌。
(二)传统手工业转为现代工业改变了工匠的身份
从整个世界工业进程看,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是与世界各国发展方向基本一致的过程,这种转变在国家间的区别只在于速度的快慢,以及有无出现曲折和倒退。由于现代工匠群体强烈依附于工业的生产方式,因此,这种转变使工匠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旧中国并没有大规模的机器工业,而“手工业生产门类极多,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社会商品生产的主要形式,构成了传统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②,“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手工业仍然是中国社会商品生产的主干”③。这就造就了数量庞大的传统手工业工匠群体,他们的劳动方式以手工生产为主。二三十年代之后,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逐渐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方式大大压缩了手工业生产的比例,机械化生产者代替了手工生产者,传统手工工匠也逐渐变成能使用和操作现代化机器的工人。工匠身份的转变也改变了传统工匠精神的一些内涵。传统手工业主要使用人力或畜力,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工匠生产十分依赖自然
且分工比较简单,加之许多手工行业都是世代传承,工匠们一生只需要把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这有利于制造出精致、优异的产品,也有利于赋予手工产品以更多的人文意蕴。而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具有规模性和效率性,分工十分复杂,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由生产方式刺激而产生的大规模的社会需求。现代工匠们往往只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很少有人能完全掌握整个生产流程,这就容易使他们形成单一的生产意识。另外,现代机器生产所消耗的资料并不都是直接从自然获取的,很多都是其他行业制造出来的产品,这有利于“单一生产意识”集合。因此,不同生产方式下产生不同的工匠,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
(三)体力劳动转向技术劳动改变了工匠的劳动方式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型工匠的劳动方式几乎都是体力劳动或者是艺术劳动,各行工匠之间的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体力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技艺的高低。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种劳动方式的性质有所变化,体力劳动型工匠开始向技术型工匠转变,经验开始为科学技术所代替。然而,这种转变并不是彻底完成了的,而是一种趋势,这恰恰符合了那个时代的背景。新的工业革命突破了以往的工业生产方式,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产生了一批技术人员和高科技研究人员,他们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业生产劳动,转而从事脑力劳动。例如,从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在航空、原子能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我国一大批优秀的大国工匠“群星闪耀”,为我国打造了众多世界“第一”,相对于一线劳动工人,他们为国家贡献的更重要的是脑力和心血。加之,现代社会生产和管理日益结合在一起,即使还在工业生产一线的工匠,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负责管理一些生产环节,例如,担任生产小组组长,这就需要他们在生产中既要从事体力生产劳动也要从事管理型生产劳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为核心的技术革新运动,主攻方向是使手工操作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既做到了紧密结合当前生产,又做到积极地向高级、精密、尖端技术进军①。这项运动使大批的工匠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变了许多部门的生产面貌。工匠劳动方式的转变使工匠精神的内涵得以拓展和深化。
(四)工业化体系逐渐开放拓宽了工匠与外界的交流途径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对外交往主要集中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也影响到了工匠与外界的交流。起初,我国也不是独悬于世界之外发展工业的,而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的技术引进。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曾4次集中引进国外技术,技术引进被当做填补中国现代产业空白、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一条捷径②。整个50年代,我国先后与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引进项目合同。项目与技术的引进同时也包含专家人才的引进,苏联援助中国的时期,大约派遣5400名工业企业部门专家③,同时,我国也成批派出人员到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例如,中苏双方签订156项援建项目,苏联给我们提供贷款和工业援助,项目中多数重要岗位的生产技术人员,如总工程师、车间主任、关键工段长都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就成批被派往苏联对口工厂进行培训④。这种国际间的工人流动创造和改变了工匠与外界的交流途径,也使我国工匠精神和国外工匠精神有了对比和借鉴。在原来纯粹的手工业生产
时期,工匠无法也不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有些出于行业竞争的需要还隔绝交流,即使是在需要手工生产合作的行业里,交流也仅限于行业内部,工匠们就只能专心扑在自己的工作上,专注认真,但也缺乏国际视野;机器工业生产时期,工匠们都是生产环节上的一环,进行最多的是生产过程中的交流,或者是与国内不同地区同行人员的交流。但当与外界接触之后,我国的一些工匠看到了国外工匠的劳动方式,从而体验到他们的工匠精神以取长补短;看到了自己所在行业在国家乃至世界工业体系中的位置,从而磨炼出一种国际视野、国家情怀;看到了我国在工业上的落后,从而激发了发奋图强的决心。
二、技艺与境界相统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
精神是有传承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继承了传统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并在特殊的时代条件下增添了新的内涵,包括爱国、担当、合作、精制、创新精神,其中,爱国、担当、合作是工匠的精神境界,精制、创新是工匠的价值追求,这些精神互为条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爱国敬业、服务人民的工匠爱国精神
爱国敬业、服务人民的工匠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主题,这一精神贯穿在工匠担当、合作、精制、创新精神之中。工匠的爱国精神并不是一种对工匠技艺的要求,而是工匠的一种精神境界。因为,其一,每个工匠都是属于某个国家的,作为一个国家的成员,爱国是工匠的自发情感;其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要动员全体劳动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必然要求工
匠们爱国家、爱社会主义,而工匠们也只有具有爱国精神,才能全心投入生产,立足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努力地壮大国家力量。另外,爱国敬业和服务人民又是统一的。一般工匠们从事一份劳动,往往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社会报酬,满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些工匠看似取得了耀眼的成果,但是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物质回报,在精神境界上很难谈得上是为了服务人民。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杰出工匠则有所不同,但凡取得杰出成就的工匠,都有大情怀、大格局和大担当,都怀着一颗报国心,立志为祖国争光,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发挥最大的社会作用,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无论是我们所熟知的“xx精神”“螺丝钉精神”“铁人精神”,还是“红县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精神,都浸润着我国优秀工匠们爱国家、爱人民的政治本色和忠于职守、坚守岗位的职业操守,彰显着我国优秀工匠们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工匠担当精神
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工匠担当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动力源泉,成为激励我国工匠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本来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后来这种优良传统得以继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工匠身上,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集中体现的是一种担当精神,它能促使工匠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劳动不仅是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手段,而且还是和国家、民族利益密切相关的,从而产生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冲动,形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干劲。自力更生是奋斗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工业比较落
后,尤其是在苏联撤走所有专家之后,剩下的“摊子”需要我国独立撑起。这种情况下,我国工匠勇担大任,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我国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等等。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果,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世界空白”,而大桥开始建设之前,苏联撤走专家,在最困难的日子里,筑桥工匠们白手起家靠肩扛手挑,完成了这座“争气桥”①。“两弹一星”是我国工匠精神的重要表现,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为保家卫国,广大科研工匠培育和发扬崇高的担当精神,“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信心。
(三)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从传统手工工匠的劳动过程来看,互相学习和帮助的行为似乎集中存在于学徒和师傅身上,我们很难看到同行业之间工匠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反而相互封锁、以邻为壑。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就改变了传统的工匠的交往方式,他们开始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虽然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工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但是它强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②。在一个部门中,总是存在着技艺比较先进的工匠,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他们秉持共同提高的原则,帮助后进,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匠学会他们的技术,原来属于个人的先进生产力就快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就能极大促进整个社会的生产水平。例如,我国工匠的典范——————马恒昌工作小
组,从1950年至1978年,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靠的就是互相帮助的精神③。这个小组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妨碍提高生产的行会观念,全组成员在生产上互相帮助,亲密团结,把高度的劳动热情和钻研技术相结合,改进生产工具和劳动组织,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全国先进生产小组的县帜①。这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了工匠们的劳动主动性,最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激励了他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出丰功伟绩。直至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环境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匠的这种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仍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制精神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制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从工匠精神的图谱来看,不管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工匠精神还是西方社会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始终都是工匠精神的最根本的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匠精神也具有这项基本属性。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内含着敬业乐业、专注专一的品质,主要是指工匠在制造产品时的一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和责任心,通过不断打磨细节,使之更加完美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匠身份和劳动方式的转变,这种精致精神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它不仅通过工匠造物的方式表现出来,更通过技术型工匠的技术生产表现出来;它不仅要求打造出精美物品,更要求技术臻于完美。例如,王启民从王进喜手里接过xx油田的“接力棒”后,“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怎么开发好xx油田”③。为了使油田持续稳产高产,他力求完善油田开发方法和配
套的工艺技术,为了画一张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他收集了近一万个数据,花了10年时间实验。后来,他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为xx油田实现持续高产高效开发做出重要贡献。又如纺织女工郝建秀,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摸索出“细纱工作法”,经全国推广后大大提高了我国纺织工人的工作效率;建筑工匠小组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击队始终坚持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取得超额完成建筑生产任务的成绩,13年间,平均工作效率达到国家定额的%,优质品率达到%,并为国家节约钢材60多吨④;等等。精致精神以一种激励工匠不断超越自身的激励因素,促使工匠不断取得进步,并为工匠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五)刻苦钻研、技术革新的工匠创新精神
刻苦钻研、技术革新的工匠创新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创新是工匠精神核心内容的一部分,杰出工匠制造出的产品之所以价值较高,一个重要因素是工匠的创新能力使它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和独创性。当个人或群体的生产技术达到社会的平均生产技术水平时,质量层面无法创造出差异空间,那么创新品质就成为必然要求;当现有工具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时,生产需求却仍得不到满足,那么创新工具就成为必然要求,等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新精神就在我国工匠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当时,我国发展工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的生产资源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生产率;二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经验,需要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我国就在各个行业开展技术革新、技术运动和先进生产者运动,一大批优秀的工匠涌现,他们爱国敬业、刻
苦钻研,积极从事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例如,王崇伦研制出“万能工具胎”,将车床加工功效提升6至7倍;倪志福创造了“倪志福钻头”,大大提高了钻头的使用性能和切削寿命,在国内外切削界引起重大反响;马学礼研制出高速“套料刀”,效率比原来的苏式工具提高6倍;苏广铭、孙茂松、盛利、傅海泉发明出新刀具,提高了我国金属切削能力;黄荣昌、王全禄创造的木工机械的推广,推动了我国木工机械化的进程等等⑤。这些优秀的工匠不满足于现状,刻苦钻研,以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让我国在工业领域的某些方面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贡献了力量。
三、精神与物质的“互动”:工匠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先进的社会精神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工匠精神代表了工匠文化的精华,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不管是在促进物质生产上还是在发挥精神引领作用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为保卫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全创造了物质基础
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在保家卫国上,物质力量始终是最基本的“硬实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工匠精神为保卫新中国的安全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迫切需要稳定的发展环境,然而,仍有国民党残余势力与新生的人民政权对抗,从事破坏活动;国际上有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国,它坚持与中国为敌,对新中国政治上进行孤立、军事上进行战略包围,甚至直接
参与对新中国的军事行动。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国还受到苏联的军事威胁,期间还要应对与周边国家的冲突。这些都对我们的人民民主政权和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也严重危害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政治孤立和核威胁。核武器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拥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威慑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曾多次受到美苏的核威胁,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和平发展进程。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工匠勇担大任,不仅研制成功了导弹、坦克等常规武器,更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等战略武器,将我国的军事影响力提高到了世界级水平。军事工业的进步也带动了煤炭、石油、交通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工匠怀抱爱国担当和创新精神,实现了众多产品和技术创新,使一些行业的生产效率超过国外的先进水平,他们为我国打造了众多个“第一”,显著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对和平和稳定的环境。
(二)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程,从1953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至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完成了四个五年计划。虽然中间有国内政治、国际形势等因素干扰,我国的工业发展经历波折,但工业产值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尤其是我们完成了成果丰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取得这些成就的精神力量主要可归结为政治领导力量和精神动员力量,而工匠精神就是一股庞大的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工匠精神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中介就是工匠的实践活动。首先,工匠的爱国和担当精神撑起了我国社会主义
初期工业化建设的精神“脊梁”。他们肩负着国家、民族的重任和时代使命,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打造出优秀产品,为国家摆脱一贫如洗的状况不懈努力。其次,工匠的合作精神让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具有协调性和融合性。合作本来是内含着包容性,也高于竞争。当我国在接受苏联援助时,在引进外国设备、技术时,我国工匠都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又能在生产中互帮互助,这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生产技术的作用。最后,工匠的精制和创新精神让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跳跃向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工匠身上的“不服输”、不甘落后的精神,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缩小了我国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差距,甚至还让我们在某些领域超越了它们,这使我国的工业建设跨步向前。
(三)塑造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就指出,劳动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①。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对先进模范的评价非常高,将他们放在代表先进生产力、连接党和人民的重要位置。当时的劳动模范群体的范围非常广,包含很多行业,产业工人群体也在其中,自然而然,工匠群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代表,工匠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时局复杂,有战争,有改革,有自然灾害等。在这种复杂的情势下,要稳定全国劳动人民的心态,并使其凝聚起来共同进行建设,需要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工
匠精神就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优秀工匠往往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一个优秀工匠能够激励一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劳动者奋斗。例如,建国初期的孟泰和赵占魁等工匠,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匠担当精神,就促使愈来愈多的工人抛弃旧的劳动习惯,鼓舞了广大群众以当家作主的姿态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在国民经济遭遇困难时期,王进喜发挥“铁人精神”,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人的硬骨头,不怕困难、钻研创新,结束了我国石油靠进口的历史,增强了人们的信心①;即使是在“文革”时期,“四人帮”在思想上造成混乱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像王启民、高金颖等优秀工匠②,他们身上展现的工匠精神为那个时期的劳动群众树立了一面坚定的精神县帜,稳定了人们的心态,指引着劳动群众坚定走正确道路。
四、结语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是该时期工人劳动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精神状态,它与古代的工匠精神相比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它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工匠精神相比具有更先进的特性。工匠精神兼具有职业素养和社会政治意识两种属性,从后者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的生长土壤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决定了我国工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生产产品的分配方式与私有制下的不同,因而,由此产生的工匠意识也是不同的。所以,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把工匠精神放在社会意识形态的视野中考察是应有之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我国一种新的工匠精神形
态的形成时期,考察该时期的工匠精神形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对于科学准确地剖析该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对新时代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并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到新时代,工人的政治地位没有变,工匠的身份、劳动方式和与外界的交流方式也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那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产生的种种影响和作用在新时代依然有其价值。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发挥其引领形成劳动光荣的风尚和精益求精的风气的作用,为打造“制造强国”贡献精神力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今天要讲的是“四史”教育学习专题党课。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如今,学习四史已经成为历史与思想上的一种传统。本次党课,我们要探讨学习四史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四史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四史?首先,四史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是了解我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四史包含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
其次,学习四史可以增强我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国家,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学习四史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并进而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再次,学习四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尊重历史、重视传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学习四史可以使我们拾起这个传统,更好地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学习四史的方法
学习四史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学习四史。
第一种方法是线性阅读,从头开始,一本一本地阅读四史。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第二种方法是分项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深入了解其背景和意义。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某个方面的历史,对于加深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也很有帮助。
第三种方法是逆向阅读,即从近代开始逆向推进时光,在了解近代历史的基础上,再去向后推导到古代。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近代历史与古代历史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看待和规划未来。
总之,学习四史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基本功,它涵盖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还能在此基础上提高我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的一种方法。让我们一起致力于学习四史,更全面地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谢谢!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